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6200000009

第9章 群星闪耀:在太空留下足迹的美国人(6)

作为航空航天局的几朝元老之一,和那些踌躇满志而又条件优秀的新人们竞争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众所周知,只有3个人有机会进行这次太空旅行,大家个个都是铆足了劲地训练,谁也没有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手下留情。

苏美宇航员实现历史性握手最后,斯雷顿凭借出色的技术和身体条件毫无争议地赢得了一个名额,入选“阿波罗-联盟号”的机组成员。1975年,飞船进入航天倒计时状态,而斯雷顿也已年满51岁。从披上宇航服起,他等待这一天,等了16年之久。当年知晓此情的美国公民,纷纷写信或打电话给斯雷顿,向这位不屈的太空斗士表达他们的崇敬之情。

1975年7月15日,“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和“联盟19号”在各自的国家发射升空,两者间隔了7个半小时,它们于7月17日在太空实现了历史性的对接。3小时后,两艘飞船上的指令长美国的斯塔福德和苏联的列昂诺夫在“联盟号”的舱门处进行了不同国家的航天员在太空的第一次握手。两国的航天器共连接了44小时,其间包括斯雷顿在内的3位美国航天员和两位苏联航天员交换了国旗和礼物(包括后来被栽种的树种),并互相交换了签名,参观对方的航天器,合作进行科学实验,一起进餐以及使用对方的语言。7月17日,斯雷顿一行3人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航天使命后平安返回地球。

让记者头疼的采访对象

与斯雷顿打过交道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他宽以待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他甚至一度被奉为美国男人的偶像,被认为身上集中了美国男人的所有优点。对于这样一位历经16年的奋斗终于梦想成真的宇航元老来说,身上的新闻点自然不少。飞天归来以后,斯雷顿一直是新闻记者们的重点“关照”对象。不过让记者们十分头疼的是,斯雷顿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可挖。

通常记者采访航天员时,都会要求他们回答一些诸如宇宙之行对精神、心理有什么特别感受之类的话题,包括神灵、人类、宇宙、生死、意识等颇具哲学意味的问题。对大多被采访的航天员们来说,他们也都愿意敞开心扉,用自己的方式回答这些千篇一律的问题。然而生性木讷、严肃的斯雷顿可说是个“异类”。对于此类问题,他总是答非所问,闪烁其词,要不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让那些资深记者都十分无奈。

《迪克·斯雷顿自传》的封面不过要是据此认为斯雷顿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如果你掉转话锋,向他提及那些与宇宙飞行相关的话题时,他就会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甚至连你插话的空都没有。而当你认为他打开了话匣子,将话题再次引入到那些颇敏感的内心感受时,他便立刻警觉地支支吾吾,甚至缄口无言。或许,要想探究斯雷顿内心世界的人们只能从他的那本书《迪克·斯雷顿自传》(Deke!:AnAutobiography)中去寻找答案了。

完成自己的飞天梦想后,斯雷顿又重新回到美国航空航天局航天员部长的位置上,并一直干到他58岁退休为止。退休后,他成为位于休斯敦的太空服务有限公司的总裁,潜心研制小型商业火箭。他还参与了“Conestoga”火箭的设计和生产,并于1982年9月9日成功发射。除此之外,他还对竞技飞行产生了兴趣。

1988年,斯雷顿与前航天员谢泼德合作写了《月球之旅:美国去月球的内部故事》(MoonShot:TheInsideStoryofAmericasRacetotheMoon)。这本书于1994年被搬上荧幕,可惜斯雷顿最终没能看到这部电影。他于1993年6月13日因脑瘤去世于得克萨斯州的里格城。

知识点太空对接

太空对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时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航天器复合体,去完成特定任务。它主要由航天器控制系统和对接机构完成。两个航天器要实现对接不是一件易事,它要求精确地控制航天器运行轨道和对航天器定向操纵,并涉及到制导、跟踪和修正航线等复杂技术。在这些技术方面美国先走了一步。为完成载人登月计划,他们先在“双子星座号”飞船上进行对接试验。1966年3月发射的“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另一艘预先发射的无人航天器对接成功。此后又陆续发射了双子星座9、10、11和12号4艘飞船,它们分别与无人航天器进行对接成功。前苏联于1967年开始用联盟号飞船进行太空对接试验。它先发射“联盟2号”无人飞船作为靶船,然后把“联盟3号”飞船送入太空与其对接。

