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1100000024

第24章 随机应变 不拘定式(2)

两河口,一个很有点巧合性的地名。它的得名据说是来自于小镇旁两条小河,一条是汇北面大雪山梦笔山上流下的雪水而成河的梦笔河,一条是汇东面大雪山虹桥山上流下的雪水而成河的虹桥河。这两条奔流而下的河水交汇处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绿洲,两河口小镇就坐落在这盛开着满地野花的绿洲上。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的会合地点,就在这双河并流的两河口。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1931年11月7日成立于鄂豫皖苏区。1931年3月下旬和4月上旬六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派出的沈泽民、张国焘、陈昌浩等先后到达鄂豫皖苏区。根据中央决定,于5月撤销了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鄂豫皖中央分局和新的军事委员会,张国焘任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另成立中共鄂豫皖省委,由沈泽民任书记,同时对红四军的领导也做了部分调整。

张国焘上任后,极力推行左倾军事路线,借肃反之名在红四军中大肆捕人杀人,致使大批优秀干部蒙冤受屈,甚至被杀害。

在这一期间,鄂豫皖苏区的工作也有较大的发展。红四军积极对敌作战,扩大了根据地,扩大了红军队伍。10月间,红军第二十五军宣告成立,地方红色武装也迅速发展壮大。在这种形势下,红四方面军成立,由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下辖第四军、第二十五军。

1931~1934年,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主力由鄂豫皖苏区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部队发展到8万多人。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仪式冒雨举行,大会由聂荣臻主持,朱德和张国焘讲了话。

朱德在欢迎词中说:“两大主力红军的汇合,不仅是中国无产阶级的胜利,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一切劳苦群众的胜利!欢迎会师快乐的不只是我们自己,全中国的人民、全世界的被压迫者都在庆祝欢呼。这是全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党的列宁战略的胜利!”

在朱德讲话时,张国焘注意到了在座的中央领导们的穿衣着装都非常破旧,毛泽东的军装上还打着补丁。这种十分寒酸的样子,显然并不全是因为他们的军装在滴着雨水。

“他们怎么会是这样呢?一副败军的模样。”张国焘的心里在嘀咕,他向台下故意望了望,好像是在清点人数,然后转身低声问周恩来:“你们现在有多少人?”

“你指的是在何地的?”周恩来的缜密思维总是要比别人多转个圈。

“当然不是问台下这些人的数量,我指的是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现在还有多少?”

“四方面军呢?”周恩来从张国焘的眼神后面看出了问话的含义,也就故意绕着弯子不直接回答问题,并且机智地反问对方。

“10万。”张国焘所报的数字是夸大了的,红四方面军实有8万,比实际人数多说了2万。

“噢,会合后我们红军的力量就更加强大了。”倾盆大雨中,周恩来的声音比刚才更低,他好像是在静听朱德的讲话,实际上是想避开与张国焘再谈论红一方面军的实有人数问题。

然而,张国焘却紧追不放,继续问周恩来:“我们0万,你们呢?中央红军现在有多少?”

周恩来看来今天不回答这个问题是不行了,可怎么回答合适呢?中央红军在这时实有人数1万多,但对心存二意的张国焘显然不能以实相告。张国焘的眼睛直视周恩来。周恩来从容地伸出3个手指头,扬了扬。

“3万?”张国焘反问道。

周恩来点了点头。这个3万数字的夸大比例显然要比张国焘的还要大,比实有人数多说了近两倍。就这样,周恩来在事后还感到说少了,应该公布一个让张国焘认为是开玩笑的天文数字,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才好,因为张国焘以后就是在这个人数问题上向中央发了难。

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红军的行动方向应当指向哪里?是就地发展,还是继续北上?这是关系到红军今后命运的头等重要的问题。

会师大会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26日,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开了三天,讨论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亦即要解决在什么地区创造新苏区的问题。

应该根据什么原则来做出选择呢?

