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1100000002

第2章 做好铺垫 水到渠成(2)

周恩来的肯定、信任打动了贺龙。贺龙谦虚地说:“钦佩不敢当,我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起来闹革命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进行革命斗争。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竟背叛革命,勾结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镇压革命人民。看来,汪精卫也靠不住了,我又感到追求的目标仍然是那样渺茫遥远……”

周恩来一边听,一边点头,他深为贺龙的耿直所打动。待贺龙讲完后,他详尽地阐述了共产党的主张,并表示:“将军对共产党一片赤诚之心,是难能可贵的。我衷心感谢你对党的信任和帮助。一个人,只要能为着一个崇高理想而奋斗,他就会成为一个为工人阶级、为劳苦大众、为全人类自由幸福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听了周恩来一番话,贺龙只觉得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更加认清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贺龙与周恩来的这次见面,深深地印在贺龙的心中,并奠定了他们之间以后几十年患难与共的深厚友谊。后来,贺龙在对部下讲述自己的思想转变时说:“周恩来同志与我的谈话,对提高我的思想觉悟,使我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南昌起义,走上共产主义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与贺龙的直接交谈,也加深了周恩来对贺龙的认识。周恩来相信贺龙的革命态度,坚信他是一个堪当大任的人才,意欲将正在遭受严重迫害的鄂城、大冶等地的工人武装纠察队300多人秘密编入二十军教导团,便征询贺龙的意见。

贺龙高兴地说:“我带了多少年的兵,从来没有哪个上级给我补充过人员,连军饷都要层层克扣,要么干脆不给。现在,共产党给我补充,工农同志愿意编到二十军来,我能不欢迎吗?”

7月17日,贺龙在第二十军连以上军官大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我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路,坚决走到底!你们愿意跟我搞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可以对我说,我送你盘缠。可是有一条讲清楚,不许拉走部队带走枪,有敢拉走军队带走枪者,不要怪我贺龙六亲不认。”

后来,贺龙肩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与周恩来、刘伯承、叶挺等人一道成功地领导了南昌起义。

直呼其名

“曾扩情,久违了!”最简单但又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别人的名字,直呼其名,使人倍感亲切和被重视。

在任何语言中,对任何一个人而言,最动听、最重要的字眼就是自己的名字。

当你走在陌生人群中突然听到有人呼唤你的名字,尤其是这个人还是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是你敬仰、崇拜的人,你是什么感受?当然是兴奋、感动!

一个人被其他人如何称呼,往往决定了彼此的印象。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都希望他人能对自己抱着很关心的态度,也就是透过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触及自己的潜在心理。对于一个很关心我们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会对他产生好感。

周恩来一生见过的人成千上万,但他在再见面时,都能叫出他们的姓名,从未张冠李戴,发生失误。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时,有一名少校科员叫曾扩情,后来投靠蒋介石,成为军统要员。解放战争中他被俘了,被关押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教育改造。特赦后,他和其他改造好的同僚来到北京见周恩来。事隔30多年,曾扩情头发都白了,但周恩来一眼便认出他来。一声“曾扩情,久违了!”使他一下子感动得泪流满面,很多年以后提起此事时还是激动不已。

周恩来在重庆时有一次去看望话剧演员秦怡,她不在,只见奶妈抱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女孩,说是秦怡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事隔十几年了,周恩来第一次见到秦怡时,问起她的女儿现在怎么样了,还说出她的名字,让秦怡非常感动。

1964年,日本乒乓球队赴北京参加比赛,周恩来接见了他们;1973年,日本老运动员代表团访问中国时,周恩来又亲切接见了他们。

周恩来握住星野的手,不待别人介绍便说:“星野,你十几年没来中国了吧?”是啊,从1961年到1973年,已经12年了,可是周恩来还能喊出他的名字!这使星野又惊又喜,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周恩来又握住松崎的手说:“你是第五次来中国吧?”松崎一下子答不出来,算了一下,果然是五次。

周恩来和中日两国运动员在一起谈笑风生,像聊家常一样和蔼可亲……把日本运动员感动得赞不绝口地说:“我们从来没见过那样好的总理。”

就连一面之交的普通工人、农民、服务员,周恩来在事隔多年后仍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这样的例子在人们以往的回忆文章里已有很多。

戴尔·卡耐基说:“一种最简单但又重要的获取好感的方法,就是牢记别人的姓名。”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难以沟通的人,不妨利用称呼的方式拉近你们的距离,而且口吻必须极自然,不要让对方感觉你是在装腔作势。两人的距离若因此而接近,则事情便很容易解决。

周恩来的魅力就在于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他只要见你一面,知道你的姓名和专业,哪怕相隔多年又相见了,他还会像老朋友一样同你握手,叫出你的名字,问你别后的情况……

有了这样的开头,还有什么样的人不能沟通呢?

