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7300000004

第4章 我们在做什么(4)

闲聊之后,最大的感触是,中国人活着为挣钱而累,为和别人比钱而累。没人跟钱有仇,对钱的需求永远没有满足,钱少时想着钱多时,钱多时想着更多时,老想到自己的钱多得想买啥就买啥,世上最好的东西都能归自己拥有,难道人活着,只是一直向更高的生活标准迈进吗?为了真正有幸福感,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财富观,要经常对自己来个“钱三问”:自己得到的钱干净吗?需要多少钱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生活满足后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不弄清楚这些问题,就会陷入对财富无节制敛贪的围城之中,就会永远看不清人生的真谛,甚至会将自己毁灭。

让我们看看2008年超过比尔·盖茨的新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是如何看待钱的。当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沃伦·巴菲特时,其儿子彼得·巴菲特感到很吃惊:我们的生活还是跟以前一样啊。电视机、冰箱和沙发用了多年,跟普通人家的一样。父亲依然穿得普普通通,而母亲还是那么热情开朗。彼得中途退学准备投身于音乐创作,但是,他身无分文。不用问,父亲不会再给他一分钱的生活费。“因为我已经十九岁了,而且父亲本来就是个吝啬鬼。”彼得三十岁那年,已经是一对双胞胎女儿的父亲了,一家四口住在一套不足一百平方米的房子里。他很想让妻子和女儿生活得更好些,于是生平第一次开口跟父亲借钱。父亲摇着头说:“金钱会将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你应该像其他美国人一样贷款买房,然后凭自己的能力把贷款还上。”彼得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发誓,这是我最后一次向父亲借钱。”(中国人如果知道会是这样,肯定后悔挤破头嫁入豪门)彼得一度想把音乐舞蹈剧《魂》做成巡回演出,但需要很大一笔钱,父亲跟他说:“你先去筹到90%的钱,剩下的10%,我借给你。”谁会相信亿万富豪之子,竟然开口跟人借几十万美元?2006年,全世界见证了被其儿子称为吝啬鬼的沃伦·巴菲特的一大善举,他宣布把大部分财产——高达370亿美元捐给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彼得说:“尽管父亲积聚了很多财富,但那些钱他最终都要用于做慈善。对他来说,越来越多的金钱,只是对他投资天分的一种肯定。而我的音乐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就是对我音乐才能的肯定。”②

不知道为子女积累财富的人,听到沃伦·巴菲特说“金钱会将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的话之后,有何感想。炫耀有钱的人、采取非法手段挣钱的人,听到彼得说“尽管父亲积聚了很多财富,但那些钱他最终都要用于做慈善。对他来说,越来越多的金钱,只是对他投资天分的一种肯定”的话后,会不会觉得惭愧。

钱本身只是商品交易的中介,挣钱过程体现了道德,花钱背后隐藏着文化。如果用挣钱来划分人生的境界,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为生活而挣钱、为比钱而挣钱、为证明自己而挣钱、为助他人而挣钱。为生活而挣钱,是本性的需要;为比钱而挣钱,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谁有钱是谁的,你又不会给别人,为什么要比呢?有钱就证明你有能力了吗?周恩来一生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像巴菲特,为证明自己投资天赋而挣钱,是为了实现自我;白方礼老人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自己蹬三轮车挣钱是为了救助贫困学生,其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对财富的态度,能够反映出社会人的性格和心理。不同时代的态度,反映的是时代的特征;不同民族的态度,反映出的是民族的性格;不同人的行为回答,表现出的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现实社会,最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极个别人的贪婪性格,逐步蔓延为社会的普遍性格,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十分可怕。如果聚财和攀比的性格不转变的话,人们就会生活在猜疑、恐慌、嫉妒、仇恨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国民性格,如果我们不着力改变这样的环境,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会让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成为一个眼中只有钱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不应被贪婪所毁灭!

