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000000007

第7章 分辨善恶与处世之道(2)

答:自尊应该建立于自身品行之上。比如是党员,就要以党员的德行要求自己;是佛弟子,就要以佛教徒的标准要求自己。只有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是建立在金钱、权力上,没钱就不需要自尊了吗?没有权力就不需要自尊了吗?如果是建立在身体、相貌上,一旦老了、病了,就失去自尊了吗?如果是建立在学识、职业上,学历低了、工作差了,就找不到自尊了吗?自尊,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不是自大自傲,是不需要什么外在条件支撑的。

问: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答:关键是,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将个人想法强加于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杀人犯时,也许会觉得他罪大恶极,心生厌恶。但我们设身处地替他想一想,感觉可能就不同了。他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也许和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和成长中的挫折、失败有关,也许并不是他自甘堕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身不由己。不管怎样,他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能够从缘起的角度看世界,才能对他人生起真正的同情。

问:“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的说法对吗?

答:布施本身,就具有远离贪著的内涵。如果我们对财富的贪著很深,就会悭贪吝啬,舍不得布施。所以,布施不仅能培植福报,同时也在帮助我们克服人格中的悭贪。从这个角度说,不贪著也具有布施的意义。

问: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答:作为学佛者,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应孝顺父母,当好父亲、丈夫或是母亲、妻子;在社会上,应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外,我们该以什么心态看待世间呢?平淡,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也可能意味着冷漠。如果是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不是学佛者应有的态度。身为一个佛子,尤其是大乘佛子,既要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了知世事无常,又要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同时,更要发菩提心,以积极的态度利益众生。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作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若能透彻无常本质,就不会因无常变化带来痛苦了。

对世人来说,无论生活还是事业,都是建立在执著之上。而修行却要求我们放弃种种执著。但我们要知道,不执著并非不努力,而是不著相,是在因上努力而又不执著于结果。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也说明,世间一切成就并不完全以我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不是一味努力就必能达成目标的。

佛法告诉我们,每件事的成败都是由众多条件构成。只要我们懂得从因缘分析,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就不会一厢情愿地执著于结果。其中,还涉及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所以,我们只须在自己可以把握的范围内努力即可,不必强求结果。否则,就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当我们认准一个目标时,就尽自己的能力,随着这种愿去努力。即使没有执著,一样能把事情做好,并在做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如果执著于此,就会被它的发展变化左右情绪,乃至伤害心灵。

弘法也是同样,过去的那些高僧大德们,虽然也在以各种方式救度众生,但不会执著于自己从事的事业。祖师云:“建水月道场,作空花佛事。”世间一切皆如水中月影般虚幻,虽然如此,该做的事业还是要去做,该度的众生还是要去度。因为众生都在生死中沉沦,他们的痛苦需要有人去帮助解决。但做的时候,又不能执著于自己所做的事,不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空”和“有”的关系。既要认识到事物的“空”,但这种“空”不是虚无;同时也要认识到事物的“有”,但这种“有”只是缘起的假相。只有正确认识“空”和“有”的相互关系,我们才能将弘法和修行有机结合在一起,身处红尘而自在无染。

问: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答: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而以佛法观点来看,欲望从伦理角度可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其中,善的欲望需要发扬,恶的欲望需要消除,而那些非善非恶的欲望,本身虽没什么过患,一旦和烦恼相应,就会介入恶的成分而变质。

科技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使人类欲望不断升级,造成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现代青年奉行能挣会花的生活原则:拼命挣钱,拼命花钱。看起来似乎是工作、享乐两不误,但我们在享乐中花掉的是什么?花掉的是我们的生命!因为挣钱要花时间,而时间就是生命。

其实,人的基本生活可以非常简单。我们今天的很多需要,并不是生存的真正需要,只是我们为满足攀比心而产生的需要。或者说,是社会使我们产生的需要。社会要求你有舒适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份的服饰,要求你一掷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为我们还有面子和虚荣需要去照顾,我们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彻底迷失了方向。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物质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因此活得轻松,相反,我们比以往更累。当我们面对一桌丰盛菜肴时,味觉已完全被它们麻痹;当我们面对灯火辉煌的街道时,视觉已完全被它们扰乱……我们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挣钱,结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们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这样的交换,到底值得吗?

问:佛经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有何不同?

