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5000000010

第10章 从生产国家到福利国家——1978年后中国政府责任变迁的文本分析(2)

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事实上已属于社会福利领域,一定程度的市场化改革虽属必要,但实施中的改革却使个人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为了应对这样的风险,个人可能进一步压缩消费,以增加储蓄来应对未来的风险。因此,住房、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对于扩大内需而言,一定意义上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上述结果,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是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扩大内需的着眼点放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上。

(七)调控时期(2004-2008)

这一时期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是“宏观调控”,在2004-2008年历年工作安排中,“宏观调控”都位居第一。在实行宏观调控的同时,扩大内需(消费需求)的政策仍在坚持,说明此时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固定资产的投资需求。

对一个大国而言,国内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坚实的基础。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首先取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特别是边际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的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获得利润,国家获得税收,劳动获得工资。要使人均可支配收入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提高,无非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向劳动者倾斜,即资本减少利润、国家减少税收;第二,国家税收朝向有利于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方向使用,即财政支出偏向于低收入群体;第三,让劳动者也参与分享资本(财产)的收益,获得部分财产性收入。

在这三个方面,近些年都有积极的表现,如“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宣示),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额在提升(2006年从800元提至1600元,2008年进一步提至2000元),财政支出也“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宣示)以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宣示),并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益的问题(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除此之外,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大,必须依赖于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社会保障是国家集聚社会的财力,来帮助个人应对未来的风险。这样,个人不需要为可能会来临的风险而过多储蓄,消费就可扩大。显然,提高个人收入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和社会问题。

二、改革时代与保障时代中不同的政府责任

综观以上七个时期,可以看出大致上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至1998年,可称其为改革时代,政府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改革,放松对经济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方面的种种管制(即在自愿交易和私人投资方面的禁止和限制),扩大经济主体交易与投资的空间,以获得经济增长。此时,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对旧体制的改革。第二个阶段,从1999年至今,可称为“保障时代”,政府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获得经济增长。此时,政府的主要责任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文本展示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要使劳动者获得解放,就必须给劳动者提供足够的保障。在财政上,1978年前国家对劳动者的保障(福利提供)由各个单位自行进行,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服务。整个国家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运转,而每个单位则像小家庭那样活动,这也是家计型财政的特色。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社会逐渐成长,个人慢慢摆脱了对单位的依附关系。这时,因种种原因脱离了原单位后的个人,就不能再享受原单位提供的各种福利。而在不负担福利的非国有企业中工作的员工,也无法享受福利保障。同时,不负担福利的非国有企业,在与负担员工福利的国有企业竞争时,被普遍认为对国企不公平。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差,也往往被归因为所谓的(因承担福利带来的)社会负担重。这样,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政府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那些脱离原国有制单位的个人和那些非国有经济单位的劳动者提供福利与保障,二是接过国有经济单位原来对在职者承担的福利责任,以便加强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政府就必须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保障系统,对个人提供社会养老、社会保险与社会投资等多种服务,从而成为公共服务性政府。

如前所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并不存在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民政部门承担着一部分社会救济职能(对无单位的生活困难户、灾民、军烈属等等)。随着个体的独立与社会的成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逐渐显现。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来看,最早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安排的是在1988年。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如下文字,“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健全各类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做好优抚和救济工作,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提出加快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从1991-1995年,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是一并提出,住房制度改革主要是贯彻住房商品化,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主要是建立各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待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在相当大程度上,此时的住房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属于“甩包袱”性质,政府此时的角色是被动消极的,目的在于减轻政府及国有企业的负担。

1996年起,住房商品化改革不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列提出,而是分别进行安排。特别是在该年,提出了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多个层次。1997年起,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社会保障办法”(1997年政府工作报告)。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三条保障线概括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基本生活保障(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失业保险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享受失业保险两年后仍未就业的人领取)。

这一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的,被描述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也被认为是启动内需的有力措施。但是,这一时期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种种举措,被社会各界广泛批评。政府在住房改革(公房折价销售、新房市价买卖、土地由政府集中储备和拍卖使用权),大幅提高教育收费,减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负担等方面,在相当大程度上给社会造成“零福利国家”的远景预期,反而抑制了一般消费需求。

