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9700000029

第29章 曾巩家族及其亲友门生(2)

曾巩的文章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有一种纵横开阖的法度。

《与孙司封书》(卷一五)是一篇为孔宗旦鸣不平的书信。孔宗旦(?-1052)字公韩,曲阜(今山东曲阜)人。为邕州司户参军,屡告知州陈拱,谓侬智高必反,不听。皇佑四年,依智高攻邕州,力守南门,州破被俘,欲任以事,宗旦叱骂之,遂被害。《宋史》卷四四六有传。此信首言孔宗旦在事变前能预测祸患:“窃闻侬智高未反时,已夺邕邑地而有之,为吏者不能御,因不以告。皇佑三年,邕有白气起廷中,江水横溢,司户孔宗旦以为兵象,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拱。拱不听,宗旦言不已。拱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拱又不从。凡宗旦之于拱,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拱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次言侬智高反,孔宗旦能死节:“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而事变后,孔宗旦不受褒赠,反与当时不御贼者同受责罚:“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此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

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拱,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拱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之所以不褒反罚,是因为各级官员怕为“己累”:“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拱,当时为使者于广东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理,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古往今来俱如此”,这不仅是当时之患,也可说是历代之患。文章就先告、死节及隐瞒其言展开,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有一种纵横开阖的法度。前人对此文评价甚高,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九九称此书“字字句句,呜咽涕洟”,何焯云:“反复驰骤,于作者为最有光焰之文,殆不减退之《张中丞传后叙》也。”清浦起龙云:“当日同官因讳言酿乱,遂深没其言以避责,言没而并其死不敢白矣。……推见隐微,有功信史,韩之《张》(《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之《段》(《段太尉逸事状》),曾之《孔》,参三而立。”

致谢是宋人书信的重要内容。曾巩《答范资政书》(卷一六)是为感谢范仲淹“赐手书及绢等”而作。先说自己无以致范之知:“巩学不足以明先圣之意,识古今之变,材不足以任中人之事,行不足以无愧悔于心。而流落寄寓,无田畴屋庐匹夫之业,有奉养嫁送百事之役,非可以责思虑之精,诏道德之进也。是皆无以致阁下之知者。”次谢范之知:“而拜别期年之间,相去数千里之远,不意阁下犹记其人,而不为年辈爵德之间有以存之。此盖阁下乐得天下之英材,异于世俗之常见,而如巩者亦不欲弃之,故以及此,幸甚幸甚。”末又推而论王公下贫士古有今无,是对范的进一步称颂:“夫古之人,以王公之势而下贫贱之士者,盖惟其常。而今之布衣之交及其穷达毫发之殊,然相弃者有之。

则士之愚且贱,无积素之义,而为当世有大贤德、大名位君子先之以礼,是岂不于衰薄之中,为有激于天下哉?则其感服,固宜如何?”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九九称其“颂而不谄,伉而不骄”,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二称其“虽寻常报书,然自无秋毫流俗”,确实是此书特点。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卷一六)是为谢欧阳修“撰先大父墓碑铭”而作,被过珙誉为“千年绝调”,“实为南丰集中有数文字”。首言墓志铭与史之异同:“夫铭志之着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史书善恶尽书,较客观,墓志铭旨在旌善,此与史异;但墓志铭也有警劝之道,又与史同。次言后世墓志铭之不实,皆由托之非人,书之非公:“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再论撰写墓志铭要求很高,非道德高尚的能文之士不能写出好的墓志铭:“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何)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而欧阳修正是“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故以谢作结:“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记传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由,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蹷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

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九九评云:“此书纡徐百折,而感慨呜咽之气,博大幽深之识,溢于言外。较之苏长公所谢张公为其父墓铭书(指苏轼《谢张太保撰先人墓碣书》)特胜。”

过珙评云:“将道德文章特地抬高,欧公正足以信今传后,卓然归美祖先,其立言品地,便加人一等。而感慨真挚中,更郑重有体,在南丰集中应推为千年绝调。”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七一评云:

“南丰第一得意书,乞言者、立言者皆当三复。”林纾对此书更作了详尽的评论,因涉及墓志铭写法,故不避其繁而引述如下:

此书起伏伸缩,全学昌黎。妙在欲即仍离,将吐故茹。

通篇着意在“蓄道德”、“能文章”六字,偏不作一串说,把道德抬高,言有道德之人,方别得公与是;别得公与是矣,又须用文章以传之。精神一副,全注在欧公身上。然而说近欧公时,忽又缩转,如此者再,真有力量,方能吞咽。入手把史体与铭墓之体对举而互较,立将“史”字撇去,归到铭文之有关系于死者,亦以劝戒乎生人;然劝戒之道,又近于史,又将吏体与铭体纽紧,作一收束,以下专论铭体矣。顾铭一不实,则背公与是,故人人虽皆有铭,作者非人,传者亦非人,有铭与无铭等,渐渐近到欧公及其先大夫之可传可托者,非时流之比。高高揭出“人”字,其下系以道德文章,郑重之极。在俗眼观之,似其下即当疾入欧公矣,顾乃不然,仍将“道德”二字抬高说,惟有道德者方能传信,传信于人方为公且是。说得万种难觅,又跌到文章不工亦不足传,是难上增难,专为欧公身分蓄势。至此似其下断无余语,必直捷扑到欧公身上矣,中间又说成兼此二美者,当世决无其人。果并世不能有者,又将如何?蓄势愈厚,则跌落本位,乃愈有力。

