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5400000001

第1章 人类、文化、社会的产生

探索文明的起源,首先要考察文明产生以前的历史,了解人类从何而来,是如何诞生的,人类怎样创造了文化,如何形成人类社会等问题。

人类起源是连绵数百万年甚至近千万年的过程。尽管人类起源研究中还存在着不少没有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于自身起源问题有了日益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人在生物分类体系中,属于动物界。现代人在动物界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类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现代人(或新智人)亚种。人类是从高等猿类进化而来的。某种早已绝灭的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的共同祖先。生活在渐新世(4000万—2500万年前)的古猿,是目前已知的人类和各种猿类最早的共同祖先。已发现的代表化石有猫猿(3700万年前)、原上猿(3000万年前)和埃及猿(2800万年前)。这些树栖的猿类,体形不大,如猫大小。其牙齿有32颗,臼齿具有与猿相似的5个齿尖,咬合面齿尖和齿沟呈Y -5型。当它们在树上用前肢采摘果实或捕捉小虫时,后肢紧紧抓住树干以支撑全身重量,当他们用前肢向上攀悬时,后肢往往呈现直立的姿势。这种臂悬行动的方式和习惯,使古猿前肢和后肢的运用有了某种分化,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的骨骼和韧带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为以后下地直立行走和手脚的分工准备了内在的条件。

12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东部地区的地壳,沿着从红海经过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一线裂开,结果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陆地像气泡那样地上升,成为高地。高地的隆起不仅改变了非洲的地貌,也改变了气候。连续的森林覆盖变成一片片的树林,形成片林、疏林和灌木地镶嵌的环境。持续的地质构造力量使非洲东部环境进一步变化,形成从北到南的一条长而弯曲的峡谷,即今天的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的出现和存在,产生了两种生物学效应:一是形成了阻隔动物群东西交往的无法超越的屏障;二是更进一步促进了一种富于镶嵌性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这一东西屏障使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的群体本身分开。这些共同祖先的西部后裔致力于适应生活在湿润的树丛环境,这就是猿类。而属于共同祖先的东部的后裔,为了适应它们在开阔环境中新的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中有些后来变成人类。

环境的变化,迫使东非大裂谷东部的部分古猿下地生活。下地的古猿的上肢使用越来越频繁,后肢更多地用于行走,手和脚有了进一步的分工,手脚的功能和构造的差异也随着加强。久而久之,这些古猿获得一种新的效应,这就是采用双足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从猿向人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对下地生活的猿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新的适应,被赋予了重要的生存优势,而且在以后的进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直立行走使古猿的前肢从支持作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活动,转变成为劳动的器官——手。手脚分工,用手使用石块、木棒、树枝等天然工具的劳动,又促进其他部分器官的发展变化,影响到古猿身体结构的一系列变化。直立行走使头部逐渐由前倾变为垂直,使脊柱托住头部,为脑子进一步扩大为球形创造了条件,从而扩大视野,获得更多的印象,促进头部各种感觉器官的发展。脊柱逐渐形成四个波浪形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因为直立行走的需要,跟骨变发达,后跟部分比例增大,大脚趾移向前,与其他四趾并行,大脚趾长大,其他四趾缩短,产生足弓。这些身体结构的变化,反过来又有助于下地古猿的稳定站立和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后,双手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劳动中,大拇指变长,可和其他四指起对握作用,大拇指的长度超过手指和手掌分界线。

猿从下地,到最终能直立行走,经历了数百万年长的时间。估计,古猿直立行走开始于800万—700万年前。在肯尼亚Ngrora发现的上臼齿被认为是可能的最早直立行走的猿的化石材料。为大家所接受的最早的直立行走的猿是在肯尼亚巴林哥盆地罗德伽姆发现的下颚骨化石,时代为550万年前。直立行走的古猿是从猿向人演变的过渡时期的生物即正在形成中的人。人类学家把直立行走的生物划为人科(Hominid)。正在形成中的人这一阶段的生物,在进化上表现出两种趋势:一种是向人属方向的进化,一种是种类上的多样化。生物的发生发展,除了较为注目的一般进化外,还朝着趋异、分化的方向演变,这种进化就叫特殊进化(也叫分化进化)。

