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43200000009

第9章 窑民李玉德

在我的长城探索旅程中,我曾两次经过盐池的境地。一次是与宁夏的朋友在盐池城外的长城与古堡流连,而第二次则是有目的地深入到城里探访李玉德。李玉德的故事是我在长城边上道听途说的,在见到他本人之前,我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在一个熙熙攘攘的县城里还会有“窑民”存在。然而,当一个真实的李玉德站在我的面前,以及当我走进李玉德那个称之为“家”的简陋窑洞时,我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自题

盐池城,原名花马池,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其北部为风沙区,属毛乌素沙漠的一部分,中部为丘陵滩地,地势平坦开阔,而南部则为黄土沟壑区。

今盐池城为盐池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砖石早已被拆用,仅存夯土残墙,东、南、北三门俱毁。盐池,春秋前为西戎之地。《史记·秦本纪》载,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以后该地便为秦的割据势力范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盐池设朐衍县,属北地郡辖。

盐池县及灵武县虽紧临黄河,但因秦汉之际,设防均在阴山一带,而后来这一地区又为少数民族割据政权所占,所以其军事地位始终不很重要。直到明正统之后,蒙古族进驻河套地区,这一带的军事地位才突出起来。

——摘自《中国长城网》

有四道长城在周边围拢的宁夏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境内80%为沙漠化土地,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是盐池县自然气候的基本特征。“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子满地跑,沙丘比房高”,是盐池县多年前生态状况的真实写照。很多人以为盐池是产盐的地方,其实,盐池与盐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只是该县的土地多为碱性沙地而已,因此农作物不易生长。明代这个地方属于军垦,只有很少的边民,也没有府县衙署,境内有两大兵营,一是花马池营,一是兴武营,营内士兵平时为耕,战时为武。今天的盐池县城就是当初的花马池兵营。时世变迁,如今古代的兵营已被交错的街道和密密的楼群所代替,只是在不经意间偶尔能辨认出嵌进街区中的旧城墙以及嵌入城墙的民居。城墙与人居胶合在一起,早已融为一体。古老城墙的巨大影子折射在这个安逸的西北小城里,里外透出现实与历史交织的况味。

行走在盐池,感受到的是西北小城的独特魅力,街道宽且安静,头顶的天很蓝,像湖水一样明净清澈,空气虽然有些干燥,却是少有的清新。在汽车站两旁的街边,闲来无事的老乡三三两两坐着谈天说地。如果你向他们打听长城,他们多半不知长城为何物。原因是这里的长城不叫长城,而叫“边墙”。早在明代,这里的长城就称为边墙。秦始皇当朝时举国修筑长城,尸骨成山,为天下百姓所痛骂。明朝是历代修筑长城最多的朝代,比秦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害怕百姓将此举与秦的苛政类比,所以避而不叫长城,改称边墙。陕西的长城叫“大边”、“二边”,宁夏的长城则叫“河东边墙”,或叫“头道边”。同理,即使你往东再走上一千里到华北地区的明长城,当地的老乡仍然管它叫“边墙”。

盐池县境内的明长城是俗称“河东边墙”的一部分。长城西接银川黄河东岸的横城堡,进入盐池境内,由西北向东南横贯盐池县北部,而后向东延伸,在陕西省定边县城东南与陕蒙交界地带的明长城相接。在盐池县域,罕见的有四道长城,其中隋朝有一道,明朝有三道,均横卧于盐池北部周边,以至于盐池县城的城墙与长城的城墙在县城的北边几乎挨在了一起。

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两道墙都已经彻底败落了,没有人再关心和在乎它们的存在。在经历了太多的战乱和清贫的日子后,生活在这个中国西北部沙漠边缘城镇里的人们切身体验到,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发展才是第一位的。然而,并不是所有抱有这种观念的人都能够有机会过上他们期望的生活,起码,“窑民”李玉德仍在贫困中挣扎。

