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9200000003

第3章 三十二年艰难 赐同进士出身

道光二十五年(1845),魏源终于考上了进士。

这年,他已五十二岁。功名何姗姗来迟?可据魏氏族谱和他家乡的方志说,他曾是“神童”。嘉庆七年(1802),九岁的魏源第一次到县里参加童试,知县指着茶杯中画着的太极图,出上联说:“杯中含太极。”魏源此时正揣着两个做中餐的荞麦饼,立即对下联道:“怀中孕乾坤。”考官大惊。——这些,是他的后人传出来的,可信,也不一定可信,无非说明他“少年聪颖”。

他十五岁时,即嘉庆十三年(1808),农历二月,第二次参加县里的童试。知县王承启将他与同县人石昌化“拔置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附录。前茅,赞为双璧”。

同年四月,魏源参加宝庆府的府试,与同县人石昌化、何上咸同进入前五名,因而被时人称为“邵阳三神童”,得到湖南学政李宗瀚的赏识。

嘉庆十八年(1813),刚满二十岁的魏源,正好碰上十二年一次的拔贡考试,全湖南取八十九人,他是其中一个,算是顺利的。

可是,往后的道路便很艰难了。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读书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随着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变化着的金银拥有的多与少,取决于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从二十多岁开始应考,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勉强中了个秀才,又经过多次乡试,到六十岁才中了举人。他如此执着,便是因为科举考试紧密联系着功名富贵。卧闲草堂本《儒林外史》载有闲斋老人写的《序》,序中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这话不仅是对《儒林外史》的最准确的评析,也是对“儒林”中人物心理的最准确的概括。

青年魏源自然也免不了要走这条“儒林”老路。他于贫中力学,就是因为“饥寒还与名利牵”,总希望于秋闱后“还家慰母慈”。

可是,他在科举考试中的遭遇,虽然比范进好得多,没李伯荣《魏源师友记》“宋大荣”条云:“县试得默深及石昌化文,欣赏之,拔置前茅,赞为双璧。”按:同条称,宋大荣“嘉庆十四年三月任邵阳县知县”,而魏源参加童试在嘉庆十三年,故李伯荣所记有误。而王承启“于嘉庆十年来知县事,连任五年”。

有范进那样典型,但是,他的入仕之途以及入仕后的道路,却跟范进一样,很不平坦。

嘉庆十九年(1814),他上北京求学,便是要去捞取功名富贵。可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不知为什么他没有参加奉天乡试。

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参加顺天乡试,却只中了个副贡生,没有被正式取录。

道光元年(1821),新登基的皇帝旻宁举行恩科考试,魏源又只中了个副贡生。第二年春天,他的朋友、湖南道州人何绍基写诗为他叹惜道: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魏源虽有蕙兰般的怀抱,但是,科举考试却使他只能遥看碧云天的“美人”,可望而不可即。科举考试阻碍着他的入仕之途,又耽搁了他的一年青春。

道光二年(1822),壬午,又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之期。

魏源这回中了奉天乡试第二名,当上了举人,可已是二十九岁了。据记载,道光帝看了他的试卷,手批“嘉赏”二字,因此他一时“名籍甚”。他的朋友们自然为他高兴。他第一次上北京的同行者邓显鹤在《寄赠唐镜海太守鉴兼简陶元汀方伯、魏默深孝廉》的诗中歌颂道:“魏子举京兆,褒然《柬魏默深》。《清史稿·文苑传》及《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作南元。”在这首寄给湖南前辈唐鉴和陶澍的诗中,邓显鹤特别提到魏源中举,用意是友好而深长的。消息传到魏源的父亲那里,父亲更加高兴,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他的同事、湖北松滋人谢元淮。谢元淮兴起,作一诗相赠。

