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8600000013

第13章 随笔(2)

梭罗认定了那种简单的生活,可以说是真正地把自己摆回到万物之中,而不再以万物的主宰高高在上。他深信,如果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像他那么简单,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偷盗与抢劫。不能说梭罗过于幼稚,他只是说出了许多人不愿这样去做的事实。人离开简朴的生活越来越远,只能重重包裹着,可谓作茧自缚。世俗的价值观念中,尤其是物质的膨胀,很容易淹没一个人的心灵。而只要生活的空间里仍然物欲横流,梭罗的告诫便具有永久的意义。

“只有我们清醒的那一天,天才会破晓。”让我们记住梭罗的这句话。

(原载于《福建文学》2001年12期)

一颗爱心

--浅析冰心的文学思想早在《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一文中,冰心就表白了这样的礼赞:“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那种梵天合一的思理,表现为一种博爱的哲学,遍及于天地万物。但这并非作者移植来的抽象的观念,而是由具体的物事引发的。比如《寄小读者o通讯十七》中所写的蒲公英。“蒲公英是黄色,叠瓣的花,很带着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爱她。我对于花卉是普遍的爱怜。虽有时不免喜欢玫瑰的浓郁和桂花的清远,而在我忧来无方的时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样的成粪土。在我心情怡悦的一刹那顷,高贵清华的菊花,也不能和我手中的蒲公英来占夺位置。”在作者看来,大小高低等都是相对的,如同镜子的重叠反射。“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憎。悟到万物相衬托的理,我只愿我心如水,处处相平。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但这种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爱的小朋友,有谁知道?”文中作者是以小朋友也即小读者作为交流的对象,来表明此种博爱的心理。再如《笑》中,就剪辑了三幅微笑的镜头,分别是抱花的安琪儿与小孩子及老妇人,却由相通的情思联结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这种抒情,正是博爱的最好呈现。而同为抒情小品,在《往事》《往事二》《山中杂记》《寄小读者》等篇章中多有体现。

当然,博爱不等于埋没个性。正如《寄小读者o通讯十三》中所说的:“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在这里最适意的,就是静悄悄的过个性的生活。”其实具体物事的观照中,便蕴涵着个性的选择。而最为倾心的,当是母爱、儿童以及小花小草等。换言之,从女性心理出发,自然地趋向于柔弱及细微的物事。正是在这些物事上,表达出爱的情思来。比如《南归》是写母爱的,本文有一副题“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文中亦叙事亦抒情,表达了对母亲逝去的伤痛。对作者来说,母爱的抚慰是无尽的,不管生病还是乡愁,都可向母亲倾诉。至于小读者或小朋友,则更多是心理沟通的对象。《闲情》中说道:“小孩子们真可爱,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来了,放下几束花,又走了。小弟弟拿来插在瓶里,也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放在床边几上。--开眼瞥见了,黄的和白的,不知名的小花,衬着淡绿的短瓶……原是不很香的,而每朵花里,都包含着天真的友情。”此种天真的友情,无疑甚为可贵。“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寄小读者o通讯十九》)生命之路,有爱及同情,人生便不会孤独寂寞。《只拣儿童多处行》中说:“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只要拥有此种童真,心便不会苍老,宛如春光常在。而在《生命从八十岁开始》中,作者这样说:“自从我二十三岁起写《寄小读者》以来,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六十年。这六十年中,我收到了小读者们大量的来信,这热情的回响,使我永远觉得年轻!”作者的《寄小读者》之所以一写再写,即可贵于此种纯真的友情。

