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7600000029

第29章 远古追踪(8)

泰姬陵究竟有多壮观

泰姬陵始建于1631年(也有称是1632年),由来自中亚各地、土耳其、波斯、印度和欧洲国家的建筑师和工匠参加营造。据称,当时每天动员2万劳力(也说10万),耗费约4000万卢比(相当于400万英磅),历时了整整22年才竣工。

泰姬陵全长583米,宽304米,四周皆为红砂石墙,整座陵墓占地17万平方米。陵寝居中,东西两侧各建有式样相同的红砂石建筑:一个是清真寺,一个是答辩厅,呈均衡对称,左右呼应。

陵寝的四方各建有一座高达40米的尖塔,里面建有50级的阶梯。这座塔据称是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而上,登高朗诵《可兰经》,高呼阿拉,祈祷朝拜之用的。

从大门到陵寝,还有一条用红石筑成的甬道,两旁则是人行道,中间有水池和喷泉。池水倒影,奇花异草、灌木浓荫,相互映辉。甬道末端便是陵墓的所在之地。整座陵墓建在一座高7米、长95米的白色大理石底基上,陵高74米,上为一个高耸重叠的穹顶,以苍天为背景,轮廓优美;下为八角形的陵壁,四面各有一扇高达33米的巨大拱门,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有《可兰经》经文。其中有一句为“邀请心地纯洁者,进入天堂的花园”。

陵寝的内部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这是出自中国工匠的雕刻。在中央宫室里,还设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内置放着沙·贾汉和泰姬陵的两座大理石棺椁。不过,其真棺却是被安放于底下的一间地下室内。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120余种五颜六色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工艺精细、色彩华丽,可谓巧夺天工。

由于整座陵墓都是由大理石砌成的,因此一日之中,会随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阳光的强弱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线和色彩就会变幻莫测,呈现不同的奇景。每到月圆之夜,景色更为迷人。正如沙·贾汉所说的那样:“如果人世间有乐园,那泰姬陵就是这个乐园。”

总之,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简直堪称是一个完美无比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庄严肃穆、气势宏伟,富于哲理。那么

这一宏伟壮观杰作的设计和建造者又会是谁呢?

寻找泰姬陵的设计者和建造者

目前,有关泰姬陵的设计者和艺术风格流派问题,大致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波斯伊斯兰说”。数十年来,《大英百科全书》的作者一直认为,泰姬陵的建造者就是沙·贾汉皇帝,而主要设计者则是波斯人(也有说土耳其人)乌斯泰德·伊萨,并由他总揽其事,没有一个印度人参与构思。

第二种说法是“欧亚文化结合说”。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旧牛津学派的印度史学家史密斯。他认为,泰姬陵是“欧洲和亚洲天才结合的产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建筑大师,如意大利人吉埃洛米莫·维洛内奥,法国建筑师奥斯汀·德·博尔多等,都参加了泰姬陵的设计,并且泰姬陵在艺术风格上也颇具西方影响。

不过,这种说法遭到了印度穆斯林史学家莫因·乌德一丁·艾哈迈德的驳斥。他在1904年写的名为《泰姬的历史》的书中,完全否认了这座具有典型伊斯兰艺术的建筑物会出自西欧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的构思。

第三种说法就是“主体艺术印度说”。持这种说法的学者中,有已故的印度著名史学家马宗达(1888~1980)。他认为,在探讨这一功劳归于谁时,不应该忘却了印度自身的因素。首先,泰姬陵的平面图和主要特点不完全是新的,它与苏尔王朝舍尔沙的陵墓和莫卧儿胡马雍的陵墓,在建筑风格上有师承关系;其次,就其建筑材料——纯白大理石及上面的宝石镶嵌工艺水平来说,在西印度的拉杰普特艺术中早就已经存在了,因此不能把泰姬陵的设计和建造完全归功于波斯的影响和支持作用;此外,考虑到莫卧儿时代对西方已开放,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扩大,西方艺术的某些因素对印度建筑风格带来影响,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可见,关于泰姬陵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可谓各抒己见,莫衷一是。1968年,伦敦奥克教授撰写的《泰姬·玛哈尔是一座印度教神庙圣殿》一书中,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此,一些学者又开始搜寻论据,试图论证奥克教授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这又使对泰姬陵怀有浓厚兴趣的人们再次陷入迷津。

