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3200000012

第12章 魏晋南北朝州佐吏及其职责(2)

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临淮太守苏峻、豫州刺史祖约举兵反叛,占领石头城。江州别驾罗洞随刺史温峤驻屯寻阳。当时叛将匡术以台城来降,被苏峻弟苏逸邀击,求救温峤。峤别驾罗洞建言:“’今水暴长,救之不便,不如攻榻杭,榻杭军若败,术围自解。‘峤从之,遂破贼石头军。”攻克石头城,宣告了叛军的彻底失败。

别驾,因其经常晋升为州刺史,故而,别驾一职的选拔常以高门士族担任。前述王澄选顺阳郭舒于寒悴之中,以为别驾。晋武帝初,有亭长李含,有俊才,因门寒为豪族排挤,时任雍州刺史的郭奕用为别驾,被史家专笔以记,正说明这一点。

二治中

治中,也称治中从事,是州佐吏中地位仅次于别驾的高级属吏。刘备克定成都,自领益州牧后,擢拔益州广汉人彭?为治中从事,史称“?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通常,一州之中,任治中一职的非止一人。治中之职掌,据《宋书》卷40《百官志下》载:“刺史,官属有……治中从事史一人,主财谷簿书……汉制也。”治中主财谷簿书,是汉时治中的本职。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决定了州治中的职责不仅这些,而是多以才定任。如武陵汉寿人潘?,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东汉末附归刘备。“刘备领荆州,以?为治中从事。备入蜀,留典州事。”后“(孙)权克荆州……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咨之”。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治中,远不能像两汉时期那样,四平八稳地居中治事,而是在州政的其他许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主要表现如下。

(一)向州刺史进言

这一点与别驾没有区别。如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诸州牧郡守组成关东军,推袁绍为盟主群起伐董卓。冀州牧韩馥不知如何是好,治中从事刘子惠曰:“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馥自知言短而有惭色。子惠复言:“’兵者凶事,不可为首;今宜往视他州,有发动者,然后和之。冀州于他州不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馥然之。馥乃作书与绍,道卓之恶,听其举兵”。刘子惠的意见成为最后决策。兴平二年(195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荆州刺史刘表一方面向献帝遣使贡献,一方面又与袁绍勾结。时荆州“治中邓义谏表,表不听”。又如刘备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221年七月兴兵伐吴,黄权就伐吴之战提出作战方案。刘备未从,结果以失败告终。反观曹操,其能最后统一北方,兖州治中毛筁发挥了巨大作用。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曹操打败了青州黄巾军,遂领兖州,辟陈留平丘人毛筁为治中。毛筁随即向曹操建言:“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毛筁的进言被曹操完全采纳。曹操的霸王之业由此而走向兴盛。

西晋时期,治中仍然是州刺史的主要进言人之一,且每当重大事件来临时,都会有治中的声音。西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赵王伦逼惠帝禅位,而后自立改元。齐王发檄州郡,起兵讨伦。当扬州刺史郗隆得到齐王司马所发讨伐司马伦的檄文时,欲无所偏助,保州中立。于是,属下纲佐治中留宝、主簿张褒谏曰:“若无所助,变难将生,州亦不可保也。”隆犹豫不决,遂为部下所杀。

(二)带兵参战平叛

三国西晋时期,州治中像别驾一样,也经常带兵出征。221年的蜀汉伐吴之战中,黄权由益州治中转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同时令庞林“以荆州治中从事参镇北将军黄权征吴……”另外,州治中还不时带兵平叛。221年七月,刘备兴兵伐吴失败后,羞愤而病,还驻永安。当时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待,听说刘备卧病永安,担心刘备一旦死去,诸葛亮将会加害于他,于是,举郡而反,烧临邛城。当时诸葛亮东下看望刘备,成都空虚,黄元的叛军因此而更加猖狂。时任益州治中从事的杨洪,“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竈、郑绰讨元”。最后生擒黄元,平定了叛乱。西晋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越所授右将军陈敏,以东归收兵为名至历阳,教吴王常侍甘卓假称皇太弟命令,拜其为扬州刺史,企图于此割据称王。于是,荆州治中何松在刺史刘弘的指挥下,领建平、宜都、襄阳三郡兵屯巴东防陈敏。

