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6600000049

第49章 中西文化异同比较

中西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同的就是都符合现代哲学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无论《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或黑格尔的“正-反-合”三论段,宇宙、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符合这“对立统一”的总规律的,所谓“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也。

“异同”是偏义复词,重在“差异”,中西文化的最大区别、差异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具体地说,就是在对立统一的双方,中、西方各略有所偏重于一方。如西方思维传统强调一分为二,而中国思维传统强调合二为一;西方强调天人相分,而中国强调天人合一;西方重演绎推理,而中国重归纳推理;西方重精细、重个别,而中国重一般、重整体;西方重独立思考、反向思维,而中国重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西方人好强好斗,而中国人求和谐圆融,以“和为贵”;西方人行为多呈直线形,中国人的行为多呈曲线形;西方人重个体的独立,自由自主,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较强,求四世同堂,尊老、尊师的观念亦强……这是由中西方不同民族长期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观念等不同而逐渐形成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对立面的偏重一方也是相对的,如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天人合一”,而先秦时期同是儒家的荀子,却强调“天人相分”、“人定胜天”。西方的思维传统是重推演法,而17世纪的英国大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却大力倡导归纳法,贬抑推演法。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中国因“‘天人合一’和推演法的欠缺,阻碍科学诞生”,欲“发展近代科学,一定要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杨振宁:《栀易经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所做的报告》,《人民日报》、人民网,2004年12月30日)。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符合事实。本人认为影响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不良因素主要是官本位及“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然而,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圆的,随着全球化地球村观念的形成,东西方文化最终必然走到一起,互相取长补短,中西结合,殊途同归。

本文重点谈中西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谈到人生问题,视“征服自然”为人生的最大荣誉。为达此一目标,往往不惜全力超越他人,甚至利用情势,应用征服手段,造成霸道思想的产生。西方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的观念中是比较淡薄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谦虚谨慎、自我贬抑的思想作为处世哲学,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虚心为本,以谦虚为荣,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中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人及家庭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求整体和谐统一;而西方国家崇尚个人独立自主,自强自力。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地位平等,不计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合家团圆”、“四世同堂”;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会感到很不好意思,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会住进老人院或老年公寓,由社会来关照。

在日常生活中,中西间的文化差别,更是不胜枚举。如烹调饮食,中国的菜肴讲究色、香、味、形,花样很多,尤重口味。如在家里请客宴会,主人老是要把菜夹到客人碗里,连说请吃、请吃、烧得不好吃等客气话。而西方人比较实际,烹调不注重花样口味,更讲究其营养的搭配和保护,有些就是生菜。聚餐宴会时,爱坐在哪里就坐在哪里,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那么多客套。再如送礼,中国人送礼总有行贿之嫌,送礼者必先寒暄一番,临别时悄悄拿出礼物;受礼者嘴里连讲不要、不要的客气话,实际还是要,要到客人走后,才打开检视。西方人是一见面即把礼物呈上,受礼者会当面将礼品包打开,当即称赞一番并致谢。又如,中国人在聚谈讨论征求意见时,问有没有意见?对方总是先客气地说,没有意见、没有意见,然后讲一大堆意见;西方人是有意见就是有意见,没有意见就是真的没有意见。

西方人可直呼长辈、父母、老师的名字,父子也可用同名,只是大小区分;中国人有三纲五常的约束,哪能直呼父母,师长之名,起名字要按辈分,连同音字也不可使用。英美人是女士优先,处处对妇女谦让三分;而中国人是大男子主义,女人要三从四德。当然,现在中国有妇女联合会,提倡妇女能顶半边天,情况也大有改善。中国人可在大街上争吵谩骂,开会时却很少发言;英美人开会时直抒己见,上街时却很文明。中国老百姓怕政府官员;西方国家政府怕人民。如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健保改革方案,民间各持正反意见,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个州的民众集会,有一些人身背枪支示威反对,因该州的法律规定可带枪支赴会。美国民众还可骂总统蠢猪、笨蛋,只要你在行动上守法。中国报刊是报喜不报忧;美国报刊是灾难、丑闻统统报,重在报忧不报喜。

西方重精细、局部,而中国重整体、系统,以中西医的差异最为明显。西医的外科手术很高明,重解剖而知血管、神经,却不知邻近的经络存在,不知经络系统。中医重整体观,全息观,如耳针能治全身对应部位的病痛。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则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中医“夫惟病病,是以不病”,以预防为主;西医疗效快而明显。中西医各有利弊,互可取长补短。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互为对立,又互相联系,假如各方走向极端,则如一方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而一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确的态度应是力求互补、对立统一,则必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

