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300000005

第5章 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4)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日益减少,生态均衡受到严重破坏。近几十年来,有心之士纷纷奋起,疾呼环保的重要性。“环保”这个名词,在古时候虽未曾有,但僧侣们的所言所行可以说都是在实践环保的工作。

过去常听到“以自然为师”“与大自然和平共存”的观念。大师在国际佛光会的主题演说中,也曾谈过“自然与生命”“同体与共生”,可见大师对大地万物、宇宙一切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能否请大师开示,我们应该如何与大自然同体共生?

星云大师:“同体共生”是现在这个时代,也是这个世界最开明、最美好的思想。所谓“同体共生”,就是要大家“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就如人体的五官,要相互共生,才能共存。好比耳朵和眼睛,一个负责看,一个负责听,彼此分工合作,才能共同生存。如果耳朵嫉妒眼睛,没有眼睛看,走路就会有跌入山谷的危险;眼睛如果讨厌鼻子,没有鼻子来呼吸,可能就会一命呜呼。

因此,佛教讲众缘和合,缘起是宇宙人生不变的真理,是因果的普遍法则。一切法的存在,是因缘而起的。《中论》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这说明宇宙万有,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独立存在,包括现象界的有情与无情,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业报差别经》即言:“若有众生,于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以其杀生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其偷盗业故,感外霜雹、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以其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由此可知,我们如果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等十恶业,不但危害自己和别人的身心世界,也危害世间的国土世界。相反地,行十善业,则可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共业。因此,从人类与动植物的互动关系来看,不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等,莫不息息相关。这就是所谓“同体与共生”的理念。

佛教认为自然界的林林总总,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的“色、心”二法。从小至一麻一麦、一微尘、一心念,大至山河大地、须弥法界,总不出色心的范围。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所构成的,其存在的原理也是相互的配合,例如飓风、雷电、火山爆发、地震和冰川等自然力量,会造成许多伤害,但是在其他方面,它们也为大地和人类增加许多养分。

以闪电为例,雷电会造成人类、动物伤亡及财物损失,并引起森林大火。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闪电,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氮元素是植物的主要食粮,但是地球大气中的氮不能溶解于水,对植物毫无用处,必须经过化学变化后,才能被植物吸收。闪电能触发氮元素的化学变化,使气体状态的氮溶于水,变成植物可吸收的氮。假如没有闪电,就没有水溶性的氮,紧接着树木的生长就受到阻碍,人类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绿色植物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食物,并且生成氧气,补充到空气中,提供给我们人类。

虽然这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例子,但也充分说明大地万物都是同体共生,都是相依相待,相互依存的。如《增壹阿含经》所言:“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缘会合,然后有火。”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与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及条件,没有永恒固定不变的自体。缘起的理则甚深,譬如因陀罗网交错反映,重重影现,微妙而错综复杂。

慧能大师言:“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真如自性是万有的根源,是自然界的本体。僧肇大师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凡人总是以见、闻、觉、知来看大自然,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自性能与大自然界互相感应。

自然,就是人心,就是真理,就是天命,就是宇宙的纲常。唐朝太守李翱听说药山禅师是大名鼎鼎的高僧,很想见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在一个山头的松树下,李翱找到正在禅坐的药山禅师,十分恭敬地请求开示。药山禅师却睬都不睬。李翱等了许久,终于忍不住说:“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说完,正要离开,药山禅师忽然开口迸出一句:“你何必贵耳贱目呢!”李翱一听,颇为窘迫,于是问禅师何为“道”。药山禅师就一手指天,一手指着身旁瓶子的水,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当场疑团尽释,写了一首偈:“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一般人之所以有种种痛苦产生,是由于与大自然的事、物、境及他人处于对立、不能调和的状态。大自然,一以言之就是“道”,如云在青天,卷舒自如;如水在瓶中,恬静澄澈。世间事也是一样,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能成长;合乎自然,就会形成;合乎自然,就是善美。

如果我们能奉行佛法,借大自然的景物而认识自家的真实面目;或因我们真如自性的本体,而赋予山河大地真实永恒的生命,体悟自他不二、凡圣一如、物我一体、心境合一的道理,就会细心守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平共存,而时时有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美好情境了!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举世面临严重的环保问题,其实并非一夕造成,许多科学家早有预警,可惜大家置若罔闻。现在大家终于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不少环保人士也一再奔走、呼吁。最后再请问大师,我们应该如何具体地来共同参与、响应环保运动呢?