我是在县城的政府广场上与李玉德相遇的。面对这个和蔼面善、行动稍有不便的西北老头,我坐到他身旁套近乎、询问、闲谈,之后接受他的邀请,次日登门拜访,可以说一见如故。

在这座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的西北长城边的小镇里,71岁的李玉德与他的家人至今仍旧栖身在长城城墙下的窑洞之中。当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踏入这个“家”的门洞的那一刻,胸腔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玉德家的两孔窑洞,如今住着一家三代六口人。其中一孔住着他的小女儿、女婿以及两个外孙女晶晶与萌萌,另一孔是连体洞中洞,用来做厨房、餐厅和卧室,李玉德就住在这边。我去的时候,炕上趴着他的孙子,在银川读高职,19岁,正值放假回家,准备到华东一带实习。也许是晚上玩累了,躺在爷爷的炕上不愿起来。

李玉德的家世可谓颠沛流离。他在陕北榆林出生,因躲避战乱,9岁那年随父母逃离榆林,先是到了定边,19岁辗转来到盐池,因为贫穷,一家人一直居无定所。25岁那年,风餐露宿的父子俩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煎熬,于是铁下心肠,在县城北边的长城城墙上凿了半个月,硬是在坚固的城墙下掏出两口窑洞住了进去。掏窑洞后第二年,经人介绍,李玉德娶了一个同样来自陕西榆林的女子为妻,算是成了家。可婚后第二年,父亲悄然离世,李玉德用一张草席把父亲裹了埋在城墙外面。

李玉德没想到,当年这一锹挖下去,他的一家祖孙三代在这黄土窑洞中一住竟是将近五十年!当初只有他们一家在长城墙边形影相吊,如今在城北长城周边后盖的房屋已经将他家围拢,若不算墙体内的洞,他家所占的面积,则仅有窑洞外面一米多宽、五米多长的一个被他称为“院子”的咫尺之地。

掏窑洞住进去的第二年,父亲过世,大女儿出生,为生活所迫,李玉德不知从哪里搞了一块羊肉拿到市场去贩卖,没想到却为此遭来横祸,被认定是投机倒把行为,结果全家被遣送到农村。直到1975年媳妇因病去世后才被允许迁回城里。李玉德回到城墙根下,当初挖的窑洞居然还在,只是被邻居用来堆放了杂物。李玉德向邻居讨回窑洞,稍做清扫,一家人又重新住了进去。八十年代后,他终于得到了平反,而自己已经进入暮年,只能靠儿女们赡养。

李玉德自媳妇生病去世后,一直没有再娶,自己一个人将三个孩子拉扯成人。在李玉德现在住着的那孔窑洞墙上,依然挂着他们夫妻俩的一个泛黄的合影相框,老汉用这样的方式寄托对老伴的思念。

李玉德告诉我,他是独生子,母亲早亡,从小跟着父亲流离失所,一晃竟离开家乡六十多年。早些年他曾回过榆林,寻找儿时的记忆,结果物是人非,毫无收获,总共才呆了四天就返回了盐池。他说现如今在榆林举目无亲,这辈子再也不会回去了。“回去的感觉让我发怵,我这辈子活得特别窝囊,”他自嘲地感叹。

“我从小没有母亲,父亲去世也早,找个女人,女人却早早撇下我,留下三个娃。那些年,我们当过城市黑户,下过农村,住了一辈子窑洞,实在是命苦啊!”李玉德哽咽地告诉我。我无言以答。

我问过李玉德老人,在城墙上挖洞,政府是否向他收取过“土地占用费”之类的款项。言下之意,我是觉得纳闷,他们一家在长城上掏洞居住几十年难道没人来管?老人说从来没人过问此事,也没人要求他离开这里。只是后来才知道,他掏洞的“边墙”其实就是长城,按照长城管理法,他的窑洞属于违法建筑,掏洞也属于违法行为。但如果离开窑洞,他却没有安身之地。“我是城镇平民,没有任何收入,所以也根本买不起房子住。”

李玉德告诉我:“奇怪的是,政府不但没有撵我走,还曾带过好几批人来参观过我的窑洞,甚至还有长城专家、记者,连学校里的学生娃娃也都集体来凑过热闹,弄得我好不自在,可就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办。老实说我也不想一辈子窝在这里。”他说窑洞已经有四五十年了,几乎成了危房,现在女儿和女婿最怕下雨天,一下雨,水就沿着窑洞往下渗,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哪一天窑洞突然坍塌了,一家人逃都逃不出来。

