登陆注册
9052900000076

第76章 从《宝积经》到《菩萨藏经》(5)

此“界”既有类别的意思,也有因性的意思;“世界”可作种种分类,“界”别可以无量无边。佛教通常分世间为三界,若以认识为中心则分十八界,从物质元素说四大或六大,从佛教教理说清净杂染、世间涅槃、有为无为,如此等等,均可称之为“界”。佛的智力不但表现在如实了知这一切界的性相上,而且明了他们的种种功能,如“诸‘行界’不顺理,‘无明’相故;‘涅槃界’顺理,‘明’相故”。特别是这段话:若界能安立,此界世间之所依住;如是若界能发牵引,若界能兴建立,若界能起方便,若界能生意欲,若界能起炽燃,若界能为依止。此中“安立”,指人为的造作,不是本然状态。如果“界”被用来建造安立什么,那么这被建造安立之物就属于世间,世间亦即依“此界”而存在。换言之,“界”具有牵引生果,建立世间的功能;反过来说,世间就是由“界”牵引和造就的。这些话,都是从“界”含有“因性”的意思中引申出来的,我们在讨论说一切有部哲学时,有过介绍。但“界”不只可以成为世间的“因”,“界”亦“殖出离种”:“出离”就是出世;“清净界”就有生殖出世种子的功能。能够一一了知这种种“界”,世与出世的根本因,即是如来的“界智力”。

(5) “根智力”,即“种种根智力”。“若他有情若数取者,种种诸根差别之相,如来皆能分别了知”。

“根”指生长的根基。按佛教的分类,起生“识”功能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决定男女差别的有男根、女根;决定生命长短的有“命根”;决定情绪的有乐、苦、忧、喜、舍等五根;决定道德性质的有不善因所生诸根、善因所生诸根、不动因所生诸根,以及出离因所生诸根等;决定信仰和修持的有信、勤、念、定、知等五根。如是布施、持戒等六度亦称六根;而按有情对佛教的态度和信仰程度、信仰性质又分为钝、利、中、胜、劣等根。总而言之,“根”是一切事物得以生成的内在根据,对佛教来说,根即是众生能否接受和修习佛教的内在根据。如来能够依据众生的“根”考察有情是否可能成为“法器”,并决定如何对之说法和说何种法——对众生内在根基的认知能力,即是“根智力”。

(6) “遍趣诸行智力”,亦名“一切遍行行智力”。“谓能了知有情性等正定之性,不正定性及邪定性”。

此“有情性”,指众生的先天本性;“定性”,指此天性决定而不可变易;“不定性”,即此天性不是绝对不可变更。

所谓“正定之性”,指符合佛教要求,特别是符合大乘要求而不会变易的天性,故曰:谓由因力先世方便开智、利根之所生故,若诸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如来如实知彼有情前世因果,堪忍法器,随应说法,令速解脱。意思是说,有一类有情,不论听没听过佛的教诲,由于“前世因果”而具有“利根”,所以天生有接受佛说、速得解脱的内在因素。

所谓“不正定性”,实指“不定之性”。经云:云何名为不定之性?由外缘力而成熟相:若得如法教授教诫,可得解脱;不得如法教授教诫,不得解脱。如来为说,随顺缘因相应之法,彼诸有情闻正法已,如理修行,证解脱果。为如是等得义利故,诸佛世尊出兴于世。据此,“不定性”就是先天不决定,而由后天外在环境和所受教育或决定或不决定——能否接受佛教。

所谓“邪定之性”:“谓有情性烦恼所蔽,不修净业,识性薄弱,愚痴深厚,住邪见网,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舍置”。

此处所谓“性烦恼所蔽”,是指“‘性’烦恼所蔽”,还是指“‘性烦恼’所蔽”,语焉不明,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邪定性”是天生不会接受佛教,不会解脱的,因而如来放弃对他们的教育,他们不是佛教宣化的对象。