州治中与州别驾是州刺史的左膀右臂。因而,在汉末魏晋时期,有的治中长时期地代刺史总一州之政的。如《三国志》卷61《潘?传》载:“刘备领荆州,以?为治中从事。备入蜀,留典州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孙权趁关羽与曹仁胶着于樊城之际,袭破江陵,擒杀关羽,占取荆州,而治中潘?独不肯降,为孙权所欣赏,“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查刘备是在建安十四年(209年)刘表子刘琦死后领荆州牧的。入蜀的时间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这就是说,从建安十六年到建安二十四的九年中,潘?一直以治中的身份,总荆州一州之政。也有治中在州刺史暂时虚空的关键时刻,像别驾一样,招集州佐将士,推立州将。如西晋末郭舒,太安中被荆州刺史刘弘引为治中。永兴二年(305年),刘弘卒,“舒率将士推弘子?为主,讨逆贼郭劢,灭之,保全一州”。还有治中虽未能推立刺史,却能不远万里,只身赴阙请求朝廷选派刺史。惠帝末,西南夷发生叛乱,宁州刺史李毅卒。永嘉四年(304年)治中毛孟诣京师求刺史。时正值刘渊石勒寇乱洛阳,晋廷无暇顾及宁州,毛孟的请求久无回音。无奈之下,毛孟以乞死相求,才得派魏兴郡太守王逊为宁州刺史。

(三)衔命出使

三国、西晋时期治中衔命出使的情况不太突出,主要有凉州刺史张轨,在西晋末中原大乱,东西阻隔的情况下,“遣治中张阆送义兵五千及郡国秀孝贡计、器甲方物归于京师”。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凉州牧张骏欲通表建康,“乃遣治中从事张淳称藩于成以假道……淳卒致命于建康”。

三主簿

这是汉魏以来,上到朝廷九卿,下到地方州郡县都曾设立的一个佐吏。在地方上,主簿属于门下之吏,与地方政府首脑的关系最为亲近,因此,其地位也就很重要。西晋时,河内人孙铄,被太守吴奋转为主簿,时称“自微贱登纲纪”。主簿的日常事务,是处理本部门的来往文书和其他送往迎来等行政事务。除此以外,主簿也有参与所属部门政治事务的职责。主簿行使该职责的方式同样也是筹谋进言。如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自领扬州刺史的袁术,欲僭尊号,招集群下商议,主簿阎象进言反对。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擒俘吕布,而对于是否杀吕布却犹豫不决。最后,主簿王必坚持要求杀掉吕布,曹操才最后下定决心。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领荆州牧,引起孙权的恐慌。为了将刘备赶出荆州,孙权提出与刘备共同伐蜀的邀请。于是,刘备手下有人提出答应孙权的请求。这时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殷观的进言被刘备所采纳,孙权果然不敢再提伐蜀之事。于是,既破坏了孙权偷袭荆州的阴谋,又阻止了他攻占益州的企图,可谓一举两得。殷观也因此升为别驾。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别驾张松提出请刘备入蜀使伐张鲁,主簿黄权进谏强烈反对,都表明主簿有权参与州内重要事务。

其次为参战。如上述建安八年(203年)袁氏兄弟相斗时,袁尚主簿李孚随军同行。后来曹操围邺城,袁尚为了使守城的别驾审配知内外消息,李孚又奉命自带三人冒死穿过曹军的包围圈到达邺城通报外情。尔后,又用计混出邺城,返回平原复命。建安九年(204年)袁氏兄弟再次相斗,李孚与袁尚相失,归袁谭,又为主簿,为袁谭守平原直到城破。

三国、西晋时期,还有不少职掌记载不明的州从事,在当时也很活跃。这些从事中有冒死进谏的。如益州牧刘璋有从事王累,自倒悬于州门以谏刘璋不可迎刘备入蜀。有奉命出使的。如东汉末杨阜“以(凉)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牵招,“太祖领冀州,辟为从事”。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欲攻袁谭,听说柳城乌丸准备出骑兵助谭。为孤立袁谭,曹操派牵招出使柳城,劝说乌丸不要出兵助谭,并取得成功。还有兼任地方官的。如庞縮“初以凉州从事守破羌长”。蜀汉庞统,“先主领益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州吏兼领部内地方行政官员的做法,至迟在三国初期已经开始。不过从记载的几例来看,多是县令,且曰“守”,知其地位较低,且未较多地实行。

东晋南朝的州军府佐与州属佐及其职责

东晋南朝时期州佐吏的最大变化,一是州行政佐吏和州军府佐两系统制。二是州行政佐的许多职能被州军府佐所代替。三国、西晋时期州以别驾、治中、主簿为主要佐吏来行使的州各项职能,到东晋南朝时期,则大多被军府佐吏所侵夺。州行政系统的佐吏,大体处于闲置状态。文献中能够看到的多是军府佐的活动情况,而有关州行政佐吏活动情况的记载却很少,这是州军府佐吏对州行政佐吏权力侵夺的明显证据。这说明,州军府佐吏对州行政佐权力的侵夺已扩展到各个部门。三是由于州军府佐地位重要,其任命要受到门资的严格限制。鉴于严耕望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一书中,对州佐吏两大系统的吏员组成论述颇详,而对佐吏的职能涉及不够,故而这里只对州军府、行政两大系统中重要佐吏的职能作较为详尽的论述。先论述军府佐吏,再论述行政佐吏。

