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43

第43章 关于“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思考(2)

现在有一种观点:“名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这话没错,但我认为,教师成长需要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因此,要让教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学校必须通过营造氛围,优化管理,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只有让教师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才能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唤起“教书育人”的热情。

诚然,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但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实践证明,中小学教师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中获得。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教师的特点,探索多元化的培养和培训策略,为他们提供成长的舞台。与此同时,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有效载体,加强教师个体的自主学习、教学反思,强化“专业自觉”意识。

毫无疑问,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和需求,学校开展的任何学习活动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从职业角度看,教师的生存方式往往是重复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师新鲜感的消退、创造激情的淡化,以致产生职业倦怠。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对工作的热情,也就没有创新、永不满足的动力。所以,学校只有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反思等活动,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和创新意识,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其生命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从社会来讲,不仅要尊重教师,而且要给教师一个宽松的教育空间。教育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家长把孩子送往学校就是想通过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使孩子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三、 立足学生,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易行难。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理念大家都有,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似乎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很少关注学生如何学;许多教师也往往更专注于研究教材,而很少研究学生实际,以致在很多课堂上,还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然后由老师提供一个标准答案: 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杨振宁院士曾经作过这样的对比调研: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成绩比美国学生好得多,但十年以后的科研成果却比美国学生少得多,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注重解答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知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提倡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教材、教师和权威不同的见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冷冷地说了一句话,她说:“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听了这话,我们可以愤怒,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确击中了我们教育的要害。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外国的老师往往比我们做得好。有这样一件事情: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数学老师讲“加法”,老师拿出苹果问:“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学生齐声答道:“两个。”老师又用别的实物做类似演示,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1+1=2”。此时,爱因斯坦站起来说:“老师,1加1也等于1。”老师当时愣住了。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糖,一只手拿一块,然后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说:“老师,您看,这不是‘1+1=1’吗?”同学们感到很有趣,开心地笑了。老师和蔼地说:“两块软糖粘在一起,是变成了一块,但那是一大块。”爱因斯坦说:“大1也是1啊。”老师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只是轻轻地重复了一句:“对,大1也是1。”爱因斯坦这种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他的老师也并不因此而认为他是在捣乱,对他的回答没有加以否定,这是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质疑的具体体现。俗话说: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在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之后,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有了问题,有了质疑,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才可能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兴趣形成和个性发展。

进而言之,教育要从研究学生开始。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教育。我区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就是研究学生的结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说:“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研究学生不是一项外在叠加的研究任务或工作要求,而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可见,研究学生是教师的工作需要和重要职责。

研究学生,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你才有可能去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世界,更多地思考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对科学有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第一名并不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从发展的眼光看,浓厚的兴趣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有很大作用,而且是其今后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

其次,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减下来的,要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改变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智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在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成长。我们常说“教学相长”,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师也不是完人,有时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学生。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就更是如此。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知道小孩的力量?”这就告诫我们,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不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人,是不配做学生的老师的。北京市第四中学著名特级教师刘景昆先生说:“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作为教育家、名师,尚且有这种“学生”意识,何况其他老师?因此,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师生关系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再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康德说过,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本来应该是师生共同享受幸福的过程。两千多年前,孔子与众弟子围坐一堂,纵论天下,共同发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的感慨,其乐可见。而现在的孩子们,为了考上名牌大学,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连休息日都要去参加各种补习班,脸上的疲惫和无奈盖住了天真的笑容,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其实,在儒家创始人看来,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主动地学比被动地教更有效,因此在《论语》中有56个“学”字,在《学记》中有48个“学”字,远远超过“教”字出现的频率。放眼当下,也应当如此。通常来说,教学活动是由教和学组成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才是最终目的。不过,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其主动健康的成长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从现实情况看,教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不够,尤其是对所谓“差生”的了解和关心不多,以致对他们造成较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无怪乎有人套用一句名言: 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而每一个“差生”背后,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差生”更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关爱、理解和帮助。当然,教育中“爱”的缺失,不仅仅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也有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教育的本质入手,加大制度改革的力度,同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值得指出的是,《规划纲要》已经指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特别提出要“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有利于今后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考生自己都要完全从“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只有当学生能够自主发展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拥有尊严感,才会真正得到幸福和快乐。

当然,“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幸福和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庭。因为,实现快乐的能力不可能与生俱来,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思考、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喜欢”,帮助学生找到实现“快乐”的途径与方法。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了解,才会喜欢。”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了解学生,读懂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主动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作为学生能否受到老师的关注、欣赏和鼓励,这对学生心情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相信,教师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像孩子父母一样真心喜欢他们、关心他们,学生自然也会尊重教师、喜欢教师,进而视学校为家园和乐园。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主体的“人”,应该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没有学的教和没有教的学都不成其为教育。正如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所说:“要研究‘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课题,必须首先确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因为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充分确立两个主体的意识,是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关键在于“三个立足”: 只有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的特色与文化建设,才能为学生搭建优良的整体成长舞台;只有立足教师,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立足学生,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课程、喜欢学校。只有让学校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让教师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敬称,让读书学习成为广大师生的一种生存与生活方式,我们的教育才能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同类推荐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报人成舍我研究

