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9200000019

第19章

【译】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但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但不能安静坦然。”

【解】

君子处于世间,不以显达骄人、不以富贵傲物,也不因困穷沮丧。谨守中正,所行恭敬,安然而处,心底泰然。小人矜己傲物、斤斤计较、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因此难得安详宁静。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具备这四种品德的人近于仁人。”

【解】

这一章孔子指出了通达“仁”之境界的四种要素,即刚、毅、木、讷。孔子认为,一个人具备刚毅、果敢、质朴、谨慎的品质,就近于仁人了。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①,怡怡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

①偲偲(sī):勉励、诚恳的样子。②怡怡(yí):和气、顺从的样子。

【译】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做才可以称为知识分子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这样就可以称为知识分子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解】

朋友因气味相投而交,所以容易相互偏袒;兄弟因为血缘亲密,所以更容易言行直率,因小事吵闹。孔子由实际生活出发,针对朋友和兄弟两种关系给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

孔子说:“善人教导百姓七年,也就可以让他们参军作战了。”

孔子说:“如果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去征战,这就是抛弃他们啊。”

【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教民”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其仁者之心。孔子认为,百姓只有先接受教导,才可以应付战争,否则就是白白去送死。

宪问第十四

子思

【原文】

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

①宪:姓原,名思,字子宪,又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谷:俸禄。③伐:自夸。

【译】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可以领取俸禄;国家政治动乱的时候,仍然领取国家的俸禄,这就是耻辱。”

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婪的毛病都没有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仁人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是是否可以说是仁人,那我就不知道了。”

【解】

上一章体现了孔子的为政荣辱观,后一章反映了“仁”的难能可贵。

【原文】

子曰:“士而怀①居②,不足以为士矣。”

【注】

①怀:思念,留恋。②居:家居。

【译】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称为士了。”

【解】

贪图安逸,怀居苟安的人是很难以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的。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

①危:直,正直。②孙:通“逊”。

【译】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语言正直行为正派;国家政治紊乱,行为端正,说话谦虚谨慎。”

【解】

孔子告诫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语言要正直,行为要正派;当国家政治紊乱的时候,行为更要端正,说话要谦虚谨慎。这是明哲保身的基本原则,可以避免祸端。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好言语,有好言语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仁德的人一定很勇敢,而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解】

分析了内(仁、德)与外(勇、言)的关系,有内在品格,必然外于外在表露出来,但外在有这样的表现,却不一定说明内在也有如此的品格。

【原文】

南宫适①问于孔子曰:“羿善射②,奡③荡舟④,俱不得其死然。禹⑤稷⑥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猎较从鲁

【注】

①南宫适:即南容。②善射:善于射箭。③奡(ào):相传是夏代的大力士寒浞的儿子,擅长水战,可以一手抓起江海里的航船在陆地上拖着走。④荡舟:用舟船冲锋陷阵。⑤禹:即夏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⑥稷: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善于农耕种植,被誉为农耕文明的始祖。

【译】

南宫适问孔子,说:“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但最后他们都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下场。夏禹和后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能够得到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尊尚道德啊。”

【解】

旨在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得天下,用道德去教化百姓,而不是武力和权术,主张统治者应以人为本,尊民、爱民、惜民、富民、强民,只有取信于民,民心所向,才会得到天下。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

孔子说:“君子也可能做出不够仁义的事情来,但小人中从来都没有有仁德的人啊。”

【解】

天下没有完美的人,君子的道德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但也可能会有不仁义的行为,因此而犯错;小人的道德水平决定了他们是做不出仁德之事的。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

孔子说:“爱他,怎么能不教他勤劳呢?忠于他,怎么能不给予他忠告呢?”

【解】

为政者对百姓、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莫不如是。

【原文】

子曰:“为命①,裨谌②草创之,世叔③讨论之,行人④子羽⑤修饰之,东里⑥子产润色之。”

【注】

①命:指外交文书。②裨(pí)谌(chén):郑国的大夫。③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④行人:掌管外交事务的官员。⑤子羽:公孙挥的字,郑国的大夫,经常出使各国,以便了解他国的情况。⑥东里: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位于今郑州。

【译】

孔子说:“郑国制定的外交公文,先是由裨谌起草,后交由世叔组织讨论提出建议,再由负责外交事务的子羽加以修改,最后由子产加以润色加工。”

