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0800000010

第10章 素书解译(7)

【原典】

苦莫苦于多愿。

【注解】

注曰:“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古之多愿者,莫如秦皇、汉武。国则愿富,兵则愿疆;功则愿高,名则愿贵;宫室则愿华丽,姬嫔则愿美艳;四夷则愿服,神仙则愿致。然而,国愈贫,兵愈弱;功愈卑,名愈钝;卒至于所求不获而遗恨狼狈者,多愿之所苦也。夫治国者,固不可多愿。至于贤人养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约乎!”

王氏曰:“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

【解译】

人生之苦,皆源自欲望太多、贪婪过度,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经得到的又盼望更多。所谓辛苦者,即是心苦。《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

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而这八苦统统出自欲念,贪得无厌,永不知足。为此,佛陀说了几十年的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人们解脱烦恼,脱离欲海,告诉人们一个最简单解脱道理:“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对于身外之物,来就来,去就去,无须牵挂,不值得为之大喜大悲。

《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一首《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是聪明的读书人,而且有家破人亡的经历,一听就懂了,接着就为《好了歌》作了这篇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二首歌词虽然有些消极,却也反映出了人生的某些真谛,足可为世间贪婪者戒。要记住:圣人之道,无欲则刚。

【原典】

悲莫悲于精散。

【注解】

注曰:“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口淫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

王氏曰:“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

【解译】

中医讲人有七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悲哀就是其中之一。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呢?

中医里讲的精是构成人生的基本要素,是宇宙当中的某种“精微物质”。它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我们的先天,二是来自于我们每天的饮食,即为水谷之精。打个比方,精就好像是一种原材料,比如粮食就是一种原材料,它可以加工产生食物、药品、酒精、化工产品等。精这种原材料也可以产生出气、血、津液等人身的必需品。

我们身体平常得到精,就把它贮藏起来,就好像工厂囤积原材料一样,等身体有需要的时候,再把它加工成产品。精和气,是一种东西的二个方面,在身体里面流动着的,就叫做气,而贮藏不动的就叫做精。

悲哀是一种情绪,但它却牵涉到全身的运作。中医讲忧悲伤肺,伤肺则气消,气消则心虚,心虚则更悲。看看,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你十分悲痛的时候,身体里的气就被大量消耗掉了,当你痛哭的时候,会上气不接下气。

气不足的时候怎么办?当然要生产出更多的气进行补充。用什么来生产呢?当然是用精这种原材料来生产。如此一来,原材料就会不足了,悲则精散。

精散会有什么后果呢?《灵枢·本神》说:“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另一方面,精有安神的作用,中医讲“积精全神”。精散则神不安,六魂无主,想做什么都做不来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养生的第一步“保精养生”。《类经》中说:“善养生者,必定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

【原典】

病莫病于无常。

【注解】

注曰:“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有常也;人而无常,不其病乎?”

王氏曰:“万物有成败之理,人生有兴衰之数;若不随时保养,必生患病。人之有生,必当有死。天理循环,世间万物岂能免于无常?”

【解译】

“无”就是没有,“常”就是固定不变;“无常”就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或一个物体,是不会永远保持同样的状态而不起变化的。

前些年有一本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就说了这样一个道理: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其实这个道理太简单了,在《孙子兵法》中就反复说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中医也讲“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强调的都是变化,《金刚经》也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好好读懂前人的思想,盲目去崇拜别人。

但“无常”只是从哲学的角度讲才有意义,任何一个事物,在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之前,还是有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比如人的疾病,在它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认识并治疗的。如果一种病变化很快,不断恶化,预后肯定不良,这就是要命的病。

同理,在事物没有变化之前,它总有自身的规律,无论做事做人,都要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事事顺利。如果非要强行打破它,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澳大利亚本来没有野兔,第一批到达的西方人带来了兔子,结果兔子在这里几乎没有天敌,很快泛滥成灾,今天人们也束手无策。

【原典】

短莫短于苟得。

【注解】

注曰:“以不义得之,必以不义失之;未有苟得而能长也。”

王氏曰:“贫贱人之所嫌,富贵人之所好。贤人君子不取非义之财,不为非理之事;强取不义之财,安身养命岂能长久?!”