举世轻小吏,科名重出身。

多君有令子,使我忘风尘。

楚泽储材大,京华旅食频。

淮留青眼待,望此眼中人。

诗写得不怎么样,却道出了“举世轻小吏,科名重出身”的世俗。他希望自己的“眼中人”魏源会成为从科举考试中涌现的“大材”。这,后来的事实表明,只能使他失望了。

经过多次乡试,虽然魏源获得了一个举人头衔,但距走完科举考试的全部路途并得到一官半职还很远,而且他此时对“书小楷、诗八韵,将相文武此中进”的制度,已开始产生怀疑。他在道光初年写的论文《默觚》中,已明确指出,这种制度使养人与用人严重脱节:“其造之试之也,专以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不识兵、农、礼、乐、工、虞、士师为何事。及一旦用之也,则又一人而遍责以六宦之职,或一岁而遍历四方民夷之风俗。”概括地说,就是“所用非所养,所养非所用”。他用“无益”且“无用”四字彻底否定了科举考试。魏源第一次参加奉天乡试的考题为:

“君君臣臣”二句,“君子素其”二句,“是故试者”一节;赋得“心清闻妙香”,得“心”字。第二次的考题为:“上长长而民兴弟”,“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夫仁人之安宅也”;赋得“谦受益”,得“谦”字。第三次的考题为:“居之无倦”二句,“是故君子戒慎”二句,“国君进贤”一节;赋得“询于刍荛”,得“询”字。这种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以程朱理学家的注疏为根据,以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末股为固定格式的制艺文章,不正是魏源所说的“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吗?让被这些思想禁锢的“书蠹”去掌管国计民生,不正是魏源所说的“所养非所用”吗?后来,魏源进一步揭露清代官僚的情状说:“释褐登朝十馀年,而试文衡,试言职,试枢密,无非衡书艺之工敏,声律骈偶之巧丽,罔知朝章国故为何物;其部曹观政,无非胥吏文例是求,罔知漕、盐、河、兵得失何在;有奋志讲求、抱负宏远之人,反群笑为迂阔。此造士储才大巽于昔者也。”这种情况,不正是“所用非所养”吗?

况且,清代文网甚密,忌讳甚多,科考中有很多极不合情理的规则和潜规则。试卷中稍有不慎,违反了这些规则和潜规则,重则下狱,轻则落选。魏源第二次参加奉天乡试时的同考官光聪谐,有段记述魏源落选的文章,很具体。文章说:“道光辛巳(元年),余与胶州张曹霭铁桥为奉天乡试同《默觚下·治篇一》。考官。首题《上长长而民兴弟》,张得一卷,卓荦奇肆,荐之戴可亭相国,极为推赏。旋因内用‘尺布之谣’四字,嫌系汉事,抑置副榜。逮填榜,知为湖南名士魏源,大为懊惋。”魏源的试卷既“卓荦奇肆”,主考官又“极为推赏”,却因为试卷中的四个字,成了“备取生”![按:《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淮南厉王刘长自以为与文帝最亲,“骄蹇,数不奉法”,后文帝听从张仓的进谏,将刘长囚禁于辎车中,发配到蜀郡的严道邙楚山去,路上,刘长绝食而死。后来有民谣歌唱这件事说:“一尺布,尚可逢;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汉书音义》解释这段民谣说:“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于兄弟而更相逐乎!”魏源在试卷中用了这个典故,考官惧怕有影射皇室之嫌,而把他“抑置副榜”。]一位已有多种学术着作的人,就因为在一篇制艺文中犯了忌讳,被排斥在仕途之外,有志不得伸,有才不得展。后来,魏源对科举考试抱消极态度,是有他在情感上和理性认识上的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是,魏源毕竟生活在科举时代,他厌恶这个制度,却又不能摆脱这个制度,依然要屈从这个制度,想由举人进而成进士。

