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42

第42章 和谐与中庸之道(4)

至于事实经验上的人怎么样,并不能驳倒人在本质上应当如何。人在本性上是善的,但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泯灭了本性良心,变得不善,甚至为恶。恰恰是面对人的一些丑恶现象,面对杀人盈城盈野的这些事实,儒家孟子才着力启发人的内在美德,良知良能,特别提扬善性,把它作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扩充开来。我们要把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扩充、发展出来。这叫做天命之谓性。

天所赋予我们人的一个本性是善良的,我们要把它开发出来。万物以天道为基础,人也是以天道为自己的本性的。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顺着性而行,这就是道,道就是一个过程,这是指人道的过程,顺着这个而行就是道。我们面对父母,自然地就表现出孝心,我们顺性而行。修道之谓教,我们修养、学习人道就是受教育。古代的教育主要是人文的教育,就是要使大家知道这样一个人道。我们怎么样明道、怎么样知道呢,这需要接受教育。通过教化的作用,一般人才能使本有的善性发挥、实现出来。所以《中庸》开篇讲的三句话,是讲的性、道、教的关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把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就需要有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呢?

然后,《中庸》讲情感的抒发。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爱、恶、欲,有七情,还有道德的情感,有恻隐之心。恻隐是同情、怜悯之心,是人最宝贵的东西。还有羞恶之心,也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懂得羞耻,好善恶恶。喜、怒、哀、乐之未发,喜、怒、哀、乐这些感情没有抒发的时候,属于平静的状况,叫做中;抒发出来了,符合我们当时所处的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伦理、社会规范的要求,“发而皆中节”,这叫做和。“中节”的“中”读“狕犺ò状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情感未发之前,心寂然不动,没有过与不及的弊病,这种状态叫做“中”。如果情感抒发合于中道,恰到好处,没有偏颇,自然而然,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事物的大本,“和”则在天下可以通行的,叫做“达道”。君子省察工夫达到尽善尽美的“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安于其所,运行不息,万物各遂其性,生生不已。

中和殿我们都知道故宫中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和”二字就来自《中庸》,它所追求的是中正平和的境界。儒家讲五伦,五伦也是五达道,即君臣、父子、朋友、夫妇、兄弟等等的关系。人们通过这五种人伦关系去学习人道。

现在没有君臣关系了,但还有上下级关系。《中庸》托孔子之言,指出五伦为五达道,即人人都走的道路;而把智慧、仁爱、勇敢称作三达德,即实践五条道路的三种方法。“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里的“一”是指“诚”,即落在诚实、至诚上。又引用孔子的话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爱好学习接近了“智”德,努力实践接近了“仁”德,懂得羞耻接近了“勇”德。“好学近乎知(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里,根本是修养自身,修养好自身,可以更好地管理别人,更好地治国平天下。这与《大学》的主张是一致的。日本的本田公司就以“智、仁、勇”作为公司的精神、理念。

《中庸》的境界让我们成就自己,叫成己,还要成就他人、成就万物,叫成物。把主观和客观都结合起来,叫“合外内之道”。我们要实现自己,也要实现别人;我们要成就自己,也要成就他人。我们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我们爱自己,我们也爱别人。我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在爱自己的过程中学会爱别人。我们成就别人、成就天下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个体的生命、从物质欲望中超脱出来,使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这样,我们就会提升自己的境界。

《中庸》讲的是平凡与伟大的统一。就是说,人有远大的目标,而又脚踏实地,不脱离凡俗的生活世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合一的境界,实现崇高理想。我们不必出家当和尚,不必离开家庭生活,要尽孝,要养孩子,要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我们也不必离开平凡的岗位,不离开日常琐碎的事务,要尽社会的责任,在一定的职位上尽自己之责任与义务。人总是在家庭、社会中生活,然而就是在凡俗的生活中,可以追求高明的境界。冯友兰先生生前在北大燕南园住,他的院落有三棵松树,他的家就叫“三松堂”。冯先生自题堂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前一句说,我们解释古代经典,发展古代优良传统,是为了帮助现代化的生活,帮助中华民族实现新的历史使命。下一句就是用的《中庸》的原话,讲高明的境界不离开凡俗的生活,崇高理想就在凡俗的生活中实现。

这使我想起了一位全国知名的模范干部,孔子的第七十四代孙孔繁森,他就是具有成己、成物、成人这样一种精神的人。他在阿里与藏族同胞生活在一起,他是在关爱他人、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来成就自己的。他的仁德、智慧、勇敢三达德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这也是平凡与伟大的统一。《中庸》讲“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意思就是说我们既要保护天赋予我们的善良的本性,也要重视后天的学习、修养,我们既有远大的目标、高远的境界,又要脚踏实地。我们是人之子女、我们是人之父母,我们要尽家庭的责任;我们是社会的一员,要尽社会的责任,在凡俗的生活中追求真善美合一的目标。

在凡俗的生活中有崇高的理想,像孔繁森这样的人物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孔繁森具备至仁、至善、至诚的品德,只有使人拥有这样的品德,才能达到中庸之道,那么中庸的品德在现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我们又有什么具体的帮助呢?

