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4300000038

第38章 叩响命运之门(5)

一点没错,因为这些“种榨菜的老祖宗”遇到了新问题。

2004年8月,这些移民从老家带来榨菜种子到富阳栽种,四五个月过去了,大多数榨菜秧苗水土不服,一发芽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情况稍稍好一点的,也像得了厌食症一样病殃殃的,只开花不结果。移民们搞不懂,本想“大展宏图”,用自己老家的手艺,到浙江种榨菜和做榨菜来卖个好价钱,没想到一种下去就挨了一“闷棒”,只有埋怨自己“把老祖宗种榨菜的脸都丢尽了”。“移民兄弟的难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当地政府知道情况后也很着急,邀请了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陈竹君来给三峡移民“把脉开方”。为讲好这堂课解移民之难,陈教授先前与富阳的农技人员一道,到春建乡下唐村况国权等移民家中详细调查了解榨菜生病的原因。

课堂上,陈教授仔细分析了“水土不服”的成因,强调浙江榨菜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又对大伙今后的种植专门提出几条建议:要选适应浙江气候的本地榨菜品种进行种植,如“浙桐1号”、“余姚缩头种”等,还要掌握好播种时间。

这一堂别开生面的讲课,让移民们眼界大开,“胡子都笑弯了”。

66岁的移民吴心胜说:“老家的老办法、老套路在这里是擀面棒吹火--一窍不通。搬到新家,’瞎胡闹‘是长不出榨菜的。”高桥镇泗洲村的移民舒雨兰不识字,她听课的认真劲儿令人感动。她把培训班上分发的书面授课资料叠得整整齐齐,说:“要把资料带回家,让老公也好好学一学。”

陈教授讲完,蔬菜站、种子站、粮油站、植保站的农技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上台用带着“浙江风味”的普通话,就富阳本地蔬菜种植、农作物品种选用、水稻油菜作物栽培等,为移民们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们还向移民推荐了富阳近年来效益较好的绿芦笋、苋菜、大白菜、西瓜、茶叶、油菜等农产品。

富阳市农业局局长李国生表示,紧接着将组织农技人员分片走访移民家庭,根据每户移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劳动力情况,推荐适合移民兄弟种植的农产品,并送去实用技术、农业信息和较好的农作物种子。

浙江富阳人“好为人师”,给涪陵移民上起了“榨菜课”,使移民们真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三峡移民兄弟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困难很多。当地人给移民兄弟生活上的呵护和照料的故事很多,类似榨菜种子“水土不服”这样生产上的难题,确实需要第二故乡“扶上马再送一程”。

安民琐事实录

迁入新家,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经济、生活习惯的差异非常大,血缘、地缘意识更是根深蒂固,要在短时间融入当地社会很难。

有的三峡移民,几十年生活在山坡陡峭的峡江深谷,猪、羊都是在山上“敞放”,从没使唤过耕牛。到了平原地方,在耕地时,牛一甩头、一瞪眼,吓得哇哇直叫,扭头撒腿就跑。跑了一会儿,发现牛并没动武的意思,才跑回来蹲在田坎上暗自垂泪……重庆开县移民黄凤国到了同属一语系的湖北省,但语言交流仍有困难。在老家耕田,对牛喊“退”,对湖北的牛得大声武气地喊“缩”,对重庆的牛喊“转头”,对湖北的牛就要喊“过来”……语言是一条被低估的巨大的沟壑,是融入当地社会的一大障碍。“乡音未改鬓毛衰”,指的就是语言问题。

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方,移民得像小学生一样从一、二、三、四、五……个、十、百、千、万学起。

语言不通,与当地交流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谁又会耐着性子听一个外地来的陌生人说着一大通听不懂的话呢?大多数移民表示:要迈过语言这一大关隘,恐怕要等到下一辈人了。

从奉节到福建晋江西滨镇安家的300位移民,刚到晋江,他们几乎无一人能听懂当地方言,也不太适应当地的环境,上了年纪的人不知多少次梦回到千里之外的白帝村老家。移民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说闽南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李能平的家族在奉节袁梁村居住了8代,他不会说普通话,福建的众多方言令他头痛不已,倒是他妻子聪明,她说:“听不懂就写字吧,话说出来不一样,中国字总是一样的噻。”

再难也要学,不说闽南话,怎么能成为货真价实的福建人?又怎么融入当地社会?西滨镇政府想了一妙招:移民要安置得稳当,还得“从娃娃抓起”,让三峡来的小移民最先学闽南话。

于是,西滨小学、西滨中学专门为小移民进行了闽南话培训。小家伙与大人们就是不一样,接受新鲜语言反应很快。放学回家,摇身一变,又当起“语言老师”,把从培训中和课堂上学到的闽南话教给了父母。

