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9700000030

第30章 曾巩家族及其亲友门生(3)

自天子、大臣至于群下,自掖庭至于四方幽隐,一有得失善恶,关于政理,公无不极意反复,为上力言。或矫拂情欲,或切劘计虑,或辨别忠佞而处其进退。章有一再或至于十余上,事有阴争独陈,或悉引谏官御史合议肆言。”范之所以敢于直谏,在于仁宗的听谏:“仁宗常虚心采纳,为之变命令,更废举,近或立从,远或越月逾时,或至于其后,卒皆听用。盖当是的,仁宗在位岁久,熟于人事之情伪与群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至于是非与夺,则一归之公议,而不自用也。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而公与同时之士,亦皆乐得其言,不曲从苟止。故天下之情因得毕闻于上,而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仁宗之所以其仁如天,至于享国四十余年,能承太平之业者,由是而已。”

此序作于神宗元丰中,所谓“一归之公议,而不自用”,“天下之情因得毕闻于上,而事之害理者常不果行”等语,都是有感而发,是富有针对性的。王遵岩评云:“沉着顿挫,光彩自露。且序人奏议,发明直气切谏,而能形容圣朝之气象,治世之精华,真大家数手段。”吴闿生对此序评价尤高:“曲折顿挫,而一气舒卷,驱迈淋漓之气勃郁纸上。……(“仁宗在位久”至“而不自用也”)极言仁宗之德化,以其适与当时(熙宁、元丰)相反,故津津言之,以为借鉴。……句句转换,盘旋曲至,悱恻缠绵,使人反覆咏叹,自不能已;而于讥切当时之旨,始终含蓄茹咽,未尝稍露,文情高逊轩翥,敻不可及。”

《李白诗集序》(卷一二)首叙宋敏求所编《李白诗集》二十卷是分类编排,“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而序的主体是记述李白一生的曲折经历,短短的三百字,翔实可信:“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范传正为白墓志,称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

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浔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末评其诗云:“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闳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

《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而《新书》不着其语,故录之,使览者得详焉。”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一云:“文甚严洁,为考白诗之先后而次第之,故于白始终所更涉特详,而并辨《新》《旧》二书(指《旧唐书》、《新唐书》)之误。”

曾巩一生整理了大量典籍,每整理一部书,他都要写一篇目录序,如《战国策目录序》、《南齐书目录序》、《梁书目录序》、《陈书目录序》、《新序目录序》、《列女传目录序》、《说苑目录序》,其中有不少名篇。《战国策目录序》(卷一一)首先反驳刘向之叙:

“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这是全文主旨。

次论战国游说之士恰恰与此相反,结果是身死国灭:“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末论不可灭其书,只可明其非,明其说之不可从,不可为:“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崇古文诀》卷二七云:“议论正,关键密,质而不俚,太史公之流亚也。咀嚼愈有味。”方苞评云:“南丰之文长于道古,故序古书尤佳。此篇及《列女传》、《新序》目录序尤胜。淳古明洁,所以能与欧、王并驱,而争先于苏氏也。”

《南齐书》,梁萧子显所撰。曾巩《南齐书目录序》(卷一一)首论作史目的云:“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之故而为法戒,则必得其所托,而后能传于久,此史之所以作也。”而重点是论对史家的应有要求:“然而所托不得其人,则或失其意,或乱其实,或析理之不通,或设辞之不善,故虽有殊功韪德非常之迹,将暗而不章,郁而不发,而梼杌嵬琐、奸回凶慝之形,可幸而掩也。尝试论之,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并举《尧典》、《舜典》以为例,认为二《典》“所记者岂独其迹也?并与其深微之意而传之,大小精粗无不尽也,本末先后无不白也。使诵其说者如出乎其时,求其旨者如即乎其人。是可不谓明足以周万事之理,道足以适天下之用,知足以通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乎?”之所以能如此,就是因为史官得其人:“则方是之时,岂特任政者皆天下之士哉?盖执简操笔而随者,亦皆圣人之徒也。”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七一对这段史论评价甚高:“数语通论史学,洵名言也,且不独史法然也。”

接着曾巩批评“两汉以来,为史者去之远矣”,包括司马迁在内:

“司马迁从五帝三王既没数千载之后,秦火之余,因散绝残脱之经,以及传记百家之说,区区掇拾,以集着其善恶之迹、兴废之端,又创己意,以为本纪、世家、八书、列传之文,斯亦可谓奇矣。

然而蔽害天下之圣法,是非颠倒而采摭谬乱者,亦岂少哉?”至于《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后周书》更不值一谈。对《南齐书》的批评只有最后一段:“子显之于斯文,喜自驰骋,其更改破析、刻雕藻绘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岂夫材固不可以强而有邪?数世之史既然,故其事迹暧昧,虽有随世以就功名之君,相与合谋之臣,未有赫然得倾动天下之耳目,播天下之口者也。而一时偷夺倾危、悖礼反义之人,亦幸而不暴着于世,岂非所托不得其人故也?可不惜哉!盖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故为之者亦必天下之材,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岂可忽哉!

