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700000054

第54章 讨论与省思(2)

明治时期日本的经济学界,基本上还是在学习、吸收欧洲经济学的阶段,此时期的日文著作大致是以“二手传播”的内容为主,谈不上有重大的学理创见。梁在这个薄弱的基础上,间接吸收了欧美的经济学理,再向中国读者作“三手传播”。就算现在能逐一复原梁的“日本经济学泉源”,那最多也只是找到“二手转播站”而已。

厘清了“二手传播”与“三手传播”之间的关系,真的对理解清末民初的经济问题那么重要吗?

12.2经济见解

整体而言,梁对个别的财经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不易把他归类成属于哪一派的路线,或是说他的主张于哪种主义或学说,这是和孙文很不相同的地方。所以最好还是从个别题材的角度,来理解梁的经济主张,不要随意把他归入哪一派或哪一种主义。或许梁自己会认为:以他当时对各种经济学理的知识程度,和他对各种经济问题的掌握深度,基本上是属于现买现卖的层次,还没有资格也不敢肆意谈论主义或路线的问题,或许这正是他对孙文和《民报》人士反感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细评梁所主张的事项在逻辑上是否严密,在中国的环境上是否真的可行,则从他的论述大概可以归纳出几个方向:(1)主张中国应跟上世界潮流,改采金本位制;但迫于事实,只好暂采虚金本位:对内行银本位,对外行金本位。中国的币制必须迅速统一,币制改革所需的经费,可以借着发行内债或举外债来支应。(2)他对财政改革的效果过度乐观,在国家预算的编列上,也常有不切实际的评估。(3)对外资与外债问题,梁客观地理解到它们对中国的重要性,但强调要能主动地运用外资与外债,而非被它们所宰治。他对公债的功用有很高的期盼,希望能得到和日本一样的成效,但几次实际的经验都让他感到失望;他入阁后也想在公债上有所作为,惜皆不果。(4)在工商实业方面,他希望能扶助民族大资本家,把生产和营销两个环节结合起来,最好能达到美国式托拉斯的规模,这样才可以在国际上生存竞争。也就是说,希望中国能做到和西欧重商主义鼎盛时期一样,摆脱被列强商品宰制市场的困境。所以他要仿效德国式的保护政策,逐步发展民族工业;也希望国家能有较强的统一指挥权,全国一心在工商业上集中力量,走入国际舞台。(5)反对中国采社会主义、土地国有、集体主义的路线。他所说的国家主义、重商主义,是针对中国工商业在国际市场的政策发展方向,不宜因而扩大解释为:梁认为整体性的国家经济或政治方向也应采取这条路线。

整体而言,为何他在论述货币改革、财政预算制度、内外债问题、反对社会主义和土地国有论时,表现得较精彩生动?那是因为这些问题具有急迫性,有具体的议题可以提供意见,同时又有人和他的见解相异,或对当时的政策措施不满,所以就激发了他的强烈争辩性。相对地,他对工商实业、国家经济、经济思想史等问题,就没有展现出这种效果,原因正好相反。

陈独秀曾评梁的文章“浮光掠影”,梁也曾自嘲“吾学病爱博,是用浅且芜,尤病在无恒,有获旋失诸,凡百可效我,此二无我如”。梁的文章在知识界甚具影响力,严复曾说梁的笔端“搅动社会”,这是公认的事;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用现代眼光重读梁的经济见解,真有那么肤浅的感觉吗?大体而言,不但不会,有时还很能感受到一些力量。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梁所说的大都是具体的弊病与实情,而非抽象深刻的推理。既有弊端,那只能搅动社会的笔端,就能发挥很大的功能。尤其清末经济病弱,可批评之处太多,只要能抓住事情的要点,佐以东洋和西洋的实例来当作“照妖镜”,再加上锋利锐笔,文章通常就很能构成力量。所以不完全是因为梁的经济学理透彻,也不完全是他对经济政策的理解高超,而是对手太弱,有中等以上的事实理解,再加上一只上等的利笔,大概就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也有人批评梁的著述“浅学动人”,说他和胡适一样,都有热情感人的笔锋,但在学术建设上的深度不足。依公元前7世纪希腊诗人阿基罗库斯(Archilochus)的譬喻,梁是属于“知晓多事”的狐狸,而非“深知一事”的刺猬。梁确是一只狐狸,而且还是超大型的。

