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2900000027

第27章 原则与人交往要彬彬有礼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西班牙)松苏内吉

礼节是封推荐信

与人交往,礼节就是一封推荐信。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生存。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它是判定一个人形象的重要因素。

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留给他人的印象,以及获得的社会对自己的评价,那就是你的形象。而礼节就是形成你的形象最主要的部分,温文尔雅、真诚大方的言谈举止会带给别人舒畅亲切的感觉;而举止粗俗、毫无礼节可讲的人必定是不受人欢迎和喜欢的。

有一老总请张教授到他公司策划一些事情,时间已经约好了。那天,张教授准备去这家公司。出于礼貌,他先给这家公司的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对方自己要去了。但是办公室接电话的人第一句却是:“喂,你是谁?”非常不礼貌,张教授就说:“我是某某,请你告诉你们老总我一会儿就去见他。”对方却大声大气地说“他不在。”接着“啪”的一声挂了电话。张教授有些生气,但他还是耐下心来打了第二个电话,这一次还没等他说话,对方就很不耐烦地说:“已经告诉你了,他不在。烦人!”“啪”的一声又挂了电话。张教授十分生气,从此以后,这家公司老总再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虽然,老总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出现,而且还炒了那位接电话之人的鱿鱼。可是,这个公司的形象已经印在了张教授的心中。

礼节代表的是对别人的尊重,当你对别人尊重的时候,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接电话的那个人,能够认识到这些,当时很礼貌地跟张教授说明情况,结果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不深入的,尤其是商务往来。可能只是一次简单的会面就决定一场业务或是谈判的成败。

肖洁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裁。有一天,她接待了来访的某建筑材料公司主管营销的刘经理。刘经理被秘书领进了肖洁的办公室,秘书对肖洁说:“肖总,这是某某公司的刘经理。”肖洁离开办公桌,面带微笑,走向刘经理。刘经理先伸出手来,让肖洁握了握。肖洁客气地对他说:“很高兴你来为我们公司介绍这些产品。这样吧,让我先看一看这些材料,再和你联系。”刘经理在几分钟内就被肖洁请出了办公室。之后的几天,刘经理多次打电话询问,但秘书的回答都是:“肖总不在。”

到底是什么让肖洁在几分钟的接触中就给对方打上了“不”的标签呢?肖洁这样说道:“首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不懂基本的商务礼仪,还没有绅士的风度。他是一个男人,位置又低于我,怎么能主动伸出手来让我握呢?而且他伸出的手冰冷、松软、毫无热情。当我握他的手时,他的手掌也没有任何反应,握手的这几秒钟,他就留给我一个极坏的印象。他的手让我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作为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居然不懂得基本的握手方式,他显然不是那种经过高级职业训练的人。而这家公司能雇用这样素质的人做销售经理,可见公司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层次也不会太高。这样素质低下的人组成的管理阶层,提供的建筑材料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显而易见,恰当的礼节就是最好的推荐信,它可以让你显得自信而有风度,让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留下好感,为你的下一步成功打下基础。试想一下,如果你没有良好的礼节,直接就会被别人在脑海中否决掉,那你还有什么再进一步的可能。

所以,在与人交往中,要时时注意自己的礼仪,尽可能给对方一种受尊重的感觉,让对方乐意与你交流,与你处事。这样,就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学会说客套话

客套话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了客套话,人际交往就会显得很单薄,很缺乏感情。

两个人一起去看一位生病的朋友,其中一位很恳切地说:“才来看你,真不好意思啊。你现在情况怎么样了?那就安心养病,别想太多。什么时候出院,一定要给我打个电话,我过来接你。”另一位则不善言谈,只是为朋友的痛苦感动难过,却不会说客套话。虽然朋友很清楚他的为人,但心里总难免有点失落。

这就是不会说客套话的表现。而擅长交际的人们,像精通交通规则一样熟谙客套之道,他们用客套话来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中国人见面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您吃了吗?”这不是要请对方吃饭,而只是一句客套话。也正是这样一句客套话,令说话的双方之间的距离就近了许多。

很多时候,客套话还是谦虚的体现。比如有人作报告或讲话,总会在最后说上这样的客套话“我水平不高,研究不够”或是“我讲得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等等。这样的话,我们经常可能会听到,不要觉得讲多了就没意思。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在这样的场合不这么说,人们会不会觉得他很骄傲,没礼貌啊,那是肯定的。因此,恰当地使用客套话,是你树立易于沟通,谦逊形象的基础。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是个很会讲客套话、很会用客套的人。他在交托下属去执行某一件事时,会说“这件事拜托你了”;遇到员工时,他会鞠躬并说“谢谢你”、“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除客套话外,他还有很多客套的举动。他有时会亲自给员工斟一杯茶,或者送给员工一件小礼物。松下就是善用这种客套来激励员工为公司毫无怨言地效力做事的。