答:功德,也是一种利益。那么,可否带着功利心修行呢?对于凡夫来说,若没有任何利益,恐怕无人愿意修行。所以,修任何法门前应明确: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利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确之后,我们才会有动力。也正因为凡夫的这一特点,经中才不厌其烦地告诫我们,修这一法门有多大功德,修那一法门又有多大功德。

但若停留在功利心的基础上,我们就不能摆脱对功德相的执著。那么,修行境界是不会提高的。所以还要修空观,了知一切如梦如幻,以此超越我执和功利心。只有超越这些局限,才能真正成就无量功德。否则,虽然我们希望得到许多功德,却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的心就如容纳功德的器皿,若它本身的容量有限,自然也装不下多少功德。就像一个杯子,只能装一杯水;一个桶,也只能装一桶水。如果心量完全打开,就能像虚空那样,容纳日月星辰,容纳山河大地。所以说,心无所住才能获得无量功德。

问:是否应该随性地做事?

答:从佛教角度来说,做自己愿意做的,未必是好事;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人们愿意做的,可能是吸毒,可能是打麻将,可能是暴力行为。愿意,代表着一种情绪,一种生命习惯,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若是健康的,生命素质能因此得到提升和净化;若是不健康的,顺其自然就会不断堕落。很多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愿去做的,但很有意义,做了对生命有所改善。但也有些我们不愿做的事,做了也没意义,却又不得不做。比如很多人每天上班,身体不舒服还要去,根本没有做不做的自由,是不是?(问:就是说,当你没自由时就接受它,有自由时就看情况选择?)这就对了。不过也不是不加分析地接受,还是要作基本判断:比如,这个工作是否属于正命?如果不是,即使生活暂时会受到影响,也要马上考虑换工作,否则受苦的还是自己。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热门推荐
  • 龙九年代

    龙九年代

    京城某一世家的产房里诞生了一名婴儿,世家守护者预言他将重振风雨飘摇的世家,同时改变京城和华夏的格局...龙九是城中村里的房东,漂亮的女租客接踵而至,同时麻烦不断。他通过摆夜市、收房租而生,但赚得的钱却捐给福利院和希望工程。龙九好色、猥琐,但也仗义、有爱心...《御龙诀》使龙九的的力量、身体强度、速度等等都得到提升,世俗界、古武界必将被搅的天翻地覆。他必定是人上人!!!!!!
  • tfboys之吸血鬼学园

    tfboys之吸血鬼学园

    爱得越多,缠绵越紧;坠得越深,伤的越痛,曾经那些让我一切都义无反顾的一切都在你的手中狠狠覆灭。曾经的美好,现在的寂寞,什么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 破译神奇生物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生物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生物之谜》讲述的是揭秘世界生物的神奇之谜。
  •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本书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与思想史、哲学史以及美学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说明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授走出以往的静观模式。全书详略分明,语言简约凝炼,非常适合实际的讲授和学习。
  • 我就一蝼蚁

    我就一蝼蚁

    凡人,偶尔也会天真,也曾幻想过一朝成名天下知。但蝼蚁始终是蝼蚁!
  • 嫣然斗遍六宫妃:闲步烟云

    嫣然斗遍六宫妃:闲步烟云

    她有美眸如烟,她有浅笑如云,她以金绣名响天下。为救父兄,她替公主出嫁,嫁给敌国皇帝为妃,只为偷取事关天下的烟云霓裳。她成功了,却在那一刻发现,深深爱上了他。错误难改,江山不再,面对三千兵甲对她的讨伐,他只得将一杯毒酒推到她的面前。饮泪绝别,她饮下毒酒,却又离奇醒来。她成了新国皇子之妃,被他戏弄于指掌,只为遗腹骨肉委曲求全,只为重夺江山甘当筹码。试问一介红颜,如何四两拨千斤?且看大梦尽头,谁共闲步烟云?      
  • 若心未甘

    若心未甘

    主角韩心是一个极为普通又有些自卑的普通高中生,因为一次高考失利,转而到了另外一所高中,在那里补习的一年遇到了几个今生都令他珍惜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经过了高四一年,经历了许多糗事,共同演绎着属于他们的这场青春盛典。韩心也学会了去爱,不再自卑
  • 胖妞逆袭,重生

    胖妞逆袭,重生

    你,不过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淘气的你,是你么,
  • 倾尽天下:逆天王爷嚣张妃

    倾尽天下:逆天王爷嚣张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佣兵女王,狂傲孤决,自在逍遥!一朝穿越,佣兵女王却成为了连名字都没有的祸水公主!身份无数,逍遥天地间,引得天下女人对她咬牙切齿,四国俊才却都为之疯狂!“蓝儿,跟我在一起,我许你四国最尊贵的皇后之位!”“子言,你我原本兄弟,而你即为女儿身,那就让我继续照顾你吧!”“风子嫣,本王可以不要天下,但却不能失去你!”没心没肺的女人转身就走,不负责任的留下一句:“好啊!麻烦后面排队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