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8400000012

第12章 谋国与谋家:明帝国276年之怪现象(4)

为了稳定军心与民心,于谦和大臣们拥立郕王朱祈钰为皇帝,而尊被俘虏的皇帝朱祈镇为“太上皇”。不过,拥立新皇帝毕竟是出于无奈,所以,于谦建议立英宗皇帝的儿子为太子。可以说,于谦此举,完全是考虑到了皇室内部的人际关系,而且也是当时十分必需的,能够保持皇室内部稳定的。然而谁能想到,这件功劳,最后会成为他被害的主要“罪状”。

当年十月,也先挟英宗率瓦剌大军再次大举南犯,兵临北京城下。于谦毫无所惧,沉着冷静,指挥若定,有勇有谋,与敌军激战五昼夜,终于打败瓦剌,迫使也先退回塞外,使明朝转危为安。

获胜后论功行赏,于谦功劳最大,景帝特加授他为少保,仍总督军务、兵部尚书。石亨则被封为武清侯,其余文臣武将也有升赏。面对封赏,于谦却诚心辞让,他说:“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名利地位,而是国家的安危。他把胜利归功于将士们,自己却开始考虑如何去加强北边的防务了。

当时,投降瓦剌的太监喜宁和降军小田儿屡次导引也先南下侵扰,甚至建议也先拥英宗至南京,另立朝廷,与景帝对抗,或夺取山东临清,截断漕运,卡住明廷的咽喉。于谦对此深恶痛绝,密令大同将领擒住喜宁,授计兵部侍郎王伟诱斩小田儿于阳和城外,并力劝景帝杀掉喜宁。

面对也先的骚扰,于谦从容镇定,运筹帷幄,多次击败瓦剌军。于是,也先改变策略,派三名使者至大同,要求明廷遣使讲和。大同参将许贵将此事报告给了朝廷后,明廷发生动摇。于谦坚决主张采取强硬态度,反对议和。随后,他又移檄切责许贵。从此,边将人人只知战守,没有再敢主张讲和的了。

于谦对也先的诱降、胁和、反间等阴谋诡计,一一予以击破,捍卫了明朝。瓦剌军则因屡次失败,死伤人数不断增加,厌战情绪日益滋长,也先与脱脱不花、阿剌知院之间也因分赃不均而导致原有的矛盾不断加深。也先见明朝无机可乘,求和之心日盛。

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瓦剌遣使者来议和,表示也先愿归还上皇议和。明朝大臣对此反应很热烈,纷纷要求景帝派使臣迎还上皇。但景帝唯恐失去帝位,不愿迎请英宗,对群臣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于谦则从容回答说:“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听到于谦的话,景帝才放下心来,顾而改容道:“从汝,从汝。”不久,英宗被接回北京。但景帝对此仍深怀戒心,将英宗软禁在皇城内的南宫中。

于谦对当时的形势并未掉以轻心,他担心明廷苟安,就上疏景帝:“上皇虽还,国耻未雪”,“和议难恃”,要求不要懈怠。他还提出一系列措施,继续强化国防。一方面加强宣府、大同、辽东及北京附近的防务,增加军马,修缮城堡关隘,收复独石八城;另一方面整肃军纪,严惩犯法的石亨、郭亨、杨俊等军官。同时,他还对与军事有关的马政、阵法、战车、军器、军功制度等进行改革,采用新式火器。他对明军主力——京营作了一次大改革。景泰二年(1451年),他从京营中选出十万人编成十营操练,称做团营。

于谦规定,自他本人以下大小将官,都要亲到教场操练阵法武器,下级军官必须熟悉军士及卫所番号。遇有战事,京军出征,各级将领随队而行,不再另派将领。经此整顿,京军改变了兵将不相习、互不统属的旧弊,战斗力大大提高,也节省出大量军饷,有明京营军制至此发生很大的变化。

经过数年的整顿,明朝的国防力量大大加强,胜利地击退瓦剌的侵扰,边境上较前大大安定。相反,瓦剌军失败后,也先的威望大损,但他却日益骄横,逼死脱脱不花,于景泰五年(1454年)自立为可汗,虐待蒙古诸部。不久阿剌袭击也先,也先败走,为其部下所杀,蒙古又陷入分崩离析之中。

明廷击败瓦剌军,于谦立下了盖世功勋,但他却口不言功。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嫉妒他,拼命抹杀他的功绩。景帝并没有为这些恶毒的攻击所动,反而更信任于谦,对他的建议无不依从,每用一人,必密访于谦,征求其意见,于谦也每每据实相告,无所隐讳,不避嫌怨。

于谦一直有痰疾,当他因劳累而疾发时,景帝便派太监兴安、舒良轮番去探望,听说他所服用的药不好时,便诏令上方制赐,甚至专门为他备下饭菜,还亲自到万岁山,伐竹取沥以赐。有人说景帝宠谦太过,兴安等说道:“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今朝廷何处更得此人?”一句话说出了朝廷对于谦的倚仗。