岂可忽哉!”但正如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南丰先生全集录》卷一所云:“以二《典》责萧子显,虽至迂至愚,亦不出此,要以发其胸中史学而已,读者不可不知。”此文重点确实是在发其史论,评史家得失如指诸掌,这也是此序价值之所在,而不在对《南齐书》的具体评论。

曾巩的题跋也写得很好,其《读贾谊传》(卷五一)先总论三代两汉之文的特色:“余读三代两汉之书,至于奇辞奥旨,光辉渊澄,洞达心腑,如登高山以望长江之活流,而恍然骇其气之壮也。

故诡辞诱之而不能动,淫辞迫之而不能顾,考是与非若别白黑而不能惑,浩浩洋洋,波彻际涯,虽千万年之远,而若会于吾心,盖自喜其资之者深而得之者多也。既而遇事辄发,足以自壮其气,觉其辞源源来而不杂,剔吾粗以迎其真,植吾本以质其华。其高足以凌青云,抗太虚,而不入于诡诞;其下足以尽山川草木之理,形状变化之情,而不入于卑污。及其事多,而忧深虑远之激扞有触于吾心,而干于吾气,故其言多而出于无聊,读之有忧愁不忍之态,然其气要以为无伤也,于是又自喜其无入而不宜矣。使予位之朝廷,视天子所以措置指画号令天下之意,作之训辞,镂之金石,以传太平无穷之业,盖未必不有可观者。遇其所感,寓其所志,则自以为皆无伤也。”中为贾谊一不遇而忧死辩护:“余悲贾生之不遇,观其为文,经画天下之便宜,足以见其康天下之心。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足以见其悯时忧国,而有触于其气。后之人责其一不遇而为是忧怨之言,乃不知古诗之作,皆古穷人之辞,要之不悖于道义者,皆可取也。贾生少年多才,见文帝极陈天下之事,毅然无所阿避。而绛、灌之武夫相遭于朝,譬之投规于矩,虽强之不合,故斥去,不得与闻朝廷之事,以奋其中之所欲言。

彼其不发于一时,犹可托文以摅其蕴,则夫贾生之志,其亦可罪耶?”末谓悲贾谊实自悲:“故予之穷饿,足以知人之穷者亦必若此。又尝学文章,而知穷人之辞自古皆然,是以于贾生少进焉。

呜呼!使贾生卒其所施,为其功业,宜有可述者,又岂空言以道之哉?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谁欤?虽不吾知,谁患耶?”论三代两汉之文气势磅礴,妙喻连篇;“古诗之作,皆古穷人之辞”,悲贾谊实以自悲,感情真切,是一篇十分优美的题跋。

曾巩《书魏郑公传》(卷五一)是一篇辨是非的题跋,辨魏徵“以谏诤事付史官”之是,孔光焚谏稿以掩君过之非。文谓魏徵能谏,唐太宗能纳谏:“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徵)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此为人所共知的史实,此跋之可贵在于就魏徵“以谏诤事付史官”一节反复论之:“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而太宗怒之,薄其恩礼,失终始之义,则未尝不反复嗟惜,恨其不思,而益知郑公之贤焉。”因为不当“灭人言以掩己过”,并以太宗末年之悔过,以伊尹、周公的谏语皆存于书以证其说,而历代暴君无谏词存世是“天下不敢言”的表现:“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接着又反驳主张掩过的种种借口,一是“《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是讳恶不是讳谏:“夫《春秋》之所讳者,恶也,纳谏诤岂恶乎?”二是孔光焚谏稿以掩君过:“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孔光之去其稿之所言,其在正邪,未可知也,其焚之而惑后世,庸讵知非谋己之奸计乎?……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末仍归结到颂魏徵之贤:“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七三论此文主旨说:“读《魏公传》,见“谏草付史官”一语,特地拈出,为其足以破孔光焚草之奸,而窒后世诸臣之借口,乃着此篇。彼泛谓表直节云者,未辨眉宇。”确实“表直节”不是此文主旨,“破孔光焚草之奸”才是此文主旨。前人对此文的反复论难颇多好评,《崇古文诀》卷二七云:“专是论后世削稿之失,反复攻击,宛转发明。后面三转论难,每转愈佳。此等议论,有益于世,足以破千载之惑。”蔡世远评云:“南丰此论,屈折尽透,比《范贯之奏议序》更曲畅。”姚鼐《古文辞类纂》卷九评云:“其言深切,足以感动人主,又繁复曲尽而不厌。”

曾巩杂记文往往夹叙夹议,引人入胜,如《墨池记》(卷一七)不着笔墨于景物,而是借王羲之勤学苦练来抒发议论。首写墨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由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提出种种疑问和推论,得出学不可少、道德更需深造的结论。次写学舍:“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同类推荐
  • 信马由缰

