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1800000006

第6章 中国禅学的传承体系(3)

怀海(720—814年),本姓王,唐朝长乐(今福建县名)人。他出家后曾住百丈山(即今江西奉新的大雄山),所以被称为百丈禅师。怀海的最大贡献是糅合大小乘律,制定了《禅门规式》,后世称为《百丈清规》。

百丈禅师因住于律寺之中,而感到对禅宗“说法住持,未合轨度,故常尔介怀”,从而别创禅林,制立清规。别立禅居,使禅宗僧侣直接从一般寺院中分离出来,成为自主的部分,这样,禅宗作为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最终成为历史事实。

《百丈清规》为禅院确定了组织、体制、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规定禅宗僧众不再住在律寺,别立禅院居住。

“禅院”最大的特点是“不立佛殿,唯设佛堂”,表示以“法”为重,规定实行“普请”(集众作务)法,上下平等,协作劳动。当时,禅农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寺院经济形式,禅众集团长期形成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平等消费的生活方式,开始规范化和制度化。“清规”把劳动生产与禅修生活结合起来,给僧人物质生活的自给提供了保障,改变了寺院经济基础,缓解了佛教与社会的经济利益冲突。发端于道信,开拓于弘忍的农禅体系,由怀海完成,将禅行与农作融合为一,并在制度上加以巩固。这是禅宗的一次重大革新,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制度,立即得到天下禅宗的普遍承认,并很快通行起来。怀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更被传为佳话。

“清规”又规定设立住持,住在方丈,尊为长老。禅院由此完成了禅宗的制度建设。

《百丈清规》制定之后的几百年间,就出现了十几种清规,历代丛林依《百丈清规》为蓝本,作了一些权宜性的增减,到元代至元年间(1335—1340年),奉敕重修,称为《敕修百丈清规》。迄今近七百年间,《百丈清规》一直作为历代寺院的基本法规。禅宗的真正崛起,是以清规的创建为主要标志的,而清规的制定,又对禅宗寺院的普遍兴起起到了根本的推动作用。

《百丈清规》是怀海对禅宗的极大贡献,《百丈清规》使禅宗的体制更加中国化,对禅宗自身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不立佛堂,唯树法堂”,显示了佛法的崇高性质及僧众在佛法面前的平等地位。“清规”中许多有关禅僧生活的规定,一千多年来始终是禅宗和尚们的基本戒规。

(八)“一花开五叶”——五家宗派的形成

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家弘传最盛。

怀让禅师(677—744年),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从六祖处开悟得法后,到湖南衡阳南岳居住,在那里大阐宗风。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

怀让继承了慧能禅学“无相”“无住”、不可言说、无所执著的般若思想,突出自然任运的特色。马祖曾居南岳传法院,“唯习坐禅”,见有来访者都不顾。怀让去,“亦不顾”。六祖慧能曾对怀让说:“汝向后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见马祖气宇不凡,怀让认为,六祖指的“马驹”就是此人。于是便对他进行诱导开示。有一天,怀让问马祖:“大德坐禅图什么?”马祖回答说:“图做佛。”怀让就取出一块砖,在石头上磨。马祖开始不理他,见他磨的时间长了,就问道:“磨做什么?”怀让回答说:“磨做镜。”马祖问道:“磨砖岂能成镜?”怀让反问道:“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接着,怀让又进一步开导他说:“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马祖闻言,豁然开悟。

马祖(709—788年),名道一,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县)人,一般称“马祖道一”。马祖开悟后,奉事怀让十年,后来在钟陵(今江西南昌)开元寺,创“洪州宗”,入室弟子有一百三十九人,各为一方宗主。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珠慧海、盐官齐安、归宗智常、盘山宝积是其中最著名的。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被称为马祖门下三大士。马祖的禅法经百丈而化出沩仰和临济二宗。

行思禅师(?—740年),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俗姓刘。从六祖会下得法之后,到吉州青原山般若寺安住精修,弘扬禅宗,世称“青原行思”。行思的资料很少,也是因为弟子石头希迁而知名。

希迁本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高要)人。他曾住衡山南寺,寺之东有块石头,平整如台。他就在上面结庵,当时的人称其为“石头和尚”。因希迁曾到曹溪找六祖参学,希迁初见行思时,行思就问他:“你从曹溪得着什么来?”希迁回答说:“未到曹溪时也未曾失落什么。”行思又问:“若如此,去曹溪做什么?”希迁回答:“若不到曹溪,怎知不失?”