周恩来提出三个条件:“一、地域宽大,好机动;二、群众条件,人口较多;三、经济条件。”

由此,他认为:懋功、松潘、理番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群众条件都不利于红军主力在这里建立根据地,部队向东、向南和向西北都不可能得到发展,应该北上到川陕甘建立根据地,以实现“背靠西北,面向西南”的发展战略。

他对周围的形势进一步作了分析:“回头向南是不可能的;东过岷江,敌人在东岸有130个团,对我不利;向西北,是一片广漠的草原;可走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北向甘肃。在那里,道路多,人口多,山少。在此必定会遇到敌人,我可用运动(战)消灭敌人。如果敌人前进得慢,我们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地区前进,并向陕西迎击敌人。四川方面的现有地区,可以作为游击区,至于到那里后是否还要扩大地区,要在到达那里后再决定。为了实现这个战略方针,目前要迅速向松潘同胡宗南作战,这样才能向西北突破。一定要高度机动,使敌人对我们的估计发生动摇,使他们的部署赶不上我们的行动;而我们自己不要被敌人所牵制,不要因此妨碍我们的机动。要坚决统一意志。两个方面军部队大,要特别坚决地实行统一指挥,遇到困难也要靠统一意志来克服。”

最后,他建议道:“两个方面军要统一指挥,把兵权集中于军委。”

毛泽东发言说:“我同意恩来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作的关于战略方针、战略行动和战略指挥问题的报告。我认为,红军要用全力到新的地区发展根据地。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可以把创建苏区放在更加巩固的基础上,这是向前的方针。我们的战争性质不是决战防御,不是跑,而是进攻。根据地是依靠进攻发展起来的。我军必须高度机动,集中兵力,把主力集中在主攻方面,要迅速打退敌人,我的意见是今天决定,明天就行动。这里人口稀少,天冷,衣食困难,应力争在6月底突破,占领甘南,建立根据地。”

这时有人干咳了一声,毛泽东环视了一眼,是张国焘。就在座的中共党员资历讲,张国焘是个“老”字号。今天在座的只有他和毛泽东出席过中共在上海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以张国焘已经摆出了发难的劲头。

毛泽东继续讲道:“是这样,我们今天决定,明天即须行动。这里的条件太坏,后退不利,应力争在这个月底突破,经松潘到决定的地区去。关于统一指挥问题,责成常委、军委解决。”

朱德发言强调说:“要迅速打出松潘,进占甘南,我主张两个方面军要统一指挥,一致行动去打击敌人。要从政治上保障战争的胜利。”

张国焘开始发言了,他的发言主要是评论和否定了红军在西北活动可能要实行的两个方案,仍然主张南下(四)川(西)康或西向青(海)新(疆)的退却方针。

但是,会上很少有人同意张国焘的意见,大多数人表示同意北上的方针。

会议最后确定了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张,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

张国焘只得口头上表示同意北上的方针。

周恩来接着总结说:“我们的战争方针当然是进攻的。过去在路上也讨论过,但那时是无后方的运动战。现在不同了,要转入反攻,建立根据地,进入更广大的地区同敌人战斗。从两个主力会合至到达预定地区,口号是赤化川甘陕。各部队要行动,行动应迅速。”

最后,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根据地。

张国焘虽然在口头上表示同意中央的方针,但在会后却处处作梗,暗中仍酝酿南下四川、西康。

两河口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张国焘忽然请客吃饭,客人是聂荣臻和彭德怀。饭桌上,张国焘关心似的说:“你们很疲劳。走了这么远,干劲很大。”但张国焘从始至终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

最后,张国焘还决定分别拨个团给聂荣臻和彭德怀补充部队。实际上,是相当于两个营的兵力,共有1000人左右。

对张国焘的举动,聂荣臻和彭德怀都有些莫名其妙。

6月29日,周恩来根据两河口会议决定,制定《松潘战役计划》,准备乘胡宗南部初到松潘地区、兵力尚未集中、碉堡尚未构筑完成的时机消灭胡宗南部,控制作为北上通道的松潘地区。同天召开的中央常委会议通过了这个计划,并决定增加张国焘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会后一方面军立即北上,翻越大小打鼓山等雪山,于7月16日攻下松潘附近的毛儿盖。

而张国焘却拒不执行计划,按兵不动。

张国焘的言行引起了毛泽东等人的不安。为了做好团结工作,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在两河口诚恳地与张国焘作了一次彻夜长谈。

周恩来提醒张国焘说:“国焘同志啊,蒋介石虽然派来10万人攻打我们,可是我们也有大约10万兵力。第四方面军经过长期休整,兵强马壮,我建议还是按照中央的会议精神,就由四方面军去占领松潘地区,夺取战略要点,借以打开北进的道路。”

“这恐怕难以做到。敌军在这一带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势力明显比我们大,打不得,打不得!”张国焘一口拒绝了周恩来的建议。

不仅如此,他还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个“组织问题”,他明确地说:“我提议由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担任红军总政委。”

周恩来知道张国焘在和中央讨价还价,所以只好表示:“这不是不能考虑的,但要由中央来决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天,陈昌浩又向中央建议张国焘任军委主席。

张国焘要挟说:“如果不这样集中军事领导,便无法顺利消灭敌人。”

周恩来很清楚张国焘的那套把戏,他对毛泽东说:“张国焘这个人野心太大,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给他一定的实惠,就很难说服张国焘留在党内、服从中央的决定。我建议把我担任的红军总政委职务改由张国焘担任,你看如何?”

