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500000008

第8章 幸福只在一念间(1)

——《论语》在生活中的妙用

生活是一杯水,可以是平平淡淡;生活是一碗浓汤,可以是酸甜苦辣,无论生活是什么,都在于你自己的调理和掌握。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这也正同于我们对幸福的追求一样,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论语》对“仁”也多有阐述。那么,在孔子的心目中,“仁者”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里面的评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非他莫属。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孔子把圣人比作山,赞叹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而当他亲自登高山,又想到圣人。

山即圣人。

圣人看见山,就看到了自己的外化。自己的外化是如此美丽,因此“仁者乐山”。这是必然的。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老子说“上善若水”,就是这个意思,水是流动不息的,即使是一潭死水,它也要上面蒸发,下面渗透,依然遵循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因此“智者乐水”就是乐他自身,体悟以一种天地证我的快感。

水性动,动者顺势,所以顺从仁;山性静,静者安定,所以安于仁。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水是眼波横,山走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现)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这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崔颜)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与弟子遭到陈国和蔡国大夫的围攻,在野地里动弹不得,绝粮整整7天。大家又饿又疲乏,于是有人心生怨言。孔子把子路、子贡、颜回三个大弟子叫来,对他们说:“我们落到这个地步,难道是我传的仁的道理不对吗?”

子路回答:“或者我们既不算仁,也不算智,所以人们不相信我们,不肯推行我们的道理。”孔子说:“如果仁人一定被人相信,那商朝的伯夷、叔齐为什么不吃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下?如果智者的话一定被人推行,那么心有七窍的忠臣比干为什么会死在纣王手里?”

子贡接着说:“先生的道理太大了,天下容纳不了。何不降低标准,采取一些别人能够接受的道理呢?”孔子说:“君子以仁立身,秉承天命,以礼乐治天下,怎么能够与俗世同流合污呢?看来你胸中也没有什么大的志向。”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他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安于仁和智者顺从仁是由于他们气质不同,但是,无论是安于仁还是顺从仁,对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没有仁德仁心的人。由于没有仁德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稳定的人格,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如果是处在贫困之中,不能够做到安贫乐道,做到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如果是处在安乐之中,也不能够做到久享安乐,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一言归总,这种人因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必然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

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走”,甚至“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面对激烈的竞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

这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问题了。

而仁者和智者因为有智慧,有涵养,修养达到了仁的境界,所以无论处于贫富之间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这就是有没有仁心之间的区别。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2.岁寒才知松柏后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古往今来,松柏的气节操守不知激励过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其影响至今,妇孺皆知。

所谓“疾风知劲草,国乱识忠臣”,也就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意思。通俗地说,是指一个人要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才看得到他的品质,而平常不一定看得出来。如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平时是一个风流才子,但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却表现出令人崇敬的浩然正气,不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而且还以身殉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现代社会里,人与人的各种聚会越来越多,没完没了的宴会、酒会,没完没了的电话,没完没了的各式各样的“Party”,……你可能在参加完某一次酒会、宴会和“Party”之后觉得非常无聊,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但是,如果你总是处在这些生活之外,你肯定会觉得失落,会有一种被众人抛弃的感觉,因为众星捧月、成为人群的中心,总是现代人所梦寐以求的,而且,那种感觉也的确让你心里满意、舒服。所以,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熟人,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认识”的人。

可能,你还保留着你们在当时交换的名片,记住了对方的电话号码,并“真诚”地说“以后多联系”。可是,等到人群散了,我们各自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中去,或者又进入一种新的生活,你能和他们多联系吗?

再说了,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失意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想找一个可以跟他倾诉一下衷肠的人,你会找到他吗?而他又会听你向他倾诉吗?

现代人口头上总是说着过去江湖上流传的这么几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是,朋友有很多种,你需要哪一种朋友呢?

真正的朋友是那种当你遇到危难的时候,能够全力相助的人。这种朋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贺兵兵和田力暑假里一起徒步旅游,他们都喜欢登山。有一次,当贺兵兵和田力终于攀上了山顶,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远处城市中白色的楼群在阳光下变成了一幅画;抬头仰望,蓝天白云;微风轻轻吹来,带来了诗情画意。对于终日忙碌的他俩,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旅游和享受。两个人手舞足蹈,高兴得像小孩子。

悲剧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田力不小心一脚踩空,高大的身躯打了个趔趄,随即向万丈深渊滑去,周围是陡峭的山石,没有手抓的地方。短短的一瞬,贺兵兵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下意识地,一口咬住了田力的上衣,但同时他也被惯性快速地带向岩边。仓促之间,贺兵兵抱住了一棵树。

田力悬在空中,贺兵兵牙关紧咬,他们就像一幅画,定格在蓝天白云大山悬崖之间。

贺兵兵不能张口呼救,一个小时之后,过往的游客救了他们。而这时的贺兵兵,牙齿和嘴唇早被鲜血染得鲜红。事后,有人问贺兵兵怎么会只用牙齿就能咬住一个人而且能挺那么长时间?贺兵兵回答:“当时,我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松口,田力肯定会死。”

