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2100000017

第17章 记忆的碎片(5)

我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后经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时期、一九四九年后的新中国时期,友人喜称我四朝元老。这一百年间,遇到许多大风大浪,最长的风浪是“八年抗日战争”和“十年文化大革命”,颠沛流离二十年。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重庆,一个日本炸弹在我身边爆炸,旁边的人死了,我竟没有受伤。“文化大革命”时期,我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跟着大家宣誓“永不回家”,可是林彪死后大家都回家了。

我一生中最大的幸运是无意中逃过了“反右”运动。一九五五年十月,我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被留在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放弃上海的经济学教学职业。过了几年之后,我才知道,“反右”运动在上海以经济学界为重点。上海经济学研究所所长,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自杀了。我的最优秀的一位研究生自杀了。经济学教授不进监牢的是例外。二十年后平反,一半死去了,一半衰老了。我由于改了行,不再算我过去的经济学旧账,逃过了一大劫难。“在劫不在数”!

常听老年人说:“我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我的想法不同。我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我从八十一岁开始,作为一岁,从头算起。我九十二岁的时候,一个小朋友送我贺年片,写着“祝贺十二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

年轻时候,我健康不佳。生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结婚时候,算命先生说我只能活到三十五岁。现在早已超过两个三十五岁了。算命先生算错了吗?算命先生没有算错。是医学进步改变了我的寿命。

二○○三年冬天到二○○四年春天,我重病住院。我的九十九岁生日是在医院里过的。医院送我一个蛋糕,还有很大一盆花。人们听说这里有一个百岁老人,就到窗子外面来偷偷地看我这个老龄品种,我变成医院里的观赏动物。佛家说,和尚活到九十九岁死去,叫作“圆寂”,功德圆满了。我可功德圆满不了。病愈回家,再过斗室读书生活,消磨未尽的尘世余年。

老年读书,我主要读专业以外的有关文化和历史的古籍,想知道一点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背景。首先想了解三个国家:中国、苏联和美国。了解自己的祖国最难,因为历代帝王歪曲历史,掩盖真相。考古不易,考今更难。苏联是新中国的原型,中国改革开放,略作修正。苏联瓦解以后,公开档案,俄罗斯人初步认识了过去,中国还所知极少。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于戴高乐主义反美,共产主义反美,伊斯兰教反美,美国的面貌变得模糊不清。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困难重重。可是旧纸堆里有时发现遗篇真本,字里行间往往使人恍然大悟。我把部分读书笔记改写成为短篇文章,自己备忘,并与同好们切磋。

先知是自封的,预言是骗人的。如果事后不知道反思,那就是真正的愚蠢了。聪明是从反思中得来的。近来有些老年人说,他们年轻时候天真盲从,年老时候开始探索真理,这叫作两头真。两头真是过去一代知识分子的宝贵经历。

我家发生过一个笑话。著名的漫画家丁聪,抗日战争时期常来我家。我们一家都很喜欢他,叫他小丁。我的六岁的儿子十分崇拜他。一天,我在家中闲谈,说小丁有点“‘左’倾幼稚病”。我的儿子向他告密:“爸爸说你‘左’倾幼稚病!”弄得小丁和我都很不好意思。多年以后,我的儿子到了七十岁时候,对我说:“其实那时爸爸的‘左’倾幼稚病不亚于小丁。”

老来回想过去,才明白什么叫作“今是而昨非”。老来读书,才体会到什么叫作“温故而知新”。学然后知不足,老然后觉无知。这就是老来读书的快乐。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我白内障换了晶体,重放光明。我耳聋装上助听器,恢复了部分听觉。转暗、为明,发聋振聩,只有科技能为老年人造福。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最好的长生不老滋补品。

希望《百岁新稿》不是我的最后一本书。

二00四年九月一日?时年九十九岁

(《百岁新稿》,三联书店二00五年第一版)

《〈伊索〉的舞台艺术》序

我上小学以前,就听过《伊索寓言》。上小学以后,我看过中文的《伊索寓言》。一九五九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伊索》在北京演出,我看了。一九八○年,这个剧院再度上演《伊索》,我又看了。

两次看《伊索》,感受不同。五十年前,看了以后,我惊叹!第二次看了以后,我悲叹!