毛泽东点点头:“只好如此!”

7月1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周恩来调中央常委工作,但在张国焘熟悉工作以前,仍暂时帮助他。21日,中央军委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以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

这就暂时稳住了张国焘。

可见,在沟通工作中,实惠诱导十分重要。有时,为了大局的利益,为了长远的目标,给对象以看得见的利益,以换取对方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哪怕这种团结是暂时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无声之胜

周恩来“金口”未开,却劝张自忠戒了毒。蒋介石得知此事喟然长叹道:

“一言未发胜李公,此时无声胜有声……”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沟通,当然就得凭借好口才。其实,成功的沟通有时候不需要长篇大论,也许是你的一举一动,也许是你的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件寓意深刻的礼物……可以让你不必说话而让你被别人理解,让你的想法被别人接受,让对方自己下结论、做决定,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张自忠是杰出的抗日爱国将领。他一次次重创日军,立下了奇功殊勋,被委任为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作战勇敢、治军有方,外号叫“张扒皮”。张自忠曾经对手下的将领说:“我有个外号,叫做张扒皮,可别给我来扒了你们的皮。”他也曾说,要是我做了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也请你们来扒了我的皮。

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吸上了毒,致使全军上行下效,严重影响了全军的战斗力。

1939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去第三十三集团军视察时,曾劝张自忠戒毒。张自忠当着李宗仁及团以上军官的面销毁了烟具,焚烧了烟土。但后来他还是难敌诱惑,继续吸食。

爱国人士胡秋原与张自忠私交甚厚,对张自忠吸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为张自忠的健康和第三十三集团军的军风和战斗力忧虑,本想去劝张自忠再次戒毒,但想到他连李宗仁的话都听不进去,自己劝他也未必奏效。于是,胡秋原便拜访周恩来……

周恩来沉思片刻,遂托胡秋原转赠一件礼物给张自忠。

胡秋原找到张自忠,把周恩来送的礼物交给他。张自忠将礼物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中国地图,图上标有日军侵略中国的形势。张自忠目睹此图,神色大变,痛心疾首地说:“值此国难当头,我张某身为党国军人还吞云吐雾,吸毒成瘾,致使军营风气日下,军心涣散,我还算个军人吗?我还算个中国人吗?”接着,他神色凝重地仰望着窗外蓝天,宣誓道:“苍天在上,胡先生作证,我张自忠从即日起发誓戒毒,否则,对不起生我养我的皇天后土,对不起天下百姓,对不起李长官的教诲,也对不起周将军的期望……”张自忠不愧为一言九鼎的男子汉,从此再也没吸过毒,直至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部队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周恩来“金口”未开,却劝张自忠戒了毒。蒋介石得知此事喟然长叹道:“一言未发胜李公,此时无声胜有声……”

完璧归赵

周恩来运用假设和对比手法,正面驳斥,为宋美龄敲响警钟,最后把“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之语完璧归赵,轻松还给了她。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但在沟通工作中,如果能够巧妙地把对方攻击自己的话原封不动地还给对方,会让对方既尴尬又佩服。

同类推荐
  • 调控坏情绪,定格好心情

    调控坏情绪,定格好心情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难免遭遇各种挫折和困境,比如考试晋升的失利,人际关系的紧张,家庭成员的矛盾,恋爱婚姻的挫折,经济状况的拮据,亲友离去的苦痛等等,这诸多的不如意都会让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如悲观、胆怯、焦虑、沮丧、嫉妒、愤怒、伤心等。所以,我们要学会以不压抑的方法来辨识、认知、接纳并协调自己的情绪,从而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只有能够控制自己的坏情绪,才能驱散心中的阴霾,找回久违的阳光。
  • 不犯怵!说话的分寸

    不犯怵!说话的分寸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故事以及实际有效的例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诠释了说话深浅、轻重、曲直、时机、场合以及与不同的交谈对象——爱人、孩子、朋友、上司、下属、客户等说话的分寸。通过阅读本书,你与别人的交谈可以变得更加流畅自如。
  • 感动·感谢·感恩: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