这种朋友就是能够显示自己本色的人,他没有虚假的面具,能够与你真心交往,与你同甘共苦。这种人肯定不是浅薄之徒,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帮助你不断地进取、成为你终生的骄傲。

但是,现在这样的朋友实在是太少了,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朋友呢?这已经成为困惑我们现代人的一个问题。

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就是岁寒才知松柏之后凋的道理。

3.不问苍天问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在《雍也》篇里,当孔子回答樊迟关于什么是明智的问题时,已主动以鬼神的问题为例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

在《先进》篇里,子路又不明智地提出这个问题,向孔子讨教怎样侍奉鬼神。所以孔子反问他说:“人都还难于侍奉好,谈什么侍奉鬼呢?”

问题是,子路就是这样一个不“明智”的人,一问不成,又生一问:“能问问死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还是一个“鬼”问题,所以孔子又一个反问把他推开:“生还没弄清楚,怎么能搞得清死呢?”

那可真是问得蹊跷,答得巧妙。

其实,孔子也不完全是顾左右而言他,把子路的问题推开在一边。在孔子看来,鬼神的问题,生死的问题,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生命本质的大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也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搞得清楚的。

“生死”是现代医学都还难以解说清楚的概念,至今人们也只能以“心脏停止跳动”来“描述”“死”;佛教、道家则谓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从“四大皆空”的理论看来,生与死并无明显的界线和区别;迷信的人则认为,死就是灵魂出窍,任何生灵都有不可见的灵魂和可见的躯体两部分,灵魂可以升天,可以入地,生灵可以互相转化,持此说者便相信鬼神;无神论者则认为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了了,什么也没有了。至于死者临终的心情、感觉如何,这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等等手段,经过长期研究和探讨,至今还“说不清楚”的问题。既然如此,孔子又怎能向他的弟子解答得清楚呢?

但是,孔子毕竟是伟大的教育家,当他遇到学生向他提出自己难于解答的问题时,他不是简单地回答“不知道”,也不指责学生,而是绕开问题,用“未知生,焉知死”一句反问,引导学生的思想,既保护了学生探讨问题的学习积极性,又回避了解答不清楚的问题。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所以,对自己搞不清楚的问题,既不要盲从迷信,也不要简单否定,最好是抱以一种“阙疑”的态度,敬而远之。这种态度实际上是现实而理性的态度,也是最明智、最科学的态度。

解决了死亡的问题,就可以解决衰老的问题。人谁不老?

一般人都被生老病死困扰,一提到“老”字就想到“死”,以为不祥,并真切地知道自己将老、将死。无论现在是50岁、40岁,还是30岁,甚至20岁,一种对死的恐惧造成了对生的恐惧。

就这样,他们又怕生,又怕死,对“老”字避如仇敌。

但刚好是这样,他们衰老得更快,因为恐惧让人衰老。

只有旷达之人才参透生死玄机,将生命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既不可喜,也不可悲,“这样就这样”,以没感觉换取大感觉。

古希腊智者阿那克萨哥拉听到儿子病亡的消息后,与朋友们神态自若地聊天,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悲伤?”

阿那克萨哥拉平静地说:“从我儿子生下来那天起,我就知道他终有一死。”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丧母之时饮酒自如,也是同理。

只不过中国人更性情一些,阮籍虽然在母亲死时与朋友在另一处“饮啖不辍,神色自若”,但在葬母时却“饮酒二斗”,然后大哭大号,吐血不已。这说明,他还是悲痛的。

孔子在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死时长叹说:

“噫,天丧予!天丧予!”

非常悲痛。

相比之下,阿那克萨哥拉要达观些,有庄子丧妻时鼓盆而歌的风范,就差没说“死得好”。

因为爱死者,所以在他(她)死时不能过度伤悲,用把自己活得更好看作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

再从孔子对第一个提问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孔子重视“生”而忽略“死”,主张要好好对待活着的人,即厚养薄葬。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不信鬼神的无神论者!要不,他怎么不借学生提到这类问题时,大谈其鬼神之事呢?相反,用了“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两句反诘语,表明了他无神论者的坚定立场。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

将问题的关键拉回到当下来。当下应该做什么?