惊叹什么?惊叹剧本作者的才华!《伊索寓言》在我的印象里原来像是许多珍宝散乱在桌子上,彼此之间是没有联系的。那年去首都剧场看《伊索》之前,我想,把《伊索寓言》写成话剧是可能的吗?看完以后,我像是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眼前出现了海市蜃楼!剧本作者把散乱的珍宝编织成一幅生动的图画了。图画中每一个人都在紧张地活动,每一只鸟儿都在歌唱,每一头野兽都在奔跑。古老的传说变成有温度、有脉搏的现实生活。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才华!

悲叹什么?悲叹奴隶社会的不幸!

文明古国的希腊原来是必须在两种不幸之中选择一种的充满着“两难”(dilemma)的奴隶社会!奴隶伊索的选择是,追求自由就得死,保留生命就得做奴隶。女奴隶主的选择是,要想生活舒适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追求真正的爱情就只有跟着奴隶去受苦。漫长的奴隶时代呵,这是多么令人悲叹的社会!

可怜的伊索!见到你背上累累的鞭痕,我禁不住泪如雨下!我知道,你心灵上的鞭痕比你背上的还要多,还要深!正因为你有知识,所以你受到鞭挞。如果你也一无所知,你不是可以像阿比西尼亚一样去鞭挞别人吗?但你怎肯去鞭挞别人而换取愚蠢呢?

伊索的话,句句是血,是泪!的确,舌头是最好的东西,又是最坏的东西。怎样分辨舌头的好坏呢?第一次看完了戏时,我问自己,我没有回答,就把问题丢开了。当我在一九八○年再次看《伊索》时,我又问自己。我不能再丢开这个问题。我要回答:实践是检验好坏的唯一标准。由于历史服从实践的检验,所以希腊终于走出了奴隶时代。

《伊索》这个话剧是真正的说话艺术。舞台上只有六个人,一种布景,几张桌椅。但北京人艺的演员们,使观众忘记了他们是中国人扮演外国人,是现代人扮演古代人。他们把观众带进了两千五百年前,使观众的心弦跟伊索一同紧张地跳跃。

很高兴听到说,北京人艺要编辑出版《〈伊索〉的舞台艺术》,我对这个剧院很有感情,曾经看过它演出的许多戏。同这个剧院的许多人都是多年的老朋友,像曹禺、焦菊隐、舒绣文、吕恩、于是之、方涫德、杨薇……时光易逝,时光也很残酷,不少的老朋友已经故去,但是能让我欣慰的是,他们在中国话剧舞台上所留下的一个个艺术形象,正如伊索追求自由的精神那样,永不磨灭。

二00八年七月时年一0三岁

(《〈伊索〉的舞台艺术》二00九年新版)

世纪的来客

——《二十一世纪的华语和华文:周有光耄耋文存》前言

我在九十六岁进入二十一世纪。

河北人民出版社在一九八一年出版一本《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一分册)。编写说明中说:“本书所收的范围,自一八九八年《马氏文通》出版始,第一分册收录三十人。”我被列名其中。到二十世纪末,书中二十九人都作古了,只有我一人走出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二十世纪的来客,我要访问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们,同他们作“世纪接轨”的谈话。我要了解他们将如何建设二十一世纪,我要告诉他们一些我所知道的二十世纪的故事。

二十世纪是一个光明的世纪,但是又很黑暗。二十世纪是一个智慧的世纪,但是又很愚昧。遗憾的是,黑暗不比光明小,愚昧不比智慧少。二十世纪发生两次旷古未有的世界大战,使千万、千万的群众像蚂蚁那样死去。二十世纪一些军阀以美好的言词残害千万、千万善良的老百姓。这就是“万物之灵”的行径吗?大规模破坏森林,使无数动物无处藏身,迅速灭种。大规模破坏江河和湖泊,使一年洪水泛滥,一年赤地千里,灾难频仍。这就是“现代文明”的表演吗?教育家们喜欢隐恶扬善,青年们容易听到历史的英雄故事,不容易知道历史的悲惨场面。

“二十世纪人”在世纪接轨的时刻,有责任告诉“二十一世纪人”:不要轻信神话,要牢记“前车之覆、后车之戒”。

二000年我出版一本《现代文化的冲击波》,选载我八十岁之后的部分文章。今年我又选辑我九十岁以后的部分文章成为这本《耄耋文存》。这是我所能讲的故事的一部分,内容是文化问题、语文问题、其他问题:我希望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们看了之后会心一笑,说一句。这就是“二十一世纪人”的愚昧!

