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300000004

第4章 佛教对环保问题的看法(3)

(十一)生活踏实,不空荡虚浮。(十二)凡事善心,不孳生歹意。

每个人做好心灵环保,从自己“身心净化”中建设“净土”,之后再把净土落实在人间,才是最好的社会环保,诸如:

实践眼耳鼻舌身的净土。眼露慈光、诚恳倾听、常说爱语、对人关怀、鼓励慰勉、随手帮助等,就是六根的净土。

实践行住坐卧的净土。举止端庄、行仪稳重、起居有时、进退有据,一切合乎戒律仪规,就是行住坐卧的净土。

实践人际间和谐的净土。与人交往,热忱主动,讲话幽默,待人有礼,常存体谅,心怀感恩,人际和谐,当下净土就在人我之间。

实践居家环境的净土。居家环境,保持宁静、整洁,懂得布置、美化,就是居家的净土。

实践思想见解上的净土。积极乐观,凡事往好处想,不偏激,不消极,不悲观,具正知正见,常想真善美的好人、好事,如此自能从思想上建立净土。

总之,只要人人心中有佛,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心中有佛,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心中有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那么,即使生长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也能做好心灵环保,并进而营建一个清净的国土。

大师曾说,佛教是个重视环保的宗教,可否请大师为我们开示,佛教在经典、教理上,对于环境维护、生态保育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观念?

星云大师:佛教是一个很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主张不仅对人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也要爱护,所谓“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佛教的环保思想,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对“缘起”的觉悟。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众缘和合所生,都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资源。《毗尼母经》卷五佛陀明示:“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此但有福无过。”在《杂阿含经》里,佛陀也说:“种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种植花果树木,除了美化环境,更能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和大地,是利人利物的大功德。

阿弥陀佛是佛教有名的环保专家,他在因地修行时,发四十八大愿,为建设清净安乐的世界,历经久远时日,成就了没有污染的西方极乐世界。那里的建设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八功德水,房屋、树木、花草、设施都非常美好。净土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没有脏乱。尤其在净土世界里,没有三恶道的众生,都是持守净戒的善人;没有空气、水源、噪音、暴力、毒气、核能等各种污染,气候清爽宜人,人人身心健全,寿命无量,是彻底推行环境保护的最佳典范。其他如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弥勒佛的兜率净土,以及三世诸佛的清净国土,无不是规划完善的美好居处。

当前的环保问题有内在的心灵环保和外在的生态环保。心灵环保要靠大家净化自己的贪、嗔、痴三毒;生态的环保,比方自然界的保育、空气的净化、水源的清洁、噪音的防治、垃圾的处理及辐射的防止等,则须靠大众的力量来共同维护。在此方面,佛教主张:

(一)护生。护生,可以长养慈悲心。现代的人,不论是天上飞禽、地下走兽,或海洋生物,无一不食。任意杀生,不但污染心灵,增加暴戾之气,也会破坏自然生态。佛教提倡不杀生而积极护生。戒杀护生,就是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所以佛教的戒律对于动物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慈悲思想。《六度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为鹿王时,曾代替母鹿舍身,感动国王建立动物保护区,禁止猎杀;阿育王广植树林,庇荫众生,设立动物医院,规定宫廷御厨不得杀生。凡此都是佛教对于“野生动物保育法”的示范。

护生就是保护自然生态,不单是动物的保护,即使是一株草、一棵树,都必须加以培植、爱护,因为它们对空气的净化和水源的保护,都有不可忽视的功用。甚至护生不只限于动物与植物,大自山河大地,小至日常生活的用品,无一不是我们爱护的对象。

(二)惜福。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物质丰裕,许多人已习惯奢侈浪费,饮食、日用无节制,或任意糟蹋丢弃,暴殄天物,不知惜福。有一个故事说,有位富翁,家财万贯,生活奢华,常常将米粒丢弃在水沟里。有位节俭的出家人,每天从水沟里将这些米粒捡起来,洗净晒干,并加以储存。后来富翁沦为乞丐,这位出家人便以富翁过去丢弃的米粒施舍给他,富翁知道后,非常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当得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时时提醒自己要勤俭惜福。佛门中,一切日常所需都是檀越所供养。《僧祗律》说:“皆是信心檀越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因此,古来祖师大德总是提醒弟子,应当心存感恩,要有惜福的心。