有僧问希迁:“如何是解脱?”希迁反问道:“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他又反问:“谁垢汝?”僧人接着问:“如何是涅槃?”希迁仍是反问:“谁将生死与汝?”

希迁的著作《参同契》和《草庵歌》在禅门中流传很广。石头希迁的弟子最著名的有天皇道悟和药山惟俨,门下分别流出了云门宗、法眼宗和曹洞宗。其他著名的还有丹霞天然、潮州大颠等。

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中国佛教的禅宗,即慧能的南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达摩大师在传法与慧可大师时又说了四句偈子:“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学者认为,五家宗派的形成和发展,即是偈语的暗示。

五家宗派具体的传承如下:

第一家是临济宗。

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檗希运,黄檗传临济义玄禅师,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

第二家是曹洞宗。

石头传蔼山,蔼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介禅师,这个法系是由洞山良介禅师与曹山本寂禅师师徒二人联合创立的,所以叫做曹洞宗。

第三家是沩仰宗。

百丈传灵佑禅师,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了沩仰宗。沩仰宗自仰山禅师开始,只传到第四代。到了宋朝初期这个宗派就已经不大闻名了。

第四家是云门宗。

石头传天皇,天皇传龙潭,龙潭传德山,德山传雪峰,雪峰传文偃禅师,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云门宗”。到了南宋时期,这个宗开始逐步趋于衰微。

第五家是法眼宗。

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法眼宗”由文益创立,因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

五家中,最兴盛的是临济宗。自从临济义玄禅师的最初法脉长沙楚圆大师以后,又分传出两个法系,一是传与南昌黄龙山的慧南大师创立了“黄龙派”,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二是杨岐派,创始人是宜春杨岐山方会大师,因方会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

禅宗“五家七派”的禅学思想,相差无几,大同小异。归根到底,同出一源,仅是门庭接引学人的宗风有所区别。

禅宗在五家七派以后,禅风有所改变,有“颂古”“评唱”等一类禅门偈颂行世。临济宗杨岐方会派下的圆悟克勤作《碧岩集》,影响很大。克勤弟子大慧宗杲提倡“看话头禅”,深受士大夫们欢迎。这种佛儒合流的倾向,影响到宋明理学的形成。

曹洞、临济两家禅学,自宋以后,经元明清三代,至今不绝。但是曹洞宗的势力不如临济宗,俗谓“临天下,曹一角”。

(九)元代以后禅宗的衰微与没落

1279年,元建都大都(北京),南宋灭亡。蒙古族上升为统治民族。元王朝实行民族等级制,按照民族的不同和被征服的先后,把国内的人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并在官吏的任用和法律地位乃至其他的权利和义务方面,作出了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虽然元代允许多种宗教并存,甚至宪宗蒙哥(1251—1259年)在对宗教加以保护的基础上,重点扶持佛教,把佛教的地位置于诸教之上。但蒙古贵族崇奉的是喇嘛教,历届皇帝都奉喇嘛教僧人为师,成为元朝的一大制度。由于南人是最低等级,主要在南方流行的禅宗自然要受到不小的影响,以至元代形成了“尊教抑禅”的倾向,在政治上,表现出对南人的歧视。

元王朝为了改变禅僧不重经教的学风,向江南禅宗兴盛地派遣讲经僧人,以此树立传统佛教典籍的权威,甚至支持把禅寺改成“讲寺”,如天台宗僧人性澄,请将国清寺由禅院改成“讲寺”,受到了忽必烈的支持。

中唐以来,由于佛教义学的衰微,“从教入禅”是一种时尚,入元以后,僧侣“从禅入教”成为新的潮流。由于北宗在元以后就销声匿迹,南方禅宗的正宗地位和主体地位仍在保持着。对元统治者,南方禅宗采取了消极对抗的态度。如临济宗的禅师中峰明本,就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而元统治者对南方禅宗也减弱了压力,加强了怀柔的成分,“聘之不至,制金纹袈裟赐之”“加普应国师”,表现出对南方禅宗既有形势的肯定。