应该做事,应该快乐。

孔子不是把问题留待以后解决,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当下就很受用的思维方式,用以激励我们的人生,完美我们的生活。

“不知老死将至”就是“不知死之将至”。人要是修炼到了“不知死”的地步,那就真的很快乐了。

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死将至。”就是说因为快乐,所以不知道老。并非不知道老,而是因为快乐,所以无所谓老不老。其实人老了才好玩,因为老人可以放得开、很自由,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时期。孔子晚年才成圣,他在家乡读过的晚年比早年求仕、中年执政,再后老的周游列国都要爽。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之。”又说:“君子求诸己。”都强调了“己”的重要性。“己”就是自己,自己把自己搞定了,才能搞定别人。孔子说的“已欲达而达人”就是这个意思。

4.文人心态的不平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

尽管孔子一再强调“富贵如浮云”,但是很多人还是难以抑制住那颗追求富贵的心态。但是,富贵可求吗?我们来听听孔子是怎么说的。孔子说:“富裕如果真是可以求得到的话,就是做那拿鞭子的苦差事,我也去干。如果求不到,那还是让我做自己喜欢的吧。”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真有什么行当(比如说炒股票,炒房地产,炒猫儿狗儿等)可以弄“发”的话,就是让我弃文经商下“跳蚤市场”去,我也愿意干。问题是哪能有这档子好事呢?须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啊!所以,还是让我干自己的老本行,做一个文人,研究我的诗、书、礼、乐吧。

这里的关键在于,“富而可求”只是一种虚拟,孔子压根儿就没有拿它当真。之所以这样说,正是为了强调富绝不可求得到。

但是,假如我们执意要问:富的确可求,下“跳蚤市场”或别的什么“海”就可以捞上一把,甚而至于成为大款,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孔子又会不会改变回答呢?对于我们今天面临“下海”困惑的读书人来说,选择的艰难恰好是在这里啊!

这也是当今读书人心态最为不平的一个话题了。别的不说,我们光看看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子贡的境况。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都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贫穷得没有办法。子贡不安本分去经商,却发了大财,猜测行情每猜每中。”

品学兼优的颜回饿肚子,住贫民窟,穷得响丁当。而不安本分的子贡却经商致富,成了款爷,手拿大哥大,信息灵通,股市行情如在掌中,一句话:发了!

同类推荐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热门推荐
  • 神圣魔典

    神圣魔典

    圣洁的世界,魔鬼的禁典,当你进入那个世界,拿起那本书,你将无法自拔,一切,从零开始。这是一场巅峰人物的赌博;也是一个平凡人的蜕变;不甘玩弄,不甘平凡;突然发现所有人都是暂定的棋子,到底谁是将,自认为胜券在握的天空之城?这场游戏将打破现实世界的格局;一个从下层社会走出来的平凡少年,他的目标在慢慢变化,从开始只想吃饱喝足,过上小康,慢慢露出锋芒、野心!
  • 王俊凯之暖心校草

    王俊凯之暖心校草

    她,是一个富家女,别人传闻父亲早逝,靠母亲与继父多年的辛劳,在经融商业圈的打拼有了今日的成就与地位。王俊凯,当红歌手明星,见家长时却意外的发现......
  • 异界之凌霄至尊

    异界之凌霄至尊

    一个叫做林宇屌丝弄明奇妙的被板砖拍晕两次,再次醒来,来到了一个叫做凌霄大陆的地方,获得《九转凌霄决》,开始了他自己的异界争霸之旅。
  • 彼岸花忆

    彼岸花忆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彼岸花逝,可渐渐追忆。故人易变,莫等那时栖。终抵不过,年华悄遗失。
  • 噬魔灵记

    噬魔灵记

    天地间唯我独尊,杀入上仙三千界,下入十八重地狱,自古大帝唯孤独。
  • 战燃九州

    战燃九州

    我欲平凡度日,却卷入天下纷争。我欲行侠仗义,却成了妖魔邪道。我欲真心对人,却成了错种情根。究竟,这天下苍生与我有何干系。告诉我,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魔道,你们都在骗我。一切都是杀戮,一切终究会结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西汉才女细君公主(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细君公主是汉朝第一位被史书记载下了姓名的和亲公主。她出生那年父亲江都王因为谋反而自杀,四岁时被叔叔广陵王刘胥寻到而收养,十六岁远嫁西域,二十岁便忧郁而死。中国的历史几乎是一部男人的历史,谈到细君公主也无非是于国的贡献罢了,而我则想通过史书中寥寥几笔的记载,祭奠这位可怜的公主。
  • 青春十年少女情

    青春十年少女情

    一个人在成长的时候,必然会有迷茫。或许被生活逼迫失去太多,进入这本书寻找你的相似曾经。
  • 邪君霸宠:废柴庶女要翻天

    邪君霸宠:废柴庶女要翻天

    21世纪的金牌缉毒警察,在庆功宴的路上不小心被毒枭报复,命丧黄泉,本以为就这样含冤而去,谁知竟然穿越到废材庶女的身上。废材?马上就会变成天才!"姑娘,本尊好似瞧上你了,不如跟本尊回家做个暖床丫头。"“公子,本小姐好似瞧上你了,不如公子净了身子来做本小姐的贴身小太监吧。”“姑娘好狠的心啊。”看废材怎样逆袭逆天,邪君怎样追妻宠妻,请锁定《邪君霸宠:废柴庶女要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