李玉德生活拮据的转机发生在实行城镇人口低保政策之后。他告诉我,区里一开始来人问过他,每月拿多少钱够生活开支,一百元是否够用?“这真是有点莫名其妙,低保要拿多少钱怎么由我来说?我说够,那是说谎,说不够,又会给政府添麻烦,你们看着给吧,我知足。”老人对我讲述道。于是,李玉德成了盐池城里第一个领取低保的人,当时的一百元钱也勉强够他最低开销。他对我说,“人要有良心,钱这东西,只要有就行,没必要跟别人、别的地方作比较,这年头谁都不容易。”

在这窑洞里,贫苦的“窑民”李玉德有了第二代,如今,第三代的两个外孙女晶晶和萌萌也已经亭亭玉立,但他们的家境依旧没有什么改变。同住的小女儿夫妇靠着在盐池县政府前面的广场上摆一个电动玩具车谋生,玩十分钟付两块钱,天气好的时候每天能赚上三四十块钱,另外就是帮着运送煤气,送一罐三块钱。两个外孙女一个读初一,一个读小学三年级。可惜小的那个外孙女孩提时因病落下聋哑的残疾,只能借助助听器与人交流。我在窑洞里为祖孙拍照,她只会咧着嘴冲我笑,并不言语。

他们的家简朴而洁净。虽然是黄土窑洞,但所有的桌面、柜面都擦得干干净净。窑洞的窗口上还摆放着几盆鲜活的花草,可以看出,祖孙三代并没有因为贫困而放弃对生活的梦想与追求。只是,连晶晶和萌萌早些时候在路边捡回来的小狗“点点”都在这孔窑洞中生下第六胎了,却没有人告诉他们,还需要在这两孔有着近五十年洞龄的窑洞里待到什么时候。

走出李玉德那孔阴暗狭窄的窑洞,我被强烈的太阳光刺得难以睁开双眼。到了李玉德要去广场女儿摆摊的地方帮忙的时间,我们一同离开李家。我步着老人的后尘,踉踉跄跄地沿着邻家的墙边走向外马路,心被一股热潮强烈地冲击着。

走出盐池城向西,沿着公路向银川进发,在兴武营一带的长城两侧看到,盐池县已经为其境内九十多公里的长城修筑起铁丝围栏,将摇摇欲坠的土墙隔离开,以避免遭受更大的损毁。把“奄奄一息”的长城“圈养”起来,在盐池算是一个创举。当地的友人告诉我,宁夏自古为边塞要地,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其境内共有长城遗址1507公里,其中可见墙体为506公里,几乎全区每一个市县都有长城遗迹,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对长城的保护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过去那种随意挖掘、随意毁坏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我祈祷长城,同时也祈祷李玉德老人。如果因为加大长城的保护力度而使李家窑洞有一个好的归宿,李玉德老人一家有个好的归宿,那该多好。

同类推荐
  • 混迹在明末

    混迹在明末

    现代宅男来到明末当上了海盗头子!面对无时无刻存在的生命危险!只能???
  • 挽唐

    挽唐

    玩天下最美的女人,喝天下最烈的美酒,做天下最逍遥的公子哥。唱最豪爽的诗。弹最动人的曲。看尽浮华三千,不如逍遥一世,巍巍大唐,陌刀霍霍,让《挽唐》为各位怀揣着穿越梦的公子哥们开创一段独特的铁血风流史,我帷幕下的睿智诡计,不为权倾天下,只为安身保命,风流快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大秦始皇

    大秦始皇

    大秦王朝丰功伟绩,扫六合灭诸侯统江山。开始始皇之路。千古君王,统领万代江山,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这是一部既短暂又漫长的英雄历史传奇,关于理想,关于热血,关于感情,关于痛苦,关于人生的壮阔,关于心灵的自由……。周世宗郭荣(俗称柴荣)是五代公认最伟大的君主,他的皇后符氏是该时期最负盛名的女性之一。他们原本都被命运抛入了人生低谷,家破人亡,痛苦无告,却穿过万千阻遏走到了一起,彼此爱恋,彼此慰藉。他们携手于荆棘中奋力前行,燃烧生命,去实现理想。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做个像唐太宗那样的好皇帝;她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与他一起,为久遭乱离的中原开创一个平安喜乐的新时代。然而天不假年,他们相继倒在了追梦的路上。符后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世宗去世时,年仅三十九岁。他们的人生由此充满悲情。
  • 重生之北宋末帝