星云大师:每年到了公历4月22日,总见全球各地展开“地球日”的各种庆祝活动。环保团体大声疾呼“保护地球”,政治人物、企业界则虚应故事地回应几声,一日过后就销声匿迹。难道我们对地球就只是“一日环保”?

要具体响应、参与环保运动,首先每个人必须具有环保的观念,养成环保的习惯,平时说环保的语言,例如多说好话,促进社会和谐等。此外,举行环保会议,举办环保讲座,撰写环保文章,奖励环保人士等,都能唤醒和激励人们的环保意识。尤其要如前面提到的“美国老太太”“德国老公公”那般“多管闲事”,将周围环境乃至整个国家、地球,都视为“生命共同体”来爱惜,能如此,必定绩效显著。

总之,环保要靠大家一起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人人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力行环保生活。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有规律,吃的、用的要适可而止,多了不用就是浪费。平时多到郊外去呼吸自然空气,不要一天到晚待在家中吹冷气、看电视,不但费电,而且无益身体健康。

再者,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必须减少污染,避免使用容易造成污染的产品,如塑料袋、保丽龙(泡沫塑料)和含铅的汽油等,其中尤以塑料造成的公害最大。塑料本身是一种化学合成物,使用时即潜藏危机。用来装盛食物,在高温时,聚合剂析出,人食用后容易造成中毒,导致肝癌和昏睡等病症;使用过后,因其已非大自然的一分子,无法自然分解、腐化,若以火焚烧,还会产生致癌的氯化氢毒气,用土掩埋,则万年不腐。因此,有识之士选用家庭器具和用品时,应当少用塑料制品,尽量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制品。

响应环保运动,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力行的其他具体事情,除了前面所言的家庭用水、用电要节约,不浪费消耗性的物品,如卫生纸等之外,我们购物时,要购买耐久而非随手可丢弃的物品,如瓷制茶杯、餐具,可换刀片的刮胡刀;家庭用品可以到批发商大批购买,或买大箱的洗衣粉、浓缩可稀释的洗洁精,以尽量减少包装的浪费;优先选用可回收的玻璃和金属容器;组织请愿团,要求当地商店、超级市场减少包装及塑料品的使用等。

工作上,尽可能回收办公室的丢弃物,如信件、便条纸、复印纸、报纸、纸箱、铝罐、玻璃瓶罐、塑料、X光片、电池、铁丝、铅铁铜器等。利用电子邮件以取代信纸,公告或便笺尽可能采用传阅方式,减少复印数量,文件尽量两面复印,以及捐赠废弃的家具、办公设备给需要的机构等,都是一种实际的环保行动。

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养分,但是饮用水的安全性已是全球严重的问题。其实,地下水的污染大都来自于人类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垃圾掩埋、农作及草地维护、化粪池、地下水池、意外泄漏等。除了工业界,家庭的许多清洁剂如水槽、浴厕之清洁剂、去污剂、除油剂、去漆剂等,也都含有污染性的化学品。有些化学残留物进入地下水,流入饮用水井、厨房水龙头;有些化学残留物连同泥砂被冲到河川,为河流中的幼虫、鱼类食用,鱼类再被其他动物和人类果腹。于是,我们人类制造污染,也自食恶果,受到食物链的残害。所以,关心水资源,我们应尽量减少清洁剂、杀虫剂的使用。

虽然在1996年全世界就已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氟里昂、氟氯烃),但是,大概要等到一百年后,大气层中的氟氯碳化物才会消失。为了拯救臭氧层,不让它继续恶化,我们要避免购买含氟氯碳化物的物品,如保丽龙(泡沫塑料)餐具及其他制品。汽车、冰箱、冷气也都使用有氟氯碳化物,要时常检查其是否有泄漏。

现今,全世界环保团体无不致力于环境维护与保护生态平衡,凡为“地球村”的成员,都有责任关心“地球村”的永续生存。我们人类使用地球,但并不拥有整个地球。一百多年前,美国一位印第安酋长西雅图,曾说了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地球不属于我们,我们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只是蜘蛛网中的一丝一缕罢了。”佛法也明示有情与无情之物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同体共生关系。在迁流不息的转变中,即使极小的尘埃都与环境有微妙的关系。我们对于内心的尘垢,固然要努力消除、转化,对于外在的污染,也应唤起群体意识,力行环保,才能重新建立一个身心、内外都清净美好的世界。

