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8700000016

第16章 战争年代

引子

1941年6月22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向全国人民广播:德国背信弃义,悍然不顾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侵入苏联国土。

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爆发了。

7月份德国飞机对莫斯科进行了频繁的空袭。全城实行灯火管制,各区都成立了人民纠察队。

别墅的电灯涂上蓝色,窗帘外又挂了一层地毯,防止光照射进去。帕斯捷尔纳克和费定毗邻,两家合挖了一个防空洞。大家轮流值班,一旦有空袭,值班人员便发出警报。

帕斯捷尔纳克同时在莫斯科市内参加了防空抢救队。每天夜里守在楼顶上,扑灭敌人投下的燃烧弹。

德国侵略军已接近莫斯科,离市区只有250公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庄园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已被法西斯匪徒破坏烧毁。

市内已经隐约可以听到敌人的枪声。

文学基金会组织作家子弟疏散到大后方去。季娜伊达和涅高兹生的大儿子阿季克正在患病,住在疗养院。疗养院也准备搬迁。这时她只能带着小儿子斯塔西克,还有和帕斯捷尔纳克生的廖尼亚随大队人马撤离莫斯科。廖尼亚已经两岁半了。

帕斯捷尔纳克来到火车站送行。月台上一片混乱。帕斯捷尔纳克抱着不懂事的廖尼亚,像对成年人一般,语重心长地说:

“儿子!发生了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你失掉了父亲,你要尽量像我、像你妈妈。”

季娜伊达为帕斯捷尔纳克担心,为病重的长子阿季克担心。

季娜伊达的心四分五裂。

季娜伊达走了。

帕斯捷尔纳克还时刻为前妻卢里耶担心。他们的儿子叶夫根尼6月底中学刚毕业,就被派到斯摩棱斯克郊外去挖战壕。7月中旬,叶夫根尼随民工撤回莫斯科。恰好,有一家剧院准备疏散到乌兹别克斯坦去。卢里耶和剧院的人熟悉,便带着儿子一起挤在火车上,奔向中亚。母子远行时也没来得及与帕斯捷尔纳克见一面,从此他们一别就是多年。到了乌兹别克共和国首都塔什干之后,叶夫根尼考进军事学院。

8月8日,怀着报效祖国的志愿回国不久的马林娜·茨维塔耶娃带着16岁的儿子也要撤出莫斯科。帕斯捷尔纳克到莫斯科河南码头为她送行。这是这两位相敬相爱的人最后一次见面。过了两个月,帕斯捷尔纳克得知马林娜在叶拉布戈村自缢的可怕消息。

帕斯捷尔纳克说:“我永远不会原谅自己。”是的,茨维塔耶娃回国一事征求过他的意见。1939年7月18日她从国外回到苏联,一个多月以后,先她回国的大女儿阿丽阿德娜被捕,过了一个多月,10月10日,她的丈夫也锒铛入狱。她的梦碎了。这期间,帕斯捷尔纳克在经济上虽然给过她一些支持,但他没能全力保护她。如今悲剧已经发生,无法挽回。茨维塔耶娃死后,帕斯捷尔纳克眼前总浮现着她忧愁的面颊。几年后,他把自己的怀念写入诗中:

啊,马林娜,早就应该——这无须多少气力——把你的孤魂从叶拉布戈迁走,装进安魂曲。

后方生活

火车向鞑鞑自治共和国首府喀山驶去。上级规定疏散人员随身只能携带最少的必需品。季娜伊达除了少量生活用具之外,还带走了帕斯捷尔纳克的信件和《安全保护证》的第二部分手稿。

季娜伊达在大后方再次显示出她是一位相当能干的女性。文学基金会把作家的孩子们先安置在别尔苏德,秋天来临时,又转移到奇斯托波尔。那里为孩子们准备了两栋房子,创办了几个保育院,收容了100名儿童。季娜伊达主动申请在保育院里当保育员。无论大事小事,她都积极去做,不怕脏,不怕累。早晨4时便起床烧炉子,给孩子们刷尿盆,甚至干些并不全是她分内的事。季娜伊达的工作博得大家的好评。十月革命节前夕,每个人提出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地改进工作的保证书。保育院院长法伊娜·彼得罗夫娜却让季娜伊达在保证书中增加一条:给自己留出休息日来。

