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救人民于水火、抵外侮于国门外的远大目标,能做到这一点吗?干脆,杀了蒋介石解除了多少人的心头大恨,但那却是不明智之举。
再如宋代的欧阳修,他在朝中担任要职时,荐举王安石、吕公著、司马光三人可以当宰相,而这三人对欧阳修可以说都很不敬。欧阳修因为欣赏王安石的才华,曾赠诗王安石,希望他在政治、文学上能取得卓越超群的成就。而王安石却没把他放在眼里,还回赠诗:“他日倘能窥孟子,此身要敢望韩公。”给欧阳修吃了一个闭门羹。吕公著是前朝宰相吕夷简的儿子,他们父子二人都曾攻击过欧阳修,欧阳修贬官滁州,就有他们父子从中推波助澜。司马光与欧阳修也不睦,还当面顶撞,指责他。但是欧阳修觉得此三人有才学,有能力胜任宰相一职,认为他们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因此以如海之度量举荐这三个人。
若没有为社稷着想、以国事为重的观念,怎能如此荐举不避“仇”?而欧阳修也以其宽广的胸怀为后人所称道。
鼠肚鸡肠、气度狭小,因一件小事就耿耿于怀的人终究成不了大气候,难成大业。纵有雄心壮志,也是枉然。
8.宽恕伤害自己的人
宽恕伤害自己的人,是困难的,也是高贵的。
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已故副校长曾工作的房子里保存着一封信的复印件,这封信让很多人读后潸然泪下,这封信所传递出的爱心与宽容,体现出人性的高贵,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位副校长名叫安·柯莱瑞,她是爱荷华大学最有权威的女性之一。很久以前,她的父亲曾远涉重洋,到中国传教,她成了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美国人,所以她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终身未婚,对待中国留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照他们,爱护他们,每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总是邀请中国学生到她家中做客。
不幸的事情发生在1991年11月1日,那是一起震惊世界的惨案。一位叫卢刚的中国留学生,在他刚获得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时候,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一位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安·柯莱瑞也倒在了血泊中。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柯莱瑞举行了葬礼。安·柯莱瑞的好友德沃·保罗神甫在对她的一生进行回顾追思时说:“假若今天是被我们的愤怒和仇恨笼罩的日子,安·柯莱瑞将是第一个责备我们的人。”
安的惨死并没有动摇亲人们的信仰,并没有让他们以仇恨来取代爱。他们深知,仇恨的心理最后伤害的是自己,仇恨的心理也不符合安生前所坚持的理想。爱和宽恕才是对亲人最好的纪念。这一天,安·柯莱瑞的3位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建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他们向杀害亲人的凶手的家人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她的兄弟们还在无比悲痛之时,以极大的爱心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这就是那封在安。柯莱瑞曾工作的房子里保存着复印件的信。
致卢刚的家人:
我们经历了突发的剧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她的家庭、邻居,她遍及各国学术界的同事、学生和亲属。
我们一家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但和姐姐众多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着姐姐在世时留下的美好回忆。
当我们在悲痛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个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的。
安最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的是要分担你们的悲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的时候,安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我们知道,在此时,比我们更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这样,我们就能从中一起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会这样希望的。
诚挚的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
弗兰克/麦克/保罗·柯莱瑞
9.宽容嫉妒自己的人
俗话说:吃亏是福。这种吃亏,其实就是一种宽容的智慧。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宽容别人,就等于送给了自己一份神奇的礼物。
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个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
这个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很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
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不再出现了。
宽容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中国妇人用宽容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这种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
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宽容别人,就等于送给了自己一份神奇的礼物。任何担心这样做会引起混乱或被认为是示弱行为或怕丢面子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几乎所有这样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没来理由的。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
张老夫人便修书传至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
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俗话说:吃亏是福。这种吃亏,其实就是一种宽容的智慧。因为上天是公平的,你在这里失去的东西,它会在那里给你加倍的回报。
10.宽容冒犯自己的人
一个人冒犯你或许会有某种值得同情的原因,要珍惜冒犯你的人身上的善心。这样才能互相谅解,化解矛盾。
“我从未遇见过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威尔·罗吉士说。这位幽默大师能说出这么一句话,大概是因为很少有不喜欢他的人。罗吉士年轻时有过这样一件事,可为凭证。
1898年冬天,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因冲破附近农家的篱笆去啮食嫩玉米,被农夫杀死了。按照牧场规矩,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说明原因。但农夫没这样做。罗吉±发现了这件事,非常生气,便叫一名佣工陪他骑马去和农夫论理。
他们半路上遇到寒流,人身上马身上都挂满冰霜,两人差点冻僵了。抵达木屋的时候,农夫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两位客人进去烤火,等她丈夫回来。罗吉士在烤火时,看见那女人消瘦憔悴,也发现5个躲在桌椅后面对他窥探的孩子瘦得像猴儿。
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罗吉士和佣工是冒着狂风严寒来的。罗吉士刚要开口跟农夫论理,忽然决定不说了。他伸出了手。农夫不晓得罗吉士的来意,便和他握手,留他们吃晚饭。“二位只好吃些豆子,”他抱歉地说,“因为刚刚在宰牛,忽然起了风,没能宰好。”
盛情难却,两人便留下了。
在吃饭的时候,佣工一直等待罗吉士开口讲起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只跟这家人说说笑笑,看着孩子一听说从明天起几个星期都有牛肉吃,便高兴得眼睛发亮。
饭后,朔风仍在怒号,主人夫妇一再要求两位客人住下。两人于是又在那里过夜。
第二天早上,两人喝了黑咖啡,吃了热豆子和面包,肚子饱饱地上路了。罗吉士对此行的来意依然闭口不提。佣工就责备他:“我还以为你为了那头牛大兴问罪之师呢。”
罗吉士半晌不作声,然后回答:“我本来有这个念头,但是我后来又盘算了一下。你知道吗,我实际上并未白白失掉一头牛。我换到了一点人情味。世界上的牛何止千万,人情味却稀罕。”
一个人冒犯你或许会有某种值得同情的原因,罗吉土面对善良的农夫和他的妻子,彻底原谅了他们。在牛与人情味之间,罗吉士更珍视后者。
11.宽容对手的侮辱
高僧之高在于懂得忍让。学会忍让,也许我们也能成为“高僧”。
古时候,有位高僧武艺超群,无人能比。一天,他的寺庙来了一位西域和尚,这个和尚是耳闻高僧之名前来比武分高低的。打了几十个回合后,西域和尚眼看就要败下阵来,却仍旧在不服气地拼命。正在这时,西域和尚一不小心被身后的大石绊倒,此时高僧只需轻轻一掌就可以置他于死地。然而高僧却合闭双手,口中默念:“善哉!善哉!”
