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30

第30章 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和经历

张澈

山西朔县师范(朔州师范前身)与人民共和国同龄。在漫长的流年岁月中,她几经周折和变迁,终能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和民族培育出大量合格的师资人才,这确实是难能可贵,令人十分赞许的。

我本人及家眷于1962年8月从浑源师范调入朔县师范任教,当时我的男孩儿才两个多月,尚在襁褓中。一直到1973年11月,我妻调到大同医专(大同大学医学院前身)任教,我也于1975年9月调至雁北行署教育局工作,我们前后在朔县师范工作有十余年时间。

回忆起这十余年时光,有美好的记忆,也有苦涩的回味。1962年夏来到这所在晋北地区享有盛誉的学校,内心是高兴的。这里有着清新的空气,葱郁的树木,环境幽静,教风学风严谨,可谓教书育人的好地方。记得刚去一年多,还没有供电,每晚在煤油灯下备课、改作文。吃的是玉米面窝窝,住的是走风漏气的洋人遗留下的教堂旧房舍。虽说生活条件艰苦,但大家工作都很认真,碌碌终日,而无怨言。

那时,教学工作紧张而有序,文体活动也很丰富。当时,教工篮球队是赫赫有名,称雄朔县城的。队员身高都在1.8米以上,有数学老师郝家骝、物理老师李荣、政治老师贾贵,还有体育老师张明鑫、教育学老师王运才、语文老师高济民、地理老师席介等。当听说有比赛时,我们其他教职工也会结伴而行进城,去为他们呐喊助威,鼓励他们“为学校荣誉而战”。

那是1963年的事吧,学校团委会组织老师们排演歌剧《刘胡兰》,我在剧中扮演了反派角色地主石三海,我妻扮演的是刘胡兰的母亲。既是歌剧,当然得有乐队,中西乐器一起上,丝弦支吾,锣鼓叮当,也能吸引师生聚精会神地观看。1964年,北京各文艺团体联合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过后半年,学校教工也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组织数十人排练起节选版的《东方红》。我在乐队中是小提琴手,我妻担当《松花江上》的独唱。每天教学任务繁重,只用课余时间和星期日进行排练,从朗诵到歌舞,大家专注而认真。结果不仅在学校演出受到欢迎,还受邀到朔县影剧院演出……总之,那时学校虽地处偏僻,各方面条件较差,但来自五湖四海的教职工还是安心而踏实的。

1966年8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气氛大变。自此以后数年,乌云密布,人性扭曲,世事迷茫,不堪回首!

在那之后的四五年间学校停止招生,在进行着“整人”或“被人整”运动的同时,全校五十余名教职工耕种着300余亩田地。从春播到夏锄,从秋收到冬藏,什么农活都干过。虽有苦累,但也培养出吃苦耐劳的品格。

1971年春,上级委派来新的主要领导人,组建起新的领导班子,才逐步有些新的气象。在停止招生数年后,71年3月,重新招生七百余人(普通中师班、初中教师培训班、高中教师培训班)。教学秩序渐次恢复,人心思定,开始一段平稳生活。我印象中除遵照学校安排完成好担负的教学任务之外,尚有两件事不会忘记。一件事是1973年10月,受校领导的指派,策划、筹办“朔县师范教育革命展览”,从文字大纲到展品陈列,均付出辛劳。当时,学校美术老师也忙碌数日。地点在南面一排教室走廊内靠东头的一间大仪器室内。展览规模不大,但在当时也算别致(在此之前,曾随校领导和雁北地区其他学校的领导一起赴河北保定地区参观过那里举办的教育革命展览,得到一些启发和指引)。第二件事是1974年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十三周年,在学校领导的鼓励、支持下,参加四幕现代话剧《风华正茂》的排练和演出。该剧主题是“反潮流”,抨击“智育第一”。反映的是学校生活,角色众多,有教职工二十余人、学生四五人参加。剧中女主角由靳翠芬老师扮演,年轻女教师由冯巧英老师扮演,老奶奶由王淑娟老师扮演,渔民家长由王运才老师扮演,工友代表由董福老师扮演,男学生由王昌海扮演。此外,高济民老师、席介老师等都承担角色登台。剧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何校长”,一时难觅人选。大家坐下来商量,不知谁恍然大悟地说:“哎!这个角色别人不行,我看就是老张你的啦!”众人附和,推托不掉,于是我就提前十余年“当上了校长”(1986年雁北行署任命我为新成立的北岳中学领导)。当时排演《风华正茂》,大家积极性很高,这也许是在多年沉闷而难耐的“政治空气”之下的一种挣脱和释放,不仅老师们踊跃参加,连职工也乐意参与。学校木匠师傅赶趁着做布景,年轻的炊事员王志强每到演出主动上台来移布景、搬道具。剧务工作由高树梓老师负责。导演无专人,众人出谋划策。除在学校新盖起的礼堂演出外,还受邀进县城,到影剧院演过。来往都是坐学校“平型关”牌大卡车,直到深夜才从县城回来。大家饥肠辘辘,学生食堂炊事员陈日发、牛玉山赶紧到厨房和面、擀面、煮面条,调点素酱,拌一碗咸菜,众人吃得那个香啊!