季娜伊达为人泼辣,考虑问题周到,敢作敢当。有一次,为孩子的饮食问题她与保育院联合总院院长霍赫洛夫大吵一场,她毫不客气地把一瓶墨水泼在院长的身上。回家后,她写了一份辞职报告。过了两个小时,辞职报告被退回,上边批示:“没有上级特许,不准辞职。”此后,总院院长对她的态度改变了。

1941年10月14日帕斯捷尔纳克来到了奇斯托波尔。他给季娜伊达带来了过冬的衣服。天气已经冷了,奇斯托波尔开始有霜冻。帕斯捷尔纳克的体贴使季娜伊达感到温暖。

奇斯托波尔是一座有五万人口的小城市,又是古比雪夫水库的码头。战争爆发以后,它成了接纳首都作家的基地之一,无名的小城由此而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费定与列昂诺夫等作家在奇斯托波尔市内租到了住处。

帕斯捷尔纳克暂时借宿保育院。领导放了季娜伊达一天假。

他们二人走街串巷,四处租房。最后还是在保育院附近租到一间屋子,屋子敞亮而宽大,帕斯捷尔纳克十分满意。

“我可不会因为你的到来便放弃保育院的工作。”他们安顿好了住处以后,季娜伊达对帕斯捷尔纳克说。“我现在全心全意地照顾保育院的孩子们……照顾自己的儿子还是照顾别人的孩子——对我来说都一样。我要为孩子们的健康负责,我就是累死了,也要让孩子们完完整整地活着返回莫斯科。”季娜伊达的一席话,使帕斯捷尔纳克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片敬佩之情。

“我在莫斯科就听说你干得很出色……”他热烈地吻了吻季娜伊达,“我为你感到骄傲!”

帕斯捷尔纳克把病中的阿季克住疗养院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讲述一番,医生们怎样照顾阿季克,他和涅高兹怎样把阿季克送上火车。“那个疗养院疏散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去了。”季娜伊达听后,放了心。

帕斯捷尔纳克在奇斯托波尔继续他的翻译工作。他译完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时着手翻译《安东尼和克莉奥帕特拉》。

季娜伊达除了照顾孩子以外,又增加了新的工作:到市场去采购,为帕斯捷尔纳克做早晚两顿饭,为他洗衣服。午餐则到保育院去领取。疏散到奇斯托波尔的所有作家都在保育院用午餐。

帕斯捷尔纳克一天到保育院去好几趟。

“你别整天来打扰我的工作。”季娜伊达说。

可是保育院的工作人员们却欢迎他的到来,大家对他颇有好感。

过去,季娜伊达不要节假日,这时她也开始过假日了。她带着小廖尼亚回家,三口人在一起度过一天,第二天早晨再回保育院上班。

帕斯捷尔纳克看到妻子这种敬业精神,戏谑地说:

“我决不能落在你的后边……”他报名参加了装卸队,到码头上去搬运木头。

“我认为体力劳动是治疗一切不幸的良药。”

帕斯捷尔纳克到了奇斯托波尔以后,阴沉的情绪渐渐消散了,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他深信苏联人民一定会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战争会清洗社会上的污泥浊水,战后情况会好转。季娜伊达听他这么讲,很受鼓舞。

帕斯捷尔纳克爱上了奇斯托波尔这座小城。

奇斯托波尔市里传来钢琴家涅高兹被捕的不幸消息,季娜伊达得知后,心乱如麻。她了解自己的前夫,她相信涅高兹在政治上不会有问题。他的被捕使季娜伊达和所有熟悉的人大为惊讶。