儒家思想讲“和”,我们今天讲和谐社会来自儒家。儒家不仅讲社会的和谐,还讲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平衡,即身心间的、我们的身体与我们的心灵的一种内在的平衡和谐。孔子讲“和而不同”,和不是同,和也不是不同。和是多样的统一,和就像做羹汤一样,油盐酱醋各种各样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在人类社会,乃至在机关、学校、公司、企业、媒体,一个个单位、团体中,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发表的权利,都要听取,都要重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才,都要延揽、重用。

中国哲学关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和谐”思想、“宽容”思想,不仅为人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文环境的生态平衡提供了睿智,而且是现代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思想资源。现代管理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内在自我的协调关系,强调一种宇宙一体、普遍和谐的整体观念。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儒家观念中的宇宙家族思想及推己及人、仁民爱物的意识,在未来世界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对于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处理,乃至企业效益的显发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是天下最重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道路。将“中和”的原理发挥到极处,天地就清宁了,万物的生长就茂盛了。这里的“和”或“中和”,是人生实践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具有通过实践追求以使现实与理想统一的意味。

中国哲学家强调整体的和谐和物我的相通。他们不仅把自然看做是一和谐的体系,不仅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互尊,人际关系的和谐化与秩序化,而且追求天、地、人、物、我之关系的和谐化。儒释道诸家都表达了自然与人文和合,人与天地万物和合的追求。

中国哲学讲偏反、讲对立,但只是把偏反、对立当作辩证运动长链中的过渡环节。相比较而言,更喜欢“中和”、“中庸”及“两端归于一致”。“中和”和“中庸”不是否定矛盾、偏反、对立,而是在承认矛盾、偏反、对立的基础上不走极端,求得一种动态的平衡,保持弹性,追求一种整体的和谐,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中国人讲的是和谐辩证法。

《中庸》这本书里面说到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万事万物共同的繁荣发展,彼此不相妨害。个人所追求的道并行不悖,当然有最后的大道来统一,这叫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小的东西就像江河一样最后流到大海。《周易·系辞传》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是宽容的、平和的、兼收并蓄、博大恢宏的一个品格,这正是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多民族统一的文化,华夏文明、华夏族群一个根本的特性。

我们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客观、平情地比较一下,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即所谓的轴心文明时代,那个时代的文化巨人、文化渊源之处有古印度、古中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后来晚一点的波斯。然而,现在的希腊、埃及已经不是古代希腊、埃及的自然延续了,从人种到文化都是如此。中华历史上虽有冲突与斗争,但总体上是融合、和平。我们的人种、民族与文化,在长期的中庸平衡、中和之道的指引下,在多民族的国家整合过程中,吸纳周边各民族的优长,慢慢成长,一直延续到今天。五千年、七千年甚至更远。中华民族的价值世界、语言文化也传承了下来。我们是有崇高追求的民族,我们不断吸纳、融合周边的、外域的文化,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和之道的魅力。这个中和之美在哪里?中庸之美在哪里?就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生命之中,就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一个经验,我们要珍惜这个经验。我们要做比较文明的研究,只有和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的文化相比较,才有真正的认识。华夏儒家、道家、佛家的智慧,都是世界顶级的智慧。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松下电器公司,还有松下电器管理学院训练其管理层与员工,从精神上训练,学习“四书”,训练的时候睡硬板床,早餐前要双手合十,背诵《孝经》。这是培养员工的性情,训练他的性情。这个公司奉行中庸之道,一方面非常讲究效率,有一系列促进青年人发展的管理规则;另一方面又很尊重老人,这个企业把老人的作用发挥得很好。老年人和年轻人相得益彰,各人发挥各人的作用。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在青年人和老年人之间,该公司有一种中庸平衡的管理之道。由于中庸之道的活用,所以该公司兴旺发达,不仅生产高品质的电器,也生产高品质的人。

前面说过,“庸”又是“常”的意思。古人说,用中为常行之道,中和为常行之德。“中庸”具有普遍的方法论的意义。这种方法论亦取之于自然。大自然的阴阳是相辅相成、动态平衡的,不偏向一个极端。中庸的方法吸纳了天地自然对立调和、互动互补之道,并以之调和人类自身与天地、与万物的关系,达到中和的境地,使天地万物与人正常地发展。中庸之道又是人间之道,可以调节伦常关系、社群关系。中庸辩证法强调矛盾对立的中和,使两端都可以同时存在,都可以保持各自的特性,促进两端彼此互动、兼济、反应、转化。世界上的矛盾不一定都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的地步。在多数情况下,矛盾的统一取中和的状况,既有矛盾、偏反、对立、斗争,同时彼此渗透,共存共荣。中庸辩证法重视对立面的依存和联结,把对立面的统一这个方面把握得很深透。同时,它涵盖了两极或多极对立间的中介关系及其作用。