有道是“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滴水如金,丝缕似银。世间无论什么东西,都来之不易,因此要懂得珍惜,乃至金钱、时间、感情,都要爱惜。生活中能减少一点浪费,减少过度消耗,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更进一步,我觉得不论与我有关、无关的事物,也要爱惜它,祝福它。像南美洲那么远的地方,如果地动山摇,经济恐慌,必定也会影响到我们;巴西的森林,如果遭砍伐破坏,也会波及全地球的人类,所以万事万物都要珍惜。

佛教认为环保观念的建立,应从人心开始。一般的环保是心外的,心中的清净才是最大的环保。因此,国际佛光会一直积极投入净化人心、教化社会的工作。如过去倡导“七诫运动”,呼吁大家一起“把心找回来”,同时透过环保认知与实际参与,举办植树救水源、保护野生动物、赈灾送温暖、友爱服务、云水义诊等。这些都是有益世道人心,达到环保功效的事业、活动。

原来佛教的阿弥陀佛等都是伟大的环保专家!请问大师,除了诸佛以外,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们,对于环保护生是否也有什么具体的贡献呢?

星云大师:过去一般人认为佛教只会教人念经、吃素,对社会没有贡献,更遑论有先进的环保思想。其实在世界各国尚未实践环保计划前,佛教早已领先实践环保工作。自古佛教就极为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古“深山藏古寺”。佛教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在胼手胝足开山建寺同时,也把荒山秃岭植上各种树木,成为绿荫蔽天、青翠蓊郁的森林,对水土保持的贡献很大。除了维护山林,也常整治河川,修桥铺路,珍惜资源,并于讲经说法时,劝导大众护生放生,提倡素食,培养大众惜福的观念,所以每位僧侣都可说是环保专家。如唐代泗州开元寺明远法师,种植松、杉、楠、桧等数万株,免除淮水与泗水的泛滥。又如唐代东都洛阳道遇法师,劝化善款,与白居易一起消除黄河龙门天险的水患。

唐代百丈禅师在江西百丈山垦山辟田,自立禅院,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的弟子,开创黄檗山的希运禅师也植树栽松,勤于作务。

后唐象山县寿圣禅院住持永净法师,曾经开田三百亩,植松十万余株,对地方的水土保持贡献很大。唐代南岳玄泰上座,曾因衡山多有山民斩木烧山种田,危害甚巨,于是作《畬山谣》,远近传播,上达于朝廷,而使皇帝下诏禁止烧山。唐代景岑和尚住在湖南长沙山,因山中松竹常遭人破坏,作了一首《诫人斫松竹偈》,以保护山林。

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禅僧、云水僧,到处游方,与大自然为伍,见山地行路困难,就自持铁器,开辟山坡道路,方便路人行走,默默实践利他的菩萨行。自古以来,僧侣植树、护林的善举实在不胜枚举。

另外,《梵网经》菩萨戒云:“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佛教的戒律思想,对动物的保护,有着积极、平等的慈悲救济观念。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出家前,曾于猎人群中隐居15年,时常伺机将猎人捕获的动物放生。永明延寿禅师任华亭镇将时,不时买鱼虾等物放生,有一次因手边无钱,先暂借公款,事发后,被判处死刑,他坦然表示动用库钱纯为护生,自己并未私用一文,终获无罪释放。

明代莲池大师居云栖山时,山里猛虎为患,他广为村民诵经祈福,施食回向。由于至诚所感,长年虎患竟然得以平息。从此当地村民将莲池大师奉为圣灵。他也在云栖山中设立放生处所,专门救赎飞禽走兽,并命众僧减省口粮以蓄养它们,每年约需米粟二百石,并定期为它们宣说警策法语。莲池极力禁戒杀生,提倡放生,著有《戒杀放生文》,警诫世人莫滥杀无辜。

隋朝智者大师曾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带,他每天看着渔民撒网数百余里,滥捕无数鱼虾,心中不忍,便以信徒供养的功德款,购买海曲之地辟为放生池。其他,像惠意法师以钵中食物惠养群鼠;晋朝僧群禅师“宁渴而死,不赶挡道的折翅鸭子”;隋朝智凯法师不嫌污秽,收养许多流浪狗,以及隋朝智舜法师“割耳救雉”等,都是让人尊敬的护生行为。

另外,近现代的佛教居士丰子恺著有《护生画集》,内容除戒杀、护生、善行之外,还彰显因果报应、互助互爱的精神。他把佛教的慈悲具体表现出来,让许多人因看了护生画而弃荤茹素。

当初佛陀唯恐雨季僧人外出,会踩杀地面虫类及草树新芽,所以订立结夏安居的制度。佛教寺院为鸟兽缔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不滥砍树木,不乱摘花果。凡此均与今日护生团体的宗旨、措施不谋而合。而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则是国家政府基于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大力提倡爱护动物的****。