季娜伊达与帕斯捷尔纳克商量了很久,是否应当把涅高兹被捕一事告诉她的儿子——病中的阿季克。阿季克是共青团员,父亲的名声对他很重要。季娜伊达主张不要声张,等到他获释以后再说。

“我相信他没有事。他一定会获释。”帕斯捷尔纳克的口气斩钉截铁。他不相信涅高兹能有可疑的活动,也不同意对阿季克隐瞒此事。他说:“涅高兹没有过错。俄罗斯很多精英都遭到过关押,阿季克应当以此为荣,而不是为耻。”他当即把这种想法写信告诉了阿季克。

1942年春,季娜伊达收到医院来信。医生建议给阿季克截肢,说这样可以保住他的生命,征求季娜伊达的同意。

季娜伊达心如刀割,不敢想象她的儿子——漂亮的、出色的运动员、爱跳舞的小伙子——突然失去一条腿。

季娜伊达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儿子的信,眼泪大颗大颗地顺着面颊滚下来。她决定亲自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去看望儿子。战时出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请假,办理各种手续,给儿子购买食品,她还带去了二儿子斯塔西克。

季娜伊达坐在火车上,浮想联翩:儿子截肢,正在痛苦中,亲生父亲在押,也许关在牢里。怎么向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解释这个冤案呢?怎么才能不伤害他少年纯洁的心呢?怎能使他不痛苦、不影响他养病呢?火车已经到了站,可是她还没有想出一个妥善的解释办法。

当季娜伊达带着斯塔西克走进病房看到床上的大儿子时,她的眼泪簌地涌了出来。她扑在儿子身上,亲了又亲,抚摸他的头,他的脸,他的双手,他的胸,她不敢再往下摸,不敢触及儿子的下肢……阿季克也是满面泪水。

“妈妈!见到你,我太高兴了!”他在哽咽。“妈妈,爸爸的信……”他望着妈妈惊呆的表情:“他获释了!”妈妈用疑问的目光望着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什么?”儿子又说了一遍,并把父亲的信递给了妈妈。

“妈妈,我太幸福了!我真是经受不住两件幸福同时到来呀!”

妈妈没有必要去安慰儿子了。阿季克的话,涅高兹的信,一下子解除了季娜伊达多日的苦恼。涅高兹在信中说,他已被释放,获得了自由。

返回莫斯科

1943年初夏,帕斯捷尔纳克与季娜伊达带着廖尼亚和斯塔西克回了莫斯科。

帕斯捷尔纳克面对红场上锯齿般的城墙,教堂幕式的尖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人人都感觉到——胜利在望了。

市内的住宅和彼列捷尔金诺的别墅都遭到战时的破坏,已无法栖身。他们疏散到后方时,苏军高射炮手们住进了拉夫鲁申斯克街作家公寓。所有窗户的玻璃全部震破了。帕斯捷尔纳克发现他父亲的画钉在窗棂上,代替了玻璃。这是战时不得已的事。他小心翼翼地把一幅幅画启下,整理好,保存起来。

彼列捷尔金诺别墅景象同样凄惨。室内桌椅板凳各种家具都没有了,最珍贵的一个箱子也不见了。他们离开别墅时,箱子里装满父亲的画和他本人的手稿。现在怎么找也找不到,最后查到了下落:驻扎在彼列捷尔金诺的苏军部队把东西都集中在伊万诺夫的别墅里。偏偏伊万诺夫的别墅失了大火,连房子带什物全部化成了灰烬。

季娜伊达这时再次显示出她非凡管家才能。她组织人力把两处住宅收拾停当,然后又找回了一些散落到他处的什物,到了1944年秋,旧家又恢复了生机。

不久,年纪轻轻的阿季克不幸去世。季娜伊达痛不欲生。

帕斯捷尔纳克劝导她:“从哲学角度来分析,死亡是不存在的。”季娜伊达听不懂他的意思。帕斯捷尔纳克说:“死者继续活在亲人的记忆中,就等于他没有死。”这话同样不能消除季娜伊达的痛苦,她恨不得跟随大儿子一起离开人世。帕斯捷尔纳克慢慢地安慰她:倘若阿季克活下来,缺一条腿,他也未必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帕斯捷尔纳克的温存体贴和耐心劝导使季娜伊达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他们将阿季克的骨灰埋在别墅的院里,离住房不远的地方,让他永远与家人相伴。