①《资本论》第一卷。

②资料来源:《东方青年》2012年第18期,《我是世界“首富”的穷儿子》

谁让孩子死在棍棒之下

非理性的举动是人性另一个方面的暴露和修养程度的测试。没有优秀文化滋养,驱走心魔,就会被戾气所控制。

我从1991年到2006年,曾先后三次在基层工作,当过副镇长、县委常委兼乡镇党委书记,有着多年与人民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也耳闻了不少非理性造成的悲剧。印象最深的是一起上访案件:一个人开着农用三轮车回家,撞坏了另一家的围墙,当时两家各不相让,结下冤仇。在一个无月的黑夜,两个人不期而遇,没有旁观者,只有其中一人的孩子跟着。二者发生了口角后,便动手打了起来,误伤了孩子致死,一个十二岁孩子天真无邪的双眼还未来得及看透这美丽的世界,生命之花还未来得及开放,便凋零在棍棒之下。

之后受害方便无休无止地上访,要求法院必须将另一方判死刑,为自己的孩子报仇。究竟谁误伤了孩子,没有第三人知道。如果你静心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个孩子不是某个人误伤的,是戾气伤害的。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社会都会出现矛盾。一个文明的社会,遇到矛盾后应该理性解决,中国几千年人治社会留下的是惯性的心理躁动,没有了理性,心灵就不会平静。

为了一口气

中国人处理矛盾很有意思,基本上是沿着“一吵二闹三访四打五杀”的路径走的。

无论是家庭、邻里之间或是陌生人之间发生矛盾,首先是吵架,比谁的声音大、嗓门高,吵得脸红脖子粗,双方都憋了一肚子气,在有人劝说的情况下,才骂骂咧咧离开,很少有握手言和道歉离开的,有的还以悲剧形式收场。我身边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名警察和妻子因生活琐事吵架,一气之下用枪照自己的头上开了一枪,幸亏抢救及时捡了条命,但是脑子不好使了,生活不能自理,从此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他自己也要用余生来承担冲动和非理性带来的痛苦。

熟人之间发生了矛盾,不行了就到家里、工作单位去闹,非得把这个人搞臭不行,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惹我了。虽然不一定达到目的,至少自己觉得出了口气。本来只因两人之间吵个嘴、两家小孩之间闹点矛盾,最后升级为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之间的战争。

只要与公家沾点边的事,便去上访,去的人越多越好,事情闹得越大越好,找的部门越高越好,否则引不起重视,给不了压力。一旦有了人多势众的条件,如非利益相关事件(例如瓮安事件),什么乡政府、公安派出所、商场,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没有不敢打的人,没有不敢砸的东西,借的是群胆。看来中国“法不责众”这句话在起作用,所以才会有群胆。还有人唯恐天下不乱,专门逞能起哄,巴不得把事情闹大看热闹,至少不用买票就能看场好戏。

如果个人之间有了冤仇,或者被人挡了财路、官路,不行就找人把仇家给废了,让他终身伤残。最后一招,就是一杀了之。一个副省长可以雇凶把自己的妻子杀了,副局长为了抢位子可以把局长杀了。这么大的官,还选择这样的方式处理矛盾,足见已经有了思维惯性,对于老百姓来说,更是常用的手法,大不了两败俱伤,有什么了不起的,反正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

现在人们的戾气肆虐。报纸有这样一段描述:“刺耳的喇叭合鸣、疯狂的穿梭并线,当路怒成‘族’,网暴成‘群’,攻讦筑出‘高楼’,讨论演为‘对掐’,却也让人感受到戾气的弥散。”①我曾写下这样一段工作笔记:人们因几句口角,一点小事导致悲剧发生的不在少数。“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传统观念不正是杀人的利器吗?普通人与君子的区别大概在于,普通人对仇恨现时现报,等不了十年,所以显得鲁莽和冲动。但是,共同点都要为了“一口气”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冤冤相报何时了。“复仇文化”在中国大地延续多久,悲剧就会持续多长时间。

不平则鸣

中国人历来有攀比心理,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必然带来处处不均,所以心理不平衡者多,不少人都带着很大的怨气。

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也必然会出现惊人的社会问题。例如要建立工业聚集区,需要拆迁;要想富,先修路,需要占地;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调整结构,需要关闭小型企业、产能过剩企业和高污染企业,等等。这些措施,会造成农民失地、职工失业、企业老板亏损等,一部分人肯定会不满意。经济发展了,人民的期望值高了,社会保障水平跟不上,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群众也会有意见。物价上涨、房价上涨,可收入水平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群众当然有意见。随着经济发展,原来的政策要调整,政策的变化必然会损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新福利政策的出台,没有享受到的,心理不平衡……

即使没有问题,也会捕风捉影地攀比。有一天,几百人上访,省政府大门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我好奇地向一个上访者打听原因。他说,我们是艾滋病村的,听说某某省给艾滋病村的人每年发5万元,我们为什么不发呢?所以要上访,要求政府给我们发钱。我听了之后,真是哭笑不得。为什么要给艾滋病村的人发钱呢?即使说某些省份发了,可能有某种特殊原因,又不是国家的文件,为啥就得给你们发?

