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罗敷严词拒太守从前,有一个女子,名叫秦罗敷,长得非常美丽。每天当太阳从东南角出来的时候,她就梳妆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城南陌上去采桑。路上,人来人往。挑担的少年、耕田的农夫和锄地的农人都看罗敷看得呆了。大家都为她的明艳照人而倾倒,忘记了自己正在干的活儿。有一天,罗敷照常到陌上去采桑叶。这时候,前方有一群骑着高马,身穿锦裘的公子正奔这边来。为首的人细细打量着罗敷,并且前来询问罗敷,看起来像个官员的人又来到罗敷面前说:“我乃太守,你可愿意跟我一起回府。”罗敷听后很生气,心想一定要教训他一下。打定主意后,罗敷就把自己的丈夫很好地夸奖了一番,并且还诘问这个太守已经有夫人,为何还调戏别家女子。荒淫无道的太守受到了一个女子的严词批评,红着脸赶紧离去了。
【原文】恶名儿难揭,好字儿难得。【译文】不好的名声很难被消除掉,好的名声却很难得到。
周处自新晋朝时,有一个人叫周处。他年轻时粗暴强悍,喜好争斗。左右的乡邻都很怕他,把他与河里的蛟龙、山中的猛虎并称为“三害”。后来,有人怂恿周处去杀蛟龙和猛虎,周处竟答应了。过了三天三夜,人们见周处没有回来,以为他死了。于是奔走相告,互相庆祝。不久,周处杀死了蛟龙和猛虎,回到了乡里。他见人们把自己当成祸害,心里十分难过,因此萌发了改过自新的念头。他找到当时的名士陆机和陆云,跟随他们潜心学习。从此,周处洗心革面,再也不做危害乡邻的事了。后来,他当了大官。
【原文】大嚼多噎,大走多蹶。【译文】大口大口地嚼东西容易噎到,走路时步子太大容易摔跤。
唐伯虎认错门唐伯虎从小就很聪明,尤其擅长作画。家人见他很喜欢画画,就让唐伯虎拜了沈周为师。一天,唐伯虎把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比了比,觉得自己不比师傅差了。于是他跟师傅说要回家看望母亲,不能再学画了。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思,决定教育一下他。于是,他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伯虎饯行。饭菜摆在后花园的一间小房里。这间小房平时总是锁着的。唐伯虎跟着师傅走进屋里,好奇地向四周张望。他看见外面景色很美。正当他看得入神之时,沈周说:“别光看,想去就去吧。”唐伯虎立刻抬手开门,可他怎么也打不开。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这扇门是师傅画的。唐伯虎觉得很惭愧,原来自己的画艺比师傅差远了,却急着辞师回家。从此,唐伯虎更加刻苦地学画,一步步成长为一个有名的画家。
【原文】为人若肯学好,羞甚担柴卖草;为人若不学好,夸甚尚书阁老。【译文】做人只要肯一心向善,即使干的是挑柴卖草的营生,也没有什么可觉得羞耻的;如果做人心术不正,即使做了大官也没什么可值得夸耀的。
李谦行善隋朝时代,有一位虔诚的佛教居士,姓李,名谦,他对父母很孝顺,自幼丧父,在他母亲去世以后,三年丧服期满,他便捐舍了自己的私宅给寺院。他继承了祖上巨大的遗产,所以家中很富裕,可是他的私生活,比穷人还要节俭,穿的是布衣旧衫,吃的是粗茶淡饭,终日以救济无衣无食的穷人为急务。邻里中有丧事无法殓葬的,他施以棺木。有兄弟因分财不均而争讼的,他就出钱补助不足的一方,以至于感动他们兄弟,让他们心生惭愧,也都成为善人。有一天,他看见贼在他的田中偷割稻谷,李谦不但不喊捉贼,反而不声不响地避开了,人家觉得很奇怪,他解释说:“俗语有言:树树要皮,人人要脸。人谁不要脸皮呢?人谁自愿为贼呢?都是因为天灾人祸,逼得没有办法,应该宽恕他呀!”