巧妙寒暄

“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寒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使彼此之间亲近起来,为沟通做好铺垫。

寒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向对方表示关怀的一种行为,也是与人沟通的基础。寒暄的内容与方法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你是受到欢迎还是被拒绝。

千万不可忽视寒暄,一个好的寒暄就是沟通工作的敲门砖。

没有见过面的人,要事先做好功课,掌握他的基本信息。从思想素质方面,要了解他属于哪个层次的;从文化素质方面,要知道他受教育的程度;从性格气质方面,要了解他的脾气性格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从社会关系方面,要了解他的家庭人员构成情况;从生平经历方面,要了解对他影响较大的事件;从经济方面,了解他的生活状况甚至家庭经济来源、个人收入状况。只有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寒暄才会自然贴切,才能让彼此第一次接触的紧张能放松下来,让彼此的防卫性下降,卸下武装,慢慢建立起信任。

周恩来之所以善于沟通,也和他懂得寒暄有关。

周恩来的寒暄总是发自肺腑,纯真朴实,自然贴切,恰到好处,所以特别能够打动人,而要做到这一切,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有当代美国纵横家之称的基辛格1971年为谋求突破中美关系的坚冰,第一次秘密访问中国。周恩来到他下榻的宾馆看望他及其随行人员。

当周恩来出现在美国代表团面前时,美国人都不免有些紧张。周恩来会意地笑了,伸手与基辛格握手,并友好地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9年来第一次握手。”

基辛格也说:“遗憾的是这还是一次不能马上公开的握手,要不全世界都要震惊。”紧接着,基辛格将自己的随员一一介绍给周恩来。

“约翰·霍尔德里奇。”基辛格指着一个大高个。

周恩来握着霍尔德里奇的手说:“我知道,你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

广东话连我都讲不好。你在香港学的吧?”

基辛格接着介绍斯迈泽:“理查德·斯迈泽。”

周恩来握着斯迈泽的手说:“我读过你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关于日本的论文,希望你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

第三位随员没等基辛格开口,就自报姓名:“温斯顿·洛德。”

周恩来握住洛德的手摇晃着:“小伙子,好年轻。我们该是半个亲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写小说,我愿意读到她的书,欢迎她回来访问。”

周恩来也跟特工人员雷迪和麦克劳德开玩笑:“你们可要小心哟,我们的茅台酒会醉人的。你们喝醉了,是不是回去要受处分的啊?”

周恩来对每一个人是如此的了如指掌,又是如此的幽默健谈,令他们大为吃惊。基辛格一行紧张、拘束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转而敬佩周恩来这一传奇人物,这也使他们同周恩来之间的“坚冰”迅速融化。

见过面的人再一次相见,也要做好功课,除了掌握他的新信息外,还要记得上次见面的情况。

1963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访问中国,周恩来特别为他祝寿,这使崔庸健大为惊讶,也十分感动,因为他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原来,崔庸健在黄埔当过教官,已经快40年了,周恩来还把这位老战友的生日记在心上!

许多同周恩来谈过话的外国人,事隔多年再次见到周恩来,周恩来还能够接着上次的话题继续倾谈,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似的。

周恩来在寒暄时总是态度认真,面带微笑,表情慈爱友善;满腔热忱,热情洋溢;声音洪亮,语气坚定,简洁有力。

尼克松在《领导者》一书中这样描写周恩来:“他平易近人,却于无声处表现坚强;他举止温文尔雅,体态挺直而自如,显得既深沉又吸引人。”

英国“红色主教”艾奈逊说:“周先生的面孔见过一次永生难忘。这机警而又慈祥的面孔,显得年轻,甚至带几分稚气。满头黑发,一双黑眼睛在浓黑的眉毛下发射光芒。这当然是中国人的面孔,但他那特别深陷的眼睛在一般中国人中不常见,这是十分和蔼可亲的面孔,他的眼睛正视着你的眼睛。很难找到比这更不咄咄逼人,或者更加和蔼可亲的面孔了。”

美国驻北京联络处第一任主任布鲁斯深有体会地说:“很少有访问者不对他的不可否认的魅力和渊博的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只同他进行短暂交谈的人也是如此。”

周恩来的寒暄为他成功地与对方沟通奠定了基础,也使许多人愿意同他交往,并且成为朋友。

对症下药

“不是做官,是做事。”周恩来抓住了黄炎培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说服黄炎培出山“做官”。

同类推荐
  • 20岁以后这样做女孩命最好

    20岁以后这样做女孩命最好

    本书从女人的情商、财商、社交、职场、心理、才智、婚姻、健康等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现代好命女的必备要素。希望本书能让所有女孩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把握好人生的航向,抓住自己的未来!
  • 一切不幸,从舍不得开始