作为一名老板,能够如此客套地对待自己的员工,他的员工怎么会不认真地为他工作呢?在生活中,学会说客套话,可以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有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求人办事以后,真诚地说一声“谢谢”,而不是只把感激之情埋在心底,会令对方有一种愉快的感觉,他会认为他的付出得到了肯定。这样,当你以后再有事相托时,对方也会很乐意的。同样,当你给别人带去麻烦时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就会使对方的火气降下去。

客套话是社交车轮的润滑油,能减少“摩擦”和“噪音”。但是如果你的客套话说的太多太假,不但不会给人以好的感觉,还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那么怎样的客套话才是好的呢?重点就在一个“真”字上,虽然是客套话,但是也要发自真心。只有发自真心的诚挚言语,才最能打动人,引起他人的共鸣。

说好客套话,可以让你的人际交往更加顺畅。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或是一味的特立独行,冷漠地应对身旁的人,这些都是现在的年轻人所不重视的,也是他们最欠缺的。无论什么时候,客套都是不能省的。

建议与忠告:

礼节可以为你赢得好的人缘,可以为你的成功铺平道路,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好的礼节呢?

1.举止应注重细节

在与人交往中,举止中的一些细节,如握手的具体动作、站姿坐姿等,更能让人看出你的修养,所以在这些细节方面更要注意。

①握手时,标准的动作应该是身体稍向前倾斜,手掌伸开,垂直向下,全手掌握住对方,稍用力即可。如果拇指向下,仅伸出几个手指,这会让人觉得你对人不够尊重。而且,与女士握手时,只有当女方伸出手时才可以握,不能强行去拉对方的手。握手时也应当避免不必要的小动作,如用手指滑动对方的手心或手背等,这样可能会引起误会。

②站姿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交际双方站着谈话,一不要把双臂搂抱在胸前,二不要双腿叉得太开,三不要有小动作。应是尽量站得直一些,双臂自然下垂,双腿稍稍分开就可以了。

③坐着说话时,正确体姿应该是稳稳地坐着,并把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不要一会儿掏兜,一会儿玩钥匙圈,一会儿捏弄手指等。这样会使对方分散注意力,变得心神不宁。总之,要控制和历练自己的举止,是要在每个细节上下工夫的。

2.言语上以礼相待

与人交谈时,要做到以礼相待,不说脏话、粗话,不道人短、不耀己长,真诚谦和;语气上要做到不卑不亢,既不低声下气,也不给以势压人的感觉。同时,还要会说客套话,善于使用谦词和敬辞。

3.精通不同场合的礼仪

要想拥有好的礼仪,除了自身的一些言谈举止的基础素质外,还要精通不同场合应有的礼仪。出席宴会、舞会等,到人家中拜访或是接待别人的来访等等,不同的场合,你所要注意的礼仪都是不同的。只有把这些都掌握了,而后运用在实际中,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礼节的人。

4.尊重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的风俗习惯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的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属于礼节的一部分。

比如说,在中国,人们见了面会互相寒暄一番,说一些诸如“吃了吗?”“上哪儿去?”“最近在哪里发财?”的客套话。但是在西方,问人私事却是一种忌讳,他们多以讨论天气等为主。

再比如说,用拇指和食指合成“O”字形,并伸开另外三指,这个手势在美国是表示满意和赞赏的意思,而在日本则是指钱,在谈判中日本人做出这种手势,你若点头同意,对方就会认为你将答应给他一笔现金。如果到了巴西你再用这种手势,对方是女性时会认为你在引诱她;男性则理解为你在侮辱人,而顿感不满。

可见,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是你在与人交往时必须注意的,不然,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给你带来麻烦。

同类推荐
  •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一部简约实用的人生哲理手册,一份生动鲜明的人生成功指南。符江先生以多年的青年励志教育思考及数十年的人生体验,从数百场人生励志演讲中精心取材,潜心归纳、提炼出了决定人生成败的7大要素。以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谈话方式,系统而精练地解答了“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为什么成功的总是他,而失败的总是我?”“我怎样才能迈向成功,怎样才能规避失败?”等一系列青年人常有的困惑。航海最需要导航,成功最需要智慧。这是竞争时代每个追求成功的人必做的功课,是每一位企业员工、部队官兵、青年学生、机关职员、谋生创业者必做的功课。
  • 交往讲礼仪(家庭生活智慧全书)

    交往讲礼仪(家庭生活智慧全书)