《风华正茂》剧作者是谁,不得而知。“文革”即将结束之前,不少地方在演出此剧。主题是批“智育第一”。剧中“何校长”要求,甚至训斥着学生要“好好读书”,也就是说这位校长一心追求升学率。这在当时形势下,他就成了反面角色,是受批判对象。我想:在1976年之后,那个“何校长”肯定会被平反的!

1973年11月,我妻离开师范调到大同医专工作。1974年春,我受行署教育局委派到省教育厅教材编写组,参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那时中小学教材非全国统一,而是由各省负责编写)。查资料,编索引,参与初稿审定会,曾带上付印前的几大册初稿远赴昔阳县大寨,请闻名全国的大寨贫下中农来提意见。这样,断断续续,再回到师范已经是75年的春天了。75年9月,我接到正式调动通知,到地区教育局工作。于是这一段在朔师十余年的岁月和经历,就成为难以忘怀的往事回忆了。

历历往事如烟,但那里又总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1994年学校迁入新校址举办庆祝活动时,邀我们去参加。我夫妻二人欣然前往,还领着我们的女儿(她1973年随母离开师范时,才九岁)。那次住在朔州宾馆,受到时任校领导乔书记、尹校长和学校人员的热情接待。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三口还抽暇会同其他四、五人一起坐汽车到新安庄学校旧址去看望,那里已是院落荒芜、人去房空、野草丛生、残垣落寞,已无往日的欢声笑语,更难觅活蹦乱跳的学子身影。不禁令人黯然神伤,感慨不已。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在2008年。这年4月,我夫妻二人随大同大学老干处组织的退休人员到湖南省张家界旅游刚回来不久,一天突然有1963年毕业的原十九班学生赵润忠来访,多年不见,相见甚欢。他说明来意:邀我5月7日去朔州参加他们毕业四十五年后的聚会。当年我整七十岁,怀旧心切,答应前去。那次聚会,同班学生二十余人,皆年过花甲。从外地回来的老师,除我之外,有来自太原的雷式洵老师、郝家骝老师,住在当地的李尧老师也赶来会面。在朔州宾馆会议室举行的师生座谈会上,这些多年未曾晤面的师生激动地执手相顾,忆及往日时光,兴致盎然。

借这次聚会,师生观赏到阔别多年后的朔州市的市容市貌,步行去游览“七里河公园”。我和雷式洵老师、郝家骝老师还去现今朔州师范新校园参观,见到我们三人数十年前教过的几届学生,他们中有日后又留校担任这里的教师或校级领导的邵裕仁、闫占龙、张进山、赵林、郑海明等人。学校党委王书记还接见了我们。巡视校园,看到这里校舍整洁宽敞,设备齐全,管理有方。在和煦的阳光之下,我耳边又传来年轻人的欢声笑语,我又看见众多活蹦乱跳的青年学子们的身影,我瞬间激动起来:这不正是这所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的师范学校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已然获得新生的明证吗?