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文本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的被从“扩大内需”提升为“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被描述为“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也就是说,一个脱离于生产单位、由国家给予最终兜底的社会保障系统,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安排中已逐渐成熟。2001年的文本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其目标定位于“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从文字上看,与2000年相比,加入了保障制度规范化的要求,这是政府对自身制度建设的要求。这一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联系在一起。在2002-2008年的文本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就业、改善生活始终联系在一起,在工作安排中也总是处于重要的地位。特别的,2006年文本中提出了社会建设,2007文本中将社会建设的内容具体化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社会管理(安全生产、民主法制)等诸多方面。2008年文本中,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样,社会保障从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手段,发展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国有经济单位为增强竞争力而不得不卸下的包袱,变成政府服务于社会的主要职责。

四、结论

上述文本分析显示,1978年至今,中国从改革时代转向保障时代,在政府责任上也从生产国家转为福利国家。在这一转折过程中,社会保障责任意识与制度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政府的性质也向服务性转变。一个公共服务性的政府,是福利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近年来公共服务性政府的构建,正是从生产国家到福利国家发展的趋势反映。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中国的种种社会福利制度,是政府主动接过单位制解体后的碎片重组而成的。西方走向福利国家,是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要求下被迫不断创造的结果。与西方的历程不同,中国原先的福利责任是由单位承担的。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原先的社会责任逐渐从国有制单位中剥离出来(工商企业慢慢成为纯粹的生产组织),这些被剥离出来的社会责任碎片,为政府主动接手并重组,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并逐渐扩展至包含非国有单位员工,直至农村居民。

第二,中国走向福利国家,事先并没有清晰的路线图,而是为事件不断推动发展起来的。起先,社会保障制度是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措施(减轻国企负担、解决非国有企业的社保问题)出现的,后来作为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的制度性措施而得到发展,直至目前是成为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从而真正成为社会福利措施的一部分。

第三,市场原则(自由原则)从商品市场向要素市场的突破,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必然的后果,同时又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主要动因。由于市场原则在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领域的扩展,带来劳动者保护、资本市场开放(特别是让劳动者享有财产性收益)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第四,福利国家已经是中国的确定目标。无论是从现代国家的宿命,还是以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直至社会主义使命的要求,都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在未来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有关社会福利的责任分配固然可以讨论,但就福利国家作为建设目标而言已无可回避,这也是当前构建公共服务性政府的应有前提。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卫清,丹尼尔·艾乐.福利国家中的社会经济压力和决策者——德国和意大利家庭政策比较研究.欧洲研究,2008(6).

2.莫瑞吉欧·费雷拉,张文成.欧洲福利国家:黄金般的成就与白银般的前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4).

3.唐巴特尔.罗尔斯的“公平的正义”与福利国家.求索,2009(4).

4.吴虹.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及传导路径分析.企业经济,2009(5).

From Production States to Welfare States:the Analysisof Chinese Govenment Accountability Changes After 1978

Abstract:Modern state is essentially a welfare state. After 1978,with thetransformation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China gradually shifts from a countryconsideri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ral task to a country consideringprotecting the people′s welfare as the central task. This changing trend is clearlyreflected in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after 1978. Reading these texts,we cansee:China′s social welfare system is established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units′safeguards.There was no clear road map towards a welfare state in advance,butpromo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cidents. The break‐through of marketprinciples from the commodity market to factor market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consequence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but also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the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etc.