正在形成中人阶段的生物,目前可以肯定属于人的进化系统的最早化石代表是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化石最初于1924年发现于南非的汤恩。此后在南非、东非多个地点都有发现。南方古猿包括了一大批形态变异大、延续时间长的化石。其生存时间从40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这从他们的头骨在脊柱上的位置、骨盆和腿骨的解剖都可以作出判断。直立行走虽然受自然条件驱使,其发展却孕育着形成劳动这一对人类起源至关重要的可能性。南方古猿在生活中已经能够使用天然的或类似于黑猩猩简单加工的工具,很可能已会使用投掷物、木棍、用来打碎坚果的石锤和石砧,还有简陋的树皮或贝壳做的容器(但还不会制造工具)。

以南方古猿为代表的正在形成中人阶段的生物,在数百万年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步改造了自身的体质,使身体构造出现向人转变的变化,头部逐渐由前倾变为垂直,头颅渐呈球形,脑子、耳、鼻、眼、口也逐渐发展。由于以手取食效率较高,扩大了食物数量和品类。南方古猿的食谱大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也经常食肉。营养来源较前丰富,脑髓也就能更完善地发展起来,脑量逐渐扩大。南方古猿生活在由几十个个体组成的群体内,在觅取食物和使用天然工具与野兽搏斗过程中,日趋复杂的共同活动使智力开始萌芽,思想意识开始发生和发展。更重要的是,群体内使用天然工具的共同劳动、合作,不仅反对、抑制任何能使群体趋于瓦解的东西,如成年雄性的嫉妒、“动物的个人主义”,而且使个体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从而使交换信息和表达意见的工具——语言逐步产生。正是在这样的群体内孕育着未来人类的文化机制。

考古发现表明,南方古猿中的一些种类因向特殊体形转化,或由于各种原因,如不经常使用工具,更偏向于植物性食物的食性,脑子发展缓慢,等等,最后没有发展到能制造工具的水平,和人类并存了一段时间,最后于100万年前后灭绝。而南方古猿非洲种的一支,大约在250万年前成功完成了从猿到人转变的生物、文化进化过程,最终发展为人类。用双手制造工具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能力是人类区别于一切高等动物的特征。制造工具是从猿到人进化的一个飞跃,是正在形成中人阶段的结束,是人类诞生的标志。美国人类学家于1992年至1994年间,在埃塞俄比亚高纳河流域的两个地点,发现3000件用拳头大小的火成岩打制成的有锐缘的切割石器。年代经放射性同位素和古地磁技术测定为260万—250万年。这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早的石器。

工具的制造不仅标志人类的诞生,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开始。从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制造工具觅取食物的劳动过程中,开始了文化创造、文化累积和文化传递的活动。同时,不断改造自身的体质。

人类诞生后,其体质进化过程并没有终止,而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继续发展。250万年前刚出现的人类,体质方面还带有许多原始性状,如头盖骨低平、眉脊粗厚、吻部突出等。脑容量也只有现代人的一半。人类体质经过百余万年之久的演进,才达到现代人的水平。生物分类上,把最早的人类划归人属(H omo),以人属能人种(学名为 H omo H abilis)为代表的早期人类大多发现于东非,东非常被誉为人类诞生的摇篮。能人已从事制造工具的劳动,用砾石打制砍斫器,这种石器工具尚无定型,器形小如拳头。他们创造的石器文化,考古学上称为奥杜威文化。能人居住在人工堆成的石块圆圈内。这是目前知道的人类最早的居住建筑。约150万年前,出现比能人更为进步的直立人(学名 Homo Erectus,人属直立种)。在分类学上他们和能人是同属异种,在进化的谱系上,也有前后继承关系。直立人的体质特征仍带有原始性状,如前额扁而斜,眉脊像帽檐似的前向突出,但其体形较能人接近于现代人。直立人的脑容量也明显增加。爪哇发现的直立人(约100万年前)的脑容量约为900毫升,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直立人(约70万—50万年前)的脑容量平均为1043毫升。直立人在以工具制造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方面也有较大发展,发明了手斧形石器。手斧是手掌般大小的扁桃形石器,左右基本对称,刃缘平直,可用来削尖木棒,切割东西,挖掘块根和打击野兽,是一种“万能”工具。此外,直立人还发明了尖状器、刮削器等不同类型的石器。直立人阶段,人类在智能文化上的一大创造发明是人工取火用火。肯尼亚的切索瓦尼亚和南非的斯瓦特克兰,都发现了140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的证据。我国北京直立人遗址中和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中,也发现人工用火痕迹。人类最初使用的火大约是天然火,后来才逐渐懂得人工取火用火。火的使用扩大了人类食物的种类和来源,使人从吃生食转变为熟食,缩短了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有助于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的进化发展,有助于人类智力的提高。火的使用还使人类猎取大动物成为可能,发展了经济生活,从原始的采集经济变为采集狩猎经济。火的使用使人类的居住活动区域大有扩充,人类的足迹在直立人阶段已遍布亚、非、欧三洲。发现直立人化石的地点,在亚洲,有我国北京周口店、蓝田、元谋、郧县,印度尼西亚的莫佐克托、特里尼尔、桑吉林;非洲有东非肯尼亚的东特卡纳和西特卡纳,埃塞俄比亚的孔索—伽杜拉,南非的斯瓦特克兰,北非摩洛哥的拉巴特、萨勒,阿尔及利亚的特尼芬;欧洲有希腊的彼特拉隆那和法国的阿拉戈。

