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58

第58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四)(5)

二谓“客”,此“客”当指与“佛性常住”相对的“有为法”,特别表现在“能所”关系,即主客观关系上的有为法——“有为诸法皆念念灭,无停住义”,因此不能将它们视之为“住”,执以为实。为除此执故说佛性,由此得出结论:“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显真如。由真如故,无能骂所骂。通达此理,离虚妄执。”此中以“人法二空”显现“真如”,是瑜伽行派的特有主张,加上用此“二空”所显“真如”揭示“佛性”的内涵,都与中国佛教通常把“如来藏”理解为“觉”或“智”不一致。

(4) “为除诽谤真实法”。什么叫“二空”,论文定义为“一切众生过失之事”。什么叫“真实”?“由解此空故,所起清净智慧功德,是名真实。言诽谤者,若不说佛性,则不了空,便执实有;违谤真如,净智功德,皆不成就。”意思是,“佛性”是“空”与“不空”的统一:空者,指一切众生之过失;不空者,系空掉过失所显出来的“真实”即“真如”,由此生起的“净智功德”,就是“真如”,或依“真如”生起。

(5) “离我执”。“由闻佛说佛性故,知虚妄过失、真实功德,则于众生中,起大悲心,无有彼此,故除我执。”这里的重点是推己及人:自己体认了佛性,也助他人去体认。意思是不要把“彼此”割裂,把我与他人对立起来,并非否认“我”是实体。

从以上“五义”看,《佛性论》是在重新诠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命题,纠正《大般涅槃经》那种强烈的排他性:既要肯定我有佛性,也要承认他人亦有佛性;既要自尊自信,也要承认他人亦会自尊自信。这种承认是无条件的,即使“一阐提”也不能排除。

与此同时,它也在重新诠释大乘中观学派的“般若”观。首先提出“二空”的是般若中观学派。此派认为,它所说之“空”优于二乘,因为它不但像二乘那样说“人空”,而且还特别说“法空”,表示它的空观比二乘深刻得多、彻底得多。但是,此派所理解的般若“空观”,只有否定意义,即对世人认识之具有真理性表示否定;用以表示这种否定的肯定词,叫做“实相”——“实相”的内涵,是“实际”的性相并非如世人的认识那样。因此,这种般若思想,具有很消极的虚无主义倾向。瑜伽唯识学也讲般若,也普遍承认“二空”,但这“空”却是有针对性的,是针对“我”与“法”取绝对不变的那类观念的否定,为的是通过这种否定,显示出其背后的“真实”——真实的“净智功德”,因此,它一般不用“实相”这个概念,而是用“真实”和“真如”这种完全肯定意义上的词句来表达——承认脱离人的凡俗认识,有真实的实体存在,而且最终可以认识。

由此佛性“五义”达到的直接目的,同一般大乘主张涅槃与世间的统一没有区别,所以说:由佛性故,观一切众生二无所有,息自爱念。观诸众生二空所摄,一切功德,而得成就,是故于他而生爱念。由般若故,灭自爱念;由大悲故,生他爱念。由般若故,舍凡夫执;由大悲故,舍二乘执。由般若故,不舍涅槃;由大悲故,不舍生死。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熟众生。由二方便,住无住处,无有退转,速证菩提。(《佛性论》卷一,下同)但是,这里用的是“般若”与“大悲”一对范畴取代了般若中观学派用“般若”和“方便”一对范畴以观察世间与出世间关系的方法,突出了“灭自爱念”和“生他爱念”,取代了《大般涅槃经》的排他主义,从而为瑜伽行派更积极、更乐观地面对现实,创造了一种理论氛围。

2. “一阐提亦有佛性”

根据这一新的佛性论,它清查了与之不同的另一些佛性论者。这一部分论述对于中国佛教打破“五种姓”学说,肯定“一阐提”亦具“佛性”,有决定性意义;它的论证方法,则反映了瑜伽行派那种特有的逻辑性,值得介绍——论文通过与三种偏执,所谓小乘执、外道执和大乘执的论辩,从理论上完成了“一阐提亦有佛性”的论证。

