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7700000029

第29章 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论(5)

梁较少表明所依据的文献,但从路线上可以看出,他对德国式的保护主义和国家主义较认同,这些见解在德国国民经济学派(如李斯特)的著作内,也可以找到相当的共同点。简言之,孙派仿效英国费边社式的社会福利路线,再加上亨利·乔治的单一税制,以及《民报》所强调的土地国有论;梁则采德国式的国家主义和保护政策。双方的立论,基本上还是吸收日本和英美的学说,然后依照自己对中国国情的见解修正后,向读者作半专业经济学、半政治性诉求、兼攻击对手的诉求。

从行文的策略来看,《民报》较诉诸理念,旨在唤起读者的热情与希望,共同期盼中国将来能有一个新的经济面貌,在理想上、目标上、说理上都相当引人。而梁的文体则较务实,着重在落实执行时的诸种困难。对同一问题,因双方的着重面不同,所引发的阅读冲击度也各异:孙派是革命者式的许诺远景与愿景,梁是以现实的执行为考虑。梁的笔锋较锐,文字平实,论点简明。相对地,《民报》(尤其是朱执信)的文笔较松软,冲击力较低,时常过度冗长无味,论证的能力远不如梁那只能“搅动社会”的笔端(严复语)。《民报》在这场论战中,较精彩的是第12号那篇长文,恐怕是因为有汪精卫合著才有此效果。梁在这场笔仗中,以一人之力敌《民报》众人而毫不示弱失色,确有过人之处。

在这场经济路线的论战中,《民报》较居弱势之处,在于当时各国尚无实施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化成功之例可引述;此外,梁所举的实际问题与障碍确实存在,而且难以立即铲除。清末的状况因为贫困者多,社会与经济的正义有严重缺失,所以《民报》诉诸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化,是一项很具吸引力的宣示;然而他们的论点有时较情绪化,让读者有稍较不成熟的感受,反而有害说服力。相对地,梁主张中国应该培植大资本家、采取保护主义,希望能借此改善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局部状况。但这么做的代价,是会对国内所产生贫富差距恶化、农工两部门不均等发展的后果。梁的说理较冷静、清晰、有说服力,《民报》派人士在激情之下,反而把一手好牌打坏了,梁则是把格局有限的牌打得有声有色。最后尚有一项观念需辩明:土地国有化并非亨利·乔治的主张。

“我并不提议去购买或没收私有的土地财产权。购买是不公正的事(因为土地价值的增加并非土地所赚取来的),而没收土地是没必要的事。让目前拥有土地的人,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仍旧持有土地,也可以称之为‘他们的’土地。让他们继续称之为‘他们的’土地。让他们买卖、继承、分割土地。我们可以安全地让他们拥有外壳,我们要的是精髓。没有必要去没收土地,只需要把地租充公就够了。”[Henry George,Progress and Poverty,1916:401-402,见Schiffrin和Sohn(1959:89-90)的引文]

孙文和《民报》的单一税论是承自亨利·乔治,但土地国有论则是胡汉民等人的主张。回观孙文的土地政策,在精神上是以“平均地权”为主,他要征收的是土地增值不劳而获的部分,他也要把土地分配给使用者,但这不等于土地国有化。《民报》的作者既主张单一税,又高喊土地国有化,其实这是逻辑上的矛盾:土地一旦国有化,则必然无行无市,就算可以出租,但租金必低,何以足够国用?

《民报》高喊土地国有论,对推翻清朝并无帮助,因为一般拥有土地的人,必生恐惧而不愿支持。其实《民报》在土地政策上,只需喊出平均地权和配合性的措施(例如:照价征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耕者有其田)就够了,国有论反而是个有害的论点,因为若要国有化,又何必要地主申报地价,然后又涨价归公?至于单一税是否能在中国适用?梁从财政、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所作的顾虑,回顾地看来是对的,Schiffrin(1959:563)也有类似的判断。

6.5延伸讨论

以上四节对《新民丛报》和《民报》在1906-1907年的争辩,作了对比性的摘述与评论。双方日后并未再度就此主题对阵,所以此事应已结束,但有个子题可以作为附录性的续谈。梁在1926年10月发表一封信《复刘勉己论对俄问题》(42:65-68),简要谈到他对中国经济的看法。这个主题在同年11月的讲演稿(《国产之保护及奖励》,43:87-103)中,表达得非常详细,可视为梁在20年之后,对与《民报》辩论的再申论。