且看《再寄小读者o通讯四》:“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它从地底里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它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中,城墙里,只要它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它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若将生命比作这样一棵树,那当然是由小而大的。而树上的叶子,虽然只是生命的碎片,却也以碎片的方式表达出了生命。若以叶子的形态来比喻冰心那些散文小品,也正相宜。宛如绿叶,是由于有生命的汁液沿着枝干流贯而上,然后在叶子与叶子之间传递。叶子间不分厚薄,彼此都一样濡染了生命的气息。而那种生命的情愫,就是爱。也唯有爱,才能如此广泛地流布开去。从取材上说,作者往往不避细小。那种细小,就好比叶片与水滴。“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生命就如一滴水或一片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也有它自己的使命!”“要知道:生命的象征是活动,是生长,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这一滴一叶是小的,但还可小中见大,从而体现出生命的使命来。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中,冰心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面对大海的壮阔,情愿是一朵浪花。浪花是动的,而叶子则是静的。一动一静,可两相对照。但流贯着生命汁液的叶子另有一种不可见的动,正如汪洋的水面上也有波平浪静之时。如此,动与静的关系就颇为微妙。至于动静相衬,为的是动静分明。爱大海,个人的生命则如浪花一朵;生命之树长起来,情思又分布于细小的叶片。这里,自不乏一种美学上的追求。换言之,凡有抒写,都是爱心的流露。冰心,拥有的就是一颗爱心。

(原载于《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0年1月)

夏丏尊的散文

夏丏尊在《平屋杂文》的序中说:“就文字的性质看,有评论,有小说,有随笔,每种的分量既少,而且都不三不四得可以,评论不像评论,小说不像小说,随笔不像随笔。近来有人新造一个杂文的名词,把不三不四的东西叫做杂文,我觉得我的文字正配叫杂文,所以就定了这个书名。”编集为杂文,是由于文体不一,并非真个不三不四。且其中,大多都是散文随笔。本书还可视为夏丏尊散文写作的代表。

作者行文,自是出于真情实感的,且多有感慨。比如《春的欢悦与感伤》一文写的是春天到来的感慨,“我每年也曾无意识地以传统的情怀从冬天盼望春光早些来到。可是真从春天得到春的欢悦的,有生以来,除未经世故的儿时外,可以说并没有几次。”由于蛰居都市,春的欢悦无从见到。“都市中没有‘燕子’,也没有‘垂杨’,局促在都市中的人,是难得见到春日的景物的。”而乡村,也因其凋敝,难以再现古诗文中的春天。“春到人间,据日历上所记已好久了,但是春在哪里呢?有人说‘在杨柳梢头’,又有人说‘在油菜花间’,也许是的吧,至于我们一般人的身上,是不大有人能找得到的。”作者所要抒发的,就是这种惆怅。至于文中在写这些生活观感时,引用了一些古代的诗文,可起到一种参照比较的作用。现实中的春天无从感知,便与古诗文中对春的吟咏构成反差,或者说形成一种对比。再如《幽默的叫卖声》,写从两种叫卖声中发现了幽默,并许之为幽默家。一种是叫卖臭豆腐干的,态度自若。“卖臭豆腐干的居然不欺骗大众,自叫‘臭豆腐干’,把‘臭’作为口号标语,实际的货色真是臭的。如此言行一致,名副其实,不欺骗别人的事情,恐怕世间再也找不出了吧,我想。”对此,作者的态度是认可的。但如卖报的叫卖着两个铜板买什么新闻,则不无讽刺。“在他们的叫声里任何国家大事都只要化两个铜板就可以看到,似乎任何国家大事都只值两个铜板的样子。我每次听到,总深深地感到冷酷的滑稽情味。”此种滑稽情味,即有反讽之义。又如《钢铁假山》:“案头有一座钢铁的假山,得之不费一钱,可是在我室内的器物里面,要算是最有重要意味的东西。”这钢铁假山是“一o二八”之役日人所掷的炸弹的裂块,从而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慨。

