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文明也是因为印加人统一中安第斯山区,建立印加帝国而得名的。印加人原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个部落,10世纪以后,他们逐步北迁,一路征战,并于1243年来到现今的库斯科,在瓦纳卡里山上扎下营寨,从此定居,直至毁灭。
神秘的纳斯卡线条
1939年某下午,在秘鲁南部的纳斯卡高原上,两个美国人发现这里有一片标记,覆盖了数英里,好似一本巨著上众多的神秘便签。有很多指向不同的线条,呈苍白色,遍布在沙漠上。两人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书被他们找到了。
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纳斯卡高原成为考古学家考察的热点。他们很快在此发现了很多图案,有弧线的,也有直线的。同时还在相邻的山坡和沙漠的地面上找到了巨大的动物形体,比如有一只蜂鸟,有300米左右;有一只卷尾猴,长108米;有一只蜘蛛,细腰,45米长;还有一个巨大的蜡台等物。和相邻的山坡上很快就震惊了全世界,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们陆续来到。在考古学家们发现的线条中,能够达到8000米。
考古学家无法解释这些图案,但以“纳斯卡线条”给他们命名。
神秘的线条来自何处
科学家们对这些巨大的线条说法各异,但都无法找到相关的证据。
一支意大利考古队与1983年在纳斯卡地区发现了很多装饰有动物图案的陶器,在荒漠中发现的更多更频繁。人们相信是古纳斯卡人制造了这些相同的线条。
发现陶器的具体位置在线条所处的同一地层里,因而陶器与线条的年代相当接近。碳14的测定结果显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后300年,古纳斯卡人制作了这些线条。
长久的风吹日晒,使纳斯卡平原上最常见的黄沙和黏土上所铺的砾石和火山岩呈现黑暗的颜色。刮去几厘米黑暗色的岩石层,显露出下面苍白的泥土,好像在天然的黑板上画了白色的线条。如果换了一种气候条件,这些线条会因风化侵蚀而磨蚀。纳斯卡的风化作用却很弱,几乎没有强风,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这些使得纳斯卡线条很好地保留至今。
可是直到20世纪40年代,人们才在飞行中发现这种巨大的纳斯卡线条。创造这些线条的时代距今2000多年,人们没有能力看清线条的全貌,这是当时的科技条件所限制的。人们不禁疑惑,巨大的直线、弧线以及动物图案到底是经过纳斯卡人怎样的设计过程才制造出来的?
经过研究,德国女数学家玛利亚·赖歇发现,在这些巨大的线条中,有许多爬越了山坡,穿越了山谷,虽然跨度很大但却保持笔直。很可能这其中利用了木桩间的拉线,要想使整条线路笔直,只需三根木桩在目测范围内保持一条直线。同时,他们认真地做了实验。尽管他们的实验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是仍有一个疑点:除了线条,纳斯卡地区还有弧线组成的图案。
在赖歇临近逝世时,她找到了一个答案:弧线是先固定一头的线,并在另一端通过旋转画出了图案。并且她认为,在画出弧线前,古纳斯卡人首先会设计图案,画在约1.8米的小块地皮上。设计者们先在图纸上确定弧线、中心点和辐射线的适当比例,之后适当放大,发现于几片较大图案旁的泥土草稿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尽管赖歇很努力,讲解得也很详细,但人们并没有完全接受她关于巨型线条是如何刻制出来的解释。像巨大的蜘蛛、神奇的牧羊人这样的图案,她仍无法做出具体的解释,因为这些线条的形状在地面上根本无法辨认。
冯·丹尼肯于1968年出版的了众神的战车》,书中有个观点:纳斯卡线条与外星人有关,是他们驾驶飞行器时的跑道。他认为,降落在纳斯卡高原的天使修建了跑道,为飞行器的顺利飞行做好准备,从线条形状看,非常像机场的跑道。
但是,他的观点很快遭到普遍的反对,因为没有跑道,航天器也可以照常飞行,再者,纳斯卡的沙土很柔软,难以担得起飞行器。
然而,尽管科学家否定了冯·丹尼肯的“外星人假说”,这个理论毕竟给了人们一些启发。天空成为人们新的考虑点,人们猜想,天上的星座有没有可能是古纳斯卡人绘图的参照呢?