此时始清出先生之道德文章,盖亘古难遇者也,得公与是,又能传后,则愿望之美满,至于极处。文到正面,只此数语,然不能动人,则正面之精神,亦形萧索。妙在连用两“况”字。上“况”字是述感激之意,下“况”字是隐言己亦蓄道德、能文章者,其感激当倍于常人。道出“巩”字于感激中,却带出抱负,以下自谦,兼述祖德,把以上善人见传、恶人知愧意作一复述,又述到子孙感激之意,此是应有之言。至结构之精严,实为南丰集中有数文字。

以上是书信,曾巩的赠序文也很有名,其《赠黎安二生序》(卷一三),先写闻其人:“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继写见其人与文:“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才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再写黎生求序:“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然后就“迂阔”二字大发牢骚,大抒感慨,此为全文重点:

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全文围绕“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发议论,“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只能二者择一。赠序贵婉转,此序之妙就在于变忠告为请对方自择。正如朱宗洛所评:“行文之法,意以尽为佳,而味又以不尽为佳。盖意尽则理足,味不尽则神足。如此文,只是欲坚二生信道之意耳,文却就自己作无穷扼腕,见信道者之必困于今,然后转入二生,见欲求免困者,必违乎道,而得失之间,令其自为去取。令阅者自得其意于语言之外,故能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味不尽。”或如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一所云:

“曾公本欲规而进之正言,若反使自求诸言外。此文最善学韩,结处暗用范滂语翻案,文势抑扬反覆,可谓关键。”

曾巩《送周屯田序》(卷一四)写对致仕退休的应有态度。前写古今对致仕者的不同态度:“古之士大夫倦而归者,安车几杖,膳羞被服,百物之珍好自若”;“今一日辞事还其庐,徒御散矣,宾客去矣,百物之顺其欲者不足,人之群嬉属好之交不与,约居而独游,散弃乎山墟林莽陋巷穷闾之间,如此,其于长者薄也,亦曷能使其不欿然于心邪?”后写即使在世态如此炎凉的今天,也要善于对待:“虽然,不及乎尊事,可以委蛇其身而益闲;不享乎珍好,可以窒烦除薄而益安。不去乎深山长谷,岂不足以易其庠序之位?不居其荣,岂有患乎其辱哉?然则古之所以殷勤奉老者,皆世之任事者所自为,于士之倦而归者,顾为烦且劳也。今之置古事者,顾有司为少耳。士之老于其家者,独得其自肆也,然则何为动其意邪?”今天有大量的退休者,正可以此文为鉴戒。即使“不居其荣”,亦可“益闲”,“益安”而“自肆”,不因“不及乎尊事”,“不享乎珍好”而“动其意”。

范师道字贯之,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卷一二)是序跋之序,赞其直言敢谏云:“自至和已后十余年间,公常以言事任职。

同类推荐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 骂人的艺术

    骂人的艺术

    散文集,收有《巴西木》、《借光》、《观鱼》等30余篇随笔散文。
  •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3》就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作者和接待家庭一起快乐的生活等等。
热门推荐
  • 我来到了响鬼世界

    我来到了响鬼世界

    因为一块石头让我来到了假面骑士世界,让我有能力去守护我所要守护的人,同时也揭开这个神秘的世界
  • 邪剑演天

    邪剑演天

    〖近期最火爆的仙侠巨作〗一悲一喜一枉然。一草一木一红颜。一人一剑一天下。六界之大,我以剑正名。六界之大,我以剑正道。浩瀚六界,唯我以剑敢演天。
  • 橙子的逆天大行动

    橙子的逆天大行动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因为家的变故,身份曝光。为了强大,为了她的安全,她的父亲和他的爷爷亲手将她送走,六个月,半年的时间,她从一个小强成功变成了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回来时,她与他机场相撞,一见钟情;ktv时,她有危险,他挺身而出,英雄救美。当有人欺她时,他为她不顾一切。她报复她恨的人时,他在一旁看着,等她累了,他在继续帮她。他一直默默地守在她的身边。。。。。。
  • 连接阴间的热线

    连接阴间的热线

    阿峰是一名电台主持人,也是一名专讲鬼故事的主持人。本是无神论者,但接听了一次热线,就使他改变了,对鬼魂的认知。鬼魂无处不在,只是你看不见而已。如果哪天你见到的话,嘿嘿······恭喜你、中大奖了。阿峰也就是这样一位中奖之人,他不但能与冤魂通话,甚至黑白无常、钟馗都能联系他。更牛的是被阎王封为‘阴阳巡吏’。
  •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咒枣记

    咒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缔造西游

    缔造西游

    广袤三界,儒、道、佛、妖、魔五道共存。文字承载大道、拥有伟力,因其有声有形,可以读之书之,是以儒道修士又被称为读书人。把文字组合排列成为诗词文章,更是可以领悟道之奥义。浩然正气充沛天地,君子六艺修炼到高深可无敌。……当猴子还是一块石头,当老猪还是天蓬,当沙僧还是卷帘,当唐僧还尚未出生……诸天仙佛就已经设了一个局。然而当少年书生竹杖芒鞋回到大唐,诸天仙佛发现他们设下的局中多了一个变数……
  • 重生之我要逆袭

    重生之我要逆袭

    众多奇葩合为一体,踏上一条寻回鸡鸡的修炼之路。另类玄幻,奇葩剧情,誓必要开启逗逼玄幻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