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5600000006

第6章 亲情·呼唤(2)

父母怕我和弟弟偷懒,就把大堆的向日葵划分成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谁先干完规定的任务谁就可以从房顶上下去玩。那天我们干得都很起劲,不仅仅是因为早干完活的可以下去玩,还因为那天是中秋节。父亲说了,先干完的给五块钱,去小卖店买二斤月饼,晚上全家人吃月饼看月亮。我和弟弟比着赛地敲打着葵花,都想接到那项光荣的任务。去小卖店买月饼是多么荣光啊!我们农民的孩子除了过年是不过节的,“五·一”劳动节我们要种地,端午节我们要铲地,中秋节我们要收庄稼,一年四季,只有过年的时候我们是闲着的,所以年才过得那么隆重。

而这个中秋节,父亲竟然手擎着五元钱让我们买月饼,虽然有了附加条件,可那又怎么能挡住我们对月饼的渴望呢?为了争到去买月饼的优先权,我和弟弟互不相让,盯着自己眼前的山丘,拼命地敲打着,想象着月饼的美味,越干越有劲。

可是直到太阳垂下去,月亮爬上来时,眼前的葵花还是没有打完。我想月饼一定泡汤了,越干越泄劲。

父亲看了看月亮说:“再坚持一会儿就打完了,打完了一定给你们买月饼。我们都要说话算数。”

葵花打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我已经累得不行了,连去小卖店买月饼那荣光的事情也不愿去做了。弟弟也没了兴致。我们连衣服都懒得脱就躺在炕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和弟弟的枕边各放着一斤月饼,那是父亲半夜里敲开了小卖店的门买回来的。

那是记忆里多么深刻的一个中秋节啊!

过年,让我欢喜让我忧

说实话,每每过年我都是很为难的。老公是家里的独子,我也是父母唯一的女儿,每到要过年的时候,婆婆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张罗,老早就把话儿捎给她的儿子,告诉他年货都已经办齐了,就等着我们一家三口回来过年了。其实我知道婆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在提醒她的儿子,你务必要回到我这里过年。

我的母亲也一遍一遍地把电话打来,她问得总是小心翼翼,说她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我要是年前回去,她就准备把冻货早早地化开;我要是正月里回去,她就留着年后再吃。其实母亲的意思也很明了,就是在问我回不回去过年。捎带还会让我觉得她生了个女儿多少是不划算的,对于过年回家这个问题上就显出了底气不足。

不管怎么说,我都很无奈,因为两头都是妈。

今年过年,选择去婆婆家,母亲是有些失落的。但她还是表现得很大度地说,正月初三就通车了,初三能回来就好。这话儿听起来是安慰我,实则是安慰她自己,最根本的含义还是母亲很着急,觉得初三到底还是比大年三十远了三天;初三日再怎么好也比不过年夜饭一家人一起团团圆圆。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很难受,觉得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说得是很正确的,十个桃花女,不如一个跛脚儿。至少,儿子可以守在父母的身边;至少,中国的传统习俗还是偏爱儿子多一些;至少,随夫回家过年就显得天经地义一些。

不管怎么说,婆婆是很开心的。婆婆在腊月二十七那天蒸馒头,婆婆蒸的大馒头是很诱人的,白白胖胖开着口笑。婆婆的口头语是,不吃馒头争口气。过年蒸馒头意味着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有蒸蒸日上之说。我和爱人自然要随着婆婆忙前忙后,为了陪老人过一个开心快乐的年,我不得不把思念母亲的心情偷偷掩藏起来,偶尔跑进卫生间里,给母亲打个电话,怕母亲孤独,怕她在大过年里闹情绪。还好,母亲是通情达理的,她在电话里很温和地劝我说,不要惹婆婆不高兴,过年意味着新的开始,过年不高兴就会一年不顺当,所以要让婆婆开心,自己也开心。知道女儿是个孝顺的媳妇,她也会很开心的。

年夜饭,婆婆将丰富的家宴摆上餐桌。欢聚一堂的过程就是爱人和公公以及已经会捣乱的儿子频频举杯,他们和春晚的歌舞一起欢笑。我看见婆婆一脸的幸福。他们都幸福了,我也幸福。只是我惦念母亲,两个人的年怎么过?我连电话也不敢打。

初一一大早,在电话里给母亲拜年。

吃过初一的饺子,和爱人一起去爱人的亲戚家拜年。

初二一早,继续拜见爱人的亲朋好友。初二下午,婆婆有些伤感了,因为初三我们要走了。这个时候,我不用给母亲打电话就已经猜到她那头开始热火朝天地忙活开了。

初二的夜里,我一夜未眠。婆婆也辗转反侧。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初三一大早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到了家,看到母亲印在夕阳的余晖里,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有泪水溢出来,过年,让我欢喜让我忧!