约翰·扬:6次飞上太空的人

约翰·扬是第一个完成6次太空飞行的人,共在太空度过了835个小时,被誉为“太空英雄中的英雄”。

创造多个飞行记录

约翰·扬约翰·扬(JohnYoung),1930年9月24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童年在奥兰多度过。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的扬身体素质十分出众,中学时就是校足球队的后卫,而对航模的特殊兴趣则为他的航天员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2年,22岁的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佐治亚理工学院,获航天科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海军服役。由于向往在蓝天翱翔,扬一直积极申请去飞行学校学习飞行。1955年,他终于获准前往海军航空基地103飞行中心任试飞员,一待就是7年。在自己的飞行员生涯中,扬创造了不少令人惊叹的飞行记录,仅在1962年短短的头4个月中,他就创造了3项飞行记录:在34524秒内上升3000米;在23014秒内上升7620米;驾驶战斗机在试飞中创下25千米的飞行高度世界纪录。

6次太空飞行

1962年4月,美国的双子星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招收航天员,约翰·扬在20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9名佼佼者之一。1962年9月,扬正式进入休斯敦载人航天中心,成为美国第二批航天员。

1965年3月23日,约翰·扬和另一航天员乘“双子星3号”飞船开始执行首次航天飞行任务。这次太空之行仅有4小时52分钟。这是美国第二代载人飞船的首次飞行。两位航天员驾驶“双子星3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3圈,进行了上升、下降、前进、后退和左右转动等操纵试验,取得成功。

1966年7月18日,约翰·扬和柯林斯结伴,乘“双子星10号”飞船第2次飞上太空。他们在太空停留了两昼夜又22小时47分钟。这次约翰·扬和同伴驾驶飞船绕地球飞行43圈,在太空与“阿金纳”末级火箭成功地会合对接,并取回一个收集微流星的箱子。他们飞行的最重要成果是与末级火箭对接获得成功,这为两艘飞船今后在太空对接飞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扬和“双子星10号”另一名成员柯林斯约翰·扬第3次上天是1969年5月18日,他担任指令舱驾驶员,与航天员托马斯·斯塔福德(ThomasStafford)和尤金·塞尔南(EugeneCernan)一起乘“阿波罗10号”飞船,进行载人登月前的最后一次演习飞行,历时8昼夜零3分钟。他们进入月球轨道后,约翰·扬驾驶指令舱飞行,与登月舱逐步拉开一段距离,保证斯塔福德和塞尔南驾驶登月舱飞到离月面14千米的地方考察登月着陆点,然后与返回月球轨道的登月舱会合。演习飞行完成后,他们离开月球轨道返航,5月26日安全溅落在南太平洋上。

1972年4月16日,约翰·扬担任指令长,同航天员肯·马丁利(KenMattingly)和查尔斯·杜克(CharlesDuke)一起乘“阿波罗16号”飞船第4次进入太空,完成又一次登月飞行。这次共飞行11昼夜1小时51分钟。在这次飞行中,约翰·扬和杜克驾驶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的笛卡尔高地附近着陆,停留71小时零2分钟,其中在舱外活动20小时14分钟,3次使用月球车对月球表面高地进行科学考察,采集了9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品。最后于4月27日安全返回地球。

扬乘坐“阿波罗16号”登月后在月面行走1981年4月12日,约翰·扬和罗伯特·克里彭(RobertCrippen)参加了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的第一次飞行。此时,约翰·扬已年届50。在这次航天飞机的首航中,扬和克里彭试验了航天飞机各个系统的性能,总共飞行两昼夜6小时20分钟。

约翰·扬最后一次参加航天飞行,是1983年11月28日。他又一次担任“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指令长,和另外5名航天员一道进入太空,经历了10天零7小时远航,在第一次运载上天的欧洲空间实验室内进行了73项科学实验,取得了丰硕的实验成果。12月8日,约翰·扬一行人结束了这次飞行,返回了地面。

在这6次太空飞行中,约翰·扬共度过了835个小时。

将“三明治”带上飞船

在美国航天员中,约翰·扬以遇事冷静和技术娴熟著称,但他有时候的“不拘小节”却让地面控制人员惊出一身冷汗。在执行双子星计划第一次载人任务时,约翰·扬创下了美国航天史上的另一个“第一”: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一块碎牛肉三明治悄悄带上了飞船。

在太空船进入轨道之后,这位老兄居然在地面控制人员上千双眼睛的注视下,掏出这块三明治有滋有味地吃起来。这一场景把地面控制人员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三明治的碎粒随时有可能令精密的仪器崩溃。当然,约翰·扬也因此举受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严厉批评。