1986年。一个名叫戈德博尔的人又写了一本小册子——《泰姬·玛哈尔?》。它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对泰姬陵是否为沙·贾汉下诏建造一事提出异议,并给出了新的解释。

书中的异议之一是,一些史书记载的建造泰姬陵“动用2万劳力,历时22年”的说法,是源于法国珠宝商人塔维尼埃之口。这个人曾在17世纪对印度进行过5次访问,回国后写成了《印度之行》一书。但是,他本人并没有看到泰姬陵的破土动工,也不曾目睹它的大功告成,何况他也不会讲波斯语和印地语,那么他的说法就难以让人信服。

异议之二是,与塔维尼埃同时代的一些欧洲旅行家,在他们的游记和报告中也都不曾提及此陵。

异议之三是,英国的一些考古发掘报告书中也没有专门考证泰姬陵的记载,甚至连19世纪末就任印度考古总监的坎宁安勋爵都没有访问过泰姬陵。

异议之四是,考虑到亚穆纳河河水的涨落,早在建陵前就已有人修筑河堤与城墙,但它们决非沙·贾汉所建。

异议之五是,根据波斯文编年史《帝王本纪》的记载和穆斯林史学家赛·穆·拉蒂夫撰写的《历史上和记述中的亚格拉》(1896)一书的说法,“选择陵墓的遗址,原是曼·辛格王公的一座圣殿,但现今已归属其孙子贾因·辛格的财产了。”

综上所述,戈德博尔得出的结论是:泰姬陵并不是沙·贾汉所建造的,他只是在印度教王公的圣殿基地上拆除和搬迁了一些不符合他需要的东西,并进行了改建。

不过,这种说法虽然很新奇,但仍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实,因此人们至今也都难以接受和信服。

相关链接——泰姬陵的诞生

据称,屹立在印度亚格拉近郊亚穆纳河畔的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汉(1592~1668)为思念缅怀其宠妻阿柔曼·巴纽皇后面建造的一座陵园。皇后原名蒙泰姬·玛哈尔,讹称泰姬-玛哈尔,意为“宫中首选”或“宫廷之光”。

相传,年轻貌美的泰姬19岁就为莫卧儿皇帝生儿育女,共生了14个。1631年,在生最后一胎时,不幸因难产而离世。沙·贾汉惊悉后,悲痛已极,在病榻前,他曾答应皇后两项遗愿:一是不再续娶;二是为她建造一座陵墓。

此后,世人一直把泰姬陵视为沙·贾汉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一个象征,也把它看成是印度莫卧儿伊斯兰文化中的瑰宝。

非洲石头城之建造者

每当鲜花怒放、景色宜人的金色十月来临时,无数踏上非洲土地旅游观光的游客就会络绎不绝地涌向久负盛名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凭吊这座饱经人间沧桑的非洲大陆古文明遗迹,抒发他们的幽古之情。

大津巴布韦遗址地处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千米处。津巴布韦在土著班图语中意为“石头房子”或“可尊敬的石屋”的意思。早在欧洲殖民主义者入侵前,非洲人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19世纪后期,这里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取名为南罗得西亚。1980年,独立后津巴布韦人民以勤劳的祖先创造的灿烂石头城来命名自己的祖国——津巴布韦共和国。

被意外发现的石头屋

石头屋遗址最早是被葡萄牙人发现的。1868年的一天,一个葡萄牙猎人亚当-伦德斯在搜集猎物时,经过一片葱茏茂密的原始林海,走出这片人迹杳然的林海。结果无意之中,一座用花岗石垒砌而成的古堡就呈现在他的眼前。

这一发现使亚当-伦德斯惊喜万分。此后,不少科学家开始先后来到这里参观考察。

1871年,到这里探险的德国地理学家卡尔·莫赫最先将津巴布韦石头城这个奇迹公之于世。他说:“那是一大片聚在一起的石造建筑物,全没屋顶,都用灰色的花岗岩石块以精巧的技术建成,有些石块还曾雕琢。山上那些高大的石墙,分明是欧洲式的建筑。”