到20万至10 万年前,直立人逐渐进化为智人,学名为人属智人种(H omo S ap iens)。智人的体形仍有一些原始的痕迹,但脑容量约为1400—1500毫升,已达现代人的水平。智人阶段,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反映在工具上是制作技术的改进,会用压制法从石核上取下石片,然后进行第二步加工。石器类型也增多,原始的手段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出现石球以及以石片精心加工制成的尖状器和边刮器等新式工具。由于工具的改进,这时生产劳动可能已经出现性别分工,男子从事狩猎,女子从事采集,人们生活资料的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采集。

距今四五万年前,人类的体质形态已发展到与现代人没什么区别,即晚期智人,学名为人属智人种智人亚种(H omo S ap iens S ap iens)。晚期智人与现代人在分类上同属一个亚种。他们在体质结构、智力水平上已与现代人无异,相差的只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先后。晚期智人化石的发现比早期智人要多,分布也极广。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的克鲁马农人和我国的山顶洞人。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足迹已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在澳大利亚蒙戈湖发现澳洲最早的人类化石,时代为3万年前。根据一些遗址的证据,估计人类在5畅5万年前已迁居澳洲。当时正值冰河期,海平面远比现在低,印度尼西亚的许多岛屿都与东南亚大陆连成一片,人类可能从爪哇岛或新几内亚越海到达澳洲。人类进入美洲则较晚,大约于2畅3万—1畅3万年前冰河期的某些时期,人类从东北亚越过白令海峡(在冰河期,海平面约比今天低180米左右,白令海峡成为白令陆桥),到达阿拉斯加,进入美洲。随着人类在地理环境差别较大的地球各区域定居生活,晚期智人阶段,形成了人类的三大种族,即: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和澳洲,欧罗巴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和北印度,蒙古利亚人人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亚、北亚、东南亚,一部分进入美洲为印第安人。人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体质的外部特征,如肤色、发型、发色、眼型、鼻型、身材等,不存在体质和智力上的差别。所有人种都属现代智人,而且是在晚期智人形成后逐渐分化出来的。当代越来越多学者趋向于淡化仅以外部体质特征作为划分依据的人种这一概念。

晚期智人已具有较高的劳动技巧和活动能力,他们的物质文化和智能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以石叶工具占首要地位的各种新类型石器,如石刀、雕刻器(屋脊形、鸟嘴器等)、桂叶形大尖状器。以兽骨、鹿角、象牙制成的各类工具、武器如骨针、骨锥、鱼叉、投矛器等广泛得到使用,为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物质文化和智能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发明了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就是一种用两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制成的工具。例如装上木柄的石斧,木棒上装上骨角或石制的矛头而制成的矛等等。根据考古遗物和大量的野兽遗骨看,当时人类的狩猎技能和效率有很大提高。除一般围捕击杀外,还使用将野兽群驱赶到悬崖使其堕崖而死的狩猎方式。