“阿波罗17号”上天时,他原本可以顶替在踢足球时受伤的塞尔南再登月球,但却因“三明治事件”与“留在月球上的最后足迹”擦肩而过。

从不向权威屈服

约翰·扬一向坦率直言,很受同伴的喜欢。在“阿波罗10号”飞行任务中担任指令长的斯塔福德这样评价约翰·扬:“他是那种知道哪种技术可行并且一直坚持己见的人。他从来不会向所谓的权威屈服。”

然而这种爽朗直率的性格也曾给他带来很大麻烦。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一向心直口快的约翰·扬对当局提出了很多尖锐的批评意见,此举惹恼了不少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高层。于是在1987年5月约翰·扬突然被调换了职务。再有就是他原本可以第7次上天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后来也或多或少因此事中止。但航空航天局否认约翰·扬被调离航天员岗位与他对高层的评论有关。

此后直到1996年,约翰·扬一直在休斯敦的约翰逊太空中心担任特别助理,其工作主要是负责航天飞机计划的安全和工程事务。在1996年之后,他的工作转为负责监察约翰逊太空中心的技术和安全事务。

在此期间,约翰·扬并没有放弃上天的梦想,仍然保持着较佳的身体状况。从理论上说,他的条件仍然足以在任何航天飞机飞行任务中担任指令长。能做到这一地步,可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和他同时代,甚至后来与他一起执行过任务的那些年轻航天员,都已经离开航空航天局到其他领域发展去了,只有约翰·扬一直坚守着。

当不承担飞行任务,也不再接受飞行训练之后,他转而帮助和保护年轻一代的航天员。在这种培训工作中,约翰·扬对于年轻航天员关于安全的问题有问必答,从而获得了“备忘录记录者”的称誉。

始终心系太空事业

2004年12月7日,74岁的扬结束了自己42年的航天员生涯,宣布退休。同年12月31日正式退休。退休前一天,他还参加了航天飞机的例行早会。

对于退休之后的生活,约翰·扬表示,他仍然着迷于那些枯燥的安全规程工作,特别是让航天飞机重新升上太空。即使离开航空航天局之后,他也会继续关注这项工作。

约翰·扬说:“我不会离开这项工作。但是我年纪太大了,很难继续坚守在这里,每天干上12个小时的活。而在这些太空计划中,往往每天工作上12个小时都会让人觉得时间不够用。”

知识点休斯敦航天中心

休斯敦航天中心坐落于美国休斯敦市东南哈里斯境内的克利尔湖西畔,是直属美国航宇局的十大基地中心之一,在美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一直是美国实施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的大本营,为美国乃至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最先进高科技设施的著名的航天员选训中心和飞控中心。该中心任务是训练航天员、操纵和设计宇宙飞船、试验航天设备、控制飞行的空间计划和探测太空奥妙。航天中心由研究中心、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训练中心以及大型展览馆四部分组成。

同类推荐
  • 突发事故自救书

    突发事故自救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洪灾、火灾、车祸等突发灾害时有发生。面对灾害,很多人因缺乏自救知识而惊慌失措,错过了最佳自救时间,导致悲剧的发生。面对突发灾害,能否及时有效地采取自我救助措施,将会决定生命的延续与否。同时,掌握了遇险紧急救助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周围的人摆脱险情。本书是现代家庭必备的自救手册,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阅读。本书内容分为自然灾害篇、火场危害篇、交通事故篇、水上安全篇、日常意外篇等,增强读者的生存能力,让读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 激光:神奇的光束

    激光:神奇的光束

    本书是一本介绍激光的科普读物,着重介绍了激光在自然科学研究、军事、工业、医疗、环保等学科以及技术领域和文化娱乐活动中的典型应用实例。
  •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与长征火箭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火箭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火箭推进技术、总体 设计技术、火箭结构技术、控制和制导技术、计划管理技术、可靠性和质量控制技术、试验技术,对导弹来说还有弹头制导和控制、突防、再人防热、 核加固和小型化等弹头技术。如今,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向太空进军的步伐,把探测目标投向了更远的 地方,而对火箭的研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研制出更先进,飞得更远的火箭,把探测器送到 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
  • 向太空进军(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向太空进军(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向太空进军》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从人类早期的探索太空的活动开始介绍,一直到如今的探索活动,期间有关的发明发现也一并介绍,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话题,如一些前端构想和探索传奇等。
  •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山西面制品加工技术