【原文】慌忙倒不得济,安详走在头地。【译文】慌慌张张不能够飞黄腾达,安安稳稳能够出人头地。
王羲之沉着处世东晋太尉郗鉴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丞相王导家的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于是便派一个门客到王家去选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做妻子呢?再说要是攀上太尉郗鉴做岳父,以后飞黄腾达就不愁了。于是,他们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早就飞了。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像平常一样随便,好像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神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儿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画着写字,那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他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报告去了。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儿、迷劲儿,是不愁不成才的。那么这个被太尉郗鉴选中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
【原文】话多不如话少,语少不如语好。【译文】话说得太多不如少说点儿,话说得少不如话都说到点子上。
晏子谏齐景公齐景公是个残暴的君主,很多人都不敢劝谏他,晏子却总是能用很精当巧妙的几句话就劝谏成功了。有一次,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很生气,命左右的人把他绑在大殿上,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下令谁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这时,晏子走过来,左手抓住犯人的脑袋,右手磨着刀,抬头问齐景公:“不知道古代圣明的君主肢解人时从哪个部位开始下刀?”齐景公知道是晏子用古代贤明的君主来劝说自己不要滥杀无辜,就离开座位说:“放了他吧,这是寡人的错。”晏子明知齐景公残暴,却总能劝谏成功,可见他的话总能点中要害。
【原文】小辱不肯放下,惹起大辱倒罢。【译文】若是不能把小的耻辱放下,很可能最终会引起大的耻辱。
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展开了战争。起初,吴国比较弱小,越国取得了胜利。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皇位。夫差抱着为父报仇的决心晨起夕归地操练士兵、演练战射。在越王勾践在位的第三年,吴王夫差领着大军进攻越国。由于上次的胜利,越王的军队没有把吴军放在眼里。结果,勾践大败。失败之后的勾践来到吴国当了吴王夫差的马夫。每当夫差乘车出游,勾践就手执鞭杖,徒步跟随在车左车右,任凭吴人恶语讥笑,只把耻辱藏在心中。后来,吴王夫差渐渐放松了对勾践的戒备之心,把他放回了越国。回到越国的勾践奋发图强,每晚都睡在草薪上,还在自己的头顶悬一颗苦胆,时不时舔一下,以此来勉励自己。后来,越国在勾践的治理下渐渐富强起来,之后又开始了跟吴国的争夺,而且越来越占据上风了。
【原文】天来大功,禁不得一句自称;海那深罪,禁不得双膝下跪。【译文】即使立有天大的功劳,也不能自己妄自夸耀;即使是有像海一样深的罪过,若一方肯双膝下跪来诚恳谢罪,也就烟消云散了。
冯异不居功更始元年,西汉宗室刘林率兵马数百入邯郸,拥立王郎建立割据政权,自称天子。光武帝刘秀率部将从蓟东向南逃走,日夜兼程,到了饶阳境内的无萋亭时,天气异常寒冷,人马饥饿、疲惫,冯异给刘秀送上豆粥果腹。第二天,刘秀对将领们说:“昨天吃了冯异的豆粥,饥饿和寒冷都得到了解除。”到南宫时,风雨大作,刘秀停车进入路边的一处空房舍内,冯异抱来柴火,邓禹烧火,让刘秀对着灶火烘干湿衣。冯异又让刘秀进食麦饭。后来冯异跟随刘秀打败王郎,被封为应侯。冯异为人谦虚礼让,在路上与将领相逢,便引车避开让路。进退都有规矩,有标示,军队号令整齐。每每停下来休息,将领们坐下来谈论自己的功劳时,冯异都躲到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破了邯郸后,更换部分将领,军士重新分配时,大家都说愿意分配到“大树将军”冯异那里做部下。冯异在光武帝刘秀危难时不离左右,服侍周到,可谓立了很大的功劳。但他并不张扬,反而事事谦让,后来果然受到了刘秀的重用。
【原文】一争两丑,一让两有。【译文】如果双方互相争执不休,那么两个人都会出丑;若双方都肯互相谦让,那么两人都会拥有美名。
将相和战国时,蔺相如因保护和氏璧同时维护了赵王的颜面而立功,被拜为上卿,官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为此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听说后,决定避免冲突,尽量少和廉颇见面。经过三番五次地躲避,他的舍人以为主人害怕廉颇,便联合起来对他说:“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伺候您,只是因为仰慕您崇高的道义!您现在和廉颇的地位相同,廉颇放出恶言恶语,您却因为害怕而躲避他,怕得太厉害了吧。再说这样的事,普通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对于将相呢?我们不才,但羞为你府上的门客,请允许我等离开。”相如坚决挽留他们,并对他们说:“先生们认为廉颇与秦王相比谁厉害?”大家回答:“廉颇比不上秦王。”相如于是说:“以秦王那样的威风,我都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斥责他,并羞辱他那帮大臣。我再不中用,难道就单单害怕廉将军吗?我认为,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用兵进犯赵国,只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将军罢了。如今我们不和,就像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样的话就正合了秦国的意。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保存我国的实力,不让秦国有机可乘。”廉颇听说了这些话以后,深感惭愧,觉得自己不如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于是登门负荆请罪,从此以后,两人彼此友好,结成生死之交,同为赵国效力。幼学琼林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