1983年,一支意大利考古队考察纳斯卡地区的南部,结果卡华赤古城浮出水面。卡华赤古城中有几十座金字塔,皆有30米高,广场很宽阔,石级也很雄伟。奇怪的是,从遗迹的发现成果看,这里只有过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却没有繁忙的市镇中心和军事活动。
那么,古代的纳斯卡人的居住地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找寻纳斯卡人的住地
不久后,人们在文蒂拉发现了古纳斯卡人的大量生活痕迹,文蒂拉位于纳斯卡线条范围的北端。种种证据都说明这里曾是一个真正的城镇,尽管农业耕作造成了很多破坏。著名的纳斯卡线条区域是从文蒂拉至卡华赤,从居住区到祭祀区。通过这些发现可以相信,每逢节日,古代纳斯卡人都要经过纳斯卡线条所在地,赶到卡华赤进行大规模的朝圣和祭祀。
可见,纳斯卡线条与祭祀活动的关系和密切,位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古代纳斯卡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祭祀呢?
据现代民族学的观点,生存是原始民族最重要的问题,所以他们要祭祀和祈求的往往就与生存有关。缺水是纳斯卡地区的严重问题,安迪斯山脉所提供的水源是现代纳斯卡人生活和农耕的保障。干旱年年出现在卡华赤以下的地区。古代的纳斯卡人修建了一个交错着150千米的沟渠的灌溉系统。这些同时具有入口和入口的沟渠,大多深埋在地下。纳斯卡线条的区域恰好与这些沟渠的所在地一致。
研究人员认为,古纳斯卡人引水的天然渠道是地下的岩石断层,这些断层是由远古时期频繁的火山活动所导致的。一名研究人员于1997年发现一个岩石断层。刚刚翻越一个小山脊,纳斯卡体型体系和线条群落出现在他的眼前,非常壮观,那个岩石断层就在这些线条区域的尽头。忽然,他意识到,有一个水源在下面。研究人员认为,像绘制的供水系统图一样,这些巨大的图形和线条很可能是纳斯卡人使用的标记,用于用来记录地下水源地的位置。如此说来,一个庞大的水源应该就在它下面!
由此可以推想,古纳斯卡地区是由不同家族组成的社会。为争夺水源,可能会引发战争,这显然要付出血的代价。于是家族们商量,公平公共地使用水源。最终,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分割纳斯卡地区的水渠,并同时服务于不同的家族。为了公平划分,每个家族在地图上标注自己家族所独有的族徽,以表示水流的方向和自己水源地的范围。从此,纳斯卡高原的陶器上就出现了蜘蛛、猴子、巨鸟等图案。
越来越多的学者表示赞同此理论,但是纳斯卡线条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人们至今也难以回答。
点击谜团——水宫殿之谜
有“恶魔之地”之称的宫殿据传闻藏有魔鬼而得名,它位于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郊外的埃列巴坦。每当从这个宫殿的殿外路过,人们总能听到宫殿里传出神秘的流水声,但是却很少有人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出于好奇心,一对情侣在1920年进入了大殿。然而就在进入的一刹那间,他们忽然被一声巨响惊吓到,大水立即从地下冒出。两人马上回身逃跑,却意外的发现,看似高过门槛的水实际却不会溢出。大水几乎在瞬间又忽然消失。两人再次大胆地走进去,结果一座古罗马式厅堂展现在眼前,高耸的大理石柱、美丽的雕像和高雅的壁画都表现得金碧辉煌。
考古学家们听说后,立即展开了对宫殿的勘察工作。他们认为,这个宫殿很可能建于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定都以后,时间约为公园4世纪。殿中大水的涨落,每昼夜会进行6次,都发生在固定的时间,极有规律。更怪的是,控制大水涨落的闸门似乎就是宫殿大门下面的一堆碎石。引水管道又好像是,似乎是一排空心的圆柱,位于碎石下。
这座宫殿的建筑材料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罗马人的蓄水池,只是蓄水池有必要如此华丽吗?并且还有着控制大水涨落的功能?还有,高过门槛的大水为什么却不会溢出呢?没有人知道。
所罗门王的“宝藏”
耶路撒冷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共同的圣地,它作为这样一座圣城,举世闻名。耶路撒冷最早被称为“耶布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中部。