    一切不幸,从舍不得开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阐述“舍得”是人生课,是人际关系的必修课,从古今中外的故事入手,深刻阐释了为人处世的内涵和艺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现实中的硬道理

    现实中的硬道理

    看不到目标比其它困难更容易使人放弃,人往往会因为缺少理想而停滞不前。为自己对立一个目标,并努力实现它,否则精力就会白白浪费,而最终你也将会因为虚度光阴而后悔不己。道理:没有理想的生活是可怕的,那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生活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等待与忍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厌倦与急进既然都不是办法,那就干脆放下思想上的包袱,去体会其中的乐趣,生命也将会因此而快乐生动。道理:生命如茶,慢慢的等,细细的品,滋味无穷。有时候,在我们的生命中需要奋斗乃至挣扎,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就会很脆弱。毫无畏惧地生活,直面所有障碍和困境,并充满信心地克服,才是真正的强者。道理:生命中的障碍造就了坚强。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感悟生活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感悟生活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傍晚,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创作了一部不朽的著作——《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曾经风靡整个世界,至今仍然畅销不衰。书中主人公安德鲁·萨默斯·罗文早已经成为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典型的象征。
热门推荐
  • 君御君临

    君御君临

    光明,君御苍生。黑暗,君临天下。双君,永不完结。————————————————各位读者大大们!祝:家庭和美,生活如意,久伴双君于吉祥。我爱你们!嗯。。。最后真诚坚定的跪求:求打赏求收藏求票票。。。Orz
  • 恶魔世代

    恶魔世代

    广袤无垠的莫比斯大陆曾接受过“天神的眼泪”的洗礼,原本破碎的世界迎来新的时代。在众人的努力和命运的牵引下,修睿、小小、夜、暗疏是否能够聚在一起,而将他们聚在一起又是为了什么......
  • 校内都市狂徒之异能者

    校内都市狂徒之异能者

    在混乱的社会里,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完全平静的生活,而主角在一次意外的奇遇当中得到了异能,成为了一名异能者,在社会当中游走,只要是见到有人做事太过分,超过了自己的忍耐底线都会将其从世上出去,在不断的历练当中自己不断的成长着,最后攀上了世界的巅峰,成为了无法超越的存在。
  • 独家占有,总裁的替身恋人

    独家占有,总裁的替身恋人

    她被妹妹算计,和自己的妹夫拍下了暧昧的照片。从此,她成为妹妹的一颗棋子,玩弄于股掌。被人误解、被人唾骂、被人夺走了一切原本属于她的东西,她都没有哭。她仅要的,只是他的垂青,她名义上的妹夫,其余与她早有过肌肤之亲的人。只要他信她,她便不悔。只是他也不信她,质疑她,羞辱她,将她付出的一切践踏入泥土。她终于转身离开,“齐莫寒,从此以后,我们两不相欠。”他认错了人,却宁愿将错就错,就算误解她动机不纯,势利拜金,却仍然不愿放开她。当她决然要走,他咬着牙一字一顿的说:“袁梓瑶,你要赔偿我一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与笛声渐

    剑与笛声渐

    笛声渐暖绕三生。故事讲述的是东方少年一心寻仙,除魔卫道,渴望拥有更大的力量来解救苍生,路上多转折,以感情线居多,带一点悬疑。小清新不油腻,说是玄幻起初更像武侠仙侠,说是武侠又像玄幻,故事前半部分慢热,相逢就是缘分,希望大家喜欢。
  • 前妻难追

    前妻难追

    为了嫁你,我丢掉尊严,为了救你,我换了心脏;可那一夜,你的袖手旁观,让我跌入谷底,可我已经放弃一切只为报仇时,你又为何痴缠不休缠。
  • 品牌秘笈

    品牌秘笈

    农业经济是以土地和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工业经济是以原材料和能源为基础的经济。人类曾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时代徘徊了几千年,直到200多年前,一位英国学徒工发明了蒸汽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才把人类带进了工业经济时代。
  • 武林大盟主

    武林大盟主

    武林中雨中客超越了人类极限达到了新的武功境界,他说要想达到新的境界就去寻找新的武功秘籍吧,这些秘籍散落在世界各地,人可以修炼到神的境界,于是神武时代开始了。
  • 终极护花大师

    终极护花大师

    奉师命,小道士下山救人,不想却被卷入了豪门阴谋,惹来祸事不断,还惹来众美女争相投怀……
  • 特别调查事务所

    特别调查事务所

    在这个世间,不是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人们肉眼凡胎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谁又是披着人皮的伪善者,在黑白颠倒的时代里,还能分得清,谁是黑,谁是白;在霓虹灯璀璨的夜市里;在喧闹腐朽的夜空下,又有谁能看清这世间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