攀比心理,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表现在各个方面。这就提醒我们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一定注意均衡性,一定要在老百姓脾气所能容忍的范围内进行决策和决定。现在提出要建立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在执行政策时一定要注意公平性,如果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就会激化矛盾。不要认为我掌着权,干什么都可以,等老百姓心理不平衡了,闹起来了,让你去处理,恐怕傻眼了。

借机起哄

2012年4月11日,因不满航班延误,在赔偿方面与航空公司发生分歧,二十余名旅客擅自走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滑行道,阻拦了刚刚着陆进港滑行中的飞机。紧接着,4月13日,广州白云机场也上演了旅客冲击停机坪的一幕。②

这是不顾生死的举动,搞不好会弄个机毁人亡。一个偶然事件,原本可以协商处理的,但由于强势一方没有谦卑的态度、让步的姿态,就成为另一方借机出气、趁势索取额外赔偿的最好机会。

能够坐得起飞机的,不敢说有多富裕,至少是穿鞋的。你想,如果是光脚的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中国人深信一个道理:人多势众,法不责众。在起哄时、逞了一时之勇时,法律绝对成了一纸空文,等事后被追究了法律责任,冷静了才发现后悔药真没有地方买。

我们自称为礼仪之邦,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起哄的事件呢?彬彬有礼应该是国人的风度。可是,一涉及利益,就会不顾一切。特别是强势一方,往往高高在上,非得以优越的姿态出现。弱势方或不懂得怎样依法维权,或维权的途径不畅,得理不让人,闹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学会道歉文化。如果我们的行为失当了,说一声对不起,小不了架子,还能够把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二是能不能多点理智。吃亏了,找回公平,是每个人都有的心态。怎样找回呢?需要每个人静心地想一下。以非法的手段对抗非法,最后不是两败俱伤吗?

不懂义务

我在处理部属矛盾时,听他们的申辩,大部分是对别人的指责,很少说自己的不足。中国人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可是,我们总是气冲冲地责怪对方。我曾想,如果两个人都在找自己的不足,这个矛盾多好处理。这种现象反映出我们的思维,每个人都只要权力和权利,没有责任和义务的意识,所以想不到自己的过错。

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有权利必有义务。翻开整个法律教材,通篇研究的全是权利与义务以及法律责任。我们的习惯是,往往只强调自己的权利,没有义务意识。当出现了暴躁时,为了表达自己的诉求,堵塞交通,损害公共财产,妨碍他人的权利。

不要五十步笑百步,如果举个例子,就会得出所有人都违过法的结论。我访问俄罗斯时,车行至半道,前面有一辆车抛锚,其他车辆都在后面规规矩矩地排队等着。我看到,相向行驶的另一半道路是空的,完全可以越过中间的界线超过去,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要是在中国,早挤过去了,所以派了那么多警察天天站在路上还维持不好交通,而国外很少见警察在路上值勤的,没有人看着,跟有人看着一样,因为交通法规就在心中,而我们的法律在纸上。仅从交通法规而论,几乎我们每个人都违过法,连守法的义务都可以不履行。提高公民的义务意识,是行使权利的前提,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

咱虽然是老百姓,要发脾气时,首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尽到了义务。如果没有,你有权利指责别人吗?

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要始终明确自己的责任,社会才会有序运行,公平正义才能实现。看到群众发脾气时,公务人员要反思自己,履行职务时尽到责任了吗?不要只会指责群众是刁民。

同类推荐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穿堂风

    穿堂风

    在《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中,作者雪松以与大地精神往还的纯朴心灵,阅读大地上的事物,感悟大地的内蕴,发现大地上鲜活的生存细节,并依此抒发、延展自己富有诗性的激情、感动和思考。作品情感沉郁,语言富有张力,篇幅短小而存宽厚的精神容量。此前,作者已出版诗集、书法集六种,《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 让我陪你慢慢走