1926年梁54岁(逝前3年),当时他已退出政治活动,在清华园内讲学;从1917年末他卸任财政总长之后,对经济问题已多年不研究不谈论了。之所以会再引发他这场豪兴,主要是在1926年10月23日给刘勉己的信上,谈到俄国侵华的问题,其中牵涉共产主义与中国经济的子题。“我的主张是很平凡的(或者也可以说很顽固的),也许连你都不赞成。我不懂得什么人类最大幸福,我也没有什么国家百年计划,我只是就中国的‘当时此地’着想,求现在活着的中国人不致饿死。因此提出极庸腐的主张是:‘在保护关税政策之下,采劳资调节的精神奖厉国产。’不妨害这种主张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我都认为友,妨害的都认为敌。”(42:66)或许梁当时对这个问题勾起了兴趣,所以在11月的一场演讲中,以《国产之保护及奖励》为题,申论他对中国经济诸问题的见解,以及他对中国产业症结的几项看法,附带地对社会主义和民生主义作了相当的批评。梁的讲辞相当生动,或许由于发言时没有心理负担,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动人心弦。

先看一段他对“三民主义”的批评:“我们广东人有幸福,生活在三民主义政府之下已经好几年。别的地方我不知道(繁盛城市商民们的产,有多少被伟人们共到荷包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自己乡下,几百年以农为业的,现在的田都荒废不耕。为什么呢?因为乡团里头几根自卫的枪,都被‘民生主义’抢去。你耕田,强盗爷爷来收谷,只好不耕便了。我们这个小村落诚然不足道,但至(少)也有几百亩田和千来个壮丁的生产力因此消灭掉了。”(43:89)这段话大概是梁借题发挥,其实他有更严肃的分析与诉求:“中国生产为什么颓废到这步田地呢?其在农产方面,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内战频仍、盗贼充斥、征敛烦苛、堤防失修、道路梗塞,等等,这些都是历朝叔季之世通有的现象。救济之法,全在政治本身,拿什么欧美经济学说搬腾讨论,纯属隔靴搔痒。”(43:90)

依梁的分析,在产业方面中国有几大病源:

(1)没有人才,没有运用现代工业组织的学识和技能,企业中十有九都是从旧官僚或旧式商业转型的,常常因为看人办厂赚钱,就起哄贸然创办企业,“一帮一帮的在台面胡闹一阵,转瞬间便风扫残叶,夹着尾巴滚下去完事”(43:91)。话说得虽然有点轻佻刻薄,但也反映出一大面事实。

(2)没有资本:“据丁文江君的统计,……所有新式事业合计最多两千兆元,比例全国人口,每人摊不到两块大洋。工业资本觳薄到如此,真是令人惊心动魄。每项工业,合起我们资本的全部,只怕还比不上人家一两个托辣斯,试问怎样子和人竞争?……你看!前几年轰轰烈烈的纱厂,现在那一家不是跪着求日本人接办?”(43:91-92)

(3)内政腐败:“公司要存案吗?拿黑钱来。要火车运货吗?拿黑钱来。想通过一个厘卡吗?拿黑钱来。……诸如此类,平常种种刁难勒索,已经无法应付。何止如此,一个督军来借十万,别个督军来借二十万。强盗来抢一个空,穿制服的强盗来更抢一个空。近来越发文明了,择肥而噬,看看哪件有点油水可沾的,便高喊‘收归国有’、‘收归党有’。”(43:92-93)

(4)关税弱势:“以没有人才、没有资本的中国,所谓嫩芽者已经娇脆到无以复加,却是关税受条约的束缚,丝毫没有保护的可能。不宁惟是,还有许多外国货物所享特权,如子口半税之类,自己人一概享不着。……正如抱在怀里又黄又瘦的小孩,出去和久经战阵的赳赳武夫打仗,人家拿脚随便一踢,便可以叫他变成肉泥,他的父母还像没事人的笼着手在旁边白看,你想这孩子还有几希幸存之望吗?”(43:93)

