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9300000021

第21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3)

1961年,经过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一些有关重工业的基建项目被压缩,新疆重工业比重过高的局面也随之改变。1962年,轻重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51%和49%。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新疆工业通过压缩重工业,充实轻工业,使轻重工业比例更为协调,1965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为1.15∶1。

第三个阶段(1966~1978年),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据了优势。“文革”时期,新疆工业发展受到了政治运动的冲击。1967年,由于强调战备需要,中央要求各地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以应对可能的战争危险。新疆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批电力、煤炭、化肥企业,新疆的“三线”建设开始启动,建成了一些机械电子企业和军工企业。1966~1975年,新疆重工业在基本建设中的投资比重接近40%,使轻重工业的比重再次发生逆转。

1971年,重工业产值达到111839万元,超过了轻工业。197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为1∶1.4。第四个阶段(1979~1990年),由于发展战略的调整,新疆地区的轻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为了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变长期以来短缺经济的局面,新疆地区的轻纺工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获得了较快发展。1985年,新疆轻重工业产值比为1∶1.2。1986年,自治区党委从新疆实际出发,又考虑到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提出了确立重点发展“大农业”的战略指导方针;11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提出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在“七五”计划的后四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要充分发挥地面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牧业和以农牧产品为原料的轻纺、食品工业;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瓶颈”。

重点发展“大农业”战略方针的提出,使得新疆工业经济结构日益走向轻型化,1991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为1∶1.03。

第五个阶段(1992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新疆工业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一阶段总的变化特征是:重工业比重有了较大提高,工业结构出现重型化的趋势。自治区政府在“九五”计划中提出,“继续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并把战略重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上”。新疆“九五”计划开始实施后,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以及新疆在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新疆在产业发展战略上突出了以“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力争把新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优质纱布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石油、石油化工基地。除此之外,新疆还大力发展金属、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新疆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得到迅速提高,由1992年的53.93%上升到1998年的69.25%左右。

200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提出了在新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中央加大了对新疆资源的开发力度,新疆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局面仍将继续下去。

(二)新疆工业部门结构的转化

长期以来,新疆不同工业部门在工业中的地位是随着新疆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针的变化而不断变动的。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新疆远离内地,运输线长,再加上未通铁路,交通不便,为了尽快满足全疆军民对生活日用品的需求,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定社会局势,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新疆省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大力发展纺织、皮革、缝纫、食品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部门,1950~1957年,轻工、纺织两大部门在新疆工业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1952年,纺织工业的产值比重为22.45%,轻工部门(包括皮革、缝纫、食品、造纸等)产值的比重达到47.15%;1957年,纺织工业的产值在新疆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为26.22%,轻工部门产值比重仍为32.76%,居第一位。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为了出口创汇的需要,新疆的有色金属工业部门利用新疆蕴藏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获得了迅速发展,“共进行了10种矿产的开采,向苏联出口了10.66万吨各种有色及稀有金属精矿,换回外汇达1.6亿卢布”,有力地支援了新疆的经济建设。1957年,有色金属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仅次于轻工、纺织部门,在全疆工业部门中居第三位。

1958年后,新疆工业“二五”计划的实施,使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满足国家对石油的需求,以及实现新疆工业化的目标,新疆工业中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为标志的重工业部门迅速发展。

1957~1962年,机械工业产值占全疆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长了6.66%,煤炭工业增长了近两个百分点,尤以石油工业发展最快。在大庆油田未开发前,中央对新疆的石油开发寄予厚望,在“一五”计划时期,中央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疆油田的勘探开发,占这一时期新疆工业基建投资的45.87%。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建成投产,开始发挥效益,“1960年,原油产量即达164万吨,占全国天然油产量的39%,在当时石油供应困难的情况下支援了全国经济建设”。1962年,新疆石油工业的产值就占了工业总产值的23.56%,仅次于轻工部门。经过三年经济调整,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些工业部门如纺织、建材发展较快。1965年,在新疆工业总产值比重中列前五位的部门依次是轻工、纺织、石油、机械、建材。“文革”时期,新疆的“三线”建设强调发展“五小”工业(小机械、小钢铁、小水泥、小煤炭、小建材),使这一时期的重工业部门成为建设重点,其中机械工业发展最快。1980年,机械工业产值在新疆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13.15%,仅次于轻工、石油部门,超过了纺织工业部门,居第三位。

1979~1984年,自治区政府对新疆的经济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针对以往社会事业欠账太多、轻工业发展迟缓、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增加了非生产建设和轻工业的投入,即实行轻工业补偿发展战略。新疆“六五”计划时期,非生产建设投资达36.69亿元,占同期基建投资总额的42.8%,其中住宅建设就达16.74亿元。这一调整带动了相关建材、纺织部门的发展,建材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0年已超过煤炭工业,居第五位。1985年,在新疆工业总产值比重中列前五位的部门依次是石油、轻工、纺织、机械、建材。1986年后,随着“大农业”发展战略的提出,新疆以农业为依托的纺织工业发展迅速;1990年,纺织工业在新疆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超过轻工部门居第二位。