沧海桑田,人间正道。祝愿朔州师范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扎实,取得更大成就。

写于2011年4月

作者简介:张澈,男,中共党员。山西省大同市人。1938年出生,1959年山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59—1962年浑源师范任教,1962—1975年朔州师范任教,1975—1986年雁北地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副主任、主任。1986—1996年大同市北岳中学副校长、书记兼校长。期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评为中学特级教师。1996—1998年任调研员。1998年退休。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名师导读之外国名著

    名师导读之外国名著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文学无疑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它如一个向导,引领着我们在这一片纷繁复杂的密林里遨游;它是一条小路,指示我们通向梦的彼岸。
  • 圜中秋韵

    圜中秋韵

    这些诗作,穿越时空,畅游高山大川,七彩般之意境,悲欢离合之缠绵,爱恨情仇之纠结,一起涌向字里行间,无论是对“友谊”的赞美,对“爱情”的歌颂,对“人生”的顿悟,对“历史”的思考,对“怆然”的探究,还是对“五蕴皆空”的低吟,巧妙地引典入诗,借力发力,用语清新,不落俗套,语言精练,字少意丰,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宛如一幅幅如诗如歌的自然美景,使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地击案而虎啸龙吟!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热门推荐
  • 空冥魔珠

    空冥魔珠

    天风大陆隐藏的黑暗势力忽然爆发三大家族遭到惨烈打击命运...该如何?
  • 无心娘亲腹黑宝

    无心娘亲腹黑宝

    “开什么玩笑,这是我生的孩子,管你什么事,他已经有父亲了,至于你,你就是个路人而已”
  • 幸福的女人都是水立方

    幸福的女人都是水立方

    本书是一本关于女人应如何认识自己和经营自己的书。全书从女性不可不知的自身的秘密讲起,围绕身体、情感、内心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详细分析了女人应具备的素质及在爱情面前应如何抉择、如何展现自己的魅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男人等问题。本书沿袭了作者此前提出的“索斯比女人”的观点,致力于帮助女性经营自己和追求幸福。在提出观点的同时,结合现实中网友的实例及古今中外文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领域的不同案例加以分析,论点独到,举例恰当,鲜活易读而又不流于肤浅。
  • 龙魂之眼

    龙魂之眼

    一场巨大的阴谋,让天才变为失去光明的废材,一次奇遇让其重拾信心。他依旧还能带领着自己的伙伴到达新大陆吗?
  • 无上龙脉

    无上龙脉

    萧阳从修炼中醒来,脸上挂着浓浓的笑意。天地万物此刻看得清楚明了了许多,感受到体内那充沛的力量,萧阳忍不住仰天长啸。“这么多年来,我萧阳今日终于可以再次修炼了。”“我萧阳,不是废物。”我只是不想做一个弱者!
  • 捡了个老公取老爸的名字当儿子养

    捡了个老公取老爸的名字当儿子养

    猜动漫名,详情请关注后续作品以及系列具体介绍
  • 仙道醉医

    仙道醉医

    这是一个修练仙法道术的世界,可是有的人却偏偏厌恶修道,只愿医人不愿伤人,面对世中的恶,只想守住心中的善,可是又能守的住吗?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人心。这是李青冲的爹最后的遗言。而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于一个叫莫影谷的地方,一个叫李青冲的少年。
  • 微风再起,我好喜欢你

    微风再起,我好喜欢你

    她离开了六年,回来后和他在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本以为要终成眷属,她却永远倒在那场永远的婚礼中……
  • 梧桐之战

    梧桐之战

    这是一部不同于传统网文的风格之作,用让你极度厌烦的严肃手法,推进每一个情节的发生。”梧桐之战“结束百年之后,黎明大陆因为四大王国的内部纷争,逐渐陷入慌乱之中。而此时,传闻中的远古白鬼,重新在这片大陆上复苏......家族冲突,国家矛盾,利益纷争,权力争斗......在黎明大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又将开启怎样的演绎?
  • 我和女鬼的捉鬼工作室

    我和女鬼的捉鬼工作室

    第一次独自外出捉鬼就碰到了一只千年女鬼,好不容易骗的女鬼不杀自己,并且跟着自己回到工作室,谁知道师父携款私逃,只给叶无尘留下了两千块钱,和没交的水电费,更可气的是连房租都欠了三个月。天哪,这可让我怎么活呀!别怕,我们不是还有工作室吗?捉鬼你不行,我行。只要有我在,你就饿不死。听了女鬼姐姐的话,叶无尘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饿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