孩子当老师,父母很规矩地学,学不好还要挨“脑壳笨”的训斥。

每当大人到菜市场买菜,到商店购物,孩子们就当起了“随身翻译”。

忠县的不少移民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学不会,但要让下一代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话,“要等我孙子长大后,才与村里人没什么区别”。江苏省海门市,也是一个富饶的地方,由于三峡库区与江苏相距太远,地理环境差别很大,两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确保三峡外迁移民能够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环境,江苏各三峡移民迁入地党委、政府都组织群众中的骨干分子、移民干部、乡村干部等开展“四帮一”活动。所谓“四帮一”,就是有4个当地干部群众对移民进行帮扶。外迁移民到家后,这些干部群众都主动上门介绍当地情况,并带领这些移民到附近的市场、商场等地方看看,教他们怎样买菜、怎样砍价等。当地党委、政府还专门制作了亲情联系卡,上面写着帮扶干部的姓名和电话,以及包括当地医院、镇办公室等在内的常用电话号码。

语言不通是外迁移民面临的第一大难关。移民办负责人说,暑假期间,他们组织当地的中小学教师,到每户移民家中,教他们说普通话和当地方言,使他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与当地群众顺利交流,为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奠定基础。

从巫山到安徽长丰县水湖镇的三峡移民,一开始对语言环境有一种怯生生的“恐惧感”。

安徽人说的“照不照”,移民听了一头雾水,什么叫“照不照”?后来才知道是“行不行”的意思。

在安徽,还有一个笑话,当地人与移民交流,要他“杠家”,移民一听:“什么,你们要’抄我的家‘?”后来才弄清楚,“杠家”就是回家的意思。

江浙地区有一则语言引出的笑话。当地村社干部神色欣喜地向几个移民介绍本地改革成功的经验,很认真总结了两点:一靠政策好,二靠机遇多。但这一句很普通的方言,移民却误认为是“一靠警察(政策)好,二靠妓女(机遇)多”,直听得眉头发皱,心惊胆战,一脸羞愧。

他们的理解是:这里的发展原来是靠妓女多啊,警察好,不就是装老好人,不管这档子事吗。这样羞耻的话,当地干部也敢大言不惭地讲,原来这里的经济发达靠这样瞎搞啊。

“哼!原以为搬进了金窝窝,没想到摊上个淫窝窝!”移民当时就恼怒起来,当面质疑这种有伤风化的“搞法”。

移民一急,说出来的全是三峡土话,讲得唾沫飞的村社干部一时半会没听清楚,也不知是绊了移民的哪一根筋。后来双方费尽了脑袋才明白是误会,肚子都笑痛了。

到上海崇明岛的移民朱祥玉第一次找邻居借菜秧苗儿,说了很长时间邻居还是听不明白,急得没有办法,只好把对方拉到菜秧地里一阵比画。最后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双方都又好气又好笑。

三峡移民外迁到了生存地,双方说的话,双方像听“外语”。但不管是“上海阿拉”,还是“江西老表”和福建“客家人”,他们在听移民讲述问题时,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并把当地方言改成一字一句的普通话,确实让移民们深受感动。

每当移民有困难时,各地总是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安置三峡移民是国家大事,要安置稳、安置好却需要从小事做起,而且要做大量琐碎烦心的小事。

一个迁到安徽的中年移民,原在老家是赶场天做屠宰鲜销生意,因为语言无法交流,到了新家之后就改了行。移民金泽武以前在三峡杀猪卖肉,来到浙江长兴县夹浦镇吴城村后感到不习惯,思想上有情绪,语言上有隔阂,三天两头嚷嚷着要回三峡老家。村里、镇里干部轮番做工作,后来就连县长杨献国也出面亲自来挽留。老金感动了,答应留下来,重操旧业,杀猪卖肉。

村党支部书记孔有明,为三峡移民稳定地安置下来,可以说是操碎了心。为了把金泽武留下来,每天清晨,他都要起个大早,陪着移民金泽武杀猪卖肉。

“孔书记,是你在卖肉?”“不是,是帮移民老金。”“那……我买一块肉。”

“老金初来乍到,听不懂本地方言,你要多多关照。”孔书记几乎对每一个来买肉的村民重复着这样的话。

这位村支书又当“翻译”又当推销员,卖肉的人就自然不少,村民们常常照顾这位远方来的三峡移民的生意。金泽武说:“有孔书记在这里,事情就好办多了。在这儿杀一头猪就有百把块钱收入,比三峡老家好赚钱哩。”

三峡移民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比较起来,在生活水平、精神状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落差”。长兴县县委书记吴水霖表示,县里将尽可能为移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能逐步致富,让移民“来得放心,住得安心,生活顺心”。

这位县委书记说的“落差”还真说到了要害处。稍有历史、经济概念的人都知道,长江金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一块土地。16世纪初期,当三峡还处于洪荒、人迹罕至的原始时期,“资本主义”就开始在长江下游地区萌芽。

从云阳迁入江苏东台市新曹镇的移民赵明宽,原在老家有开车技术,迁入新家后,一心想重操旧业开出租车。2004年10月,他拿出家中的积蓄,并借了一些钱,自作主张买回了一辆10多万元的面包车,准备做客运生意。