    信马由缰

    本书是作者阅读一些中外名家名著后写下的文字。包括国外的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无知》,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乌拉尼亚》,还有国内当代作家,如池莉的《熬至滴水成珠》、《来吧孩子》,叶兆言的《后羿》,赵本夫的《无土时代》等。作者以随笔的方式,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在乎评论作品本身,而在乎抒发自己的心情。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兴趣有时,随手找张纸片,记下联想或者心境,自娱自乐,信马由缰”。
  • 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本书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初尝台北的美妙旅程”、“行走台中的风和日丽”、“徜徉台南的慵懒时光”。本书以优美的文笔,图文结合的形式来介绍有关台湾的风土人情,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让读者得到有关台湾旅游的指导性信息,以一种小资的情调吸引时尚化的读者。
  •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茶余杂谈

    茶余杂谈

    《茶余杂谈》是作者闲时心得随笔,内容涉及社会风云变化、生活喜怒哀乐、对爱得追寻与渴望、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喟叹等等,借不同体裁、不同人物之眼,传递出“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的健康心态。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羽公子

    重生之羽公子

    世界杀手之王,因被最好兄弟出卖,穿越在异世名叫羽的少年身上,且看他如何执掌规则,醉卧美人膝!
  • 帝主幽尊

    帝主幽尊

    力大无穷的泣血通天猿,擎天撼岳;审判雷火的雷火天晶狮,嗷啸乾坤;毁天灭地的九头碧皇蟒,主宰苍穹的黑金流纹雕,震慑虚空的太祖虚灵龙······这是一个传奇的世界,强者可手握星辰,吞天纳地。亘古以来,一位位天之骄子演绎着那令人向往的旷世传奇,追逐那五彩斑斓的强者之路。传奇的世界,传奇的人生。女儿情,兄弟谊,一杯浊酒,纵马江湖。一个平凡的人,一颗不平凡的心,搅动这无尽天宇,争锋万道,主宰沉浮;一枪山河碎,一枪苍穹毁,一笑舞风云,一声惊天雷;苍茫中,有了属于夜的传说。
  • 和女神做同桌

    和女神做同桌

    屌丝男秦萧,在经历同桌离开之后进入了短暂的悲伤之中。“嗯,我有悲伤吗?”无意之中却迎来了新同桌。“啊,竟然是女神。”冥冥之中这难道是上天的恩赐。“NO,这个女神很难搞,不过却很单纯。”一群损友和所谓的情敌(也是乱党)要来夺他的心中女神。“孤王要剿灭你们。”且看屌丝如何成功逆袭搞定女神同桌。“啊,女神我要求抱。”温柔善良的女主角玲雅在经历被迫转学之后,又不断遭遇了更大的挫折,一步步的挫折促使她将要堕落,然在他的指引下却又慢慢成长起来。当所有的现实摆在眼前,他,她的路又该如何。
  • 铁胆冲锋号

    铁胆冲锋号

    世界最强大和方便的力量就是机甲,科学的发展超乎常人所想。这是个财团实力强可敌国,政府职位与实力挂钩的科幻世界。机甲在战争中就是主旋律,轰鸣声不会停止。操纵机甲的顶尖强者就是运动场上的明星们。就连美女明星的保镖都要是一名机甲师不可。无畏的勇气是前进的动力,铁胆冲锋一往无前!PS:相信科幻也可以爽快热血的书友请进,这是为你们写的书
  • 风舞九天

    风舞九天

    风起云涌,纷争不断,异界世界战争连连,在距离人间界遥远的地方,天降大灾,生灵涂炭,百年之约令其前往人间界寻得成仙之人,至此,风与舞相遇,一时间战火席卷整个人间界,原本的人间界三大种族陷入万年危机,强者纷纷出手,只为成仙,究竟是风与舞顺利会和,征战异界,亦或是被成功击退,成败在此一举。。。。成则名扬万世,征战各个大域。败则就此消去,遗憾风不能舞。
  • 无人生还岛

    无人生还岛

    世界有很多未解之谜,不管你信不信,那个谜底就在那里,等待有人解开。
  • The Fugitive

    The Fugit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和GUA

    TFBoyS和GUA

    三个从乡下来得纯洁妹纸偶然遇到了我们的TFBoys,她们会发生什么呢?
  • 今生今世能遇到你是我最大的辛运

    今生今世能遇到你是我最大的辛运

    这是一本关于TFboys的书,不是四叶草的请勿看,不然小心被揍!!本书情节请勿上升至现实,纯属虚构,蟹蟹!
  • 夕阳下骑马

    夕阳下骑马

    22年,不知年少轻狂,看尽人间百态,忆青春,有童年艰辛,青春叛逆,青涩爱情,这是一部青春回忆又略带愤世嫉俗的力作,那一天,我仿佛看到自己在夕阳下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