【解译】

“苟”是一种传说中的草,名为“苟草”。《山海经》里说“苟草,服之美人色。”据说此草有媚人的功能,故又称“媚草”。从记载中看,这是一种很美的草。但后来有些不正经的人,认为此草性淫,故有“苟合”、“苟且”、不光彩、不正大光明一类意思出现。

“短莫短于苟得”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其一,使用不光彩、不正大光明等手段,得到了不该得到的东西。比如像今天的贪污、受贿等行为,那些钱财本来不属于你,是不义之财,这就叫“苟得”。再比如说,有一姑娘不爱你,你却以非常手段得到了她,可她终身也不会爱你,这也叫“苟得”。凡是“苟得”的东西,早晚都会失去。《大学》里说:以悖逆的方式得到的,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失去。

其二,因为贪占便宜,没有长久眼光,因小失大,而得到的东西,也叫“苟得”。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贪小便宜吃大亏”。水葫芦是1901年作为一种花卉引入我国,6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最终出现今天几乎不可收拾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我国曾从美国引种大米草,致使鱼虾及贝类等水产品受到毁灭性打击。像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是574亿。

《圣经》里说了这样一件事:雅各和以扫是亚伯拉罕的两个儿子,雅各是次子,但是非常有心机,喜欢自己安静地待在家里。而以扫是长子,受到亚伯拉罕的赏识,并且具有“长子继承权”,他喜欢在外打猎。一天以扫打猎回来非常的口渴,这时候雅各正好做好了一锅红豆汤,以扫要雅各给他一碗红豆汤解渴,雅各借此机会向以扫“买”到了“长子继承权”。一碗红豆汤换走了继承权,典型的“小不忍乱大谋”。

其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看不到危机的存在,这种现象也可以叫“苟得”,即为“苟且偷生”之意。

【原典】

幽莫幽于贪鄙。

【注解】

注曰:“以身殉物,过莫甚焉。”

王氏曰:“美玉、黄金,人之所重;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倚力、恃势,心生贪爱,利己损人,巧计狂图,是为幽暗。”

【解译】

最让人鄙视的人性,莫过于贪婪。所以佛教力戒人们克服三大苦因,而“贪”则是首因。因为一有贪婪之心,整个人就会变得品德鄙陋,目光短浅。原本应该是明亮的心灵,也会变得幽暗起来;原本很有希望的事业,也会被断送。

明朝首辅大臣严嵩,在嘉靖四十四年(1564)被削籍为民,家产尽抄。如果追究严嵩之败,关键就在一个贪字。史书记载,严嵩父子均是“贪鄙”之人,那么严嵩究竟有多少钱呢?据《世宗实录》记载:“金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有奇,银二百二万七千九十两有奇,玉杯盘等项八百五十七件,玉带二百余条,金厢玳瑁等带一百二十余条,金厢珠玉带绦环等项三十三条、件,金厢壶盘杯箸等项二千八十余件,龙卵壶五把,珍珠冠等项六十三顶、件,府第房屋六千六百余间,又五十七所,田地山塘二万七千三百余亩。……”那是相当的有钱。

也许是应了那句老话:以悖逆的方式得到的,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失去。严嵩被削职后只得在祖坟旁搭一茅屋,寄食其中,晚景非常凄凉。8年后严嵩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去世。他死时穷得买不起棺木,也没有吊唁者。是“贪鄙”毁了他一生,其实“贪鄙”不知道曾经毁灭了多少人,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时时与“贪鄙”做斗争。

【原典】

孤莫孤于自恃。

【注解】

注曰:“桀纣自恃其才,智伯自恃其疆,项羽自恃其勇,高莽自恃其智,元载、卢杞,自恃其狡。自恃,则气骄于外而善不入耳;不闻善则孤而无助,及其败,天下争从而亡之。”

王氏曰:“自逞己能,不为善政,良言傍若无知,所行恣情纵意,倚著些小聪明,终无德行,必是傲慢于人。人说好言,执蔽不肯听从;好言语不听,好事不为,虽有千金、万众,不能信用,则如独行一般,智寡身孤,德残自恃。”

【解译】

如果世界上只有你和你和影子,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恃才自傲的人,最后的下场往往就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凡有才华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傲,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见别人的长处,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结果是将周围其他有才干的人都赶跑,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孤陋寡闻、孤芳自赏,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暴君商纣王就是一个特别有才的人,他力大无比,几乎无人能及,能够轻易托梁换柱,倒拽九牛,徒手与野兽搏斗。不仅如此,纣王还天赋聪颖,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能言善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聪明才智却没能用到正地方,结果落个自焚而亡的下场。

隋炀帝杨广也是这样一个人,他年少好学,尤善诗文,著有文集55卷。开皇元年(公元585年),只有13岁的杨广就被封为晋王,并做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随后,杨广亲自率军统一国家,并组织修建畅通国脉的京杭大运河,还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修订法律等等。

与商纣王一样,炀帝也不免犯有恃才自傲、我行我素的毛病,在缺少道德监控和自我约束的前提下,他做出了大逆不道、弑父篡位之举。成为皇帝后,他又过度沉迷于享乐之中,无心治国,走上了荒淫无道、自取灭亡的不归路。

所以古人总结说:自满者败,自恃者孤。因为自恃者的心里,只有他们自己,再也装不下任何人。想想,这种人又有谁愿意搭理他?