1995年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一黑一白”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行,以及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使新疆工业部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2000年,自治区人大在通过的《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中,提出新疆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石油和石油天然气化工、纺织和食品等支柱和特色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轻工、机械、冶金、建材、化工、医药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建设中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和优质纱、布基地。”2004年,新疆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中列前五位的工业部门是石油、钢铁、食品、电力、纺织。

新疆工业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轻重工业和各个工业部门的结构变化其成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从客观因素来看,新疆所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影响了新疆工业结构的形成,丰富的金属、非金属和能源资源,使新疆地区能在1950年后较快地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新疆被确立为国家能源战略接替区,这对新疆工业“重型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主观因素来看,新疆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主导了新疆工业结构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创办现代工业到“二五”计划时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80年代轻工业优先发展策略到21世纪初重化工业的迅猛发展,自治区政府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以及实现新疆工业化的目标上不断调整工业部门的投资重点,促使轻重工业的比重不断发生变化,各个时期的工业部门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同类推荐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怎样办好农家乐

    怎样办好农家乐

    本书内容包括:了解农家乐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农家乐市场特点、开办我的农家乐、农家乐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农家乐规划与设计、餐饮服务内容与技巧、客房服务内容与技巧。
  •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作为“时代见证”系列丛书之一,《逆袭之路》通过对近两年来知名企业的市场表现进行分类,一类是在创意年代把握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惊喜表现,在这场过山车的运动中成功的攀上更高位置;另一类是盛极而衰期待华丽转身的代表,他们更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这一场运动是重上高峰还是荡到低谷。本书不是一般的企业案例书,它通过财经记者的专业分析,让读者看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特点,从中可以找到自已的判断分析。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热门推荐
  • 林夕的都市生活

    林夕的都市生活

    一个普通的少年林夕,因为奇异的南方一行,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
  •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狐王追妻,老婆表酱

    狐王追妻,老婆表酱

    她,作为21世纪顶级的血族杀手。居然被一个不知名的透明图腾飞过来拍死了?妖女、贵女?灵元双修?
  • 绿衣人

    绿衣人

    雷峰塔地宫挖掘前夕,杭州市各路记者云集刘庄国宾馆,准备报道这次盛况空前的活动。一个月隐星稀的暗夜,小报记者陈子虚在小树林里的“香薰护发”发廊邂逅了一个绿衣人。这女子既有潘虹饰演的那种最后的女贵族的风韵,又有时尚先锋李纹那种鹅黄柳绿的狐媚。于是发生了一段连“业余女子收藏家”姚亦安、才女朱静都大为歆羡的爱情……
  • 跨越万年来寻你

    跨越万年来寻你

    她们在万年前是公主是千古佳人,他们是玩世不恭的皇子。他们万年后是女皇,他们是王子。加多重身份。一个誓言,一份承诺。两位皇子的寻爱之旅,是错过,还是相遇。
  • 流年(中卷)

    流年(中卷)

    长篇小说《流年》是朱西京历时10年的作品,由作家出版社于2008年正式出版,小说分上中下三部,共120余万字,内容涉及城市、农村及社会各个阶层,多种人物的形象和心态,人物个性鲜明、市景逼真,生动再现了60年代至今4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们的心灵动荡,呈现了一种史诗般的文学追求。著名作家陈忠实在看了《流年》后表示,该作品有生活的深度、广度、宽度和硬度,是生活的原汁原味,是一部具有非凡史诗气质的作品。
  • 狂暴人猿

    狂暴人猿

    问洪荒大陆谁主沉浮,且看一群猴子引领潮流...
  • 贝用医生

    贝用医生

    “我不是故意想闯入你的生活”“你现在就在我的世界。”“对不起……”看着头快低到胸口,脑子不转弯的女人,顾然认输了。
  • 娱乐大亨之崛起

    娱乐大亨之崛起

    一个人人看不起的孤儿,一个追梦的年轻人,因为一起事故,灵魂穿越回2004年。影坛,歌坛,好莱坞,萝莉,御姐,大波妹。梦想即将起航,你,,准备好了吗?
  • 宠你在现代当皇后

    宠你在现代当皇后

    第一个是要续弦的地产土皇帝,豪宅无数。第二个是痴情无悔海归IT新贵,股价千亿。第三个是两情相悦的神秘男人。家庭成员为了‘皇后命格’萧若雨能嫁得幸福,组成了未婚夫审核团,对三位求婚男士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要举办一场‘迎娶皇后式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