一长史

长史一职设立甚早。《宋书》卷39《百官志上》载:“长史、司马、舍人,秦官。”西汉时朝廷三公府、左右前后将军府、地方边郡等部门仍有此职。魏晋时期,随着地方州郡两大属吏系统的逐渐形成,长史也就成为州郡军府机构中最重要的佐吏而普遍设立。

长史之职,《宋书》卷39《百官上》载:“长史、从事中郎主吏。”《陈书》卷30《萧济传》载萧济,“寻迁仁威将军、扬州长史。高宗尝敕取扬州曹事,躬自省览,见济条理详悉,文无滞害,乃顾谓左右曰:’我本期萧长史长于经传,不言精练繁剧,乃至于此。‘”按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长史在军府的职责是主管府吏事务。但由于当时整个地方行政统属关系是府(军府)以统州(州行政),因而,长史权力也就大大超出了朝廷所规定的职权范围,与司马一样,是南北朝州府中最重要的佐吏,有元僚之称。

(一)主一州之政

魏晋以来,一州之军事行政,本应由州刺史主持。长史本属州军府系统里的重要佐吏,是辅佐州刺史料理军政事务的。但是,进入南朝以后,特别是宋齐以后,朝廷为了加强对地方州郡的控制,因袭西晋宗王出镇的办法,纷纷任命王子和宗室成员为刺史、都督出牧重要方镇。但是,这些做州牧、都督的皇室成员多年龄幼小,无力亲政,朝廷就只好任命得力而又被信任的臣下,做这些王子刺史的长史,兼行州政,于是,就出现了在史书中经常见到的“行事”一称。“行事”一职,在南朝的史书中,根据其行使事权的多少,有多种称呼。如有“行州事”、“行府州事”、“行府州国事”等。因而,在南朝,就出现了有刺史却不能主事,而主事的却不是真正的州刺史这种特殊条件下的地方州政运行机制。

其实,“行事制度”起源很早。据载,早在上古蚩尤时期,就有以蚩尤残暴,“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传闻。西周时期,有“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的记载。此后,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各代,“行某某事”的任职方式,不绝于史。只是早期的“行事”任职,大多行朝廷内官职事,官级较高。大体上,从秦末开始,“行事”的任职方式开始用于地方郡太守这一职位上。东汉时,开始运用到军职上。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层级形成以后,“行事”制度,又开始运用在东晋南朝及北朝的地方各个行政层级上。不过,东晋南朝的“行事”制度,又与北朝以及秦汉以前的“行事”多有不同。此处所论“行事”,主要是围绕南朝的州佐--“长史”来展开的,即“长史行州事”。

“长史行州事”制度始于东晋末,而大量实行的是在整个南朝,且规模很大。如下表所列。

同类推荐
  • 染清传

    染清传

    宅男王潇,幸运的来到了明末清初,变成了王氏支脉的老祖宗王潇。原本弱小凌弱的王氏一族,是否因为老祖宗的奇遇而走出新的发展之路呢?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王潇在吊死在煤山上的崇祯帝身上,得到了一个神秘宝物,也因此被绑上了已经被改写的历史车轮,于是随着大清进关,王潇终于决定,为了自己,为了家族,且看他在这滚滚的历史车轮中,如何洗染大清。
  • 梦观史

    梦观史

    假期旅行回来,突然的一个梦,将我带入无尽的历史长河中。王侯将相、市井小民……这里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梦不到。讲述不同的历史,换个角度看人生。每天一个梦,从此学史变轻松!
  • 回到唐末当皇帝

    回到唐末当皇帝

    大唐盛世,如烟花灿烂,黯然落幕却悲凉凄切,帝辱臣死,巍峨殿堂,尽数飞灰烟灭……某孤身而来,却见黎民百姓竟为草中累累白骨,苍凉之处,且看某如何平军阀、斗豪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五姑娘三上花轿

