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2900000009

第9章 篆刻艺术的兴起及发展(5)

李苦李(公元1877年~1929年),名祯,字晓湖,别号苦李,以号行,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南昌。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却酷爱书画篆刻艺术,常向邑中藏家借阅书籍。27岁迁居江苏南通,在翰墨林书局任职,对书画、篆刻功力甚深。他的篆刻初学赵之谦,40岁拜吴昌硕为师,作品力追古意,有气有情。

经亨颐(公元1875年——1938年),字子渊,号石禅,晚号颐渊,浙江上虞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1914年在杭州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时,曾与李叔同等组织“乐石社”。他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他青年时就喜爱篆刻,取法汉印,参以《三公山碑》《开母石阙》意趣,作品端庄清雅,蕴含着派厚的书卷气。经氏的朱文印尽管线条有粗细之别,然而在篆法上却十分强调结构的神态变化;在运用借边、连边技法时,或单独运用,或两者兼用,至于借边与连边的幅度大小,皆因印而异;其边款创作技艺也令人赞叹。

李叔同(公元1879年——1942年),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出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著名画家丰子恺、潘天寿、音乐家刘质平等都是他的学生。

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39岁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将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赠与“西泠印社”。该社为之筑“印冢”并立碑以记其事。治英赏英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易熹(公元1873年——1941年),名廷熹,又名孺,字季复,号孺斋,又号大厂、韦斋,别号大厂居士,广东鹤山人。早年肄业广雅书院。曾留学日本。后居北京及上海,在北京美专、铸印局、暨南大学及国立上海音乐学院等处任职。他通禅学、音律,善填词作曲,且擅长书画、篆刻,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的篆刻最初得力于黄牧甫、赵之谦,后又受到吴昌硕的影响。他刻印所用的刀,钝锈不磨,有人曾问他:“这种刀能刻印?”他回答:“只要功夫深,就是棒杵也可以用来刻印。”他善用钝刀,取法自然,不事修饰,风格高古朴茂,别有风味。著有《双清池馆集》、《大厂词稿》、《大厂画集》、《孺斋自用印存》。

邓散木(公元1898年-1963年)中国现代书法、篆刻家。原名铁,学名士杰,字纯铁,别号且渠子,更号一夔,一足,斋名厕简楼,豹皮室。生于上海,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誉。擅书法篆放刻,真、行、草、篆、隶各体皆精。从二十年代起,他的书法和篆刻便名扬海内,他由于不满时政,佯狂避世,行为古怪,被称为怪杰。他因喜操刀治印,原先常常用“铁”字来做艺名。与吴昌硕(苦铁)、王冰铁、钱瘦铁,号称“江南四铁”。他将字取为“钝铁”,有自谦之意。他长于诗文、书刻,也能作画。精于四体书,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隶书曾遍临汉碑。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代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有书坛的“江南祭酒”之称,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称。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清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参加过“五四”运动。后赴美留学研究文学与美术。归国后历任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与徐志摩合办《新月》月刊,著有《死水》、《红烛》等诗集。抗日期间,目睹社会腐败,民不聊生,参加民主运动,为民盟中委,鼓吹民主,揭露黑暗,不遗余力,乃遭特务暗杀于昆明。他生前在昆明时,因物价飞涨,为供养八口之家,业余挂牌刻印。他的篆刻能汲古出新,布局奇妙,突出疏密对比,颇有特色。辑有《闻一多印选》。

吴泽(公元1898年——1935年),字公阜,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早年跛脚,又患肺结核症,家居自学,对经史、词章、金石等学问无不钻研,又孜孜不倦于文章、书法、篆刻。医生嘱他多休息,他却勤学不遗余力,因此在各方面突飞猛进,朋友看见无不为之惊服。他的篆刻,在1984年时由他的好友秦彦仲编成《吝飞馆印留》出版。

马万里(公元1904年——1979年),江苏常州人,原名瑞图,字允甫,别号曼庐,晚年自号大年,齐名去住随缘室、九百石印精舍,满洲正白旗人。毕业于南京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又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教授,中华艺术大学国画教授。1934年到广西创办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解放后任广西文史研究馆馆长。擅长中国画、金石、书法。

他的篆刻体质纯正,妙造自然,非常重视章法的布局;用字很严格,大小篆从不混杂在一印之中。著有《小中见大说治印》一文,阐明对篆刻艺术的见解。

钱瘦铁(公元1897年——1967年)名崖,一署崖,以字行,一字叔崖,号瘦铁,别号数青峰馆主、天池龙泓斋主等,江苏无锡人,曾被誉为“江南三铁”(吴昌硕称“苔铁”、王冠山称“冰铁”)之一。他少年时家境清寒,14岁入苏州汉贞阁碑帖铺当学徒。他很好学,一面向郑文焯学书法,向吴昌硕学篆刻,一面又向俞语霜学绘画。从多师中各取所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他的篆刻有很深厚的汉印基础,虚实布置自然,曾在日本东京展览,得到极高评价。1953年侨居日本,受聘为日本《书苑》杂志顾问。