二儿子斯塔西克恢复了钢琴训练,而且非常努力。在儿子练琴方面,她抓得很紧,很严。母亲心情渐渐转好。这时,涅高兹被允许回莫斯科工作。他看到斯塔西克的进步,鼓励儿子再接再厉,说艺术不仅需要天才,而且还需要刻苦与勤奋。

1945年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苏联人民经过忘我牺牲、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获得了伟大的胜利。

季娜伊达在这场战争中,由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保育院的工作——成绩显著,政府授予她“劳动英勇”奖章。

季娜伊达——这位能干的而又倔强的女人克服种种困难,多方面地安排了丈夫的工作条件,刚毅地经受了长子的死亡,很好地培养了二儿子和小儿子。她认为战后的生活会像丈夫期望的那样,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没有想到他们的家庭生活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通天大盗

    通天大盗

    屌丝魏来逆袭失败,家破人亡,重重打击,异能觉醒.峰转路回,异能反噬,时间不多,冒险一搏,穿越到里世界,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盗之旅.
  • 鬼木圣令

    鬼木圣令

    一座古墓,统领天外的物事,一个女子,皇朝一梦的传奇经历,幼小的孩童,探寻远古最遥远的亡灵,邪念丛生的人间,鬼怪横行无忌的空灵墓地,母亲遗留下来的血泪坠,一段关乎鬼木圣令的灵异传说……(本故事纯属虚构,关乎任何事物和地方请不与现实挂钩。谢谢合作!)鬼木QQ群号:549633800有意的加入一起交流。
  • 陈琛好久不见

    陈琛好久不见

    也许是我勇敢太久,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我以为好久不见,就可以忘记所有,其实,我们早已不复当初模样。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 鹿少的呆萌妻

    鹿少的呆萌妻

    这是2016年写的小说,我重新编写了章节。希望大家还能够喜欢。为了能够重生,我拼命的努力。为了能够和你在一起,我付出一切。为了能够爱你,我伴你同行长久。我是苏柒,这就是我的宿命。【纯原创】【禁抄袭禁转载,如盗必究。】
  • 恶魔宝贝别淘气

    恶魔宝贝别淘气

    ''呀!我告诉你,你别过来!再过来,我...我。''韩雨默往后退了两步。''我过来了,又怎么样?''凌千寒嘴角微微上扬。
  • 家教同人之回音

    家教同人之回音

    直到十年之后沢田纲吉才明白。这么多年来,于他而言究竟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都不重要了。只有和那个人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无可取代的,最最珍贵的宝物。注:本文是《家庭教师》耽美同人,CP向为1827/云纲,慎入。
  • 精魅传说系列

    精魅传说系列

    初遇时。他对她说:我手中有个窝头,可你带我离家出家。她盯着窝头咽咽口水道:成交。那年冬季京都寒雪纷纷。相熟时。他温柔对她道:阿玲我今生只许你一个人。她嫌弃笑道:你还不如一块五花肉来得实在。那年春季街头梨花绚丽。离别时。他对她说:阿玲等我。她忍住眼泪,别过头。那年·····她已记不得颜色。她与他终是一场邂逅,只是一场花开花落的物语。她想若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他,或许最后凋零的时刻,她将无怨无悔。她想若是这一生没有遇到他,或许她不会明白,世上最难渡的劫不是难而是情。
  • 英雄联盟抽奖系统

    英雄联盟抽奖系统

    末日来临,一个新的世界即将展开,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机遇和危险。机遇危险并存的世界,等待着人类的探索,而猪脚,在末日前夕就得到金手指,那他是否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
  • 何处净土

    何处净土

    一个拥有慧根的少年,如何在一个勾心斗角的世界挣扎求生,一步步走向强者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