    让我陪你慢慢走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作品集。书中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楚;既有会心的微笑,也有苦涩的泪水;既有对真爱的追寻,也有对错爱的悔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将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收录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 天行健

    天行健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1954年由第四军医大学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后的第四军医大学历经风雨沧桑的五十年发展历史。
热门推荐
  • 神秘小姐请稍等

    神秘小姐请稍等

    暂时没有简了了可口可乐呵呵呵给二爹呵呵呵
  • 腹黑王爷九毛九:傲娇王妃拐回家

    腹黑王爷九毛九:傲娇王妃拐回家

    她是江南数百年唯一的公主,一朝生死,一朝重生,且看她如何与小人、奸臣斗智斗勇,从此小白兔变大灰狼!他是阴险狡诈的东临世子,远在朝堂之外,却能一手遮天、权势滔天!从此奸商之名永垂不朽。且看奸商如何斗‘地痞’、打‘流氓’最终抱得夫人归!
  • 扑倒总裁:娇妻立正站好

    扑倒总裁:娇妻立正站好

    狗血剧情落到自己头上,顶头婆婆挤压自己出局,再见情郎却遭遇接连壁咚!床壁咚,沙发壁咚,墙壁咚,这是厕所,求不被壁咚〒_〒你姿势好够帅气,我却有些腰疼背痛!
  • 天降神女,桃花依旧

    天降神女,桃花依旧

    七世轮回,七生情殇,命定的第八世,十里桃夭外,曲终人未散,谁才是真爱卷一:鬼界花妖同鲛族海神的命运纠缠。卷二:痴傻灵气和九州皇子的幻境爱情。卷三:病弱公主跟龙神之子的相爱相杀。卷四:毁容少女与深水海妖的惺惺相惜卷五:……第八世:若此间事了,衣襟带花,可愿来十里桃夭与我携手,共辔江湖?这么多年之后,我终也只剩下一个疑问:七生已过,颜近迟暮,你是否也曾爱过我一个刹那?就如同我们这七生的,倾世谎言。——云锦如初
  • 爱情算式

    爱情算式

    本书是一则有关记忆与爱情的故事,一个可以验证永恒的公式!本书讲述:他的记忆只能维持八十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他的记忆就自动归零,重新开始,无论是快乐的时光,还是悲伤的事情,他都不会记得。他永远不记得我是他的保姆,不会记得他为我的儿子取名为“平方根”。他最好的朋友是数学,最大的敌人却是时间。然而他却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验证了爱的永恒。失忆的博士将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沛生命释放出来,把复杂的人生简单化,把简单的数学丰富化。
  • 冰月神皇

    冰月神皇

    武之一道,在于坚韧,在于求索。胜为王败者寇,笑看世间路,谁主沉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不知,是孤独成就了强者,还是强者造就了孤独?
  • 恶魔大人的阴谋

    恶魔大人的阴谋

    她,只是一个被人收养的孤儿,却有强大内心。他,华鹏娱乐公司总裁,影视歌三栖巨星,却有很多秘密。他高傲、冷酷,无情,风流成性,放荡不羁。他说,他不会爱,这辈子都不会爱上任何人。遇见她后,却放下所有的身段,只为她的一个笑容。他将所有的身家都交给她,只因为一句“我相信你。”他不再流连在夜场,他准时回家,他身边只有一个她。是天大的宠爱?还是天大的阴谋?
  • 天局:半子凛冬

    天局:半子凛冬

    在既定的天局当中,即使是细如半粒棋子移动上的舛误,也足以使局中人陷入绝境。从千年未解之谜尼斯湖水怪,到古老神秘的北极冰窟,再到被称为魔鬼海域的百慕大三角。一轮又一轮困境不断扼杀着最后的希望,是生,是死,只在一步之间。
  • 刺客大联盟

    刺客大联盟

    假如全世界都觉得我不行的时候,那么我将与全世界为敌!这是一个属于刺客的世界!
  • 王俊凯如梦令

    王俊凯如梦令

    高考之后,易浔以全国高考理科状元的名号被很好的大学录取。她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新邻居竟然就是她的师兄!而且是那一届的全国高考状元……简直和她哥一样厉害!但是新邻居貌似不太好相处……在相处中,易浔渐渐开始变化。她开始发现他的好,开始依赖,开始想念……开始喜欢。然而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会有怀疑,挫折。分分合合。加油吧,易浔。『注:本书中的三只不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