    五姑娘三上花轿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江南水乡宁波,女主人公五姑娘美丽聪颖、善良勇敢、重情重义、知书达理、医术精湛。五姑娘自小没娘,十二岁死了爹,十四岁被卖给老墙门伍家得了痨病将死的儿子冲喜……五姑娘三上花轿:第一次是被逼的,在悲悲切切中被抬进老墙门给人冲喜;第二次是自愿的,在欢欢喜喜中被抬进东钱湖林家大宅与相爱的人结婚;第三次是她急切期待的,是在风雨过后的艳阳天里,高高兴兴中被抬去准备与阿来完婚……五姑娘为什么会三上花轿?她最终会与三个男人中哪一个在一起呢?请读者跟随作者的笔墨,自己去寻找答案吧!本作运用大量精彩笔墨书写了宁波当时的风土人情、秀丽景色、历史典故、歌咏诗赋等,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浓郁的乡土气息。
  • 金戈下的盛世

    金戈下的盛世

    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皇位。赵祯一直都希望,这个古老而可爱的民族,能够一直带着昂扬的面貌,不屈的灵魂,永远永远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他们能够一直自信,一直自尊。他们敢爱敢恨,他们不去阿谀,不去讨好。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换取丰收的喜悦,他们用自己的血与肉守护着这片文明。没有八国联军,没有甲午海战。犯我强汉尊严者,虽远必诛。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零一号村

    零一号村

    受到广泛关注,即为“存在”,简单的说,“存在”就是种感觉。而有一类人,他们的存在感在不断流逝,他们就是“幸存者”
  • 宇宙基因链

    宇宙基因链

    人类作为最具进化潜力的种族,他们的目标不是离开地球,也不是踏入外星系,更不是探索宇宙。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宇宙之外的世界!一个据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世界,一个可以永生的地带!
  • 重生之凤倾九天

    重生之凤倾九天

    初见,她女扮男装迎风而立,清隽雅致,潇洒恣意。后来,她舞一曲惊鸿惊煞世人,倾世容颜配一袭白纱云袖轻扬,遗世独立,人人称赞,“沉湘有女顾红妆,惊才绝艳世无双。他许他一世安宁,她许他白头偕老,最后却是誓言皆负,她心如死水毫无波澜,死后重生却变为她人,接近他,利用他,不过是为了查出何人要置她于死地,但依旧在他身上失了心丢了魂。他说,我不怕死,我只是怕即便我死了,也无法护她周全。她说,我愿倾覆一生,只换与他生死相依,情深不负。
  • 阎王妹夫

    阎王妹夫

    从死亡的那一刻。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应届毕业生,变成了阎王的妹夫,在阎王的玩弄下,开始工作维护鬼界的稳定,不断的面临新的挑战,有佳人的陪伴,也有2货的相随,开始了不平凡的历程......
  • 神修大道

    神修大道

    曾经的龙神因一个计谋而重此堕落于龙族终有一天遇见了龙神的继承者,重此继承者曾云天便走向了成神之路…………
  • 反派救星

    反派救星

    主角天生重瞳,有个族弟是天生至尊!只是老子还没看到他的至尊骨就被诬陷,不得不逃离天空之城,来到下界偏远的荒域!偶然加入宗门,却有个举着大鼎,高喊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少年踏月而来,而宗主的真传女弟子则是一副哭哭啼啼、委屈的模样!……这是一个各种反派汇聚的世界,只不过这些反派要么还没成长起来,要么凄惨兮兮、遭遇全然不同。而主角的目的很简单:势必要建立起最大的反派组织,杀上九重天!我是云轩我为反派代言!
  • exo之遇见

    exo之遇见

    一场机场相撞意外让他们遇见。一场换回手机让他们再次遇见。一场面试助理让他们再次遇见。一场转身回头让他们再次遇见。
  • 坏丫头的初中记

    坏丫头的初中记

    安安是一个特别的丫头,她从不在任何人面前露出真面,她虽然有很多的伙伴陪她嘻嘻哈哈,但是她的内心是非常孤独的,她与别人不一样,她能猜出别人心里所想的,她是一个很奇特的丫头,她什么都不缺,她只缺真正对她好的对她关心的对她了解的人,她站在别人面前很难让人猜透……
  • 水炎双生

    水炎双生

    世间生物,信仰太阳的组成了朔日帝国,信仰月亮的组成了望月帝国。两大帝国常年征战,却共同遵守一条禁令:日月不相交,阴阳不媾合。两国之间绝不通婚,更不会繁衍后代。而这条禁令,终于在某一天被打破了……【语文及格】【智商一般】【情商正常】【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但求同好,不为浮财】
  • 沈凌武传

    沈凌武传

    我是谁?生于淳朴自然的大山深处,死于繁华奢靡的都市高楼,一生都在寻找自我,突破自我,在现实与虚假的气味里来回徘徊,不断迷失,不断清醒,在真实又残酷的世界里,建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一路走来,有亲人逝去,有朋友背叛,有贵人相助,也有真爱相随,奈何功成名就之时,立于众生顶端,亦望远处而长叹,思故人,问苍天,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