老夫老妻

父亲很少亲自给我打电话,每次都是母亲打,父亲守在一旁听着。偶然一次,我的电话响了,接起来却是父亲的声音,让我很意外。

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你妈病了,老说胃疼,你给你妈打个电话,让她去城里查查。”父亲冷不丁地关心起母亲的病,着实吓我一跳。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经常吵架,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我看来他们的拌嘴既无意义,又无价值。可是他们每次都吵得脸红脖子粗,关键时刻还要闹分居,几天几夜不说话。母亲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嫁给你这么个没疼没热的男人!”那时候,我最担心的是,有一天两个人吵到分道扬镳,我就成了要么缺爹要么少妈的孩子。

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了,我的家还在,他们的婚姻还在。我问过母亲一次:“你们吵了一辈子,不记恨对方吗?”母亲却近似哲理般地对我说:“不吵架不是真夫妻。吵架其实也是一个彼此了解的过程。有些误会或者不满意就是通过吵架解决的。吵架就是我们的沟通方式,不像你们有文化的人,什么事都摆摆道理,要么憋在心里,日子久了,心里的结系死了,婚姻也到头了。我和你爸吵了一辈子,那是因为你爸是我最在乎的人,如果是一个根本没有住在你心里的人,你哪有什么兴致去在意他的对和错?”我听着母亲的话笑了,觉得她的解释强词夺理,不合逻辑。她却又告诉我:“少时夫妻老来伴。你远在外地,一年回不来几趟,我身体不好,有个头疼脑热端水喂药,全靠你爸照顾。你爸比我还要大几岁,头发也白了,老了老了倒伺候起我来了。他担心我的身体,嚷嚷着要我做全身体检他才放心。”

我用电话把母亲约来做检查的时候,父亲也是一天几个电话,问母亲的病严不严重,还在电话里安慰母亲,不要急着回去,家里的一切他都能做好。母亲临走的时候,我挽留她多住几天,她说什么也不肯:“你爸一辈子都没做过饭,我一走他就凉一口热一口瞎对付。你爸惦记我,我也心疼他,老喽,我们还要相依为命呢!”

娘的菠菜

在我们农村老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好像没几个人舍得花钱买粽子吃。我小的时候,只听说过粽子,从来不知道粽子的味道。等我知道了粽子的味道的时候,也知道了那只不过是五月节里的一种形式,转眼就成了过往云烟。而真正在心里打下烙印的却是我家乡的独特的五月节,我们家乡的人都叫端午节为五月节。

五月节,相当于一个小年了。孩子们都盼。大人也盼。最好谁家能把肥猪杀了,好去称上一斤二斤的肉,包顿饺子。这样的时候不多,但大人不会让孩子们白盼,把一个月以前就开始积攒起来的鸡蛋都用小筐挎回来,数出一定数量来。想怎么吃?今天当娘的肯定都听孩子的。

我小的时候,总是要煮着吃。煮着吃,风光,可以用手拿着,站到大街上去,向别人家的孩子显摆,这个五月节我们家是有鸡蛋吃的。娘是懂孩儿的心思的,但也不忘了在早晨的菠菜白面疙瘩汤里再给我们打上一个荷包蛋。荷包蛋是诱人的,躺在让人垂涎的翡翠白玉汤里,看着就让人心动。

娘的菠菜种得好,娘种的菠菜是专门为了等这五月节的。五月节一来,娘的菠菜就碧绿碧绿的,招来了满村人的眼睛。娘冲着人说,过节了,来割一缕菠菜回去!娘说:“我园子里的菠菜好了,五月节早晨放汤打荷包蛋啊!”

所以五月节那天,半个村子都飘着娘的菠菜香。那时的娘,脸上挤满了笑容,皱纹里都是幸福。娘说,种菠菜就是种快乐。

娘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原因的。我们的村子那时候只有两眼井,东头一眼,西头一眼,西头这眼就在我家的院子里。西头的村民都来我家担水喝,没水,就什么也种不成。娘守着井,娘说,守着井就是占了大便宜了,所以这便宜不能就这么白白地占了,春天的青菜多金贵啊!五月节能喝上一碗菠菜汤是多眼人的事情啊!所以娘就早早地种菠菜,一遍一遍地翻地,一遍一遍地浇水。直到那喜人的绿色长出让人垂涎的模样来,五月节就来了,娘的快乐也就跟着来了。

如今村子里,家家都喝上了自来水,年迈的娘再不用喊“过节了,来割一缕菠菜回去!”可是五月节还在,娘的快乐还在,因为总会有人对她说:“哦,又到五月节了,老嫂子,想当年你的菠菜可真是香啊,再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那个纯哦……”