在元代,全国的寺院佛教事务由宣政院统一管理,寺院分为禅、教、律三宗。天台、华严、慈恩三家属“教”,而“律”为佛教各派共同尊奉。喇嘛教因理论与慈恩相通,慈恩便为元代佛教所重。当时的佛教是“二分天下”,形成了所谓“南禅北教”的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清两朝。

元代临济宗,在北方有海云印简(1202—1257年)一系,南方有雪岩祖钦(1215—1287年)一系。印简被称为中兴临济的人物,不过,此一系的法统并不很长。祖钦系是元代禅宗影响最大的一个支派,其中高峰元妙、中峰明本、云峰妙高、天如惟则、千岩元长是这一派的代表。

元妙(1238—1295年),号高峰,以话头禅和“三关语”接引和启悟参学者。他著名的三关语是:“大彻底人,本脱生死,因甚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甚有明与不明?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甚不守毗尼?”

另外,元妙还有“室中三关”——“杲日当空,无所不照,因甚被片云遮却?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因甚踏不着?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两种三关语,并行于世,引导参学者了生脱死,彻底参悟。

明本(1263—1323年),号中峰,明本是元妙弟子中的佼佼者。他的禅学思想,体现在他对宗杲“看话禅”的复兴和对其他禅法的批判上。另外,禅净一致的理论,虽不是明本的独创,但他提出“禅即净土,净土即禅”,将“话头禅”与念佛法门结合起来,则是他的发明。

在元代密、教、禅、律四宗并存的局面下,明本提出禅宗是“一佛大觉圆满之心”,虽然四宗都是“一佛之旨”,没有高下优劣,但明本的禅学理论,既有为当时禅宗地位低下抱不平的成分,也有他对禅宗的自信。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他主张以儒术治天下,治定了严密而有极强针对性的宗教政策,诏令禁止白莲社、大明教和弥勒教等他认定的“邪教”。为达到“化愚俗、弥边患”的政治目的,明统治者还多次对番僧(喇嘛)给予过高的待遇,以致引起朝野不满,最后世宗(1522—1566年)不得不“复汰番僧”,藏传佛教对内地的影响越来越小。

明统治者建立和健全僧司机构,强化佛教管理,朱元璋还多次颁布诏令,把寺院分为禅、讲、教三等,僧人也相应分为三宗,要求“各承宗派,集众为寺”,甚至对僧人的服装也加以具体的规定,这种严苛的政治环境,限制了禅宗的自由,切断了禅宗与其群众基础的联系,导致了禅宗的自然衰亡。

明初著名的禅师多出自临济宗。最有影响的是楚石梵琦(1296—1370年)。他得法于元叟行端,是大慧宗杲的五世法孙。有国初“第一宗师”之称。明中叶以后,有笑岩德宝(1512—1581年),得法于龙泉寺之无闻明聪禅师,是中峰明本的八世法孙。笑岩德宝是明代最著名的禅师之一。德宝提倡“念佛禅”,以念佛来取代参禅,主张默念“阿弥陀佛”“如此用心,不消半年一载,话头自成”。

他说:“净心一志念道……念道即是念佛,念佛即是念自心,自心能成自己佛。”

笑岩德宝门下有幻有正传(1549—1614年),正传门下又有密云圆悟、天隐圆修和雪峤圆信三位各传禅于一方的名僧,在当时被称为“临济中兴”。

曹洞宗在元代的代表人物北方有万松行秀(1166—1246年),南方有天童如净(1163—1228年),两位禅师被称为曹洞宗的两大宗匠。到了明代,著名的禅师则是无明慧经(1548—1618年)及其弟子博山元来(1575—1630年)和鼓山元贤(1578—1657年)。但总的看,随着佛教在入宋以后的衰落,禅宗在明清时期,已开始出现颓败的情景。清世宗雍正在一道上谕中批判当时“师以盲传,弟以盲受。人人提倡宗乘,个个不了自心。岂不使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垂绝如线?……甚至名利熏心,造大妄语,动称悟道,喝佛骂祖,不重戒律,彼此相欺,卖拂卖衣,同于市井!……虽宗徒愈盛,而宗旨愈泯矣”!