以上所说众生的“根”与“性”,都是讲佛教信仰需要以众生的内因为根据,外在的宣教只是条件,不起决定性作用,因而明显地倾向于先天决定论。其中把“有情性”分为“正定性”、“不定性”和“邪定性”三类,则是瑜伽行派提倡“五种性”说的理论基础。但按此经经文的解释,此先天决定论的含义,可以推敲的地方不少。

首先,这里讲的“先天”包含有过去世的因果,而依佛教通论,凡受因果制约、属于因果范畴的事物,其规定性就不会是绝对的、不变的。其次,“邪定性”的特征是“愚痴”,“愚痴”的特重者是“邪见”,而依佛教通论,一切“见”皆是后天所受,所以也不会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最后,假若如来“出兴于世”只是为了适应“不定性”的水平,把“不定性”作为唯一的教化对象,那么,这或者把“利根”众生的内因作用夸大到可以不需要佛教的程度,或者表示佛对“劣根”众生无能为力,从而否定了前述之佛的大悲和智力的作用。然而,对于“邪定性”,佛当真就不加慈悲了吗?似乎又没有。经文接下去有一段话:诸菩萨摩诃萨愍此有情,作利益故,被弘誓铠入邪见军,教化摧伏。这样,“邪见”是可以由菩萨摧伏的。经过摧伏是否能够令他们通向解脱呢?没有正面回答;同样,如果先世因缘可以培育“利根”,那么今世是否可以造作因缘于未来世驱除“劣根”而成就“利根”呢?也没有答案。此类问题,一直困惑着中国佛教义学界,尤其是法相宗人,最终也未能完满解决。

(7) “定智力”。全称“如来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发起杂染、清净智力”。

此文很长,包括这样几个概念:“静虑”前已解释,指“四静虑”,亦即“四禅定”;“解脱”,属“定”的一种,有“三解脱”、“八解脱”等说,此处指“八解脱”;“三摩地”意译“等持”,平等持心的意思,指注意力集中时心的运行状态,相当于注意力集中,通常亦译作“定”、“心一境性”;“三摩钵底”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等,谓所修“定”已达到令心平等运行、身心安和的状态,是三摩底的深化,或被视为与普通心理所运行者不同,而是有意进行佛教修持的那种精神集中——普通心理之“定”,属于“散地”;佛教有意修持的“定”属于“定地”。总而言之,这一切思想集中,或可能发起“杂染”,或可能引向“清净”,全看将这思想集中于何处,以及如何思想,所以说:由因由缘,一切有情能令杂染……由因缘故,一切有情能令清净。其中,能令杂染的“因”是“不称理作意”,“缘”为“无明”,所谓“由不称理作意为因、无明为缘,令诸有情发起杂染”,由此而有世间生死,业报轮转。至于能令有情清净的因缘则比较多,例如“不来不去”智,“无生观及证正定”,“修解解脱门及性解脱智”、“随觉谛及随得谛”等,其实都可以归纳在“二因二缘”中:所谓由他顺音,及由内自如理作意;又,奢摩他缘于一境,及毗钵舍那善巧方便。“听他顺音”,指听他人说法;“如理作意”,是要自己独立思考,做出合理判断。“奢摩他”意译作“止”、“止寂”等,与“定”同义,但内涵更狭,特指那种“清净”而不带“染污”的定;“毗钵舍那”意译“观”,有观察、观想等义,特指以佛教道理为指南,思维某一特定对象,由此生起或巩固某种特定认识的方式。“止”“观”经常并用,亦称“定慧”。这里要求,心需要清净地集中于自己所观想的特定境界,并且善于思考。

如此看来,“一切有情”(这里强调“一切”乃是全称,没有例外),都可以通过“因缘”而导致或清净或污染,能否解脱似乎又非先天决定。在所有这些因缘中,能否通过“止观”,“如理作意”最为重要,甚或起决定性作用。于是分别何者为“理”,如何“作意”,就成了全部佛教的要义所在。换句话说,理论思维的意义和作用被空前提高了,佛教的其他修习法门,都降到了次位,并服从于理论思维。这种倾向,在译者玄奘一生的实践上也充分地反映出来。