西域和尚跳起来后,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在高僧的脸上吐了口唾沫。高僧不但不生气,反而神态自若地说:“师兄若不服,我们明日再打。”西域和尚糊涂了,他原以为高僧受辱后非要了他的小命不可!
但另一场战斗再也不会开始了,因为那个西域和尚从此做了高僧的徒弟。他想从高僧这里学到比武艺更高深的东西:心态平和,懂得忍让。
唐书中有“唾面自于”的记载;佛家有“忍辱”的义举;耶稣有“人打了我的左脸,再以右脸相迎于他”的告诫。
能容纳天地,是圣人的气象;能容纳天下,是领袖的气象。不论来者是敌是友,是智是愚,我们都该以忍还礼于他!
12.从对手身上吸取营养
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怀宽广,大度能容。因为他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了长达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大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地研究这个定比定律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不仅是胸怀、气度,也是智慧,就犹如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方云色、落花流水,都蔚为文章。
13.帮助诽谤者谋生
狄德罗受人诽谤,不但不动气而且帮助诽谤者谋生,还向诽谤者指出正确的生活之路,这是何等广阔的胸怀!他对青年的挽救也可显示他的机智。
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有一次,一位年轻人举着一份手稿去找狄德罗,他答应给看看并加批注。但那是一本诽谤他的小册子。第二次,那个青年来找他时,狄德罗惊奇地问道:
“先生,我和您素昧平生,也没有得罪过您。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动机使您决定让我生平第一次读到一部讽刺我的文章吗?我一般是把此类作品扔进垃圾桶里去的。”
年轻人回答道:“我没有饭吃,我是希望您给我几个钱花,我就不发表它。”
“采取要挟的手段索取钱财的人中,你不是第一人。不过,从您那胡诌之作中,您是可以得到更大利益的。奥尔良公爵的兄弟隐居在圣日内堆埃芙;他是个虔诚教徒,仇恨我。您去把您这讽刺我的作品献给他,另外再写首献词送去,这样,您就会获得一笔资助了。”
“可是,我不认识这位亲王,而且我写献词有困难。”
“您坐下吧,我马上给您写。”
狄德罗代写完献词给了那个青年人,这人拿着献词和诽谤狄德罗的小册子到了亲王那里,果然得到了二十五路易。
几天后,那青年回来向狄德罗致谢。狄德罗这时才恳切地建议他选择一个不那么下贱的工作。
14.宽容下属的工作失误
你需要追求,你需要理想,你需要功成名就……但是没有健康,你什么都不会有。
洛克菲勒是一个极端的工作狂。为了积累公司的财富,他几乎把所有的心思与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有一次,公司有一艘满载石油的石油运输船要从阿拉斯加海岸运到洛杉矾。当时很多人建议洛克菲勒给运输船保险。但是考虑到保险需要交三万美元的保险费,洛克菲勒没有接受这项开支。可是就在最后一天晚上,美国西海岸受到了一场猛烈的台风袭击。整个夜晚,洛克菲勒都在办公室里听取有关运输船状况的报告。直到第二日,一切安然无恙的时候,他才走出办公室休息片刻,随后接着工作。
洛克菲勒石油帝国就是这样靠着他近乎疯狂的工作建立起来的。在他的子女眼里,洛克菲勒简直就是一个只知道金钱的怪物。
但是当公司称霸市场的时候,洛克菲勒的健康状况也已经极端恶化,整个人形网槁木。终于有一天,他昏厥在办公室里。经过一个星期的抢救,他才最终摆脱了死亡的阴影。极端虚弱的身体迫使他不得不在医院里继续呆了一个月。
这次与病魔的较量,让洛克菲勒彻底地改变了。他不再过问公司的事务,并且把自己在公司的股票收益都捐给了慈善事业。每天的空闲时间,他都用在锻炼和更为有意义的慈善事业上。有一天,一个老朋友来看他.对他的变化感到异常惊讶:“您这是怎么了?什么让您改变得这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