同类推荐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热门推荐
  • 恶作剧专家

    恶作剧专家

    得到恶作剧系统之后王俊熙的生活变得忙碌了起来。看我恶作剧天才的整人办法,照妖镜把你变成妖怪!!!这个甜点看起来很香吧?哈哈其实是个臭气弹!很多人开不起玩笑的,整蛊他们就有被暴揍的风险,我先升级点个抗揍的天赋好了……看我时间停止器,停了时间暴虐你、看我无敌辣椒水、看我这管超渗透强力胶,我要抹在校花椅子上!看我变小药水,变小之后我就哪儿都能去啦!各种道具、各种技能各种欢乐,这是个非常快乐的故事。
  • 吸血鬼你好!

    吸血鬼你好!

    莫名奇妙的变成吸血鬼的血仆,可是,这吸血鬼也太帅了吧!到处是桃花!虽然晨曦也不愿意,但是某只吸血鬼就是不放过她。“宝贝,你是想逃走么?”他一手环住她纤细的腰,一手提起了她的下巴。“喂!你这个变态,放开我啊!”她叫着。“嗯,不听话是要惩罚的哦!”他邪魅一笑,压了下去......放开后,晨曦喘着气,可就是挣脱不了某人的魔爪,虚弱地瘫软在他身上。他嘴角一勾,抱起她,准备新一轮的攻击......
  • 侯门嫡女:毒医王妃

    侯门嫡女:毒医王妃

    他为了替他自己,替他心爱女人,她亲爱的姐姐铺路,不惜毁了自己,毁了她的一生。她娘亲的死是被人算计,她屡次小产的原因也是被人算计,她的整个人生,都是在别人的算计之中。呵,多么悲哀的事情。重生一世,她发誓,她要毁了他的一切,要让他,没有了自己,路不再平坦无阻!斗侯府夫人,同父异母的姐妹,把属于她的一切全都夺回来,让她们知道,前世那般对自己,是一件错误的事!然而,在今世,在她凉了的心,以为不会再有爱情的时候,另一个他说,他从第一次看见自己开始,就觉得自己很熟悉,第一次以为她是个不怀好心的人。却在接下来的路,帮她逃过去了无数次危险。然后,日久生情,就算自己再不愿意承认,在他坦白了之后,还是接受了。
  • 万古一帝之无双霸体

    万古一帝之无双霸体

    在这个体修已经没落的修真时代,叶小川机缘巧合之下走上炼体一途,成就无双霸体,一双霸拳破碎山河,称雄百族,踏上绝颠,终为万古一帝!
  • 血染重天

    血染重天

    受诸神背弃,坠入星河,穿越诸天万界,崛起于微末,只为复仇,重掌诸天。诸天神魔妖佛,挡我者死,阻我者杀,心中自有正义,自有柔情。。。“道名无常,承天地之始,万法不全,启轮回之源。天以载道,道亦方天,无仁心,可以斩道;无信义,可以斩道;无公正,可以斩道。以本心为道,成己之道,以心为器,量天道之不全;以心为皿,善天道之不敏;以己之道,掌天之道,补天道之以情,合天道之以思,则大道废有仁义,天道缺有德善,道法不沽,众道不失。”看本书主人公如何在向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道,众生的道。本书已在凤鸣轩同时发行,谢谢阅读。
  • 四叶草之完美年华初相恋

    四叶草之完美年华初相恋

    本四叶草宝宝第一次写,不好别那啥哈!你们也可以加我QQ四叶草上的小螃蟹,给点题示,有问必答!
  • 那年一起走过的路

    那年一起走过的路

    六年青春,六年陪伴,六年情谊,青春不散!不完美我们,不完美的生活,不完美的一切,可是,那又如何?不完美的世界!小学最后一年,永远不散!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经历过的风雨...
  • 做人做事做生意做推销

    做人做事做生意做推销

    时代发展,竞争加剧,物欲横流的社会,商场如战场,怎样在这个战场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本书教你如何在生意场上游刃有余,稳步发展,步步为营。
  • 暮思君

    暮思君

    一个冷清出尘,一个狂傲不羁。千年前他们是挚友。一个是深居简出的渡灵人,一个是傲然潇洒的世家少爷,千年后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渡灵成魂,引魂入道,道指轮回,一转一世。彼岸的曼珠,开得正艳。你是否还记得,我的脸。
  • 月屋漫稿

    月屋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