在思想方法上,孔子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偏执。“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这是说,孔子反对四种偏颇:私意揣测、绝对肯定、拘泥错谬、自以为是。我们要学习孔子,在管理工作与公司文化中,在处理人与人、事与事的关系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在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文化之间等复杂事务中,在家庭内部与外部、公司的内部与外部事务中,在面对各方面的挑战时,反对与防止偏颇。

我建议各位学一点《中庸》,读一点《中庸》,学一点孔子的中庸之道,这会增长我们的智慧与才干。我们如学习并反复实践中庸的方法论,追求中庸的境界,就有了大智慧、大境界,就可以坦然、安宁地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这当然要靠我们反复的实践体验。

同类推荐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热门推荐
  • 阳光刺青

    阳光刺青

    颜睿暄、尹学辰,同样被命运抛弃却性格迥异的小男孩相遇在福利院,院长爷爷离奇死亡,睿暄踏上暗无天日的复仇之路,改名韩熙扮演凶手的长子忍辱偷生。14年后,商界新秀韩熙打造的男装品牌名噪海外,当红艺人Allen在韩国出道成为炙手可热的影视明星,名字改变了两个人存在的形状,却无法让颜睿暄和尹学辰的灵魂从孤独中剥离。家世煊赫的苏滢隐藏身份在建筑企业做编辑,她的心,整个世界都圈不住,而韩熙一个慵倦的笑容就画地为牢,让她甘愿受刑一辈子。对苏滢来说,爱,是拯救彼此的天性。而她的克星许灿觉得,爱,首先要遇到让你心甘情愿当傻子的那个人。两对男女,几段浪漫情缘,豪门暗战,心计较量,噬心分合,谁才是谁的心之所向?
  • 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子韬:爆笑捉鬼记

    黄子韬:爆笑捉鬼记

    传说大明星黄子韬有一双阴阳眼,可以看见鬼。传说22号街的别墅里,住着一位能除鬼的神秘少女。贞子沦为烧饭大妈,笔仙沦为作业狂魔,地狱鬼手沦为晾衣杆,死亡之猫沦为玩具娃娃,棺材为何不停抖动,墓地为何传来恐怖笑声,黑夜中闪烁的绿色光芒,天空中飞舞的红色雨滴,一切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灵异风格,欢脱向,不喜勿喷,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支持!】
  • EXO之男神从天而降

    EXO之男神从天而降

    一个普通的行星饭,由于在QQ上转发了动态,没想到第二天真的实现了,她的男神EXO从天而降,对于面前一群在舞台上万分认真私底下却比小孩还逗的男神她又该如何招架呢?
  • 覆地焚天

    覆地焚天

    寰元世界,万族林立;杀伐征战,强者为尊。重天之门,六道降临;刹灭出世,横荡八方。少年携九脉祖龙从惊霜而来,历重劫生死,只为掌控自身命运。混沌之灵,煅我圣体;浩宇星辰,淬我真魂;九境九转,炼元为帝。神鬼莫测的风骚职业,诡谲的异元通道,逆天的神效,赢得佳人为我倾心。战神之威,纵横万里,天雷地火,焚尽九域苍穹。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特工王妃vs神秘王爷

    特工王妃vs神秘王爷

    她,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特工,出手快,狠,他,明月国的神秘王爷,两个本不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人,却相遇了。这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天定的缘分,,,,,
  • 快穿之双主共生

    快穿之双主共生

    这世道,想死居然这么难!这个破系统,看劳资不怼死你
  • 网友之幻化世界

    网友之幻化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本书主人公是一位率性冲动的平凡少年,一次不平凡的际遇让他拥有了一次不一样的人生,从此他的生活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财富唾手可得,赌坛王者横空出世,艳遇接踵而至。
  • 妖闹人间

    妖闹人间

    传说千年妖魄分阴、阳,千年阳魄能撼天动地无敌天下,而千年阴魄则能毁天灭地改朝换代,多年之前千年阳魄伴随着寄主已灰飞烟灭,而千年阴魄随着鲛人现世的征兆却要重现人间,人世间将再度刮起腥风血雨......大清末年,列强入侵,太平军崛起,苍生无助,奸佞和英豪之间展开了对千年阴魄的激烈角逐,什么是英雄豪杰,什么是妖魔鬼怪?请关注这段很长很长的《妖闹人间》!
  • 渴望树之歌

    渴望树之歌

    只是一部讲了一群无聊青年和所谓的反派角色在地球的一角进行着一场无节操的搏斗的小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