【原典】

危莫危于任疑。

【注解】

注曰:“汉疑韩信而任之,而信几叛;唐疑李怀光而任之,而怀光遂逆。”

王氏曰:“上疑于下,必无重用之心;下惧于上,事不能行其政;心既疑人,勾当休委。若是委用,心不相托;上下相疑,事业难成,犹有危亡之患。”

【解译】

“任疑”是管理的大忌,一方面被用者因为“任疑”,时时处于危险之中;另一方面,任用者因为“任疑”,事事不得利。所以“任疑”者,百害无一利,损人不利己,祸国而殃民。

明代的崇祯皇帝,为了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等。13年中换了9个人,最后还是被李自成逼得上吊自杀了。为什么呢?就因为崇祯皇帝疑心太重,用一个疑一个,多方掣肘,使这些将领的才能难以得到发挥。

唐建中四年(783年),泾原朱丑比兵变,唐德宗跑到奉天避难。此时大将李怀光奉旨率军救驾,在奉天解围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可是唐德宗却听信宰相卢杞、度支使赵赞、神策军使白志贞等奸佞的谗言,命怀光乘胜追击朱泚,收复长安,不许率部到奉天见天子。结果又逼反了李怀光。

同类推荐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当初里下的那个誓言

    当初里下的那个誓言

    投胎转世时,竟投到了一个玄幻的世界,为何喝了孟婆汤,却依旧记得那段令人伤心的前世回忆?但,做好现在的自己才是!我出生低微?我照样可以俯瞰世界!但即使这样,我依旧忘不了当初的誓言。你放心,我永远不会忘……那是我一辈子会守护的
  • 统治游戏

    统治游戏

    一位普通高中生李月月在一次放学回家的途中遇上一位魔法师,于是兴奋的加入了期待已久的魔法世界的纠纷……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被宿命束缚的少年

    被宿命束缚的少年

    ‘ZERO..你明白你口中的正义是什么吗?’‘那又怎么样?...你告诉我我口中的正义是什么?’‘你口中所谓的正义也不过是一群弱小的人不能忍受强大的人的支配而想取而代之的一种借口..你懂吧?’‘唔......’
  • 阴缘不断

    阴缘不断

    相恋三年被男友卖给了隔壁老王!最后每晚都被鬼压床,被男鬼吃干抹净不说,最后和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甚至是……
  • 星际争霸达拉姆之光

    星际争霸达拉姆之光

    大决战中,阿塔尼斯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瑟兰迪斯而死,他重生为人。看阿塔尼斯如何对抗埃蒙?他又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自己呢?本书的qq群已经创立,群号为:535826074
  • 无良神医:魔尊殿下好粘人

    无良神医:魔尊殿下好粘人

    初见时,常年杀戮的他第一次见到他,却被她温暖的笑容给救赎了,从此黏上了她。“帅哥,我不认识你,我们好像是第一次见面吧?”“不,娘子,你不记得我了吗?你不要我了吗?”他故作委屈卖萌到。后来,“殿下,你们那还有什么空缺不,你看我适合什么位置呀?”“已经不差人了,不过我还缺个媳妇,我看你就挺合适的。”“是吗?我也这么觉得耶”她故作娇羞道,还扭了扭身子。小剧场:今天心情好,她问某人:"今天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随便点。"某人认真的想了想,坏笑道:"不用你给我做,你躺着就好,我来做。""流氓!!!"(宠文,双处)不太会写简介...
  • exo之异面少女

    exo之异面少女

    一个出道就大火的女星韩宜恩,感觉有两个人住在一个身体里。平时都以微笑示人,但有时却冷得谁也不敢靠近。当然,"她"一般不会出现。因为"她"不屑与别人接触。可"她"总会在韩宜恩被欺负的时候替她解决掉所有事情。可毕竟,一个身体只能有一个人存在。
  • 源控九天

    源控九天

    这是一个充满源气的大陆,这里有强大逆天的源者,有凶残嗜血的源兽,更有拥有毁天灭地、翻江倒海之威能的恐怖彩兽,还有各种诡异骇人的血脉神力。叶羽重生到这块强者为尊的神奇大陆上,他的强者之路也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