    本书共分十一章,阐述了山西面制食品的历史文化、发展趋势、原辅料和加工方法。根据山西面食取材多样的特征分不同章节,详细介绍了以小麦粉、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高粱面、黍米面、马铃薯淀粉、豆面、糯米面等为主料的面食制品的原料与配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产品特色。书中所述具体品种涵盖山西省各市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内容详尽,种类齐全。本书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条理清晰,结构合理,易于理解,可供城乡居民家庭、面食加工企业、个体户加工作坊、食品餐饮以及商业等部门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重生韩娱之无敌气场

    重生韩娱之无敌气场

    人,只有经历了才能成长,她此生前世的苦难换来了此时的无限风采,舞台女神,影视天骄,综艺王者,她一路而来,告别艰辛后的她更能体会得到的幸福."我的朋友们,你们也要幸福啊"—闵雯翾无敌流,亲情友情,韩娱作品,少暖昧情节,女主,接受建议,拒绝谩骂,不喜请离开
  • 魔界公主vs冷漠校草

    魔界公主vs冷漠校草

    魔界公主为未婚夫等了整整五千年,终于等到,一见面就起了冲突。看他们怎么有情人终成眷属
  • 我的老公是机器人

    我的老公是机器人

    遭遇丈夫外遇而准备离婚的李冬婷,意外获得了一枚古朴的戒指,一条同样花纹的项链,机缘巧合下,开启宇宙位面交易平台,且看她踹掉渣男,发家致富奔小资。李泽凯:“编号903714向您致敬!”李冬婷:“呵呵!”宝宝:“我爸爸竟然是机器人?”李冬婷:“呵呵!”
  • 穿越异界之魂归故里

    穿越异界之魂归故里

    袭倩穿越到异界当公主了,本以为长得怪物样子也没关系了,以后吃香喝辣,没想到一穿来麻烦事就不断!异界结界被破,魔化魔总是偷袭,无奈父皇、母后将灭魔大任交与自己,从此准备孤身一人行天下,集齐琉璃珠,灭魔指日可待,没想到集珠途中渐渐成立队伍,帅哥美女成群,可是他们的身份貌似都很不简单。。。一场阴谋接着一场阴谋,看这个废材公主如何痴傻度过!
  • 凤倾邪君之九离小姐太妖孽

    凤倾邪君之九离小姐太妖孽

    穿越?从未想过!好好的吃香的喝辣的,就莫名其妙穿越了!她可是经历了无数磨难的特工!杀人有人保,死了没有人管,好不容易走上如神一样的存在,却穿越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身上!还是废材!史上最废的废材!杀手拥有那样的体质自杀投胎算了!但是,她为了能够扭转时空回去,发誓爬也要回去!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关系复杂牵着她的心,她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到了一定的境界她要回去的,可是,越来越希望自己不要回去了……
  • 花千骨之千年以后

    花千骨之千年以后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 龙飞异界

    龙飞异界

    异世小说类有很多的精品,我也看过很多,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想写一本另类点的,尽管可能写得不好,我会努力.本书主角出场后武功就近乎无敌(单挑),所以主角追求力量,不停修炼的场景是不会出现的,我也不会写着写着就说主角碰到了神族魔族之类的,主角一下子成了菜鸟,再努力修炼,循环往复中...我要写的是主角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历程,从迷茫走向坚定,不是那种一出场就有王者之风,下定决心争霸天下的人!第一部之后,主角会有性格的基本定型.本书的基调是游戏人间,看主角无意间点燃大陆烽火,成就第三次世界大战,最后又是怎么将火势扑灭的...所有人都幼稚过=大多数人迷茫过==有一些人逃避过===而少数人成魔了==救世主只有一个=看书认真点的大大们可能对主角既是武痴又看过很多玄幻小说,既破碎虚空又情商太低很难认同,建议大大们先看一下精灵篇的第十六章.**在此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办公室里的猫王

    办公室里的猫王

    本书旨在传授如何换一种方式享受自己的工作,在职场中绽放出光彩。书中主要介绍了猫王的重心法则、赞美法则、会议法则、简单法则、用人法则、沟通法则等内容。
  • 诗筏

    诗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禽畜乱象记

    禽畜乱象记

    这是一部奇特作品!猪访记,开创了这类型小说的新思维,新流派,题材奇特!它内容新鲜,而且富含哲义,是一部令人意想不到的奇特作品!它不是闹哄哄的网络文,初时未必适合某类读者,也不是常见的动物文和社会文,文首至文尾它将禽畜和人的行为既天马行空又现实、严肃,让你看着很怪异却又很现实,此书不靠文学色彩,完全是它的新颖和奇特吸引人,此书非静心下不可阅读,这部作品也是改编影视非常有期待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