晚期智人阶段,人类转入相对定居的生活。他们不仅居住在洞穴中,还用兽骨、兽皮、木柱、石块等不同材料构筑窝棚居处。俄罗斯顿河流域科斯坦基晚期智人的狩猎营地遗址中,发现用坚木、猛犸象骨建造的半地下式窝棚建筑,覆盖以猛犸象皮。

人类自250万年前形成以后,在复杂变化着的生态环境中,以极其简陋的工具进行劳动,觅取食物,与野兽搏斗,与大自然作斗争,从事“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劳动和生存斗争中,人类的体质不断进化,身体的结构和各种器官逐步完善,历经能人、直立人、智人、晚期智人等体质进化的不同阶段。他们不仅创造了工具、窝棚等物质文化,掌握用火技术等智能文化,而且创造了各种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人类来自于动物界,又高于动物界。人类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有思维,会劳动,能创造并传递文化。人类诞生后,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一定的关系,人类社会是由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和制约,它具有由人类自身规范的,构成婚姻形态、家庭制度、亲属制度等规范文化形态的内容。血缘家族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能人和直立人阶段,人类生活在以血缘家族为单位的群体内。血缘家族内部实行群婚,婚姻按辈数来划分,凡同辈皆可通婚,而长辈与子辈不可通婚,排斥了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通婚。在血缘家族内,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男女都要同样地进行劳动,在家族内实行食物共享,劳动产品只能满足成员最迫切的需要。人类在这种社会组织形态下生活了200多万年之久。

智人阶段社会组织由血缘家族逐渐转化为氏族。氏族的特点是以族外群婚排斥血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婚配。当血缘家族内同胞兄弟姐妹间的不能婚配逐渐发展到旁系兄弟姐妹以至本族的一切兄弟姐妹时,本族的成员只有在外族才能找到自己婚配的对象。这时,原有的血缘家族就转化为氏族。氏族成员的族外婚还不是个体婚,而是族外群婚,在族外婚条件下,氏族必然是母系的。两个互通婚姻的氏族组成一个更大的族群,这就是部落。

智人阶段,产生了萌芽的宗教观念。宗教是最早的意识形态,属人类精神文化的范畴。所谓宗教信仰,是指一个社会对于事实上并不存在,而人们又相信其存在的一套有关超自然的力量(神力)或生命体(神)的固定的信念。原始人在自然界面前软弱无力,他们没有能耐经常控制自己活动的结果,无法摆脱自然界的沉重压迫,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而对超自然力量产生了神秘感和恐惧感,并且幻想借助超自然力量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于是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起来,并把它们作为崇拜的对象。考古证据表明,智人生活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们已经相信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联系甚至控制这种力量。在以色列和伊拉克等地的洞穴和岩棚遗址中,发现智人阶段尼安德特人的墓葬,尼安德特人会埋葬死者,并有一定的葬俗,遗体常常头东脚西。墓葬中还有随葬品,尼安德特人把一些动物、小饰物、工具与死者一起埋葬。法国勒穆斯捷遗址中发现一具年轻尼安德特人的骨骸,其头部枕在一堆燧石碎片上,手旁有一把手斧。法国拉沙佩勒—欧赛恩茨遗址的墓葬中发现许多贝壳、燧石工具和各种动物骨骸。这不仅表现了生者对死去亲人的关切、怀念和恐惧,对神秘的超自然力,可能抱有一种朦胧的信仰,而且说明尼安德特人可能已产生关于人死后在另一世界生活的观念。随葬品大约是供死者在另一世界使用的。葬俗是宗教信仰的萌芽。

到晚期智人阶段,埋葬死者的习俗更为普遍,随葬品也更为丰富。莫斯科东北部逊戈发现2万多年前的男人和小孩的遗骸,身上撒有红色赭石粉,成年男子身上有3000颗珠子,可能是镶缀在衣服上的;小孩在埋葬时穿着衣服、裤子和鞋子,还有兽齿、猛犸象牙和石珠等装饰品。原始人认为红色表示鲜血,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寄身之处,生者给死者随葬品,是为了让他在另一个世界过人间一样的生活。