同类推荐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 生命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这是一本生命修行指南: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不如意。我们总是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极力想从外面的世界寻求,却往往会无功而返。不妨试着用佛教看待生命的方式观照内心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混乱,体会到的也是混乱迷茫;如果你的内心清净不染,体悟到的却将是清净祥和……藏传活佛嘎玛仁波切引导大家切实修行,化解烦恼!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热门推荐
  • 末日无期

    末日无期

    有时候,我们都在排斥着自己不得不接受的东西,但有些东西,无论我们怎么逃避,它都会换着一种方式再次摆在你的面前让你面对,我们或许会从一两件事上体会到成长一星一点的意义,但真正的长大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经历。
  • 婚姻在左,爱情在右

    婚姻在左,爱情在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在我身边,我却得管你叫嫂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爱与恨,而是我在你身旁,你却得管我叫妹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 鬼吹灯前传:魁星踢斗

    鬼吹灯前传:魁星踢斗

    新派盗墓奇侠小说——《魁星踢斗》一百年前的盗墓传奇,一百年前的江湖风云。说不尽的恩恩怨怨。……万王之王留下的一副魁星踢斗图引发了多少江湖风波,那七阴古墓究竟藏于何处?……为了那千年古墓中的稀世奇珍,盗墓中人尔虞我诈,更引来了倒斗摸金的四大宗师一齐出动……搬山老祖……摸金王……少年大魁,连星和小龙女闯峨眉金顶,万丈深谷,解开千载佛灯之谜,远赴长白山天池,诛杀洪荒怪兽,二探兽王古墓,历尽千辛万险!而其间搬山卸岭,分丘摸金,移行换影,役鬼御魂,种种失传的千古奇术一一重现人间……传说中的阴兵,夜帝的魂魄,七座能令风云变幻的古墓,古墓中的珍珑,……而藏于七阴古墓之外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惊天秘密呢?…………本书延续最火的盗墓小说,鬼吹灯,以其背景设定为依据,然后推演出一幕更为惊险的探险历程,与以往盗墓题材不同的是,本书引入了大武侠概念,剑走偏锋,将盗墓小说引入另一个境界.喜欢武侠的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剑气纵横的豪气,喜欢爱情的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凄美动人的爱情.近年来盗墓小说方兴未艾,大行其道,本书顺应潮流,顺时而动,书中更是添加了各种流行元素,诸如风水,玄学,盗墓,灵异,探险等等,更是将武侠小说的笔法融入其中,另辟蹊径。开了新派盗墓奇侠小说的先河。——魁星踢斗,2009年新派盗墓奇侠小说的开山之作!——
  • 弃爹王爷靠边站

    弃爹王爷靠边站

    一场意外,她与他产生了一个短暂的交集,收获是十个月后的两个萌包子,五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她已是拥有遍布全国命脉产业的幕后老板,而他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的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 诛天帝尊

    诛天帝尊

    天若逆我,我便诛天。一废材少年偶得一朵绝世神花,从此,命运不由天决定,由自己掌握。且看他如何称霸大地,斩尽绝世强者,踏天之桥,强势诛天。
  • 西境以东

    西境以东

    中土大陆自古以来战争不断,吸血鬼,精灵,魔法师,矮人······悉数登场,只为称霸一方。主人公为完成祖父遗留下来的家族使命,卷入这场风暴,经历爱恨交织,生离死别······
  • 珣仙纪

    珣仙纪

    据说,远在三皇五帝之前,是巫与尸的世界,无数的秘密都埋葬无人知晓的九幽世界,埋葬在龙楼冥殿之中,若要探访那些已经被人类遗忘的秘密,需要有莫大的勇气,探险亡灵与鬼魂纵横的古墓地穴,我便是那个玄门嫡传的盗斗高手,我的经历诡异阴森,向来不同
  • 妃,倾城

    妃,倾城

    当你一觉醒来,忽然发现自己身处异世。穿越?OK,能接受。深夜为啥总有人伸出魔爪害她性命?她本就疾病顽身,命不久矣,想害死她的人如浪潮又一波。可恶!她招谁惹谁了?!他!堂堂皇家七王爷,分明就是腹黑的风流浪子,大家的眼睛都被蒙逼了么?!
  • 掘仙迹

    掘仙迹

    陈龙从练武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看一个平凡人慢慢的通过一系列事件慢慢的发掘东方古老传说中神仙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