“二十一世纪人”的座右铭是:了解过去、开创未来,历史进退、匹夫有责。

(二00一年四月八日)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

——《现代文化的冲击波》前言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孔子不及格弟子周有光习作)

我的朋友说:孔夫子明明说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怎么改了两个字?

我说:就是由于改了两个字,我成了“不及格”弟子。

言归正传。

我的朋友看了一本清人笔记,告诉我其中一个故事:

袁世凯在山东练洋枪兵,义和拳的气功大师们嘲笑说,我们一发功,子弹打不进,洋枪兵就白练了!袁世凯听了,觉得事关大局,就把带头的十位气功大师请来。袁世凯问:“发了功,子弹打不进,是真是假?”大师们说:“当然是真!”袁世凯说:“好,请到操场去试试看。”十位大师一字排开,作势发功。一个小兵拿出洋枪,向第一位开枪。砰!第一位倒下了!其余九位一齐跪下:“大人饶命!”袁世凯说:“你们回去吧!”就这样,九位大师悄悄地把练功队伍从山东搬到直隶,在那里买通大官,闹成“扶清灭洋”的大乱。

朋友说:清朝末年,两种人最活跃。一种人像袁世凯,利用洋枪,保护皇帝,这叫作“皇帝为体、洋枪为用”,后来自己做皇帝。另一种人像气功大师,依靠迷信,愚弄百姓,勾结昏官,从中渔利。近来伪科学猖獗。义和拳是过去的伪科学。伪科学是今天的义和拳。帝国主义是一种科技文化冲击波。现在我们面对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冲击波:现代文化冲击波。

他的话,使我闭目深思。清末老一代不了解帝国主义的性质。今天我们一代了解现代文化的性质吗?

我在八十二岁以后陆续对当前的文化问题写了一些探索性的文章,不知道探索对了,还是探索错了。我自己警惕自己:“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这里选录拙作二十多篇,请读者指教,引我走出盲聋。

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时年九十四岁

残酷的自然规律

——《浪花集》后记

张允和有十位姊妹兄弟,前面四位是姊妹,后面六位是兄弟。四位姊妹在初中读书的时候,课余办一个家庭刊物,自己写稿,自己油印,题名为《水》。这是家族和亲友间的联络和娱乐的小玩意儿,“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十年之后,张允和已经八十六岁,怀念姊妹兄弟和至亲好友,异地异邦,四散飘萍。她重新编印这个久已停刊的《水》,借以凝聚亲情、互通声气。起初她一人自写、自编、自印、自寄,每期只有二十五份。后来亲友中感兴趣的人渐多,增加到一百多份。

想不到这个微不足道的小玩意儿,被有名的记者叶稚珊女士看到,她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是天下最小的刊物。更想不到被大名鼎鼎的出版家范用同志知道了,他发表文章说,这是二十世纪的一大奇事。于是《水》的潜流,渗出了地面。

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世林先生,建议把《水》中文章选择一部分,编成一本书,公开出版,以便对这个别出心裁的家庭刊物有兴趣的广大读者,一睹为快。张允和欣然从命,会同三妹张兆和,编成这本《浪花集》。

《浪花集》正在编辑排印的时候,张允和在二00二年八月十四日忽然去世了,享年九十三岁。半年以后,在二00三年二月十六日,三妹张兆和,沈从文先生的夫人,也忽然去世了,享年九十三岁。姊妹两人,先后去世,都是享年九十三岁。九十三岁,是人生的一个难关吗?

我的夫人张允和的去世,对我是晴天霹雳。我们结婚七十年,从没想过会有一天二人之中少了一人。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我一时透不过气来。后来我忽然想起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个体的死亡是群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如果都不死,人类就不能进化”。多么残酷的进化论!但是,我只有服从自然规律!原来,人生就是一朵浪花。

二00三年四月二日,夜半时年九十八岁

同类推荐
  •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汪精卫第4卷:祸国殃民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蒋介石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中心人物。中国大陆对蒋介石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蒋介石研究领域里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与不足。杨树标老师通过多年积累,修正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缺陷和偏差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真实再现蒋介石生平的历史书,适合众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快穿之Boss!别跑