母亲的鞋样儿

有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唱词:“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每每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小时候母亲做鞋的情景。

小时候穿的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起早贪黑赶制的。冬做单,夏做棉。我和弟弟小时候很淘气,走起路来不老实,常常不是穿露了鞋底,就是磨破了鞋帮,所以母亲要给我们做很多双鞋换着穿,难得空闲。

那时候做鞋用鞋样子,母亲常常跑去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同伴家里,找好看的鞋样子,用牛皮纸“替”回来,板板整整地夹在一个大账本里。大账本是母亲从当大队书记的姑父那里要来的,用过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可惜,母亲一个也不认识。不认识有什么关系呢?母亲不关心这些,母亲喜欢这个大账本,是因为它厚墩墩的、沉甸甸的,可以把她“替”回来的鞋样子一张一张地夹进去,这样就不会弄丢,也不会弄坏。

有一次淘气,翻出母亲的大账本拿出来画画,把鞋样子弄得满炕都是,杂乱无章。被母亲看见了,她当即愣住了,继而愤怒地打了我。然后我哭着看母亲坐在炕上捡起一张一张鞋样子,仔细地比对着。有鞋帮模样的,有鞋底模样的,一双鞋样放在一摞。母亲摆弄了好半天,终于把一炕凌乱的鞋样子又夹回了大账本。我看见她弄好鞋样子之后,开心地笑了一下。

挨打以后,再也没碰过母亲的大账本,它被放在了最高处,一个顶到屋顶的立柜上。我始终不能明白的是,那么多鞋样子,母亲是怎么记住谁是谁的,又不至于弄混呢?因为母亲不认识字,她是怎么标记的呢?

28岁那年我结婚以后,领着爱人回家,爱人说要去草原上走一走。母亲看了看爱人的皮鞋说,去草原穿这个不合适,一定要为爱人做一双布鞋穿。爱人好奇,母亲做鞋他就在一旁看着,看到母亲放在身旁的大账本,他无意中翻了起来,翻着翻着就问:“妈,这鞋样子上面怎么画了这么多小人儿啊?”

母亲笑了,拿过鞋样子一张一张地指点着说:“这个画着老头的,就是你爸的;这个画着小男孩的,就是你弟弟的,这个画着梳小辫的小丫头的,就是小华的(我的);小人儿旁边画着一朵花的,就是单鞋的鞋样子;画着……”我看着母亲面带微笑的脸庞,鬓角斑白,突然时空飞越,把我带回了母亲年轻的时候就着灯光为我们赶纳鞋底的岁月里。

穿千层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然而母亲的爱还是那么浓,记忆还是那么深刻……

人生要及时行孝

那天很冷很冷,我去外地看望一个朋友,恰巧朋友的父亲旧病复发了,帕金森。疾病使老人哆哆嗦嗦抖个不停,偶尔情绪波动,眼前常常呈现幻觉。

我去的那天,朋友说老人在半夜里抡着拐杖打碎了靠窗的一棵发财树,因为老人看见有一个人老是躲在树后面冲着他指指点点,于是老人愤怒了。

面对总是把家里搞得一片狼藉的父亲,朋友一笑了之,尽管生活因为病患的父亲而变得一团糟。

我目睹了老人病情的发作,他在屋子里一圈一圈地走来走去,拿着手电筒乱照一气,口齿不清地说要把屋子里藏着的人统统赶走。朋友怎么拉也拉不住,却像哄小孩那样对他父亲说:“屋子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你的儿子!你要乖乖地听话,不听话就要给你打针,不听话我再也不喜欢你了,我就天天加班,那样可没人和你玩了(老人最怕朋友加班,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老人咆哮着挣脱掉,推倒了自己的儿子,朋友的头磕破了,我帮他简单地处理了伤口,随即他边给老父亲倒水喂药边说:“幸亏摔倒的不是你,老胳膊老腿的不容易好。”他还熟练地给老人扎上了吊针。他自嘲地说:“我都快成医生了,医生护士一把兼。”

朋友说,他的母亲在很早很早就去世了,走的那年不过刚刚58岁而已。那时候家里很穷很穷,母亲是积劳成疾,又没钱医治,郁郁而终的。他总说,母亲的早逝是他一生的遗憾。母亲临去世之前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的父亲,用尽余力挤出一句话:“我走了,你可怎么办?”那一刻,朋友抓着他母亲的手,泪流满面:“妈,我一定会让父亲幸福的!”这是一句承诺!朋友牢牢地记着它。