这种性格也充分展现在他的经济论述上:跟着时事走,能立刻掌握问题的要点与特质,迅速吸收日文相关著作内的学理、观念与推理,适切地应用在他所处理的题材上。若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他的经济论述,困难度并不高,因为他的论述内容基本上是解说性的、策论性的、化繁为简、对比诸说为主。从他赴日之后到逝前所写的最后一篇财经文章,基本的手法都没变。或者甚至可以说他有一套隐藏性的公式,这套公式性的手法是稳定的,所变动的是题材和因之而引发的见解与主张。所以我们可以说,就算具备现代的眼光和拥有较好的经济学理,也不容易从梁的经济论述中萃取出概念性的结晶。

12.3与严复对比

相对于梁的文笔清晰、论点犀利、问题明确、老少咸宜,严复在论述经济问题时,所用的文字既古奥,说理又过于简要,文体也太浓缩,似乎是只打算给程度和他相当的人阅读。而跟得上他文义的人,对西洋经济学说却又陌生,东减西扣之后,真正能理解严复经济译述的人恐怕有限,还要劳烦梁在《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的第9章内,综述《原富》的旨要,来替中国知识界当这本世界名著的向导。

在20世纪初期,严所译所著的经济论述,在中国知识界内被接受的程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样样都远不及梁。但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状况却颠倒了过来:严的译述还很值得重新分析、重新理解,而梁的论述却大多随着时代而飘逝了。论才,梁比严高;论情,梁比严敏感、热情、敢言、敢为,为何严的文字反而更经得起时代考验?原因很简单:梁所论所辩都是一时一地的题材,很少有深入的学理要传达,在手法上大抵是从日文的财经著作吸取架构性的观念,然后把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纳入这套解说体系,再佐以个人的见解与笔锋。

梁的经济论述和严的译作相较之下,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论题上梁几乎都是对经济时事问题的表白,他所处理的问题看起来相当抢眼,但时空一过就不易引起深度的兴趣,因为从他的论述里,很难提炼出一个或一组能概念化的命题。而严所译案的《原富》是一本世界级的经济名著,是一本在不同文化、不同时空环境下,都有大量读者的思想巨著。严译此书,以及他在译书时所插入的长篇“案语”(约310条6万余字),对全世界研究斯密的学者,对研究经济自由主义学说的人士,都是一本不能忽略的“作品”。换句话说,严所译述的《原富》,在文本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对话效果,在问题意识上产生了新的可能性与析论的空间。而梁的经济论说,本质上是一时一地的个人见解,不容易引发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共鸣。

探索梁的经济论述,不易产生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意识,也不易增加我们对那个时代经济史的洞识。

严译《原富》之所以在一个世纪之后仍会引起注意,那是因为从学理上大家有兴趣知道两件事:(1)在中文词汇和概念都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他是用哪些词语和“思想方式”,把斯密的论点和西洋经济学说介绍给中文读者的?(2)从追求中国富强的角度来看,这本以提倡“自由放任”、“反对重商主义”、“最小政府”为主旨的《国富论》(1776年初版),对清末民初中国的知识界和决策者,以及对积弱的中国经济,产生过哪些影响与作用?这两个问题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因为也可以拿来问日本、俄国、西班牙、德国等当时还是属于发展中的国家,看他们当初是用何种方式翻译这本名著,以及各国各派人士对斯密的经济学说,有过哪些不同的回应。这些问题,我试着在《亚当·斯密与严复》(赖建诚,2009)内回答了。

从两个角度来看,严复命题都比梁启超命题更有挑战性:

(1)梁的经济著述,只要从各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分辨出他的主旨和方向;只要能跟上他的议题,就可以找出他的思路主轴。反复几次之后,几乎就可以猜出他对不同题材所要提出的论点。严的状况不同,他是边译边论(我称之为“托译言志”:译到某些段落,他若有话要说,就插入一段案语,用来解说或辩驳或陈述己见)。这种文体对研究者构成困扰,需要有较好的想像力和组织力,才能把严复散布四处、东隐西藏的见解,整理出一套条理的解说。