据传说,一个被称为耶布斯人的部落来到这里时,大约为公元前2000年。另一个叫迦南人的部落之后也来到了这里。他们用“尤罗萨利姆”称呼这个城市,有“和平之城”之意。
所罗门宝藏的来历
犹太人的首领大卫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占据了这座城市并在此建都,统一的犹太王国形成了。他们给这座城起了一个很希伯莱语化的名字——“犹罗萨拉姆”,汉语译为“耶路撒冷”。
后来,所罗门王使耶路撒冷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他建造了建成了包括巨大的犹太教圣殿在内的一系列城市建筑。在锡安山上,犹太教徒建立了犹太教的圣殿。它的周围有一道石墙,总体的建造花费了7年时间,最后成为200多米长、100多米宽的建筑物。耶路撒冷从此成为他们眼中的圣城。
在圣殿的圣堂里,典藏着金“约柜”和“西奈法典”这两种最为珍贵的圣物。摩西在西奈山顶上得到了金“约柜”,里面藏着耶和华的圣谕。耶和华是以色列人最崇拜的上帝。同时,摩西还带给以色列人一套从上帝那里得来的法典和教规即“西奈法典”,用于约束以色列人的行为。金“约柜”是两个技师特制而成,材料是黄金。
根据传闻,每年所罗门可以从属国征收到666塔兰黄金(1塔兰相当于150千克),是一个富裕的国王。圣殿里同时藏有所罗门的财宝,即“所罗门珍宝”。
在所罗门死,犹太王国分裂为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犹太国和以色列。犹太国由所罗门的后代统治。北方以色列的祭司仍到“犹太圣殿”献祭,因为他们没有单独的宗教中心,也因为金“约柜”还在犹太国。
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90年向犹太发起进攻,耶路撒冷在三年后终于被巴比伦军队毁灭。巴比伦军队收获了大批犹太人俘虏。这就是“巴比伦之囚”事件,两件圣物也随之不见了。
寻宝之旅
以色列长老耶利来是第一个踏上寻找金“约柜”的旅程的。耶利来是“巴比伦之囚”的幸存者,他趁巴比伦人走后,立即寻找金“约柜”。在圣殿的废墟里,耶利来找到了“亚伯拉罕巨石”——金“约柜”的存放之处。但是,他却没有找到金“约柜”。
20世纪初,有人认为,“亚伯拉罕巨石”底下的暗洞可能就是保藏金“约柜”和“所罗门金宝”之处。长17.7米、宽13.5米的“亚伯拉罕巨石”,是一块花岗岩石,由大理石圆柱支撑着,比地面高出1.2米左右。在穆斯林的眼中,“亚伯拉罕巨石”为“圣石”,也是伊斯兰教的圣物。“亚伯拉罕巨石”下面有30米高的岩堂,还有很多的洞穴,因而人们认为这里很可能是两件圣物的所在地。
这个观点流出出去后,有几个英国冒险家就试图从岩石下找到这两件圣物。但是岩堂的守护人发觉了这两个人的动机,并将其驱逐出去。二人败兴而归。
后来又有人称,“约亚暗道”里才是金“约柜”和“所罗门珍宝”的收藏地。“约亚暗道”是一条可从城外通到城里的秘密通道,发现者是大卫王,发现的情况比较偶然,发现于攻打耶路撒冷之时。据说所罗门圣殿曾与“约亚暗道”相连。
1876年,一名游览清真寺遗址的英国军官在耶路撒冷近郊,发现了一个石洞,顺又石梯的石洞。出于好奇心,他在石梯的帮助下走入洞的深处,结果又发现了一个圆洞。利用绳子进入圆洞后,又出现了一条暗道。这条暗道的尽头是另一个山洞,很狭窄,也很漆黑。历经波折,他最后终于到了洞的外边。令他吃惊的是,从洞中出来的他居然已置身耶路撒冷城中!有人认为,这条通道是说中的“约亚暗道”,它应该建于大约公元前2000年。
20世纪30年代,两名美国人在“约亚暗道”里发现了另一条秘密地道。这条地道与“约亚暗道”的土质不同,且有被沙土掩埋的阶梯。两人想到用铁锹来挖沙土,可是他们越挖越感觉流沙比之前增多,甚至要堵住地道口。两人赶紧抽身逃出。次日时却发现流沙又堵上了地道的入口。
直到今天,金“约柜”和“所罗门宝藏”这两件圣物仍然是一个谜。近年来,巴勒斯坦的一些重大发现,使得这个话题再次变得热门。
相关链接——亚马逊密林中的黄金城
印加帝国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强盛的国家,它以南美的秘鲁为中心。在它的都城内,纯正的金银装饰着宫殿和神殿,华美壮丽,金碧辉煌。到了16 世纪初,印加帝国被西班牙人推翻。西班牙人同时将黄金宝石占为己有。据传闻,印加帝国的黄金全都来自于玛诺阿国,那里的酋长叫帕蒂。西班牙统帅庇萨罗于是组织探险队前往寻找玛诺阿国,带队深入亚马逊密林。
然而,在亚马逊这片原始森林里,随处都充满了恐惧和死亡。除了猛兽毒蛇,这里食人部落,非常可怕。庇萨罗也不得不像其他探险队一样知难而退,毫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