    重生之北宋末帝

    当北宋最后一个皇帝重生归来之时,一切都将改变。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坐镇天阙,立华夏一族,万世基业!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枪林弹雨

    异界之枪林弹雨

    李浩轩穿越到异界玄幻大陆,这里的强者一掌能覆灭山脉,一刀能斩断江河,一剑能划破九天……天赋出众的人在十三岁就能觉醒魂器,魂器多种多样,有元素类的金木水火土风雷……有妖兽内的巨蟒、毒狼、虎豹、凤凰……有武器类的刀枪剑戟……而来到魂器大陆的李浩轩惊讶的发现,自己觉醒的魂器竟然是一把枪,不是木柄的长枪,而是手枪!最惊人的人,这手枪很能进化!
  •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

    《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每句话都足以改变你一生》提出了有关教育、科学、贸易、农业、园艺、法律、管理以及宗教方面的忠告。但人们往往直到老了才会感悟到这些浓缩着人生智慧的忠告,可惜为时已晚。在《科贝特给年轻人的忠告:每句话都足以改变你一生》中,科贝特为年轻人奉上了这些宝贵的人生智慧精髓,助其领悟人生真谛!
  • 掉在花开的方向

    掉在花开的方向

    一个韩国娱乐公司一个知名的偶像天团一段爱的故事......
  • 伯爵的救赎

    伯爵的救赎

    伯恩斯是一个落魄的贵族伯爵,直到现在为止他有限的生命中,好像一切都显得很是平淡。做事拖拖拉拉、起床困难户、安于享乐。落魄的家族倒是没有使他变成一个纨绔,同样也绝对和精英挂不上边,他更像一个平常人。可年轻人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现状不甘心,斯特林家族的血液也正在觉醒,他注定是要踏上征途的!不过!太难了!!一个宅男的拼搏历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 重口味江湖

    重口味江湖

    刁民出中的战斗机,贱人中的vip.穿越后的李剑身怀滔天贱气,遇人贱人,遇佛贱佛,遇装b者,贱他一脸。卖得了无上风骚,用得出无穷贱招。说我孬,赚得一身膘,骂我贱,贱出一片天。青锋三尺,剑意浩荡,叩指长生道;虎人一枚,贱气冲天,谈笑红颜邀。以贱为术,以剑为道,贱剑合一,成就一代疯骚大剑仙!
  • 浪淘沙二首

    浪淘沙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之仙魔情缘

    都市之仙魔情缘

    强者生存的世界,谁能逃脱宿命枷锁?仙魔乱舞的都市,谁又能看破这红尘?一个个上古时代的神话沉浮于现世中隐现,而前面是愈强的敌人,炼离能否守护自己心中的世界、身边的亲人?(不写种马,不写争霸,小白写的是一个故事,或许精彩或许不精彩,不喜勿喷!!)
  • 豪门霸宠:我的酷炫狂霸拽女友

    豪门霸宠:我的酷炫狂霸拽女友

    被现代奉为“时尚教主”的叶傲晴没有想到,在她斗倒极品亲戚和四周环绕的敌人,坐上总裁的位置,即将开启霸道总裁模式的时候,一场空难不仅让她穿越到了平行世界,还让她一下子从人生赢家变成了一名备受欺凌的懦弱少女。虽然一朝回到了解放前,但是叶傲晴觉得以她的实力,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活得酷炫狂霸拽。且看现代时尚教主在平行世界,如何在虐渣,打脸,再虐渣,再打脸……的震惊世人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本文1v1,双c,强强,双洁,宠溺,温馨,无虐,虐渣,爽文)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她神奇地出现破坏了他的好事。他被她的美艳所惊,放下怀中的美妃,与她邂逅。她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激发出他似火的激情。不料,他的热情被误解。二人陷入纠结。但他矢志不渝,坚守内心的爱。一句:“从今天起,你便是朕的人!”打动了她。他们解除了种种的误会,相互接纳对方。在层层的阴谋下,他们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最终,他们突破重围,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