(2)梁的说理清晰,阅读上很少有义理方面的困扰,而严正好相反:斯密书内有太多名词和学理,当时的中文难以精确地表达,严只好自创新词或用中国的观念来比附;更折磨人的是他的文字古奥,“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后来的研究者要用相当的心力,才能勉强理解严的文理,才能对比出他在何处以何种形式误解或扭曲了斯密的原意。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及没完没了的细节障碍,对研究者而言,所需的心力与所需具备的背景知识,都要比研究梁的经济论述困难许多。

简言之,从命题的趣味度、世界性的对话度、具体技术问题的挑战度来看,在分析梁的经济论述时,会感受到这是比较简易的题材,较无智识的兴味,或甚至是“咀嚼无复余味”。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本书分“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关于收入分配”、“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综合经济问题”四个部分,收入《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论文近百篇。
  •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是对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实践的深该总结,也是对黄冈市今后发展地标产品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引导,将为政府决策、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和招商引资提供详实资料和理论依据,为促进黄冈市农业产业化、推进黄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规则

    本书应用区域宏观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一致性的存在,并选择中国7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赋税徭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代之前的赋役演变,宋元时期的赋役演变,中国古代赋役制等。
热门推荐
  • 明星黑洞

    明星黑洞

    这是一个作者修改了两次却写不好的明星故事。这是一个作者自己打脸的故事。(这本书真的很慢,我确定!)
  • 荒劫天帝传

    荒劫天帝传

    万古成一帝。传说天帝自混沌虚无而生,历十万八千劫,执掌六道轮回,成万物共主。然而天帝是生是陨?仙神归往何处?留下的只有苍茫劫土和无尽的谜题。何为黑,何为白?何为正,何为邪?浩劫因何而起?我辈为何而生?看少年如何踏破劫土,逆转乾坤。
  • EXO之暗昼

    EXO之暗昼

    我说的不算,你们看了喜欢才行,第一次写文别打我。
  • 勇者空间

    勇者空间

    勇者空间简介,在5102年的时候人类已经发明了,时空模拟器,这个吗?时空模拟器,就是用能量在一定的空间内创造一个真实的物质世界,其实和现实世界一样只不过更加的神秘和危险,还有就是这个世界是全部由超级计算机控制的,所以你可以无尽的冒险不必担心生命安全,超级计算机是可以保证你生命的绝对安全,因为超级计算机的控制范围已经达到分子级别的程度。在这个空间是可以让人尽情的考验自己的勇气、发现自己的潜力、释放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的,考验自己、锻炼自己、增强自己、成长自己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心灵和身能最后将会达到一个新层面。
  • 修真的人

    修真的人

    陈大是七星大陆的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次意外毁了他的家。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他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蔷薇之路

    蔷薇之路

    在莱茵人眼中,新国王登基时路过的蔷薇花廊乃是莱茵最美丽的风景,可小小的司亮在跟随女王穿过长长的蔷薇花廊时却有种不可思议的预感,自己似乎永远也走不出这美景与尖刺共存的道路。
  • 地狱的日常

    地狱的日常

    地狱一直以为是黑暗阴冷的地方,让赞赞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地狱。
  • 神御诸天

    神御诸天

    大千世界,神君为尊。天界黑莲神帝与圣界天光神帝大战遭到第一神帝混沌神帝的偷袭,生死时刻,黑莲神帝触动黑暗本源,其元神法宝化为碎片,黑莲神帝陨落后葬于葬神之地,其黑莲碎片携带黑莲神帝一道意念吸收无尽幽暗之力,孕育成新生黑莲。黑莲穿梭无尽虚空伴随云天而生,云天天生大黑暗神体,开始了他的修行之路。
  • 万事屋纪事

    万事屋纪事

    (本书已暂停更新,等新书完本会重新开,欢迎跳坑新书《穿越之代理神的卧底》)这里是雅舍,前门开店后院住人。神秘的办事屋,四人一妖会接到怎样的委托任务呢。现有委托故事,三月京都令狐玉之死事件(偏判案奇幻),四月白城代嫁事件(偏舒缓的世家故事,双胞胎兄弟出场),五月驯兽师与他的狐狸小妖事件(另一只妖出现,神奇的驯兽师登场)。
  • 梦仙成真

    梦仙成真

    罗凡,平凡的名字,平凡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传奇!他,出生帝王之家,本为太子,奈何一夜之间国破家亡从此沦落为乞丐,尝尽人间冷暖,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修真。修真,何为修真,修出真我,修出自在,从此我命由我不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