(1) 驳“小乘执”。经典中记有:“佛为小乘人说,有众生不住于性,永不般涅槃。”有人对佛的此说表示怀疑,不肯相信。论文就以捍卫佛说的形式,纠正《大般涅槃经》关于一阐提无涅槃性之说。

它从小乘关于佛性的不同理解讲起:小乘诸部,解执不同。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这个“分别部”有可能是“恶取空”者,其主空之说是用“空”的遍在性解释一切,所以把“佛性”和“涅槃”也释之为空。以一切众生无不空者,于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是理所当然了。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此毗昙萨婆多,即说一切有部;此部认为,佛性是后天修得的,不是先天具有的。据此,该论认为: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时得于佛性。此中的“一阐提”是“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者;其余“三乘”虽有佛性,但都是后天修得的;“不定有无者”,则由他们是修还是不修决定。因此五种姓皆无《大般涅槃经》意义上的佛性,即先天佛性。瑜伽行派所持的“五种姓说”,即来源于说一切有部,只是它强调佛性的先天本性,而不像这里所说,主要看后天是否修习。

对于佛性论的这两种说法,引起小乘的疑问,以至于小乘不相信此为佛说。“何者?若从分别部说,则不信有无性众生;若萨婆多等部说,则不信皆有佛性故。”究竟何者为是?论文集中驳斥了“无性”论者,以下试析之。

无性论者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众生既有种种麁妙不同,故知理有有性、无性。汝若不信有无性众生永不涅槃,而信有众生有种种麁妙等界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执不平等故。意谓,所谓众生,存在凡圣、人天、畜类、地狱等种种差别,此中当然就包含有性、无性的差别;如果不信有无性众生,而承认众生之间存在巨大差别,那就是自我矛盾(执不平等)。反对有无性众生者驳道:汝信有众生种种麁妙等界,即令信有无性众生者,亦应信有无根众生耶。何以故?众生由有根、无根故。有种种麁妙等界。汝若不信有无根众生者,云何信有麁妙等界。若谓有麁妙等界不关有根、无根者,我亦信有麁妙等界,不关有性、无性之义。意谓,不能用众生的差别性推断众生定有无性者,因为众生的差别是由于“六根”(身形器官意识)的不同。如果按无性论者的逻辑,则众生中亦应有“无根”者了。无性论者答曰:“汝以有根、无根例我有性、无性,是义不然。何以故?谓无根者,为是众生,为非众生?若是众生,有二过失:一者泰过过失——若无六根而是众生者,则一切无情草木石等皆是众生,同无根故;二者不及过失——本说六根以为众生,既无六根,更说何物?”用“过犹不及”作为论辩的逻辑术语,作为表达不合实际的一种方式,而不用域外佛教通常的“离二边”作为行“中道”的表达方式,也是说明《佛性论》是中国产的一个证据,但运用在这里非常合适。无性论者认为,若无六根即是众生,则超出了众生的范畴,等同木石等无情之物,离开众生这个实际太远了,是犯了“太过”之过。事实是,无六根即无众生,则无根达不到众生这个实际,所以犯了“不及”的过失。据此,“汝以有根、无根例我有性、无性”不能成立。

于是,反无性论者运用同样的方法难曰:若汝谓我立无根众生有二过失者,汝立犯重一阐提人无有佛性,永不得涅槃,亦有二失:

一者泰过过失——众生本以我见无明为凡夫法。寻此无明,由违人空故起;既起无明,故有业报。若不违人空,则无无明业报。既无无明业报等三轮,若尔,应是圣人作于凡夫。《佛性论》定义“无明”,是以佛教共许的“我见”为内涵的,只要有“我见无明”即是“凡夫”而非“圣人”(指获得佛教圣果者);与“我见”相违,能够获得圣果的观点则是“人空”。所以只要体认了“人空”真理的众生,即是圣人,并没有为众生自身制订另外的什么条件。如果有众生确实已经做到了“不违人空”,因而也不会再有“无明”及其引生的业报轮回,可你认为他依旧处在无明业报之中不能成圣,那岂非把圣人当成凡夫?是故,“若谓众生无佛性者,但圣为凡,无凡得圣,此成泰过”。二者不及过失——若汝谓有众生无佛性者,既无空性,则无无明;若无无明,则无业报;既无业报,众生岂有?故成不及。按《佛性论》上述“有性”论者解释,“佛性”就是“空性”;否认佛性,即是否认“空性”,也就是肯定众生本质不空。这是任何佛教派别都不会承认的。但一旦承认佛性即是空性,问题又来了:“空”是对“无明”否定,是无明的本质;如果没有了无明,不但没有了“空”的对象,而且也不会有由“无明”缘生的业报轮回,因而也不会有“众生”的存在——哪里还有判断有性、无性的对象!

除了这种逻辑的论辩,证明有类众生无有佛性之说先后失据、不得成立之外,又深一层,是根据现实的社会现象对无性论者的驳难。问曰:汝说有众生无佛性者——如刹底利种,为具有四性及地狱人天等性为不具有?若言不具有者,人应常人,永无作诸道义。“四种姓”是古印度社会基本的等级制度。若有众生现属刹帝利,其本性中是否具有所有四种姓,是否具有三界六道所有可能因素?这有两个答案:一个是“不具有”——众生本性是单一的,“人”永远是“人”,不可能轮转六道;“婆罗门”永远是“婆罗门”,不可以为天帝或为畜类。此说有悖佛教基本教义。另一个是“具足有”——众生本性具有凡圣六道等一切因素,但这也违经。“如经中说:如来性力能了种种麁妙等界,此众生性,既其平等,经不证故。”此语表达模糊,大意说,“如来性”之“力”虽能了知众生种种差别,但毕竟认为在“众生性”上他们是平等的,无有差别,也不突出这些差别。总之,不论一类众生是否同时“具有”他类“众生性”,确认有类众生不具佛性,就难以自圆其说了。

此类论辩还有很多,与佛教基本理论有关的,是有因论还是无因论。问题是这样的:若汝谓无佛性是定无者,如火定热性,不可转为水冷性,佛性亦尔,有无应定,皆不可转。若不可转者,汝立此定为由因故定,不由因故定?这有两个答案:若由因故定,此定不成定。何以故?本时未是定,由因方定故。若说不由因而定者,则无穷过失……非理之事并应得成……如人谓石女生两儿,一白一黑,亦如兔有两角,一利一钝。若人不由因说,此不平等义亦应得成。此“不平等义”指不合逻辑,这里特指对根本没有的事进行分析。无性论者所作“佛性定无”的判断,不论是据有因论还是无因论,都不能成立。因此如汝所说,“有本定有,无本定无,有不可灭,无不可生。此等过失,由汝邪执,无性义生故”。

经过这番论辩,结论是:若尔,云何佛说众生不住于性,永无般涅槃耶?答曰:若憎背大乘者,此法是一阐提因,为令众生舍此法故;若随一阐提因,于长时中,轮转不灭,以是义故,经作是说。若依道理,一切众生皆悉本有清净佛性,若永不得般涅槃者,无有是处。是故佛性决定本有,离有离无故。大家知道,坚持“佛性”遍在于一切众生,首倡“一阐提亦有佛性”的,是晋宋之际的竺道生,中国本土僧人;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后分,糅进了这个观点,由此来看《佛性论》的这个结论并不新鲜。但意义并不一样。道生的观点是从儒家出发推出来的,《大般涅槃经》肯定了道生的观点,但没有论证。《佛性论》则是针对说一切有部和瑜伽行派继承有部之说所作的批评,为佛性的遍在性重新论证,以至于成为唐代法相宗的对立面,在形成和维护“如来藏缘起”说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为了坚持一阐提亦有佛性,《佛性论》还引用了经典中的不同说法,加以会通:经中说:一阐提人堕邪定聚,有二种身:一本性法身,二随意身。佛日慧光照此二身,法身者,即真如理;随意身者,即从如理起佛光明。为怜愍阐提二身者,一为令法身得生,二为令加行得长,修菩提行,故观得成。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无般涅槃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