    报人成舍我研究

    本书共分三部分:专题研究论文、成氏原著文选及相关附录文献,其中成氏原著文选为成舍我离开大陆前发表的主要新闻学文章,在大陆地区首次集结出版,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成舍我独特的“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并对其新闻思想与办报理念进行了多角度、纵深化的详尽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泉州湾大讲堂

    泉州湾大讲堂

    内容包括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的“民间信仰与两岸交流”、泉州市副市长陈荣洲的“两岸关系纵横谈”、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的“‘三规划两方案’与福建经济发展愿景”、泉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斌的“微博与生活”、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刘莹的“企业用人的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泉州师范学院原院长黄子杰的“领袖素质——卓越人才应当具备的潜质”、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的“国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参与两次南极科考的戴聪杰教授的“南极科考和海洋文化”等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科学视野,促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了学生认识社会的眼界。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忧伤

    你是我的忧伤

    从小,苏安禾就把古溪当做自己的偶像,崇拜着他,爱慕着他。那个时候,她总是简单的以为她与古溪能一直幸福下去。上了大学后,遇见了严格,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带给她莫名的幸福,突如其来的感动,终于打动了她,两个人手牵手的幸福。毕业前夕,苏安禾知道了古溪身患重病,内心的挣扎,她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从此以后,苏安禾只身一人承受着所有的痛苦和忧伤,古溪的病情,严格的误解,让她悲伤到快要窒息。对古溪,到底是亲情还是爱情?严格,我们是否还能继续走下去?她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 亿万隐婚:娇妻,宠上天!

    亿万隐婚:娇妻,宠上天!

    和陆彦的婚约,而拒绝了他的求婚,毫不留情的打了他的面子,最后被害死,而自己又重活一世,选择了他,把害死自己前一世的狗男女关进监狱。“如果这一切都是假的,我怎么办?”莫初言窝在顾司琛怀里。“那我会让它成真的,将它一切的美好,都给你。”顾司琛宠溺却又无比认真的说。顾司琛,我莫初言遇见你三生有幸。
  • 错过他遇见你

    错过他遇见你

    此去经年,两个少年,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哪个少年,是你心目中的朱砂痣,哪个少年,是你心头上的白月光。当岁月从指间匆匆流淌而过,当宿命的年轮缓缓转动,当欢笑掩饰不了落寞。他还在原地,只为她能转过头就能一眼定情。是谁,在若干年后,终于执起她的手,只为换她一展欢颜。是谁,在那情人湖旁,静静等候,默默聆听,谆谆教导,只为护她一世安好。于是,总会有一个人与你相携到老,即使,你不是我曾经的唯一。那一年,在一片如烟似雾的江南烟雨中,衬托着满天的繁星。夜空,不再荒芜。
  • 蚀骨恩宠:你是我的魂魄

    蚀骨恩宠:你是我的魂魄

    本文重生崛起,强势宠文,一对一,虐渣男,斗白莲花。女主杀伐果断,冷静睿智,智力超群;男主强大深情,倾世容颜,清冷高贵。本为孤儿,一世无依,先天不足,身体孱弱,却因为异于常人的智力,受人掌控,不得自由……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她在异世重生,既然这样,那么她这次就要肆意而活。王爷夫君要休我?好!求之不得。惊人丑颜?待封印除去,那惊世容颜又如何倾倒众生。废材白痴?待退却伪装,那超群的谋略才华和百年难得一见修炼天赋如何惊艳世人。世人辱她欺她,她本以为即使重生,她依然孤苦无依……然而是谁?在睡梦间,抚慰她遍体鳞伤的身体,夜夜呢喃:吾之妻,吾之命也。
  • 超品邪医

    超品邪医

    被遗弃的豪门大少,得药王传承,以德服人,以医救人,以一身旷世古今的医术行走都市。神奇医术在手,包治世间各种疑难杂症。各路人马纷纷而至,求其治病!
  • 觉迷

    觉迷

    轮回的灵魂逐渐觉醒,寻找此生的目的,试图改变未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道剑主

    大道剑主

    一条来自异界的太古雷龙,将天恸带入了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之中!身负双武魂资质,为求大道,斩杀诸天强者!万界诸天,诸般法术,我只求无上大道!
  •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101个帮助孩子成长的故事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这样一本书,它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人生处世的哲理,它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成功做人、改变命运的智慧之门:它有利于拓畏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定位自我,陶冶孩子的心灵;为孩子们的生活勾画蓝图,塑造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帮助孩子们挖掘自身的潜力,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把握自己的命运。适于广大青少年、家长和中小学教师阅读。
  • 仙女娘子你别跑

    仙女娘子你别跑

    安墨汐,警方在娱乐圈的卧底,可当她发现心中所属的许翊颀就是人称杀手DS时,墨汐决定隐瞒…许翊颀,用明星的身份做掩饰,方便飞往各地执行最高机密最高难度的任务,Mandala要求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如果能够活着回来,许翊颀就退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