(8) “宿住智力”,全称“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或“所念前世宿住作证智力”。如来“随所忆念,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一切有情无量宿住”。

所谓“宿住”,指“过去世”的所有经历,从一生到百千生,以致一劫无量劫,无所不知;此处“作证”,是了了知悉、亲眼所见的意思。因此,如来此力就是“神通”中的“宿命通”,不过所知的范围更加广大,更为细微而已。唯一特别处,是在知自、知他、亦能知自他之“心”以外,如来还能“以佛神力加彼有情,令知宿住”,而“彼诸有情以如来力,随念皆知”。

(9) “天眼智力”,全名“如来天眼通作证智力”,又名“死生作证智力”。此即“神通”中“天眼通”的推广,所谓佛的“天眼”。此“智”系对一切“含灵”类所作业行于“未来世”所得果报,能作出历历在目的预见;其所见范围不止“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而且“尽虚空际,穷法界量,诸佛世界种种相状”,无不洞然;不止了知生死五道,而且能预知成佛和成佛过程。

(10) “流尽智力”,或“流尽作证智力”。

所谓“流尽”即是“漏尽”,熄灭一切烦恼,趋于涅槃。此智包含两种认识:一是“如实了知,为尽诸流无流,心解脱、慧解脱、自然通慧,作证具足而住”;一是“如实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前者指通向“流尽”的条件,即“心解脱、慧解脱、自然通慧”,必须亲证而且完满;后者指所获解脱必须达到自觉。

“流尽”及“解脱”是涅槃的两个标志性条件,在早期佛教里就讲过,此处则特别指出三乘对其认识上的差别:诸声闻乘虽复流尽,唯能断除少分习气;诸独觉乘虽复流尽,亦能断除少分习气,而远离大悲及诸才辩;唯有如来诸流永尽,具一切种微妙佛法,断除一切相续习气,大悲所摄,无畏才辩之所观察。对三乘作如此区别,反映了大乘佛教比较正统的一种观点,但不是全部观点。就影响于中国佛教更多一些的大乘思想来说,大乘的任务,不是“断除一切相续习气”,即绝对的不再生活于我们这个现实的世间;如果真的断灭了“相续”,所谓“大悲”也就彻底地落空了。此文还说:诸佛如来住如是等流尽智已,复能为彼有流有取一切众生说流尽法,及说永断一切取法:一切众生诸流诸取,皆从虚妄遍分别起……欲令一切不复起故,如其所应,以诸譬喻而为说法,令如实知诸流虚妄;由知是已,不取诸法;由不取故,则能毕竟入般涅槃。这与上文的思想一致,还是把“毕竟涅槃”作为最高目标,这是另外一些大乘经所不取的。

综观如是“十力”,核心是要说明唯有诸佛如来才能具有说法的资格和能力,而只有“信受”如来的这种资格和能力,才能称作“菩萨摩诃萨”。所以在讲完每“力”之后都要重复这样一段话:由成就此力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法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不能转……诸菩萨摩诃萨由闻如来功德不可思议故,于如来十力信受谛奉,心虑清净,无惑无疑。“十力”表达的思想,大体有个两部分:一是佛所说法的内容,特殊地反映在“处非处”和“业报”二力上,也就是说,分清善恶是非和明了业报法则,是具备说法能力的首要条件;二是中间五力,尤其是讲“界”、“解”、“根”、“行(性)”的部分,乃是对世界和众生之本质和本性的认识,即对于说法对象的认识。如果不了解演说的对象,包括他们的要求和希望,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他们能够接受的程度,就会陷于盲目性,无的放矢,或适得其反。就此而言,“十力”在提示:佛乃众生的“大导师”,所发“狮子吼”,是唯一的“转法轮”者,同时向菩萨示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宣教能力和如何具备这种能力,从而使“佛力”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至于后三力,相当于佛教通常讲的“三明”,不过为了加到佛的身上,作了一些补充,从中也能看出此经对于解脱、涅槃这类终极问题的基本观点。