道光三年(1823),癸末,京城举行会试,魏源是否参加了,各种资料都无明确的记载。

道光六年(1826),丙戌,魏源入京参加会试,不第。

道光九年(1829),己丑,参加会试,不第。

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参加会试,不第。

道光十五年(1835),乙末,参加会试,不第。

道光十二年的会试,魏源是否参加了,黄丽镛的《魏源年谱》未载。先年(道光十一年),魏源因父魏邦鲁去世,正在守制。按礼制,魏源似不能参加。但李瑚《魏源事迹系年》道光十二年篇云:“至北京应礼部试,未中。”道光十五年的会试,魏源是否参加了,《魏源年谱》亦未载;《魏源事迹系年》云:“至北京,应礼部试,未中。”魏源之婿陈善圻于《重刊〈海国图志〉序》中,明确说:“壬辰、乙未,外舅应礼部试,皆馆于余家。”可证魏源参加了道光十二年和十五年的会试。

魏源由于多次参加会试不第,甚为灰心,绝意仕进,故道光十八年、二十一年的会试,他没有参加。

道光二十四年(1844),五十一岁的魏源,已做了多年的幕僚,编着有《皇朝经世文编》、《圣武记》、《海国图志》多部着作,赫赫名世,突然接受友人的劝告,又去北京参加会试。可是,考官认为他的试卷字迹潦草模糊,罚他停殿试一年。山东曲阜人孔宪彝就此事作诗叹曰:

晚达遇仍穷,着述良堪补。

一个着作等身的思想家,连个进士也不及第、起码官也捞不上。早在道光六年,刘逢禄任奉天乡试分校时,见“邻房有浙江、湖南二卷,经策奥博,曰:‘此必仁和龚君自珍、邵孔宪彝:《怀人》,《对岳楼诗续录》卷二。阳魏君源也。’亟劝力荐,不售。于是,有伤湖南、浙江二遗卷之诗”。诗名《题浙江、湖南遗卷》,共二十八句,寄托自己“路见不平”的情思。中云:“更有无双国士长沙子,孕育汉魏真经神。尤精选理跞鲍谢,暗中剑气腾龙鳞。侍御披沙豁双眼,手持示我咨嗟频。(自注:湖南九四五策冠场,文更高妙,予绝其为魏君源。)翩然双凤冥空碧,会见应运翔丹宸。萍踪紧影亦偶尔,且看明日走马填城!”正是在这首诗中,魏源被戴上了“无双国士”的桂冠。

可是,从获得“无双国士”的美誉之后,又过去了十八年,魏源于道光二十五年参加殿试,才中了第三甲第九十三名(第三甲共一百一十六名),赐同进士出身。

这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略,已使国人振聋发聩,而自己仍处在科举的樊笼中,无能展翅!这年,他已五十二岁了,家中人口不少,连孙子魏玺也出生了,家庭负担使他不得不重新踏上极其厌恶的科举老路。他在致老友邓显鹤的信中凄苦地说:“自海警以来,江淮大扰,源之生计亦万分苦匮。同人皆劝其出山,夏间当入京师,或就彭泽一令,或作柳州司马矣。中年老女,重作新妇,世事逼人至此,奈何!”“老女新妇”,是这位“无双国士”为五斗米而折腰的自我嘲讽。

总计魏源自嘉庆十八年(1813)获拔贡生开始,到道光刘承宽:《先府君行述》。承宽,刘逢禄之子。

二十五年(1845),花了三十二年才“走马填城”,走完科举考试的漫漫长途。如果把拔贡前的求学时间,包括县试、府试计算在内,魏源的这条通过科举而入仕之路,便走得更长了!