不得善终的忠臣

于谦以“爱国”的原则辅佐君王,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从道理上讲,他应该受到尊崇。事实上,恰恰相反,他的爱国,被皇帝认为是“不忠”,这就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剧了。

于谦性格非常刚直,十分看不起那些勋旧贵戚、不学无术、阿谀奉承的大臣,因此遭到这些人的反对。每遇事不如意,于谦就拊胸叹道:“此一腔热血,竟洒何地!”他对官场恶气、士大夫们的自私自利、妒贤忌才、争权夺利、贪婪无耻等丑陋面目非常了解。

景帝朱祁钰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他当了皇帝后,便盼望帝位能传给亲生儿子朱见济,但他无法自己提出更换太子,孙太后和大臣们也不会答应这么做。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终于想出了收买大臣的“妙计”:赐给内阁陈循、高穀白金各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鎡、商辂白金各五十两,白银百两,并升了他们及都御史杨善、王文的官职。

不久,广西有一位土官犯法当死,他为保命,情急生智,竟密奏景帝,请求更换太子。景帝正发愁无人提此建议,览奏大悦,说道:“万里之外,乃有此忠臣!”急令礼部会同群臣集议。陈循等很快签字画押,并迫使吏部尚书王直、于谦、御史左鼎等人签了名,终使景帝以合法程序废掉英宗之子、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做太子,大臣们也因此被加官晋级,拿双份俸禄。对此,群臣按惯例推辞,唯于谦再三辞让,这引起了景帝的不满,景帝因此逐渐疏远了于谦,始终未让于谦进入内阁。

当时,徐有贞因倡议南迁受到于谦斥责,始终痛恨于谦。总兵官石亨功劳不如于谦却被封侯,因而内心有愧,便上疏举荐于谦长子于冕,遭到于谦的痛斥。同时,石亨掌京营兵,屡欲兴风作浪,因于谦之故不能得逞,对于谦痛恨之情与日俱增。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也都痛恨于谦。群小很快勾结在一起筹谋算计于谦。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石亨、徐有贞等人勾结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位,废掉了景泰皇帝,即日于朝班中逮捕了于谦和王文,并以“意欲”迎立外藩为帝的莫须有罪名,诬判二人谋逆,处以极刑。法司对二人严刑拷打,王文极力进行辩解,于谦却笑道:“亨等意耳,辩何益?”当案件提交给英宗时,英宗尚感犹豫,说:“于谦实有功。”徐有贞马上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二十二日,于谦、王文同日被杀。在籍没于谦家产时,未发现他家中有什么值钱之物,只有正室关锁甚固。打开看时,里面除去景帝所赐的莽衣、剑器,别无他物。据说于谦被杀时,阴霾四合,天下冤之。人们对明廷这种恩将仇报的做法非常愤慨,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于谦。曹吉祥部下指挥朵儿拿酒到于谦被杀之地,恸哭致祭。曹吉祥怒而鞭打之,但次日他酹奠如故。都督同知陈逵冒死收殓于谦,裴太监秘密护送于谦少子逃往河南。天顺三年(1459年),于谦之婿、千户朱骥扶送于谦灵柩回到故乡,葬于西湖三台山麓。

于谦死后,继任的兵部尚书陈汝言攀附石亨,贪污纳贿,使于谦整顿国防之前功俱废,英宗则忧形于色。后来西北有警,恭顺侯吴瑾对英宗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英宗听罢,默默无语。

成化二年(1466年)八月,遇赦回乡的于冕,上疏为父讼冤,明宪宗这才亲自为于谦昭雪,将崇文门内西裱褙胡同的于谦故宅,改为“忠节祠”,遣官祭奠英魂。宪宗亲自撰写诰语:“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唯公道之独持,为群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弘治二年(1489年),明廷“终于”赠于谦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从此于谦与岳飞并卧于风光秀丽的西子湖畔,后人才有“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诗句。

同类推荐
  •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开风气之先 谋天下永福:“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三坊七巷与近代福州历史文化变迁、两岸交流视域下的三坊七巷名人文化等。
  • 大唐现代化

    大唐现代化

    被混混抢劫的李宽,得到了从混混身上掉落下来的一个龙纹玉佩。没想到玉佩不是玉佩一般的玉佩,而是带着能来回穿越和一定储存空间功能的玉佩。但是,你穿就穿吧,可你居然穿到了大唐贞观年间,穿到贞观年间也就算了,可居然悲催的代替了了已经被李二秘密弄死,宣布早甍,现在却还活着的楚王李宽,这让想借着穿越发财的李宽傻眼了,很害怕被李二发现后再次弄死,战战兢兢的过着低调逍遥的大唐生活,奈何作为猪脚,即使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结果还是被李二发现了,于是...李宽:“李二,楚王李宽已经死了,真的已经死了,咱不是李宽,不,咱是李宽,只是不是楚王李宽,咱是来为大唐现代化做贡献的李宽”
  • 骁果卫

