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000000010

第10章 出家·在家

问:在家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学佛与生活、工作相适应?

答:既然是在家居士,当然可以正常地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只要所作所为在五戒允许的范围内,对家庭生活没有什么妨碍。从另一个角度说,学佛使我们的道德得到净化,人格得到提升,正是维护家庭幸福和睦的保障。

至于相适应的问题,首先是发心,在生活或工作中,能以菩提心去做每件事,自然与学佛相应。其次是明确做事原则,知道何为应作,何为不应作。关于谋生之道,佛教中有正命和邪命之分。正命,即符合戒律的工作;邪命,即不符合法律或戒律的行为。作为佛弟子,应以正命立业,造福社会。若依邪命自活,即使念佛、诵经,也与学佛不相应了。除此而外,还应在做事过程中保持智慧观照,以免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各种情绪,引发执著妄想。倘能做到这几点,学佛就能与工作、生活相互促进。

问:建立佛化家庭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答:建立佛化家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三点:一方面,是以佛法观念指导整个生活。《善生经》中,佛陀就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事项,从而使夫妻双方、兄弟姐妹、六亲眷属之间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培养慈悲心,善待一切人。一方面,是按照戒律的标准生活。从事的职业一定要正当,坚决杜绝法律和戒律不允许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始终保持超然的心态,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问: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

答:对每个人来说,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晚。有些人信佛几十年,但没有在修学上真正用心,烦恼、习气丝毫没有减少,并未比那些不学佛的更好。相反,有些人虽然起步很晚,但学佛后很投入、很用心,并能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所以,学佛不在于时间长短,也不在于起步早晚。关键在于,是否将佛法落实到生命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犯了错误,不管在早年或晚年,罪都存在。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就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那也于事无补。对于所犯错误,应生起猛利的忏悔心,既要真诚悔过,更要发誓绝不再犯。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是弥补过失的有效方法。如果没有实际行动,无论口头上说多少悔过的话,都是没有实际作用的。

问:有家庭会对从事弘法工作带来影响吗?

答:有个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当你有家庭时,你的爱首先会给自己的家人,而一个没有家庭的人,才会把爱平等分给每个人,把自己完全奉献给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家庭显然对从事弘法工作更有利。当然,这只是指通常情况,并不是说,有家庭的人就不能弘法。只是他们会有更多牵挂,有更多家庭责任需要承担,需要操劳,难以全力以赴地投入。

问: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答:什么是现实?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子、工作、赚钱。按这一方式生活,便是积极的人生。而出家人却将这些通通放弃,于是,人们便觉得出家是逃避现实。事实上,出家人虽然放弃了世俗生活,但有更高的人生追求,那就是追求真理、追求智慧、利益众生。这些难道不是人生的现实吗?怎么能说出家是逃避现实呢?

人们觉得出家是一种逃避,我还觉得,世俗生活是一种逃避。在生命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我们的心。但是,世间很多人却一直不愿面对它,不想了解它,也不会花工夫去改善它。只是顺着自己的习性、欲望,盲目地向外追逐。在忙忙碌碌中,将宝贵的生命消耗殆尽,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逃避吗?

问:出家后是否就没有烦恼了?长期吃素会有障碍吗?

答:如果说彻底没有烦恼,那就是阿罗汉,就是佛陀了。

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从哪里来?是自己找来的。我们要求得越高,烦恼相应也就越多。我们想要结婚成家,殊不知,结婚成家就是烦恼的开始,生儿育女更是牵挂的开始。我们想要事业有成,事实上,事业做得越大,我们就会陷得越深,就会有操不完的心思,忙不完的工作。

我出家二十多年,从未担心过生计、工作、家庭之类的问题。所以,世人常有的这些烦恼,对我是不存在的。就我个人来说,一直在随缘弘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但并没有非要完成不可的事。因为没什么执著,所以烦恼也不太明显。

至于长期吃素,那是不会有烦恼的。恰恰没有素吃的时候,就会比较麻烦。因为长年素食,生理系统早已改变。有时在外面吃饭,碰到做得不太干净的饭菜,如有葱蒜味道或是锅没洗干净,我吃了是会吐的。如果说有烦恼,那就是这个了,并不是想吃的烦恼。

问:您是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平时又是怎样处理人生中的逆境?