除墓葬外,还出现了某些宗教仪式。原始人不能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客观规律及其因果关系,幻想出自然界对于人存在着一种不可见的影响,而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相应的方式影响自然界和其他人,这样就产生了巫术,它是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根据考古发现,晚期智人阶段,已出现进行巫术的宗教仪式和有关活动。法国拉塞尔洞内发现2万年前创作的一个浮雕,这个浮雕上刻着一个右手拿着牛角的妇女,许多学者认为这是表现她在主持某种与狩猎有关的宗教仪式。著名的法国拉斯科洞穴遗址内,发现晚期智人时期的壁画。画面上的野兽身上插着数根长矛。法国尼奥洞穴壁画上画着中箭负伤和被打击留下伤痕的野兽形象。这些2万年前的洞穴深入山岩,入口十分狭小,隧道极为曲折,壁画往往绘在很难供人欣赏的危险角落里,似乎作者有意把画隐藏在神秘住所。尼奥洞穴的黑厅位于777米深处。丰德高姆洞穴的犀牛画作于深处岩石的隙缝上,只有平躺在地上才能看到。这些画不仅是原始人的艺术创作,而且反映他们的宗教观。原始人相信,把动物画作出,会产生一种魔力作用,增加猎杀那种动物的机会。相信画在洞中的野兽,有一天会变为活的猎获品。这些画就是具有这种巫术作用并为进行巫术宗教仪式服务的。

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突出成就是原始艺术。艺术作品的水平相当高,似乎并不亚于日后各时代的艺术。原始艺术尤以洞穴绘画和各种雕刻著称。根据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这些艺术作品的分布遍及欧洲、南非、北非、澳大利亚等地,尤其集中分布在法国中部、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仅法国的佩里戈尔地区就有127个洞穴壁画遗址,其中69个遗址又集中在勒斯·厄伊泽埃地区。

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雕可塑可刻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晚期智人时期,人类创作了为数不少的雕刻艺术品,按表现手段可分两类。一类是用雕刻器,在石板、工具、饰物上刻画线条状符号或图案。法国西南部拉法拉西遗址,勒斯·厄伊泽埃地区一些遗址内刻画于石灰石板上的图案和符号,年代约为3万年前,可能是最早的艺术作品。另一类雕刻艺术包括立雕、浮雕。立雕也称圆雕,指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面欣赏的完全立体的一种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形象的一种雕塑。德国沃吉尔海德发现以猛犸象牙刻制的野马雕像,大小仅为5厘米,形象富于生气,表现技巧成熟,年代约为3万年前或更早,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同类艺术品。原始雕刻艺术尤以石头或象牙雕刻成的女性小雕像最为著名。这类裸体女雕像突出女性特征,体态丰满,有特别肥大的乳房、臀部和腹部,面目不清,不刻眼睛和口鼻。女性雕像的出现,说明女子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也有人认为,雕像上肥硕丰满的女性体态,表现了原始人对自身后代繁衍的祈望。

绘画是晚期智人创造的另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已发现的绘画比较集中分布在法国中部、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多数作于洞穴的壁或顶上。所绘题材主要是日常狩猎的各种野兽,如猛犸象、野牛、马、野猪、披毛犀等。这些绘画,不仅刻画出动物的静止状态,也表现跳跃、奔走等动态,形象逼真,反映作画者对这些动物十分熟悉,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兴趣去创造这些艺术形象。绘画风格也经历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较早的单色画多用手指或手绘成,只有形象的轮廓,以后发展为具有明暗色调的单色画和彩画。法国多尔多涅地区的拉斯科是最著名的壁画洞穴。壁画上的动物形象有赤鹿、野牛、马等。这些动物尺幅巨大、线条粗健,飞动奔走的神态鲜明有力,大多以红、黑两颜色绘成。洞穴大厅内的雄牛画像,大小如同真牛一样,体现出真实地描绘对象的现实主义风格。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是另一世界著名史前壁画洞穴。该洞穴壁画于1879年为西班牙学者桑德拉所发现。岩顶和岩壁上画满牛、鹿、猪等动物形象,共有150多个。所画动物形态生动,技法简练,时代为1畅5万年前。其中一幅受伤野牛图,表现野牛伤势沉重,四足卧地,无法站立。可是,它在挣扎中显示出的力量仍然布满全身,它低着头,怒视前方,似乎在用双角抵御着继续刺来的标枪。即使现代人,若不经一定的绘画训练,恐也难以画得那么准确、生动。