岁月一眨眼,父亲就老了。

岁月一无情,父亲就病了。

朋友一边忙于工作,一边带着父亲四处求医,奔走于各地各大医院之间。医生说,最多活过两三年。朋友为此沉痛地哭过,因为生活条件刚刚好起来的他要把再也无法孝敬给母亲的爱全部倾洒在父亲的身上时,父亲的生命竟然只剩下两三年了。

同类推荐
  •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有思文丛:深夜醒来

    本书是小说家乔叶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深夜醒来”、“咬文嚼字”、“吟游四方”3辑共39篇文章。内容涉及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对旅行意义的哲思,语言通俗清丽、感人肺腑。
  • 洒笑世态

    洒笑世态

    幽默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智慧,如果说美能拯救世界,那么幽默便能拯救美,让人与人,让整个世界在欢声笑语李祥和美满。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枯杨生花

    枯杨生花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文学的熏陶可使青少年加深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认识。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人文性情和高扬人文精神的理念。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交汇之处,可以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 、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 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 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热门推荐
  • 阎典史传

    阎典史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古仙门

    太古仙门

    不周山坍塌,火神祝融埋骨青山,夸父逐日終化作锦绣山河。纪元末年,万物凋零,雷电枯竭,天地间魔云遮盖,无尽深渊传来不屈的嘶吼。一个在万年前惨死的少年从昔日的仙魔战场爬了出来……纪元末年,太古仙门冲出混沌,天地反噬,枯木逢春,奇才辈出,风起云涌,那场仙魔大战将延续……一根枯木释放世间最蓬勃的生命气息,一条小河曾令各大势力忌惮不已……
  • exo我们

    exo我们

    我们的命运,就像一道道丝线一样,随着我们的决定而改变轨迹,可是无论怎样变化都不能改变“我爱你,吴世勋。”我以为,当我们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任何的阻挡都不堪一击,可是为什么会这么的艰辛?回头往后看,原来阻挡我们的一直是我们自己;我们都爱着彼此,可我们之间又有着那么多的误会与猜忌……
  • 穿越在召唤系统

    穿越在召唤系统

    神秘的龙纹古玉,人物数据化的不一样三国,穿越在超级召唤系统的世界里,刘辨有系统大神,夏启却有玉这个金手指。看这天下气运最终归于何家。
  • 世子爷的麻辣小厨娘

    世子爷的麻辣小厨娘

    不就是用一碗粥救了他一命吗?她真的不要他以身相许的答谢!可这个不可一世的世子爷耳朵有问题,不但不听劝,反而变本加厉。第一次世子爷的求亲是这样的:“小厨娘,看你救了本世子一命,本世子就勉为其难地娶你当小妾吧。”月良辰非常嫌弃地看着小辣椒一身粗布麻衣的打扮,眼睛长在头顶上,高傲无比道。“小妾?”小辣椒直接拔出插在腰间的菜刀,一刀劈过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甘水仙源录

    甘水仙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天下无双之寻宝旅程

    新天下无双之寻宝旅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英雄人物,让人向往,所持之戟,便带有几分醉感。刚巧看见《新天下无双》中有一戟门,于是便试着玩玩,开始踏上寻宝旅程。宝者,一为金钱,二是武学书籍。新天下无双的招式,多数是打怪出的,要想学到更好的招式,就升级吧,然后打怪,开始寻找武学宝典的旅程,简称为寻宝旅程。喜者,得其书也,气者,被怪物打败了。喜乐气梦,一次寻宝旅程,记录一次虚幻旅程。
  • 最后一颗人脑

    最后一颗人脑

    突然之间,就被视作天下最恶之人既然最恶,那就发誓做个踹遍寡妇门,挖尽绝户坟,吃空月子奶,骂傻哑巴人的恶人吧!
  • 独家宠爱,总裁追妻365天

    独家宠爱,总裁追妻365天

    尹汐嫁给路斯远是为了爱情,而路斯远娶她,却是为了另一个女人。一年的夫妻,抵不上他心爱之人的一句指证:“是尹汐,推我下去的……”支离破碎的婚姻,不堪一击的爱情,遍体鳞伤的身心……尹汐转身,迎上的却是另一个男人敞开的怀抱:“同是天涯沦落人,要不我们在一起好了。”她只想过平静安然的生活,却不想一夜酒醉,被一个老谋深算的妖孽搅乱了一池春水——媒体面前,他揽过她的肩,笑容浅浅:“尹汐她,是我的未婚妻。”受伤之后,他握着她的手,眸色温柔:“从今天开始,由我保护你。”很久之后,尹汐才知道,从遇见他的那一刻,注定告别平淡,迎接新的幸福……
  • 杜司空席上赋

    杜司空席上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