韩登安(公元1905年—1976年),原名竟,一字仲铮,号耿斋、安华、印农,晚年又号无待居士、本翁,浙江萧山人,世居杭州。

韩登安平生以篆刻一门最为人所称道,从艺时间垂50年,作印二万余方。篆刻以浙派为根底,上下求索,问上溯源周秦两汉,崇占玺、汉铸印、汉凿印,下及西泠八家、邓石如、吴让之、徐三英、黄牧甫诸家、广采博收,体貌多样,在后浙派印人中,以他在继承万面用力最勤,是现代印坛工稳一派的代表人物。沙孟海评价其篆刻“海内外论印者方以韩老为西泠印派之后劲、余乃举述本社前辈,即已示人有继承有发展,不拘一格,各逞专长。登安之学不尖为当今玉严静穆一派之代表”。一方面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创作,以细朱文为基点,着力建构带有西泠印社社特色的浙派风范。另一方面,他又分盅精力用于对年轻一代印人的培养,使西泠印社在人才资源上后继有人。在特定时限内,韩登安通过本人的努力,并以可操作性极强的篆刻创作带起了一批人,成为当时西怜印社驻社成员中的一面旗帜。

来楚生(公元1903年——1975年),原名稷,字初生,晚年更字初升,号然犀。别号很多,有负翁、一技、木人、非叶、楚凫、怀旦等。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浙江萧山人。

同类推荐
  • 编辑本论

    编辑本论

    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由这一概念形成一概念体系。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支撑的理论体系。正如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标志一样,编辑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也是编辑理论独立于学科之林的理由之一。“编辑”是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基础。虽然,现今关于“编辑”概念有着诸多定义,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见于各家论述中的说法基本都还是倾向于将“编辑”作为编辑理论的最基本概念。由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再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编辑概念系统。
  • 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本书是澜涛专门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的青春励志读本,意图传达给读者尊重生命、直面挫折、追寻成功和爱等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盆景滥觞于中国古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盆景师法自然,充满生命张力,是山水风景的缩影,自然而真实,盆景艺术延续至今饱含古代文人艺术家轻逸淡雅的情怀,可以称盆景是文人艺术家的“宠物”。
  •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本怪

    本怪

    由一个短暂而快的事件,使一名为拉伊莎的女人,插入命运为她安排的故事。她将与一个怪物为伍一生。病毒肆虐后,一名忆的怪物,跟随自己的意志,寂静六年,打破了随波逐流。它将因一女人改变其一生。…………据说命运从一开始就束缚着他,他信了,据说冥火能以命运来打破命运,他也信了。而最后……他什么都不信了。他的名字为服令。据他的父亲所说,这是为了侍奉一位神而起的名字,意为,服从命令。不信的他,最后说:”谁,服从谁?“……还有许多。而他们,本来就是怪物。
  • 欢喜冤家:顾少宠妻无厘头
  • 宠后之本宫无耻

    宠后之本宫无耻

    云国公主,嫡出行九,名为云玖,封号长乐。瑰丽华容,金娇玉贵,敏慧过人,贵不可言。传闻,她一句,胜似云皇圣旨。公主容貌倾城,身份尊贵,独得皇宠,然而,性子……云国广武二十年,长乐公主出嫁,万里红妆,嫁作卫皇为后。云国举国上下表面不舍,内心……皆大欢喜。只不过……自长乐公主入了卫国,这卫国后宫又是一番鸡飞狗跳,哀声遍野。且看穿越的公主为复仇和腹黑的皇帝如何双剑合璧,斗智斗勇。谱写一场天作之合,殊途同归的爱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谢谢你路过我的青春

    谢谢你路过我的青春

    《谢谢你路过我的青春》是一本写给理想主义者的书。不同于其他年青作者的青春题材作品,虽然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都有各自相爱的恋人,故事展开的地点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大学校园,但是,“言情”并不是小说的初衷,爱情只是其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这里没有爱马仕、LV,没有旋转餐厅、海天盛筵,没有“宝马香车丽人来”,没有郭四娘,更没有《小时代》。这里有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小青年,有他们的爱与恨,泪与笑,追寻与逃避,脉脉含情与歇斯底里,以及除此之外的一无所有……
  • 星夜冥王

    星夜冥王

    不求与天同齐,只求弑天逆命。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 点灯问鬼2

    点灯问鬼2

    凶山藏凶魅,恶水生恶灵,万物自有道,诸邪莫相欺!————————————————————————————————————人心浮突,难免一念之差失足千古,自以为蒙得天眼,不知早已种下因果劫数。是故,尘世间种种偶合,看似荒诞难稽,实为世眼迷离,不谙机数。一言试之,恩怨得偿而已,岂有他耳?————————————————————————————————————点灯,审阴问案,追溯阴阳恩怨,看透世人种种,每一段鬼谈怪论背后是人心凶险……
  • 少女的革命(穿越)

    少女的革命(穿越)

    穿越几个世纪无法解除的牵绊错写的剧情勇气、智慧、美丽的交织少女的革命在这里写下华丽的诗篇
  • 江湖贵女

    江湖贵女

    她此生体弱难以习武,难以闯荡恩怨江湖他二十二岁重创江湖高手,从此隐退他们之间毫无共同点,却彼此互补她病危,他笑言卿之所处,便是我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