同类推荐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首先要把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作为本书的前提加以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影、话剧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就三者的共性而言,作为艺术品,它们的艺术形态必须是完整的;就其特殊性而言,电视连续剧的形态与电影、话剧的形态有着质的区别。什么是电视剧的形态?“形态”一词,《辞海》解释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事物的表现形式”。
  •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评剧

    评剧

    《评剧》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逆命之武A

    逆命之武A

    天不许我伏川海,腾云九霄化苍龙。弄潮舞月风云汇,命不由天当由我。这是一个少年的故事,这是一个生而为龙的少年。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这是一个等待匡扶的天下。看少年以武入道,以道入尘世,再与苍天论经纬。
  • 四平传

    四平传

    这是一个神秘的宇宙。在这里,有一个奇异的世界,一个逆世的身份,一个无辜的人。一个意外的血脉,掀起了四族的轩然大波。在四族的汹涌之中,一个小孩在为自己想做的事努力着。
  • 神笔画师颜青莲

    神笔画师颜青莲

    神秘的一支笔和一卷画卷代表了什么?当光芒大盛时,是否是命运注定让她穿越为将军府的废材小姐?扑朔迷离的身份,神秘的她,将会在异界闯出一个怎么样的天下?倾世如她,强大如他,性格清冷的她,性格邪魅的他,将展开一段怎么样的倾世之恋?结局一对一,内容绝对精彩!
  • 末日成魔之路

    末日成魔之路

    入夜,睡梦中,五彩能量飞舞;清晨,世界上,末日讯号来到。睡梦中的异能还依稀记得,手中的力量勉强掌握,末日突兀的到来,唯凭自己的异能,杀出一条血路!神阻灭神,佛挡杀佛!“我只信赖我自己,和我的团队,我的一切。而你,呵呵,屁都不是。”
  • 五行狂战士

    五行狂战士

    ========创世新作《符道狂人》已签约,请书友们多多支持。========海灵,逃亡中逆境成长,偶遇祖先契约灵兽黑神,开始走上复仇之路,找寻生父,挑战母亲遗言.....海霞遗言:要么做凡人,要么做天人,想要见我,那么到天人。
  •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规范内部审计的28个技巧

    ·审计无小事,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在一个审计较为混乱无章的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审计系统,探寻适合中小企业的一套审计方法和制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监督就不成体系。如何建立审计规范、确立审计标准,本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更关键的是,它的故事性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简单的描述,平实的语言,日记式的导读,让你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新手”学习,“老手”回炉的内部审计宝典。
  • 宅腐江湖

    宅腐江湖

    中二的江湖,君无暇与萧白,席朗等人无聊传说。这揭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江湖。
  • 霸道学长的班花妹妹

    霸道学长的班花妹妹

    贵族学校——“萧少,韩小姐一不小心把冯小姐得罪了!”“把冯小姐‘请’到这来。”“萧少,这次考试,尹若涵小姐凭着关系给韩小姐减了分,韩小姐很伤心”“分数加上去,然后,告诉尹若涵,我萧寒的女人,她!没资格碰!”他对她宠爱有加,他对她是一种地老天荒。她对他,产生了依赖,产生了爱慕……
  • 世界之城

    世界之城

    一个无节操的伪宅伪文艺少年被一辆火车,没错,火车撞到了天空之上的异界,天空之城。这是一个少年带着他的节操,哦,不,是命运来进行攻略的游戏。“我说了我不是母鸡!”“其实我对女色不敢兴趣……”无节操的游戏制作者,无节操的游戏管理者,还算正常的游戏参加者,中二的大黑幕。一系列你绝对猜得到开头但猜不到结尾的故事在这里展开。没有狗血,只有真情。主角被三无母猪所调教大叔在追求,哦,又错了,是追逐妄想毁灭世界的少年无节操牧师三人组拿着手术刀断送生命一切尽在游戏——世界之城!
  • 末世之修罗帝王

    末世之修罗帝王

    作为一名特工,好好的被闺蜜拉去上个学玩一玩,居然遇到了丧尸?!整个世界都玄幻了。既然这样,那就玛丽苏吧!"各位,苏起来!!!"某女主叫到。【准确的说,应该是女主的的闺蜜。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