答:我还没来得及遭受挫折,就遁入佛门了。我出家时年龄小,还没机会经历什么挫折。当然,僧团中的确有些人是因为受到挫折,因为事业和感情出现问题而找一个地方聊度余生。这样的人出家后,如果没有调整心态的话,在佛门中不会有什么作为。古人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为什么呢?因为将相虽能征服他人,但未必能对付自身烦恼。而一个出家修行的人,是要战胜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要万缘放下,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此外,还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志,只有这样,出家才可能自利利他。如果只是将出家当做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是很难得到佛法真实受用的。所以,要成为英雄容易,要成为圣贤困难。

至于逆境和顺境之类,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不曾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我认为,一个出家人不存在得意和失意的问题。如果有因缘做事,能为佛教事业和社会民众提供些帮助,我很乐意去做一做。如果没有因缘做事,就能过一种自由自在的日子,可以读读书,在山中享受大自然,这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总之,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觉得挺好,挺适合自己。

问:请法师现身说法,谈谈出家学佛后命运起了什么变化?

答:我选择出家时只有十多岁,而且是农村孩子,受的教育也不高,对人生的认识几乎是零。所以选择这条道路,和家庭环境有些关系。我生长在一个佛化家庭,不知不觉间亲近了很多出家人。因为喜欢寺院生活,就决定去了。父母既没有要求我出家,也没有反对我出家。从我自己来说,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现在回头再看,也许是命运自有安排。

我出家时,宗教政策还没有全面落实。我和其他出家人一道,只是在寺院过着单纯的农禅生活。1980年中国佛学院招生,以我当时的文化程度,也不应该能够考上,结果不知怎么就被录取了。进了佛学院之后,因为基础比较差,就如饥似渴地学习,在那几年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佛学基础。毕业后,先是在广化寺,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继续修学并任教几年。然后,种种因缘聚合,使我来到厦门南普陀,并从那里开始走上弘法道路。

随着对佛法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开始面向社会弘法后,对人生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发现自己走上这条路是完全正确的。而且,对这一选择越来越有信心,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走上学佛之路。出家二十多年来,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每个因缘也是看似巧合地送上门来。就我自己来说,不会特别争取什么,却有很多机缘推动着,使我多少也做了些事情。但有一点,我对佛教事业始终抱有热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愿力,才有很多善缘来成就。回顾我的成长过程,起着关键作用的,可能一半是愿力,一半是命运。

问:出家有什么条件?

答:最重要的条件,是你的认识。当你觉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只有走这条路人生才过得有意义,具有这种观念,是决定出家的基本条件。尚未形成这一认识前,暂时先不要出家。另外,家庭关系要处理好。按照戒律,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但这也不是原则性的。历代很多高僧大德,如虚云老和尚等,出家时也未征得父母同意。因为很多父母对佛教根本不理解,想要让他们同意了再出家,今生也许都没有机会。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善巧处理,妥善安排。如果已经结婚,出家前应先离婚。从年龄来说,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也不能出家。戒律规定,七岁以下和七十岁以上不能出家。寺院是修行办道之地,不是托儿所或养老院,不能想着出家后让别人照顾自己。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条件:如果担任重要的党政职务,须辞职后才能出家;如果欠了债,须将债务还清后才能出家。除此而外,阴阳人不能出家,曾破坏他人梵行或假冒出家人参与僧团羯磨者也不能出家。总之,有十三种情况不允许出家。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保障僧团的整体素质和健康发展。

问:出家后,户口、医疗、生活费用等问题怎么解决?

答:对于出家人来说,户口和档案都不重要。无论有没有户口,待遇是一样的。另外,你住在什么寺院,就由那个寺院为你提供日常所需及医疗费用。寺院的经济是独立的,国家对于寺院的政策是自给自足。每个寺院都有各自的经济来源,某些寺院拥有土地,可以从事一些农业生产,还有很多寺院的收入来自旅游业。在绝大部分寺院中,僧人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

问:出家是否太没有人情味了?

答:出家是否没人情味呢?有句话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菩提心教法要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心系众生。可见学佛不是无情而是多情,是对一切众生的真情大爱。

但在修行过程中,必须舍弃凡夫心。而家庭和感情,正是凡夫心建立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舍弃这些执著,就很难舍弃凡夫心,很难从生命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将小爱升华到大爱。只有摆脱狭隘的人情味,才能将有限的悲悯之心扩展到大慈大悲。否则,我们往往只会想着身边的家庭、亲人,很难将同样的爱扩展开去,对天下苍生产生无限的关爱和慈悲。

问:对出家人来说,怎样实践孝道?