同类推荐
  • 歌德

    歌德

    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半生流离半生爱

    半生流离半生爱

    雒尘编著的《半生流离半生爱》用最深情、最动人的讲述,为您婉约呈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诗词与爱情之美。与您于历史遗章里,轻诉那一幕幕的远景旧事。浅尝那一些字节间埋藏的,被珍惜或辜负的心事情意。讲述易安在那些错落动乱的华年岁月里,拥有与失去的全部经过。越过所有冰凉的时光,那个住在久远时光尽头的女子,她安静地端坐于古雅的木窗下,为遥远时空的探访者留落下一路婉约含蓄的封藏,一路内蕴深远的欢喜与悲凉。
热门推荐
  • 思故渊

    思故渊

    这是一个关于家破人亡的故事,长长数十年,体验不同的家,不同的人,也体验家破人亡后不同的抉择
  • 武侠天下

    武侠天下

    你说富贵子弟有修真者保护?我还不是取之人头如探囊取物?你说世间天才能够笑傲天下?我还不是将他们尸体踩之脚下?你说天下大乱将至,我可以一人之力平息战火!一人三头六臂,剑斩苍天!一人三进三出,不惧地狱!
  • 云端有只猫

    云端有只猫

    云端六岁的时候,家里寄宿了一个漂亮的小弟弟,全身雪白的动物装,帽子上连着小红冠,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每天清晨会准时爬到他的床上,奶声奶气地叫他起床,叽叽喳喳扰他清梦的恶行,他无力抵抗。一周后,云父看到周记本上赫然写着“我家有只小公鸡,全身长满雪白的绒毛,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每天清晨都会在我耳边'喔喔'啼叫,叫醒睡梦中的我”。直到十年后的某一天再次相遇,云端才知道,原来漂亮的小弟弟是漂亮的妹妹。(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超级进化

    超级进化

    当进化失去了时间的局限,当基因成为了生命的主宰。当代码成为了异能的阶梯,当异化生物蜕变出智能。。。。。。异能九阶,1-3阶:身体域4-6阶:脑域7-9阶:神秘域秦龙,最高契合度,获得了双核进化。于是,他成为了超级进化者。他有诸多称号:黑道之王,盗梦者,暗夜瞳孔,杀手之王,掌控者,战争之王,都市猎人,时空旅行者。他在全球十大死亡禁区穿梭,百慕达、幽灵岛、地狱之门,尼斯湖他发现了史前文明,探访到浩瀚的星空。他颠覆了跨越全球的最大异能集团———天网。他建立了一个新的异能者秩序。
  • 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语言的突破、做对事的方法、办成事的方法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卡耐基的成功学。
  • 残寒烟絮

    残寒烟絮

    恩怨纠葛,爱情故事,事业探索等故事不断展现精彩内容!
  • 飞雪城

    飞雪城

    林雨为对抗灵族拯救人类而毅然踏上虚空寻找盟友的艰难旅程,在陌生宇宙陷入绝境而与遭遇的灵族舰队同归于尽,最后的水晶之种不知飘向何方……神奇的元初大陆,神造之地,武道、魔法、科技盛行,绚丽辉煌的奇幻世界等着你的降临!
  • 修士本纪

    修士本纪

    一位平凡穿越者闯荡归元大陆武林江湖,机缘巧合下进入了修真世界。大浪淘沙,英雄奋起,这是一段史诗级的旅行,问无上大道,说英雄论豪杰,万古悠悠,是为修士本纪本书不热血偏理性,只想写出自己的修仙故事,人生百态自在书中
  • 魔阳大陆

    魔阳大陆

    神魔大战,两败俱伤,人族借此崛起,且看叶枫如何笑傲群雄
  •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上一世她是叶氏集团的掌权人,被最亲的人谋杀,魂穿异世,成了西楚国叶太傅家的九小姐。虽有神机鬼算之才却仍旧逃离不了这诛心的城府。他是驰骋沙场嗜血成性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待她却狡猾腹黑而又温润如玉。她被许配给九王爷时,他们方是相识。两人已经熟识到一同逛青楼喝花酒时,她还未倾情于他。他出事,她不顾一切去找他,两人一吻定情。她为他一人放下上一世的怨念,而他只为她一人收起心中城府。两人私奔相守,她欲浪迹江湖,他却为她踏平天下,只为给她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归宿。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以前我不怕,可如今我怕了,我怕失去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用热血洒天下,从此,无人不知他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