会此二说,一了、一不了,故不相违。言有性者,是名了说;言无性者,是不了说。故佛说,若不信乐大乘名一阐提,欲令舍离一阐提心故,说作阐提时决无解脱。若有众生有自性清净性永不得解脱者,无有是处。故佛观一切众生有自性故,后时决得清净法身。上述引文中的“经”不知所指。其说一阐提仍有二身之说,则与《胜鬘经》之说大同:如来藏并不因为一阐提堕于群邪之中而消失,如来之佛日慧光自能形成两种身——一是“真如理”,一是“如理”所起之智慧。正是如来藏的这种自我满足,所以断定一阐提“后时决定得清净法身”。

同类推荐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热门推荐
  • 清风予我允你

    清风予我允你

    原创短篇小说集.你要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一个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的,他会好好宠你,他会给你做饭,他会带你去见他的父母,他会把你牵进礼堂,你们会有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你们的名字会最终会刻在一个墓碑上.
  • 希望我能看到你

    希望我能看到你

    温柔大姐姐性格的小溪在一场车祸中丧命,男主得到一条手链便可以看到小溪,但好景不长……
  • 万古之道

    万古之道

    万古不朽道,千秋盖世业!我生时,百家千道璀璨星空。我行时,诸道哀鸣,星空都承载不了我的身影!这是,关于道统的最后一个传说。这是,一场壮怀激烈,倾尽天下的史诗!
  • 三世劫之锦绣仙缘

    三世劫之锦绣仙缘

    她三生三世,痴恋天君御皇天昊,却爱的辛苦,爱的卑微,幡然醒悟,转世为人,从此重新开始!他是九重天高高在上天君,无情无爱,她却意外的闯进了他的世界,彼时世间繁华三千,不抵她浅浅一笑!她是他的劫难,他是她痛苦的根源,时隔三生,再相见,是三生情花应情而开,还是三生情不果!
  • 萌主乱天下

    萌主乱天下

    一次偶然的飙车,把他们系在了一起。之后的个钟惊喜,他们忽然发现,他们从看到她们的第一眼,就喜欢她们了。她们也亦是。被改苦尽甘来一生一世,他们的爱情却出现了变故。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我。我恨他们!一年后,她们回归复仇,他们已知道事情的真相,他们赔罪。“对不起,我错了”“错了?呵,你们没有错!是我们错了!”我们错在不该喜欢你!不该和你们相遇!“不是的,是我们的错!求你们原谅我们。”“不会的,我们不会原谅你们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爱你们了”对不起,我们只能这样说,求你们不要伤心,我们不像你们卷入危机,只有这样才能守护你们。……
  • 盗墓笔记之永颜

    盗墓笔记之永颜

    随着她下墓的次数越来越多她渐渐的发现她的身份并非只是苗疆毒蛊的传人那么简单,可是她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 注定的恋人:非你莫属

    注定的恋人:非你莫属

    一场时装发布会,耀眼却冷漠的亚洲第一男模拾天羽,看似花心但却对感情充满不信任的经纪公司老板程米洛,美丽而率性的歌坛绯闻女王花朵朵因为一个替班的换装助理的出现搅乱了既定的生活轨迹。一场迂回了7年的情感追逐,几个年轻人之间的恩怨爱恋,他们是否都能在爱情的迷宫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 魂者天下

    魂者天下

    胡冰从魂士,到魂师,再到最后的魔魂斗罗,历历在目的事等你来看!
  • 如果我们未曾相遇

    如果我们未曾相遇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都会遇见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你早知道结局,是会选择认识还是从未遇见。
  • 滑板少年

    滑板少年

    夜翎啸和他的几个哥们在六年级的时光里将手指滑板在学校内发扬光大,在各种考试、比赛中,都挥洒自如,他能否冲破最后的难关?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