    骁果卫

    本书没有时下最流行的穿越,主角也没有带挂,反而时时受虐。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只有现实的残酷!以史料为依据,历史大事件不会改变。隋朝有支精锐特种兵,骁果卫,他们臂刺血鹰,胯下汗血马,个个武艺高强。史书中对于其的记载并不多,隋朝亡了以后,他们去哪了?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作为一名宅男,穿越,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穿越到武大郎身上算怎么回事?身材短小,面目丑陋?我呸,我武大郎堂堂七尺男儿,玉树临风!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传奇,且看我武大郎如何风生水起!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扣扣群:204644135
  • 断魂潮回

    断魂潮回

    高校研究生不堪导师压榨,跳楼穿越南陈,妄想远离尘世,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现实让他不得不卷入皇室争斗,亲情,友情的破灭,让他又站在了选择的路上
热门推荐
  • Twelfth Night

    Twelfth N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图国志

    海图国志

    2002年3月,加文·孟席斯先生的书——《1421中国发现世界》出版,对于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再次展开争论。某位民间爱好者刘先生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漏洞百出,并不能证明当年郑和船队的航行路线。故事由此展开,一幅绘制于大明正统二年的《天下诸番职贡图》横空出世,伴随着它的出现,父子离散,朋友失和、兄弟阋墙、师徒反目。为了找到自己失踪的父亲,主人公南下江南、勇闯西北、徒步拉昂错、寻谜通化四叶冢、宁安龙泉府。而最终走向汉鲁恭王灵光殿、楚先王庙......书中涉及到自然地理、宗教、种群、科学的诸多观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敬请见谅!
  • 超越自我(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超越自我(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 智慧创造一切! 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 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 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英雄荡寇

    英雄荡寇

    小狗子是酒楼跑腿,李世贤为半吊子书生,都是平凡人物,一念之间学武,历经万难。欧阳杰、司马泰,两人分别是武林世家子弟,武学基础稳固,又得名师指导;叶飞是铁剑门第一高手。这五人义气结合,联合武林正道之士,力抗天佛邪教,苦拚梅宗高手,又要平息两大皇族内讧,一路走得艰苦!建立丰功伟业,当然定有伤亡,司马泰、叶飞两人,出师未捷身先死;其余三人历经苦难,稳定江南功不可没。说来话长,就从张瞎子说书开始…
  • 雌雄双狼之再战江湖

    雌雄双狼之再战江湖

    辽宋之间的战争,江湖梦,恩怨仇,是拔剑,还是袖手旁观。江湖中,各色人马混据一方,“雌雄双狼”逐渐崛起。他们倾心于家仇国恨,暂抑儿女情长,相互扶持,共同经营平凡生活。
  • 异世巫女——天使与恶魔

    异世巫女——天使与恶魔

    “你不爱我又何故娶我碍你眼!?”曾经阴阳鬼界的噬梦公主。巫师一族的创始者。被巫师皇室强行召唤了出来,成为了巫师皇室的嫡女,整个巫师家族的鬼巫祭祀。救活了因回到蛮荒时代而死去的血族二殿下残颜伊。却因血族二殿下的算计穿越到了一个异世界进入到了一个要嫁个不爱自己的人,却在和亲路上被要嫁之人的后妃害死,连灵魂都被残忍撕碎的和亲公主身上。调戏亲弟弟,不嫁那个想要利用她的人,玩死残忍的小妾,整垮太后的家族。在暗市上救下了一个魔神,“你这么好看不要弄脏了你。”灭了伤害他的人类。这妖孽便从此赖上她了。
  • 不见云初城

    不见云初城

    权谋《不见云初城》是“离城别绪”的第二故事,主人公名叫红简月,故事发生在云初城内。此次佳人至城,犹如红梅傲雪云出简月,他日红颜别君,恰似离水汤汤流年无期。一幕十年,离城别绪,同命中注定般挥之不去。末了,曲终人散,古城犹在不见云出,叫人直叹得好个一别一见又一城!
  • 晨夏爱凉之鹿晗

    晨夏爱凉之鹿晗

    叶芝凉(女主)与叶珍莉(女主姐姐)明明是双胞胎,性格的差异却很大,她们同时爱上了一个男生,可是……
  • 睡星神

    睡星神

    家族被屠灭,为什么我没有能力守护。自己的女人我都守护不住?为什么我没有能力守护。经历所有打击后睡了一觉学习至强功法。我的亲人朋友将由我守护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