中西方重局部、重整体的不同,在日常生活的写信、署名、署年月日以及写文章中也可看出。中国人寄信写地址,由大到小,如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路倡倡倡号;美国人写地址则由小到大,如倡倡倡倡号Donington路SanJose市California州。英美署名,先写名,后写姓,署日期则为日、月、年;而中国人书写次序则相反。写文章,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提出论点,然后依论据论证;中国人则喜欢篇末点题。

在语言文字上,表现出中西文化差异的例子更多。如“old”(老)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露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礼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在中国人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让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肥)一词,见人说“fat”会令对方沮丧不快,非常反感。说到“fat 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乎乎”、“胖墩墩”,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常生活工作中,也经常听到人们说某种东西是块“肥肉”,或某种差使是个“肥缺”的话语,言下之意是不可多得的东西或求之不得的位置。中国人不但不讨厌“fat”,而且对其赞美有加。

再如对“气”这个词,西方人只是理解为空气的气,呼吸的气,液体、气体的气等少数含义;而中国人所指含义却广泛得多,有气功之气、气血之气、有节气、有精气、有骨气、有志气、有豪气、有浩然之气,等等。

总之,中西文化各有特点,各有短长。当前“地球村”观念已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密切。中西文化自应彼此尊重,互求补益,为人类共同创造新世纪的“世界文化”。

同类推荐
  • 伦理学与人生

    伦理学与人生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的150余万字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版)之精粹。它几乎将每个理论问题都化为一个鲜活的人生案例,通过解析各个案例而系统展现伦理学博大精深之原理,因而名之为《伦理学与人生》。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仙人无敌之娇妻如云

    仙人无敌之娇妻如云

    世界上有着那么有些人,一剑可灭天地,问鼎九天。修真者,是他们独有的代号,成仙是他们唯一梦想与出路,笑看天地变化,坐等天的到来。我自然而立,只为仙道一途。红尘滚滚,浪漫人生,仙人也是人,爱情一关终究难过。美女如云,是看一代仙人如何崛起。。。。。。。。
  • 千凯:你还好吗

    千凯:你还好吗

    当初的遇见后来的相识慢慢的相恋最后的分开这一切看似平淡无味但实际两人的心已经支离破碎你,还好嘛
  • 住在我家对面的大叔

    住在我家对面的大叔

    苏沫女,22岁,固执,难搞,多疑,自私,任性,经常以各种理由看不惯这个看不上那个,她知道她性格不好,但是她还是期待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嘘~你听,它来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成语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异界萌战养成日记

    异界萌战养成日记

    江逐流!在这个穿越横行的年代!也顺了一把潮流!尼玛!为什么给我的召唤金手指这么坑爹!“哎呀呀……子龙,你不是耍长枪的吗?为何拿把剑舞来舞去的!”赵子龙十来岁的小身板,迎着微风,然后骚包一笑:“难道逐流大人不觉得,仗剑天涯特有诗情画意么?”无奈之下,江决定召唤第二个。“嫦娥姐姐!我心中的女神!出来吧!”但看那个出现在召唤五芒星的瘦小身板,江逐流倒地不起!熊猫交流群:欢迎加入熊猫,群号码:439898966
  • 爱的魔法师,废材女孩成长记

    爱的魔法师,废材女孩成长记

    我本来是一个没有未来的废材女孩子,在一场大雨中,我遇见了他——一个非常温柔阳光的大男孩;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直到我真正地成为一名爱的魔法师。
  • 火影之幻影仙人

    火影之幻影仙人

    幻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实,不要怀疑你面对的一切都是真的!——鞍马雨集
  • 天降之夜

    天降之夜

    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与黄土同生的韦礼安已经吹响战争的号角;梧桐树下的精灵开始践行千年的誓言;巨大的兽人战船上船帆随风摆动;王国的人类擦拭着生锈的弩箭。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终结了。在染血的旌旗下,重生的夏尔紧紧地守护着自己的誓言。
  • 双代

    双代

    2180年,全球的基础科学已基本不再发展,应用科学却在此时达到了巅峰。而在这时,一个巨大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地球曾经拥有过真正的魔法时代。在时空穿梭还未成为现实的时候,这个在古时的魔法时代会对这个科技时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类未来又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