答:孝道有各种表现形式。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以引导父母学佛来报答养育之恩。若父母确有生活困难,戒律也允许出家人供养父母,甚至可以接到寺庙或附近居住。世人所以觉得出家人不孝,多是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这代表儒家传宗接代的观念,但它就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吗?事实上,若不是这一观念误导,中国的人口数量及男女比例会更正常些。

至于对父母的报答,其实有许多出家人做得并不比在家人差。当今社会,真正有孝心的人并不是很多。而出家人因为学佛修行,往往更有感恩心,更能体会父母的恩情,更懂得知恩报恩。

同类推荐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 道教一本通

    道教一本通

    本书从“道”字入手,详细讲述了道教的历史、教派、典籍、神仙、仙境、道术、科仪、文化的方方面面。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TFBOYS:你若自由我便无悔

    TFBOYS:你若自由我便无悔

    一次意外,让他们穿越到了某个架空朝代,看见了一场腥风血雨,遇见了一个神秘而又独特的女子。她曾经说过:“你们会回去的。”可是,回去的方法,为何是如此残忍?她曾经说过:“这条街是安宁的。”可是,安宁的前提,竟然会是这么的恐怖?
  • 鸿天神地

    鸿天神地

    人人都想追求那高高在上的所谓巅峰之境!可是,那到底是自己的命运,还是别人的命运?世界真的那么简单吗?他人的选择,对你又有多大的影响?也许你的努力,不过是至强者的一个玩偶罢了。当以诸生之力,抗之,杀之,灭之!我自为神,主宰沉浮!
  • 北园派

    北园派

    中考失意的学渣王傥在高中遇到一见钟情的女神程雪,但是随着与女神越走越近,却发现女神早已名花有主。与此同时,广播站美女播音员、财阀千金都因为王傥的才情喜欢上他,王傥究竟该何去何从?
  • 飒飒秋雨湿红妆

    飒飒秋雨湿红妆

    什么?男神要约自己吃饭!装作只是一名普通的编辑,却不想被命运玩弄于股掌。。。。。。她好歹也是明星吧!出国归来,她已不是普通的编辑了,她要他重新认识她!“你好......”
  • 全职猎人之奇犽的守护

    全职猎人之奇犽的守护

    奇犽与小杰的最后一次分别情深意重。奇犽妹妹阿路加的出现更是让世人瞩目,让黑暗分子愈加躁动。不是因为她的倾国美貌遭人瞩目,而是因为她那能颠覆世界的特殊能力让人饥渴难耐。光与暗彼此肩负在奇犽身上,他是与光同行还是逆光而去。。。。。。
  • 邪皇七日禁爱:毒手傲妃惑君心

    邪皇七日禁爱:毒手傲妃惑君心

    她被成为他激情勃发时的解药,她的身子是他暖体的工具,他是那么厌恶她,只因她是法师给他下的盅毒!他给她赐名是毒妃,声言她是他必然会禁爱的毒药,可是每到情意阑珊时,依偎在他怀中的却总是她!她怒斥,你是皇帝么?怎么会出尔反尔?他大笑,君也有戏言!深宫龙帏下,潜涌暗流,她的倔强和他的邪魅遭遇,争来斗去,竟不过只是一曲风动龙帏欢,你侬我也侬。谁之过?谁捉弄?却原来香水有毒,爱你上了瘾!
  • 爱你不是错

    爱你不是错

    一个萌萌哒的小女孩,这本书是她第一本书,希望大家支持
  • EXO之染红的钻石

    EXO之染红的钻石

    因为他们只相信他们看到了,而不相信他们爱的人,而发生的悲剧,但只有一人相信她!他们之间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
  • 梦亦非梦,爱唯你

    梦亦非梦,爱唯你

    我原以为你会是我的全部,现在却慢慢的发现,你原来也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即使你带给我了不能忘却的回忆与伤痛。。。。
  • 荒年少年

    荒年少年

    这是我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的一些生活片段,有的是写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凌晨时分,一大部分是十七岁之前记录在日记本和便签上的话,三言两语,多是些琐碎的记忆片段,我不忍丢弃,便用某种孤寂颓落的奇怪语调串联起来组成一个长篇,有些是深夜无眠或某个记忆模糊的瞬间所产生的幻觉以及想象。很多无表达主题,只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关于我,在青春里,现实中真实的体验和思索。是为了我的故事,更好被自己所了解。多是在描述校园,青春,家,爱恋,旅途,自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