莫赫还进入城内进行了一番考察,并认为,有证据显示石头城的最初建造者生活都很富裕,而且势力强大。但是,对于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及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庞大的石头城等诸多疑问,莫赫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不过他还是认为,石头城的建造者不可能是非洲人,更不是当地卡兰加人的祖先所为。

莫赫的这种说法也许不足为据,但他在1876年出版的有关津巴布韦的报告,还是引起了世界各地不少学者和探险者们的关注,他们也开始相继前往大津巴布韦考察。

石头城的建筑特点

整个遗址由内城、卫城、谷地残垣三部分组成,所有的建筑物均用长约30厘米、厚10厘米的花岗石砌成,面积达1万多亩。其中,以内城显得最雄伟、壮观,而且保存得也最完整。

内城形状类似椭圆形,在东北部、南部和北部三面分别有一个进出口,城墙高约6米,东面城高达9米。城墙底部宽约5米,顶部约2米。在城墙内,还遗留着历史更为久远的矮墙,与其他几道断壁残墙连接,从而将城内分割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围场,使得整个内城显得纵横交叉,人们在里面行走如同进入了迷宫一般神秘莫测。

在大围场的东面,还坐落一座实心的圆锥形石塔,塔高11米,底部直径为6米,顶部直径约2米。离石塔不远处,还建有一个祭塔台。这是一个低矮的土台,据说在原始社会时期这里是举行生殖器崇拜的场所。

卫城建在距离内城不远的一个小石山山顶上,周长244米。卫城是顺着山势的自然走向建造的,聪明能干的石匠凭借熟练的技巧,将山上天然的岩石和用花岗岩砌成的石块建成了一座天衣无缝的宏伟建筑物,其中有一段城墙还筑在大自然造就的岩石山嘴上,壮观至极,令人赞叹。

整个卫城如同一座要塞一般,通往城墙的走道都仅能供一人行走,很利于防守。站在卫城顶上,真的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将整个大津巴布韦遗址都尽收眼底。

卫城内还建有一个古时皇宫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一些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不少文物,其中有中近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中国的青瓷残片,在一块圆形青瓷片上还用青釉刻了“大明成化年制”六个字。据推测,这很可能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带到非洲去的中国瓷器。

谷地的残垣地处内城和卫城之间,遗址上零星散落着一些矮小的石屋。从建筑规模和技术及从当地挖掘出的实物分析,这里原先很可能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区,人们在这里也发现了不少中国青瓷和阿拉伯、波斯的器皿。

在这些古建筑群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图、水渠、水井等,遗址的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从已发掘到的文物来看,大津巴布韦遗址曾是一座非常繁荣的城市,农业、冶炼业、对外贸易等都非常发达,而且曾一度与中国、阿拉伯、波斯等许多国家有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而且,这里的居民还通晓建筑学、力学、数学等多种知识,掌握了不少生产技能。

什么人建造了石头城?

津巴布韦遗址究竟是什么人建造的?

有人认为,它是由公元前来自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建造的;也有人认为,石头城应该是阿拉伯人建造的;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里应是非洲黑人建造的。

根据历史记载,最后在津巴布韦这个已颓败的城市居住的民族,由于战争原因大约在1830年“祖卢战争”期间,早已被全部赶走了。后来声称拥有大津巴布韦的阿孟瓜人,实际上并没有在当地居住过。如今,这里生活的是马绍纳族人的一个分支——卡兰加人,但是,他们至今还住在低矮简陋的窝棚中,生活似乎与这些建筑也毫无关系。而这一古迹的真正建造者,至今也无人知晓到底是谁。

相关链接——津巴布韦鸟

在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最珍贵的文物应该算是当年用于装饰大围圈顶部的“津巴布韦鸟”了。

该鸟用淡绿色的皂石雕刻而成,鸟身如鹰,而头似鸽子,脖子高仰,翅膀紧贴身子。整个鸟身长约50厘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顶端。