夏丏尊在《误用的并存和折中》中说:“从小读过《中庸》的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思想和习惯,凡遇正反对的东西,都把它并存起来,或折中起来,意味的有无是不管的。这种怪异的情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随在发见。”其方法就是巧立名目,立过一个名称,就是又一个名正言顺了。作者感慨此种并存或折中使事物的发展常常停滞不前,难有彻底的改革及长足的进步。很显然,作者的感慨大都与现实有关,但也并非一味愁苦,而是还有对生活的吟味。比如《白马湖之冬》,写白马湖冬天的景象。其一是风,风本无形,却触物有声。“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此种情景结合,让作者感觉置身山水画中,有一种萧瑟的诗趣。“在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接着再写庭间曝日,感受日光的暖和。“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我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下雪天,可看雪景。种种景象中,主要的仍旧是风,风在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离别之后,于蛰居都市中还会忆及那里的风,其实就是回忆那种生活的景象。

本于自己的经历及体会来写文章,又不乏现身说法之义。比如《我的中学生时代》,讲自己费了许多辛苦,才修完中学课程,显然是要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再如《紧张气氛的回忆》,说自己担任舍监,全是靠了耐心和以身作则,才得到学生的认可,对做人做事不无启发。又如《中年人的寂寞》,通过写自己的寂寞之感,认为“学校教育给我们的好处,不但只是灌输知识,最大的好处,恐怕还在给予我们求友的机会一点上。”求学的过程,不可忘了交友。还有《早老者的忏悔》,讲自己未老先衰,认为求学也不可忽视体能锻炼,如此等等,其实都是教诲。孙犁在《耕堂读书随笔》中说:“夏氏之文,只记亲身所见、所闻,知道多少就记多少,不求惊人,不涉无嵇,简单明了,实事求是。此乃教育家兼作家之文章,长者仁者之言语,是我们学习的范文。”孙犁所说,确为知见。

(原载于《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2011年4月)

叶圣陶散文略谈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o散文二集》的导言中说:“叶绍钧风格谨严,思想每把握得住现实,所以他所写的,不问是小说,是散文,都令人有脚踏实地,造次不苟的感触。所作的散文虽则不多,而他所特有的风致,却早在短短的几篇文学里具备了;我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氏的作品最为适当。”这里,首要的就是写实,即把握得住现实。至于郁达夫所说的风致,或许就是兼指写意而言。写意不尽是境由心造,只不过比起写实来有所延伸而已。写实是基础,写意是发展。写意,就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一步传导出某种意趣来。

同类推荐
  • 柳宗元文集3

    柳宗元文集3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在今天的展览厅中邀集了跨时越空的古时文明,其中有神态从容的仪仗出行,流光溢彩的鎏金铜龙,贴金彩绘的文武官俑,威武勇猛的汉代辟邪,颇感震撼的围屏石榻,举世瞩目的多重宝函,……真可谓:周秦汉唐大巡礼,西物东观成晟事。浦江数度示瑰宝,甲申一展夺新丽。琴文剑胆旧营起,诗意军魂三秦地。金银装点何家村,宝函稳坐法门寺。西周逨鼎破混沌,唐墓壁画融神奇。茂陵铜马铸汉威,渭陵玉鹰承坚毅。安伽石榻镇雷霆,狮纹白玉惊艺史。周秦雄风汉唐歌,盛世文物千年稀。
  • 雪又白

    雪又白

    本书作者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诗人生长于新疆伊犁,那里天山飘雪;工作于陕西西安,那里古城厚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精品诗,分作十章,有亲情爱情的热烈忠贞,有历史名胜的独到感悟,有节日节气的回顾畅想,有古城生活的细腻感触,有原生作物的诗意升华,有故乡亲人的深刻思念,有佛家性情的顿然开悟,有大道众生的高度关怀,更有着对雪花飞白的终极诉说。雪花轻灵纯澈打开诗人的诗眼,北疆伟岸巍峨铸就诗人的诗魂。雪又白,飞白流韵,贯穿全集,诗意人生,人生诗意,本诗集实为现代诗之佳品,应共诗意人来品鉴。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南笙夜歌