    快穿之Boss!别跑

    楚妍在与时空管理者的谈判下,答应接受了天道的任务。可是谁能告诉她一下,那黑化的丞相,傲娇皇帝,等等都让她感到悸动?她是不是病了?
  • 总统溺爱的女王

    总统溺爱的女王

    “紫涵我们离婚吧,如果我们不离婚的话。我的母亲她会直接去自杀,而且在我娶你之前我已经有了未婚妻可是我们从来没见过面所以我不爱,她我爱的是你”江念雨面无表情说。“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你当初结婚时不告诉我”紫涵哭着说。“把离婚协议书给签了吧”江念雨说。说完之后离开了。紫涵最终把离婚协议书签了。然后拿着行李离开了总统府。第二天相亲会上:“母亲不要做这些,可以吗?再说了”紫涵伤心地说。“好了,我的女儿”英国王后说。这个时候,门口走进一位穿着白色西装的男子与一位年迈的老婆婆走进来。两人的眼睛都瞪大了。他们还会怎么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株

    天株

    繁衍到极致的脉武,神奇小贼嗜酒小龙,探寻上古圣地的奥秘,开拓波澜壮阔的世界。“虽千死我此身不退,虽万难我矢志不移!”逆千年情长,战百世轮回。无意中得到混元天株的洪宇,走上了成就无数传说的道路……
  • 火影之迷离的夜

    火影之迷离的夜

    一个从小在屠夫手里苟活的清丽人儿紫云,在好不容易逃脱魔掌后,与一个阳光般的温柔男子卡卡西邂逅,却也只是匆匆一别,但却让紫云将这段短暂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本以为将要带着这段记忆飘荡一生了,可是又落入另外一个如妖般美丽的男子佐歆木手里,自以为这样一个美丽的男子会是天使,但他却以救她为筹码开出了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呢?他是上天派来拯救紫云的天使?还是再次将紫云打入地狱的恶魔?紫云与卡卡西这段美丽邂逅会怎样呢?他们还会见面吗?三人间的纠纠葛葛会怎样发展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快穿文一不小心就黑化了

    快穿文一不小心就黑化了

    网文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坑神”步休,在穿越大神应广大读者的怨念而实现技能后被扔至他写的众多残忍断尾挖坑的书里,从而身体力行诠释了“作者再怎么抽书都不能随便断,即使断袖也不能断尾”的神展开,把自己补进断掉的书,就算剧情接的再怎么抽,也不能怪角色ooc、黑化什么的。要努力给个结局,烂尾也是尾啊,得对得起将自己送进书里的千千万万个读者嘛。众多读者们:你丫的坑神!再不讲究给个好尾,信不信分分钟寄刀片给你!步休:来吧来吧~寄过来,好歹有个趁手的武器。这破世界。主受,双洁,1v1,每个世界的男主都是小攻,原因在最后的结局公布。注:本书是本蛇精病快穿小说,请勿深究请勿深究请勿深究谢谢大家支持!^o^
  • 倾城世子爷独宠记

    倾城世子爷独宠记

    她四岁死了爹,七岁死了娘,八岁死了师傅,十四岁的时候舅舅赌博输了所有的家当,要将她的妹妹抵债。嫂嫂一气之下险些吐血身亡,立刻写下了控诉书,要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她带着弟弟和妹妹也离开了,她可不会有任人摆布听天由命的想法。这不,她火急火燎的踹开了京城世子爷家的大门.“宋煜尘!你奶奶的!快点给我开门啊!”某女怒吼道、只见被换作宋煜尘男子一袭白衣胜雪,气质偏偏慵懒的打开大门,看到眼前的女子,原本暗淡的眸子染上一抹笑意,单手撑在门檐上,似笑非笑,“哟,我的宝贝玖玖,你怎么来看我啦?”“滚!别他妈叫这么恶心!你看看你的样子能有点世子爷的样子成不?看看别的世子爷都混的风生水起再看看你,就一怂bi!”
  • 四叶草的约定,永恒不变

    四叶草的约定,永恒不变

    新手蠕过····第一次写,可能写的不太好,请多关照。本文讲的是一个励志故事,什么?你问我写什么?自己去看吧【调皮】
  • 奢侈年代

    奢侈年代

    所谓的成长,不过是和自己较劲又和解的过程;所谓爱情,不过是彼此试探又臣服的过程;所谓事业......算了,不到退休那一天,又有谁能给出最终定论呢?生于80年代的林依,毕业后混迹于外企,进入奢侈品行业,见证了经济变革下奢侈品行业的起起伏伏;也经历了奢侈品从业者的风光与落寞;她解雇过同事,也在办公室斗争中被排挤过;面对爱情,她小心试探斗智斗勇,却不想,最终敌不过一个简单的拥抱;谈及发展,她犀利吐槽也困惑茫然,她承认越来越看不懂形式,只能咬着牙踽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