这种石雕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甚至信奉至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据说,在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曾有人先后发现了8只这样的“津巴布韦鸟”。在皂石柱上的鸟后来被人们称为“津巴布韦鸟”,现在它已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津巴布韦的国旗和硬币上了。

古老神秘的吴哥古城

在柬埔寨暹粒省境内,洞里萨湖之北,金边西北约240千米处的热带丛林中,有着一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吴哥。从远处眺望,5座莲花蓓蕾似的宝塔,突出在林海上空,蔚为壮观;到近处细看,大大小小600余座塔寺楼阁嵯峨峥嵘,令人叹为观止.但是这颗遐迩闻名。璀璨夺目的明珠却长期湮没在修藤巨树间,默默无闻达400年之久。

探秘吴哥古城

柬埔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拂去历史的风尘,我们知道柬埔寨国家的名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史书上。公元1世纪6世纪的柬埔寨称为扶南,7世纪至16世纪的柬埔寨称为真腊,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正式称柬埔寨。

同类推荐
  • 微观世界的故事

    微观世界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微观世界的故事,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基本组成图景、原子分子理论、微生物与细菌等元素化学、生物化学方面的内容,以各种故事和生动的情节穿插其中,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

    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

    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趣说万事万物的起源
  • 活动的生命之躯: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活动的生命之躯: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全面介绍了我们人类的动物伙伴,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科学知识。
热门推荐
  • 十年,一心守护

    十年,一心守护

    沐熙月,冷酷的面具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三只又会有怎样的经历
  • 半面残妆

    半面残妆

    雨灵悲苦的一生,在苦境中感叹人生的的爱恨,在人与人的距离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真谛。傣的人生在雨灵的牵动下,展现出异样的人生。未知的死亡来临只能是悲剧的开头,一切的一切都在变化中,坚强成长……
  • 极仙道祖

    极仙道祖

    剑指万千宗,因果终无头。无尽诛仙路,以证仙极道。以天地之极道,成就仙祖真身!
  • 血与誓言

    血与誓言

    为了最初的理想,为了儿时的誓言;身为世家弟子,却被仇家逼迫的有家难回。树秀于林,风必吹;那我就长的再粗壮点,看它吹不吹的动。“我只是想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哪怕要流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完成自己的誓言。”叶枫坚定的说道。让我们一起奏响血与誓言之歌,为叶枫加油吧!!【新书求支持!!】
  • 堂吉诃德(上)

    堂吉诃德(上)

    小说描写一个穷乡绅读骑士传奇入了迷,决心复活中古时代的游侠骑士制。他化名堂吉诃德,穿上古老的盔甲,骑上一匹瘦马,带上农民桑丘做侍从,出门游侠。一路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吃了不少苦头,闹了不少笑话,最后无功而返。临终醒悟。小说深刻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想,主人公成为世界文学史及社会思想史上不朽的典型。几个世纪以来,千百万读者不断从中吸取思想上、创作上和审美愉悦上的营养。
  • 职工饮食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职工饮食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至尊七魄

    至尊七魄

    父母双亡使他受尽折磨,因为一块奇异的石头,他重获生命,走上了逆袭之路,拥有万千后宫,无数财宝。
  •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国内第一本面向公务员考试的心灵励志兼方法指导书,全书全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第二部分则是对公务员考试笔试《行政职业测试》和《申论》两门课的难点、特点、考试技巧进行分析,并制定为期21天的“三轮”复习方法;第三部分是针对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进行各类情景模拟并指导考生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出最好效果;第四部分则是指导考生在体检、政审环节要准备哪些资料、有哪些注意事项。第五部分是按具体情境分析刚刚当上公务员的年轻人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这一部分系作者亲身体验,其精彩程度堪比《侯卫东官场笔记》等小说;而实用性更胜一筹,曾引得百万网友疯狂转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雪凌学院:拽丫头遇上霸道校草

    雪凌学院:拽丫头遇上霸道校草

    一个是世界首富的儿子,另一个是第二首富的女儿,两人早早被家里人定了婚约,却不知道,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命运早就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