【解】

分工合作,人尽其才,精密详审,严谨慎重。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①。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②伯氏③骈邑④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注】

①西:即公子申,楚国的大夫。②夺:没收。③伯氏:名偃,齐国的大夫。④骈邑:齐国地名,伯氏的采邑。

子西沮封

【译】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他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又问子西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是怎样的人。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没收了齐大夫伯氏领地骈邑的三百户,使其吃着粗疏的饭食度日,但他到老都没有怨言。”

【解】

孔子认为,子产、子西和管仲都称得上是君子。子产具有仁爱之心,他为人宽厚仁慈,政绩斐然,而且为人民带来了许多实惠。子西和管仲都是功业德行卓著的贤人。因此,孔子对他们赞许有加。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解】

平常心处世,荣辱不惊难。

【原文】

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③,不可以为滕④、薛⑤大夫。”

【注】

①孟公绰:鲁国大夫,属孟孙氏家族。②老:古代大夫的家臣。③优:有余。④滕:诸侯国家,位于今山东滕县西南。⑤薛:诸侯国家,位于今山东滕县东南。

【译】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不能胜任像滕、薛这样一些小国的大夫的职责。”

【解】

孟公绰与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他为人清心寡欲,廉洁正直,虽然有仁德却才干不足。赵、魏家臣多而事少,而且作为家臣需要具备高尚的德行,就这一点来讲,孟公绰是足以胜任的;但滕、薛国小而事多,才干不足的人是很难办成大事的。

【原文】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

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美之人。②臧武仲:名纥,鲁国的大夫,学识广博,足智多谋,有“圣人”之称。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勇猛果断,中国历史上有“卞庄刺虎”的故事。④要:穷困。

【译】

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廉洁、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制约,就可以称得上是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能够做到以义为重,遇到危险能挺身而出,长久处于穷困的生活中而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说是一位完美的人了。”

【解】

高标准是“文质彬彬”,进退有据;退而求其次,则是正直(见利思义)、勇敢(见危受命)、诚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③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④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

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谥号“文”。②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③夫子:指公叔文子。④以:这个。

【译】

孔子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的为人时,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索取,真的是这样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的那个人说话夸张了。先生他总是到该说的时候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的话;先生只有在发乎内心的高兴时才会笑逐颜开,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容;先生只在合于道义要求的情况下才索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的索取。”孔子说:“这样啊,难道真是这样吗?”

【解】

三人成虎,街头里巷之语多夸张修饰也。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①君,吾不信也。”

【注】

①要:要挟。

【译】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这块封地为交换条件,请求鲁君封他的后代为自己的继承者。虽然他嘴上说不是要挟君主,但我不相信。”

【解】

公元前550年,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而逃离鲁国,后来他回到了鲁国的防邑,并向鲁君提出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只有鲁君答应这一要求,他才肯离开防邑。在孔子看来,臧武仲的做法就是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的行为。

【原文】

子曰:“晋文公①谲②而不正,齐桓公③正而不谲。”

礼堕三都

【注】

①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②谲(jué):言行伪诈。③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

【译】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解】

晋文公称霸后召天子而使诸侯朝之,以臣召君,是越礼的行为。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孔子评价齐桓公时说他“正而不谲”。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⑤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⑥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⑦也,自经⑧于沟渎⑨而莫之知也。”

【注】

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其争位,并将其杀掉。②召忽: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③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④不以兵车:不用武力。⑤微:无,没有。⑥衽:衣襟。⑦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⑧自经:上吊自杀。⑨渎:小沟渠。

【译】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殉难而自刎,但管仲却没有追随赴死。”接着又说:“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却不用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功德啊!这就是他的仁德啊!”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安定下来,老百姓直到今天还受到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早就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沦为落后民族了。他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小信,在小山沟里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呢?”