Keywords:Producing states;Welfare state;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National transformation

同类推荐
  • 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奶业产业化生产与经营

    本书从全国奶业的产业化现状和发展方向、奶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等宏观方面,到乳制品质量认证、奶牛标准化生产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经营管理等微观层面,对奶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研究,本书从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实体构成和空间关联效应两个层面着手:首先,运用SPSS数据统计处理软件,对84个样本国家(地区)、27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相关的众多因素提供归纳为综合实力、研发环境、市场规模三个主因子,按照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将全球国家(地区)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区域、高密区域、中密区域、低密区域和弱势区域,廓清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等级规模体系,并借助ArcView GIS技术使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向更加直观。
  •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发达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及其实施、多边体系下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发展趋势、中国实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的现实基础等。
  • 创业案例集

    创业案例集

    本书收集了23个案例,其中包括江苏诚信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创业纪实、红宝丽集团创业之路、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厂创业之路等。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热门推荐
  • 罗布泊档案

    罗布泊档案

    某年某月某日,我们一行十一人怀着各自的心情与目的杀入罗布泊。自此,一个全新而诡异的世界向我们打开。神秘的罗布泊,是生命禁区,在卫星照片上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耳朵,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耳”,传说中的沙民、复制人以及双鱼玉佩是否真的存在,是否一直在冥冥中悄然行使着他们的职责,左右和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活呢?第一季:迷失地,第二季:武威城,第三季:镜花水月……这是一个属于右心人的世界!大幕已拉开,大梦谁先觉呢!
  • 心理学与微动作

    心理学与微动作

    微动作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的重要线索,眨眼、瞪眼、睁眼、闭眼,挥手、握手、绞手、搓手,点头、摇头、叉腰、含胸,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暗藏玄机。本书对人的身体、手部、五官等微动作进行了深入分析,讲述了隐藏在背后的心理秘密,介绍了读懂人心的方法,让你轻松看透他人的微动作,巧妙隐藏自己的微动作,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职场、社交中的佼佼者。如果你想跟FBI一样,成为行为分析和心理解读的高手,就赶快拿起本书读一读吧。
  • 等一人天荒地老

    等一人天荒地老

    那年赴京赶考的他遭遇变故.邂逅了世间最美的女子宰相女儿秋雪.跌落山崖的他失去了记忆得到了创弑神的神笔,画出了梦里的女子,女子从画中走了出来。从次人世间有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子。他们.互生情意.约定好等走出忘忧谷考上状元娶她为妻.出去后的他被仙人抹去了记忆.无法记得从画里走出的女子红嫣.出去后的他遇上了秋雪.她一等他,考上状元的他却要娶秋雪..............
  • 梦幻般的爱情

    梦幻般的爱情

    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
  • EXO触摸不到的你

    EXO触摸不到的你

    时光匆匆,岁月流逝,那群少年,你们好吗。近在咫尺的我们,在心中的距离却好像是那么遥远。触摸不到的你,就像是一抹光影。来到韩国的苏琉璃,遇见了生命中的真命天子。究竟是谁俘获了她的芳心。把她骗来当自己的宠妻呢?
  • 绝代武皇

    绝代武皇

    武灵巅峰,俯瞰苍生,傲视苍穹,怒则蝼蚁皆亡,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少年唐逸乘九头黑莽怒冲乾坤万世,掌惊天之焰梵尽万界苍穹!“与地斗,地在我脚下!”“与天斗,天在我掌间!”“与人斗,人拜我为上!”“与神斗,神奉我成尊!”诸天万界已衰,众神帝操纵万界,龙争虎斗,世态变迁,谁能站在巅峰笑看苍生?且看唐逸打破众神帝制度,给万界一个公平!【新书首发,请各位看客收藏、投票、打赏,成神在此谢过】
  • 我的心锦属于你

    我的心锦属于你

    她,是一个乖乖女,小鸟依人,学习超人。对朋友也十力仗义。他,纨绔子弟,班级里的混世魔王,出了事就找爸妈来解决,奶嘴男。这样完全不同两人会走到一起吗?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呢?
  • 中国皇帝全传

    中国皇帝全传

    本书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以史实为主,以政事为主,兼涉轶闻、生活,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
  • 你否定过我的曾经

    你否定过我的曾经

    ————————书如其名,句子而已————————
  • 网游之两个人世界

    网游之两个人世界

    一个有趣的故事,绝对的新颖的网游题材。没有重生,没有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