    感动·感谢·感恩: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等地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里氏8.0 级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给四川省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紧急组织干部、师生全力抗震救灾的紧要关头,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雪中送炭、多方呼吁,共行义举,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把一颗颗爱心洒向四川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师生的心中。这不仅包含着对灾区师生的关爱,更是对祖国未来的期盼。全国人民和海内外同胞共同谱写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战震魔的时代颂歌。
  •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本书从不同角度剖析当今社会最杰出的100位女性,阐述那些别具一格的成长,以及她们成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旨在让渴望美好、渴望幸福、渴望成功的女孩们感受精彩的时候,也能融入其中,激荡起属于自己的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
  • 赢在心态

    赢在心态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心态。心态在于随时变化,人要随时调整心态。今天的态度,决定明天的成功。
热门推荐
  • 她才是女王

    她才是女王

    她是森林女王,有三个妈,分别是将她生下的妈妈和将她养育的老虎妈妈、狼妈妈。后来偶遇李修、夏晨、颜哲,就这样下山开始了和几人同居的生活。却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是一个黑不见底的深潭,她的责任有很多,很多。
  • 蝶血姬

    蝶血姬

    文案:我的名字早已随着心脏焚烧和空白相同意义的那片赤色你的身影显现麻木和习惯间那笔锈迹斑斑的等号渐渐氧化斩断的黑色蝶翼血溅染在银色的刀刃……那颗被蛛网紧紧缠绕的心脏在灼热的红色中渐渐撕裂开来……第一次写的文抛了晋江过来写了其实勾心斗角的都设计不多有很多校园的情节……注:暂时用小九(银魂)的图做封面哈呵呵文案新写的写得挺烂的本文可能会写着写着就小白了但最重要的请大家多多指教啊!!
  • 阴阳小道士

    阴阳小道士

    杨真晚归回家的时候,一不小心踏入了阴阳驿站,吃了死人饭喝了黄尸水,村里的阴阳先生说我活不长了,除非学道,跟随阴阳先生数十载踏入红尘除妖灭邪,《阴阳宗术》的秘密,传世名画的诅咒,湘西的长生墓等等
  • 灰色血路

    灰色血路

    他是个好学生却因为受不了被欺负还手变成他的生命转折点他是他的发小却因为忠心和女人闹得兄弟反目小小年纪的他却经历了一些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的事当他站在顶峰回首曾经感叹道:“或许我天生就要走这条路吧”
  • 边伯贤的小媳妇

    边伯贤的小媳妇

    在过去的一年里,你和边伯贤,也就是著名的大明星结婚了,虽然没有对外界宣布,但你们依然很恩爱~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前夫,后会无妻

    前夫,后会无妻

    守着三年婚坟,童暖与霍云霆离婚后才有交集。第一次他找她是得知她怀孕,逼她流产。第二次他要她在她醉酒之后,童暖打他,骂他,把他告上法庭。却换来他一句,“前妻也是妻,老婆跟我回家,我疼你。”
  • 奇奇奇

    奇奇奇

    被父母嫌弃,被同学排挤,被老师烦,从小到大都是倒霉蛋。突然有一天她骑车去野外,结果倒在了野外水池里。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男生但是脸、记忆、性格都没有改变。有了新父母、姐姐,不料她却又回到了他原来的班级,并和之前让他被排挤的女生恋爱........
  • 奔跑吧匹夫

    奔跑吧匹夫

    与世隔绝,梁天从小在这里摸爬滚打到长大文,学的是老到掉渣的黄本书的文字;武,练得是强身健体的拳打脚踢;生活总结起来就是简单总算,从小陪伴他的两个老头,爷爷,吹嘘过的外面世界即将要展现在他眼前但是要是有这么容易出去,这里又岂能叫做与世隔绝呢?镖兵,医者,军人,阵师....他该如何劳动致富?无名小辈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体系里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如何诠释的淋漓尽致!没有只手遮天的背景,没有与天争高的绝世神功,要知道,学习才是无论哪个世界通向成功的道路!智慧才能成就无上武学!
  • 贴心营养菜

    贴心营养菜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如果您通过“食疗”,祛除了身体的不适和潜在的疾患,这不正是您和编者共同的愿望吗?本书根据科学的平衡膳食原则,选用常见的材料,采用了简单易行且最大限度实现营养价值的烹调技法,精心选择了数百款既美味又营养的菜肴,让你成为自己的家庭营养师!还有“厨房小常识”告诉你健康饮食生活的小窍门,贴心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