    《家庭生活智慧丛书》是一套生活类口袋本图书,其实用性、简易性、科学性、通俗性,为人们最关心的内容,紧密贴近生活中国WTO的加入,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您的礼仪修养将不仅代表您个人,您将代表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礼仪是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礼仪,无论是居家还是经商,礼仪都必不可少,彬彬有礼为您的工作和事业锦上添花。本书全面介绍了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礼仪规范,旨在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品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其实用性使该书可做为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宝典。
  • 我的青春我做主(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我的青春我做主(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千篇一律、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是不是你工作的真实感受?另起炉灶、寻找新家、换个环境会不会是你的下一步行动?但是最终解决问题了吗?想要釜底抽薪、彻底解决问题,跳槽不是最完美的方案,答案应该是换思维。本书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工作案例,运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教你如何在工作中培养如火的工作热情。成功地瓦解枯燥感,让你的工作变得轻松、舒畅。
  • 说话办事 左右逢源

    说话办事 左右逢源

    该说话时说话,该沉默时沉默。说话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会说话的人,往往令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本书博采百家众长,援引中外古今学者的名家典范,编成一本人手必备的实用处世手册,它能让你在各个领域左右逢源!
热门推荐
  • 突破玖天

    突破玖天

    炎小意,炎族的天才,可是母亲为了炎小意,奉献出生命,救出炎小意。从小苦命的天才,陨落的天才,继承强大的力量。
  • 中日战辑选录

    中日战辑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游之大圣崛起

    西游之大圣崛起

    西游到底埋藏着什么秘密?一场佛、道、妖、人之间的较量。深处旋涡的孙悟空,又将何去何从?究竟谁是棋子,谁是下棋人?
  • TFBoys之绯色仲夏

    TFBoys之绯色仲夏

    TheFightingBoys如沐春风的笑颜,成熟动听的歌喉,努力坚持的决心是他们的名牌.那年仲夏,他们遇见了她们......
  • 择仙纪事

    择仙纪事

    简介:冰冷与寂静的古墓地宫,先秦时代遗留下的大阵?意外与机缘,友情与心机,不可解读的碑文,蕴藏着什么秘密?究竟是回到了上古,还是来到了异域古星?光怪陆离,激情与纷争并存的世界,敢问路在何方?路尽仙凡判,登天唱离歌。长生存世间,不朽话仙路。
  • 北海南风

    北海南风

    五月,还未高考就被告知患癌,有没有搞错,她才十八。黎子悠更想不到她的主治医生竟是熟悉的好友巫子墨。她从不知道肿瘤科的低沉气氛,也不知道巫子墨承受的压力,他不敢爱,不敢投入过多。可是她第一个喜欢上的人,又怎么会轻易错过。//“巫子墨,如果我醒不过来的话,你一定要负责啊,我还没有去北海吹南风呢!”“想去我的家乡,任何时候都可以。不要轻易把不好的挂在嘴上,我听多了,不会同情你的。”
  • 梦靥之瞳

    梦靥之瞳

    力量决定武器的攻击发挥,敏捷决定力量的控制力,体质决定生命值,智力决定魔法技能的发挥,精神决定魔法的控制力……铁匠挖矿增加力量,木工砍伐增加敏捷,厨师剥皮解剖动物尸体,了解动物尸体结构增加弱点命中,附魔增加魔法控制增加精神……主职业是弓箭手,副职业是刺客……全敏捷加点的猪脚,力量控制的王者……
  • 大学毕业以来的真实经历

    大学毕业以来的真实经历

    这本小说包含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珍贵经验和血泪教训。张三是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因为专业能力不足,辗转多地,找工作,换工作,最终考上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下来。不甘于平庸的他,之后又谋划着下海经商、创办企业,走出一条坎坷曲折的传奇之路。这是一个从没有梦想,到热血沸腾,最终走向成功的励志故事。
  • 国师,我们结萌吧

    国师,我们结萌吧

    国师捡到个血淋淋的王妃。侍童:大人?国师(干巴巴):猫。侍童:???国师(盯他):猫。杉瑚(垂死挣扎):老子是人不是猫!国师严肃脸,盯她。杉瑚:……喵?几年后,杉瑚成了师娘:师父你终于丧心病狂到对一只猫下手了吗?!国师身心满意后给自家猫顺毛:惹你的,我砍。不用谢,肉偿。
  • 少年风云人物

    少年风云人物

    一开始十五六岁,他们拉帮结派争风吃醋,凡事都喜欢在拳头上争个高低。这时候他们情感细腻,却表明冷酷。用严寒的外面裹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因为他们刚刚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长大了,锋芒渐渐的藏了起来,当然他们还是那个玩世不恭的他们,内心还是那么自命不凡。二十来岁的年纪老爱怀旧,偶尔和哥们会说上一句:我觉得这我昨天才十五六岁了,怎么现在突然就长大了,好像马上就要老了一样。在后来怀旧的毛病改不了,原本一起的哥们也各奔前程了。偶尔也会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原本他们应该带着他们的记忆慢慢老去,在把年轻时候的事讲给后辈们听。可命运不给他们这个机会,这代人注定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