除了分析这些客观的形式,他也说了一些悲观愤怒的话,其中有对孙派人士的严厉批评:“时髦的青年们,十有九是孙中山‘知难行易’的信徒,只贪着求书本上智识或求幻想中创解,对于实际情形和实在条理都不屑注意。……所以做起事来,才能方面,并不见得比旧官僚高明;道德方面,因为有新学说做护符,作恶倒比旧官僚更凶几倍;学问方面,坏的不消说,好的也多半在学堂里听些高深空洞的理论,或研究些与中国风马牛不相及的欧美社会实际问题。漂亮点的便贩些‘主义’来谈谈,调子越唱得高,锋头越出得足。”(43:95-96)大肆批评之后,梁提出四项政策性的建议,希望能对中国的生产事业有所帮助:(1)关税自主,此事前已分析,不赘。(2)裁厘:废除19世纪中叶以来在各省的内地货物通关税;这是因为关卡重重,对生产者与消费者都造成相当重的负担。(3)洋商在通商口岸用机器纺制的棉纱棉布,除了缴交出厂税外,其余尽行豁免。梁认为出厂税是国内税的性质,不容外国用条约来规定,这不但干涉内政,而且对国内厂商不公平。(4)主张政府对特种工业应格外保护奖励,以低利贷款的“保息”方式来协助。(43:97-99)

这四个论点其实并无多少新意,此外他又杂谈几项议题(43:100-103)。(1)具有独立性质的事业(如铁路、自来水),因为成绩不佳,所以梁主张这类事业“都暂许私有”,但要规定若干年后,以某种条件可以随时收归公有即可。(2)累进率的所得税制虽然合理,但因为经营成功的企业太少,所以梁反对立即实施。“老实说,‘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现在想救这奄奄垂毙的中国,只有全副精神奖励国产,先求对于外国资本家脱离羁绊宣告独立。至于将来本国资本发达后会生出流弊,自有那时的政治家讲救济之策,不劳我们现在越俎代庖(如地价差增税、遗产税之类,对于那种非用生产手段勤劳获得之利益,增加税目或税率,我自然主张立刻实行)。”(43:101)

同类推荐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论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对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
  •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开店成功案例:小店经营致富榜样

    本书以介绍开店实践案例为主,适当穿插开店理论的辅导。内容涉及餐饮业、服装家居业、文娱休闲业、零售业,以及大学生开店、夫妻开店、下岗人员开店等,集中体现开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地产大博弈

    地产大博弈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难定……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从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无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潮起起落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热门推荐
  • 万星主宰

    万星主宰

    一位乡村少年,一只无赖蛤蟆,一块神秘七星石,一个神秘的村子。一个掌握星辰,走向强者的道路......
  • 凤凰羽化

    凤凰羽化

    一夜知秋,形神俱灭。凤凰涅盘,烈火重生。
  • 傲娇总裁的契约情人

    傲娇总裁的契约情人

    在人前他只手擎天傲睨万物上不近女色,人后·····爹地,妈咪说她最爱的人是我哦,于是·····恩?最爱的不是我?一次不够两次三次四次····第二天某女躺床上悲愤道;老娘要离家出走!!!!
  • 九域上古录

    九域上古录

    上古时期遗留下的记载着多少人为此争得头破血流的绝世功法与历史动荡的古录,如今落入一失去双亲的落魄之子手中,他能否逆转乾坤,脚踏九域!
  • 血继限界异界纵横

    血继限界异界纵横

    火影的血继限界现身异界,是否可以纵横天下。
  • 我是超时空步兵

    我是超时空步兵

    莫名其妙得到一套红色警戒里超时空步兵的超时空装甲,这玩意在现代社会有毛用?人体瞬移,杂质留在原地?脱胎换骨?伐毛洗髓?被认为是无垢之体?强行被灌顶?祁龙表示:这可是你们逼我的啊。
  • 家常菜,你吃对了吗

    家常菜,你吃对了吗

    本书首先介绍了烹饪方面的知识,从最初的安全选购食材开始,到食材的正确处理方法,再到健康的烹饪方式,以及烹饪方面最新的科学主张等一一道来,为您从了解烹饪开始,打造养生美食。
  •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品质篇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品质篇

    这是一部青少年道德修养的百科全书。她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那么枯燥乏味的人生哲理讲得趣味盎然。把那些名人成功的秘诀剖析得令人恍然大悟,一目了然。
  • 倾城后,沅逍遥

    倾城后,沅逍遥

    年仅二十,便凭一己之力便成为杀手界的至尊。全身散发的气息令人心生颤意,凌厉的眼神后埋藏的又是怎样的深思?!重生一世,她,又该何去何从?
  • 幻之灵:初起

    幻之灵:初起

    刚来这个名叫地球的大陆,林雪最初是在逃避自己所在的大陆,但她却在这个大陆找到了自己追寻已久的温暖:她找到了几个真心真意对自己好的闺蜜,就是这时,华夏《幻之灵》全系网游正式开始内测,她和她的闺蜜们都接受到了“幻灵国际游戏创作集团”的邀请……《幻之灵》正式运行以后,等待林雪的,是一个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巨大阴谋……——————————————————————这是若若的新文,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