【解】

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不但没有追随赴死,还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因此,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则不能算是仁人。对此,孔子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造福百姓,施恩惠于天下,这就是仁德,是值得称赞的。

【原文】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①,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

①僎(xún):卫国大夫,原为公叔文子的家臣。

【译】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文子推举他升任为卫国的大夫,共同为国家的大臣。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说道:“公叔文子是可以称为‘文’的啊。”

【解】

公叔文子能够做到知人识才、忘己无私、事君尽忠、唯贤是举,不嫉妒贤能,推举家中臣仆僎与他一同成为国家的大臣,这在孔子看来是一种难得的仁德之为,因此对他赞扬有加。

同类推荐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巨天中说易经

    巨天中说易经

    中国易经文化博大精深,易经智慧熏染着我们中华东方文明的本色。因为人的成败营谋与易经人文交织并行的历史,人的智思与智慧砺炼在人生谋取成功的过程中,参照和借鉴易经智慧,已经成为当今成功人士协引其事业方向的重要温习和修炼。本书以成功学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中外事例,把深奥的易经古文阐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化解人生和管理中的诸多困惑。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道德经》新释

    《道德经》新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漯……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爱的三部曲

    TFBOYS之爱的三部曲

    本文男主是TFBOYS,会分为三卷,每卷的主角都不同,一个人是主角,另外两个会是客串,不仅团粉可以看,也照顾了一些唯粉。文中的TFBOYS的人设也变了,他们不再是明星,只是普通人,因为如果是明星,会牵扯到娱乐圈,我对娱乐圈并不是那么熟悉,所以就给他们换了个身份。
  • 三国之蝎龙太尉

    三国之蝎龙太尉

    汉末!便如一汪即将沸腾的深潭,黄巾祸乱天下、内侍糜烂宫闱、军阀割据四方,更甚至,无数隐藏在历史黑暗深处的门派宗室蠢蠢欲动,假借仙人之名四处蛊惑天下。千万人中所出唯一的英豪,方能冠以‘龙’之名,而这个时代,却诞生出了华夏千年中最多的龙!鳞爪牙角,翻云覆海!吾等要让这天下诸国,因吾等惊怖!吾等要让这世间群王!因吾等战栗!吾等要让这名为苍穹的蓝色石子!再也绊不了吾的脚!!
  • 十年后,我们还会相遇吗

    十年后,我们还会相遇吗

    十年前,他天天给她写情书,在历史课上,他用一个本子写满了她的名字,被老师发现了。。。。。学期末,她要走了。。。。。。。
  • 一舞倾心:妖惑天下

    一舞倾心:妖惑天下

    他是一国帝王,她是百花之妖。他征服她,利用她。最后她说,如果这是你的目的,你达到了。他以为一直以来动心的只有她,却不知她的一舞,早已倾了他的心。这是一场比赛,谁先动情,谁就输。明明一开始他已经输了,他却自欺欺人。利用?不!她以为她爱的伤痕累累,早已放弃,却不知她的心,依然为谁悸动?
  • 和币生财

    和币生财

    无意中得到了一个系统,超级亲和力系统,在系统的帮助下,孙小牛在商场上无往而不利,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巅峰。孙小牛语录:“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做了一些普通的事情而已。”“没有我,中国一样会崛起,只是速度会慢一点点而已。”
  • 星峰战纪

    星峰战纪

    浩瀚宇宙,先进科技,机甲群战,军舰对轰,资源的抢夺,错综复杂的家族势力,军方势力及非人类生命的入侵,所有的这一切带给人类的只有无休止的战争,在这残酷的战争中谁将会突破人类自身的极限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明天?又有谁才能站在宇宙的最顶端,睥睨天下,藐视一切生命?这个站在最顶峰的不朽传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
  • 深海的低語

    深海的低語

    戰艦少女R的同人啦,世界觀不會特別大……大概吧,也就幾部小短篇可以講完的程度。講述了拉姆塔·艾科特(Ramta·Ax)以及他家艦娘和他朋友們的作戰歷程和日常生活,喜歡各位讀者喜歡。
  • 寂灭七魂

    寂灭七魂

    双魂同体入天骄,五载邪灵体至老!剑走天涯终遇其,一身为剑亦逍遥!风光万世离神陨,剑途难寻又易逃!莫道昔时伤泪事,为我剑道下折腰!五年前一代天骄,不知何时尽为一代天骄无故成为一代纨绔,纨绔也罢,却又是一代天骄,离奇的变化,族内人人不解,斗气修炼,等级制度道为道,一把剑名为天陨剑。欢迎加入寂灭七魂正版群,群号码:482895767
  • 走过的岁月

    走过的岁月

    我,很普通的一名学生,但是在遇见他们之后我变了,但是却不后悔所做的一切,因为,我们一起走过。
  • TFBOYS:三色堇在思念

    TFBOYS:三色堇在思念

    自古而来,唐家和易家就有纠缠不清的缘分,于是,这段缠绵的爱情故事,就从唐梦瑶和易烊千玺之间begi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