“如来十力”,究其终点,在于把佛从“觉者”更塑为“智者”:觉只是对真谛的悟解,“智”则是对一切法无不具有的真实认识。

三、 关于佛的相状和性能之三:“四无所畏”

“四无所畏”,即四种“如来不思议无畏”(卷三九,下同)。此与“十力”论述的主题紧密相接,是进一步阐释为什么唯有如来才是佛教的唯一立法者,及其所立诸法的根本宗旨:由成就是四无畏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自称我处大仙位,正狮子吼,转大法轮。如来之所以具备说法者的资格和能力,是由于他具备立法上的绝对权威,无所畏惧,无有能够驳难和破坏者。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著称於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冷少霸妻

    冷少霸妻

    魏伟伦[魏氏]企业的二公子那媲美撒旦的面容不知另多少女性拜在他的西装裤下偏偏就“她“不信邪,要和他对着干,不但不把他放在眼里,竟然还把他当做是GAY他的取向很正常,如果不信,那么就让“她”来做试验品吧。反正他对“她”越来越感兴趣了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生,刚毕业不久,却因帮助朋友而于“他”结下梁子,辛辛苦苦的帮“他”守住秘密,却把自己也给赔进去了。吼。真是撞邪了
  • 快穿系统:坑爹宿主有毒!

    快穿系统:坑爹宿主有毒!

    在第一个界面中她发现她还没有开始任务就失败了,所以,她发誓,她不弄死系统,她誓不为人,(她要成神!哈哈!)这个一个被气死的宿主要坑系统,却次次被坑的故事!不喜匆喷!本书全改,看过的人请从看,谢谢!将在3月4日开始写,请见谅!
  • 翌神

    翌神

    一个没有爸妈的孤儿在一次不幸的意外中险些成为植物人,后来他吃了一颗让他生不如死的药丸,奇迹发生了,从此打遍天下稳坐江山,身边美女如云,女友的花容月貌羡煞旁人……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天下神话的——傅明!
  • 未来之领域霸主

    未来之领域霸主

    这是一个现代灵魂穿越未来,故事由主角帝霸天保护地球,带领人类走向宇宙大星空的开始……大星空划分为七大星系,又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等级,然而银河系则属于等级最低实力最差的赤级星系……且看霸天如何逐日弄月,掌星系乾坤!书友群:537639968
  • 冷了岁月殇了情

    冷了岁月殇了情

    三生三世,只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不曾料想最终是我在北方望着故人归
  • 水晶之城

    水晶之城

    道不尽离愁别恨,说不尽光怪陆离,言不尽爱恨情仇!众人说我言语烂,谁知我心意迷乱!诸说魔法多玄幻,繁华一世乐无边。今我一生漂泊志,浅谈魔法论人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女领主的家臣

    女领主的家臣

    普通青年重生于剑与魔法的神奇世界,成为女公爵领地内的一名小小的男爵。政治的漩涡,王权的交替,派系的纷争,在这些强大势力阴影之下他将如何抉择?
  • 梦弑神

    梦弑神

    何为神?何为魔?主宰天地的应该是是谁?是神界仙法阵法皆通的神明、是魔界魔法异体的魔物、是人界道术通灵的人类、是鬼界鬼术移魂的鬼怪、是妖界邪术伪变的妖怪、是兽界怪力蛮夷的怪兽、是水界灵力异常的水族、还是龙界天赋异禀的龙族,神究竟应不应该存在?八界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谁操纵着八界的运转?谁又是幕后的主宰人?一场早已经被注定的故事,又不知谁能改变?
  • 惊悸怔忡健忘门

    惊悸怔忡健忘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