    TFBOYS之南笙夜歌

    本文讲述经纪人和明星的故事,她们遇到他们后会怎样?成为经纪人的她们又会和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身世迷离的她们又该何去何从?敬请期待!
  • 真三国志

    真三国志

    根据正史创作的三国长篇历史小说。从此请将《三国演义》永远珍藏书架,再坐下来品读这部“真三国”。
  • 恶魔凌少芯凌相约

    恶魔凌少芯凌相约

    在女主慕容芯倩八岁的时候,救了一位小男孩,那男孩竟是亚洲第二北冥家族的太子爷———北冥凌寒,离别之时,男孩拿出两条水晶手链,一条白色,一条黑色,他将白色手链送给女主,黑色手链留给自己,并且约定一定还会再相遇的。谁知,女主第二天便出国了。十年后,女主回国。当她找到男孩时,却又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明鼎哥哥在一起,得知真相的女主,又会何去何从呢???
  • 大湘西匪殇

    大湘西匪殇

    本书真实、客观地描写了大湘西三大匪帮“鼠大王”瞿伯阶、“彭叫驴子”彭春荣和“古丈魔王”张平的兴衰史,并配有上梁、哭嫁、抢婚等湘西特有的民俗描写,是一部真实再现20世纪20~40年代,大湘西三大强人与他们美丽的压寨夫人田幺妹、周纯莲、杨炳莲在深山密林幽洞中共同开创绿林传奇。
  • 源恋勿扰

    源恋勿扰

    傻傻的付出,究竟换来了什么?薄荷微凉,凉的终究是心......傻傻的女孩,什么时候,你才会回头?什么时候你才会知道,有一个默默为你付出守候的他?他说:“累了,记得回头,你还有我......”他的等待,于你而言,究竟算什么?别忘了,再美的等待,终究会枯萎,没了你,哪儿来的幸福?
  • 地球血脉

    地球血脉

    已具备探索宇宙的地球人做着探索宇宙的梦想却不敢探索未知的宇宙,他们需要一个英雄,一个能够带领他们探索宇宙的英雄。当人类进入无尽的宇宙时,才发觉地球的炎黄子孙血脉才是最强血脉。李强获得外星人生物智能电脑,从而走向了一个不同的道路。QQ群:46669019
  • 少年幸之旅之牧野大战

    少年幸之旅之牧野大战

    人类文明究竟会有多长呢?为何《乾坤万年歌》、《圣经》的《启示录》、犹太人的末日审判,玛雅人的“末日预言”,古印度的劫数,都是指向人类文明周期只有一万年左右的时光,为何古老中的阴阳太极图预示着人类只有“上下五千年”的命运呢?我们已经度过了上五千年的时光,那么下五千年会是怎样的呢?假设人类一万年时光,起点如何,终点如何?三千年以后,一颗差不多如月球大小的黑洞略过了太阳系,撞入了太阳当中,开始积吸太阳及整个太阳系。太阳外表受到撞机冲击力开始膨胀,吞噬了水星,逼近了金星和地球。显然,在膨胀了太阳威胁下,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人们将如何应对?《美在三部曲》就是一部呈现人们过去到未来历史的科幻作品。
  • 妖女祸世:玩转江湖

    妖女祸世:玩转江湖

    天啊!她只是想像穿越小说的女主角一样,闯江湖,逛皇宫,参加武林大会,拐一大堆美男,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然后做个天下闻名的人,怎么就有一大堆破事呢?!怎么就这么难呢?!作者大人,我要抗议啊!(慎入!)
  • 不列颠风云传

    不列颠风云传

    历史背景为欧洲中世纪中期,具体在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兰后发生的事情。但内容多为虚构,请勿与历史挂钩。
  • 无上唐门

    无上唐门

    宁遇阎罗王,莫惹唐门郎。唐门天才弟子唐十二重生异世,开启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