世宗的这道上谕,揭示了当时禅学走向没落的情形。明清时期,出现了各种灯录和语录,禅学进一步文字化和义理化。许多著名的禅师,也都倡导禅净合一、禅净双修,禅宗出现了归向净土宗的倾向。宋明时期理学盛行,禅学开始依附于理学,佛教同儒道融合,在禅儒一致、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发展趋势中,禅学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而走向没落。

尽管如此,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本书分当代宗教冲突研究、当代宗教对话研究、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3编。具体包括:阿以冲突与宗教因素、海湾教派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异界杀手在都市

    异界杀手在都市

    【新书】【我的老婆是阴阳道士】喜欢的搜索过来看,作者是【怀学生】过去。他是异界的杀手,用眼神就可以杀人。如今。他穿越到都市。英俊却带有一丝邪气的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御姐、警花、萝莉、校花,高傲清冷的女神……
  • 伯爵家的妖精

    伯爵家的妖精

    酣畅淋漓的痛饮美酒搏杀中享受超越的乐趣寻觅混乱帷幕深藏的真实顺便,诱拐带坏无知少女
  • 青春小鸟不回来

    青春小鸟不回来

    偶然的结识,两颗失意的心碰撞到一起。苦涩的笑容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在最绚烂的青春年华里,含苞待放的青春,将绽放怎样的风采,然而,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又是何方神圣呢……
  • tfboys之千年爱恋

    tfboys之千年爱恋

    tfboys和三个女孩在一道光芒中消失了大家醒了才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
  • 拾薪集

    拾薪集

    本书收录中央财经大学38位优秀学子的致学手记,记录他们勤学于此、精业专攻的求知经历,汇集他们由迷茫、探索到奋争、成功的心路历程。
  • 邪王追妻:爱妃,休想逃

    邪王追妻:爱妃,休想逃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她冷漠无私,手段毒辣,就如地狱的曼珠沙华,却有温柔的一面。重生异世,他杀伐果断,狠辣无情,却疼她入骨,她本想淡定生活,却不料阴谋接踵而来。个个满腹心机,在这场阴谋诡计里,到底是谁先失了心。
  • 嫡女毒妻:邪王狂宠妃

    嫡女毒妻:邪王狂宠妃

    身为二十四世纪第一杀手兼金牌毒医,在一次任务中被人暗算穿越成为这个身为将军府嫡女居然连下人都不如的女子,再一睁眼,曾经的痴傻已然变成了凌厉,曾经的丑颜已然变成了倾国倾城之姿,看她斗庶女,惩毒母,高傲未婚夫?一脚踢开,冷漠亲爹?恩断义绝,可是,谁来告诉我这个腹黑王爷为什么一直缠着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道剑之未来武林

    道剑之未来武林

    惊天一神战,万古一沉眠。剑无为无畏无惧,为心,为友,为道,剑战神权。然而,万古悠悠一眨眼。武林,在他睁眼的那一刻,缓缓在他面前揭开瑰丽帷幕......
  • 秦妃得已:穿越时空寻找爱

    秦妃得已:穿越时空寻找爱

    无情的王,有着众多儿女,却不立后。在段扑朔迷离的历史里,那座被世人唾骂的阿房宫,一个民间流传的神女传说。上篇“王,不好了!孟姑娘把有身孕的郑夫人扔进湖里了!”“哦,给她一根鱼竿,她不是说要钓什么美人鱼吗?”某王淡淡地说。“王!不好了!孟姑娘把大臣打伤了!”“哦,没事,继续打。打伤了,寡人医;打残了,寡人养;打死了,寡人埋;”某王连头都没抬。“王!不好了!孟姑娘把侍卫打晕偷跑出宫玩了!”“什么!赶快把未来皇后追回来!要是她少了一根头发!寡人要天下陪葬!”某王暴怒。下篇“贱婢,你人和心都污秽不堪。”她遍体鳞伤讽刺地看了他一眼,“你这青楼女子,弃市,腰斩,车裂,毒药,凌迟,你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