可是,他到有关部门办证时却傻眼了,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和行业要求,他买回来的面包车不能从事客运经营。遭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赵明宽几乎瘫倒在地。原来的如意算盘落空,车子就得卖,新车买来就卖,也是二手车,二手车就得降价,这不是应了三峡老家那一句“稀泥巴揩屁股倒巴一砣”的粗话么?借钱来就蚀财,这个“哑巴亏”吃大了。他整天愁眉不展,焦虑不安,茶饭不思。

新曹镇移民办干部知道情况后,主动为他分忧,一次又一次出面,与东台市有关部门联系,这里协商,那里商谈,上上下下跑断腿,说破了嘴,终于获得了理解和支持,把面包车原价卖了出去。

向小兰原在老家云阳县有一手从事面点熟食加工的手艺,迁入新曹镇后,也一心想重操旧业开个熟食店。他们夫妇向新曹镇移民办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当即得到支持,新曹镇移民办立即会同辖区居委会为他们联系寻找房源,几经周折,终于帮助向小兰在集镇上联系了一处适合开店的门面。

2004年8月31日,具有重庆风味的“碗碗香”小吃店顺利开张。向小兰夫妇凭着独特的风味、诚实的经营,得到了当地人的信赖和认可。

“走,吃’碗碗香‘去,照顾三峡移民的生意。”小店生意因此而十分红火。

2005年1月10日上午,向小兰、向智爱等12户三峡移民敲锣打鼓将一块镜匾和一封感谢信送到新曹镇政府,并在新曹镇政府门前燃起鞭炮。

安徽省三峡办移民安置处处长周本乐说:“有三峡移民的地方都有火锅店,搞运输、开摩的、打工,日子过得都挺红火。”在接纳移民的省市,一切为移民开绿灯。到山东兖州落户的移民周先富,申请开家火锅店,头天下午报齐材料,第二天上午便拿到了全部证照。

江苏大丰方强镇的移民周晓明夫妻,一来就考察当地市场,当发现镇上还没有重庆风味的饭店后,在镇上工商、卫生部门的帮助下,开办了“三峡移民饭店”,生意很好,收入已经由每月1000元上升到2000多元,小两口最为高兴的是,以前老是为“老板”打工,现在打工的历史已经结束了,他们没想到的是,从三峡迁到江苏过日子,才有了当“老板”的机会。

重庆市移民局政策法规处干部蒋为中2005年7月到沪、赣、鲁等外迁移民安置地考查移民生活情况后,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山东省有42个移民与当地村民结亲,上海崇明县有25个移民女儿与当地青年婚配。当地村民的红白喜事,移民群众都热心参与,当地的方言已经能够交流,很多移民已经习惯使用普通话。看到这些变化,我作为外迁移民的’娘家人‘,甚感欣慰。”

在外省种田赚钱吗?勤劳的三峡人回答说:当然能。

移民周以福2001年8月到安徽省郎溪县水鸣乡安家落户。他用家里的3万元搬迁补助费和2万元贷款,承包经营170亩土地。为尽快掌握种植高产优质水稻的技能,他购买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书籍,乡农技站的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他科田技术。种植第一年水稻单产达605公斤,想一想,他承包的土地,要产多少粮食?教会一人,带动一方。周以福言传身教,成为400多位三峡移民种田赚钱的领头人,被当地评为“农业状元”。

同类推荐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玄的弦

    玄的弦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豹、感官、远方、散步、回顾、返途、夜泊成都、不要不安等。
热门推荐
  • 丑妃嫁到之爷太腹黑

    丑妃嫁到之爷太腹黑

    她是相府嫡出大小姐,冷如霜。人丑嚣张、目中无人、琴棋书画一窍不通。文不得武不能。人送“草包废物”。一朝宴会死在途中。她是一世顶级杀手。被至亲搭档亲手杀死。一朝穿越竟是草包废物。她呵呵一笑,草包废物,看我怎么玩死你!从此,草包不再草包。废物也能猖狂!他,萧玄墨。当朝七皇子。手握重权且生性孤僻、嗜血如命。冷血无情、心狠手辣。一出手便能毁掉三座城池。世人皆称“活阎王“强者与强者,到底谁更强,谁更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月半流离千夏

    月半流离千夏

    故事主角一直背运,偶尔的一个举动让他撞到一个惊天秘密,里面记载有他的家族背景、整个世界的历史背景等等,然而他却并不知晓,只是拿那本书当神话故事看。今天,让我们跟随主角一起去揭秘他无意发现的那本书,也揭秘这个世界,看看2000多年前为什么会出现现代社会都很难以完成的各种产物,比如:金字塔、越王勾践剑等等。看看为什么人们信奉各类神灵却从未见过神灵本身。更要去探索一下,人类的历史究竟是不是真的只有五千年!
  • 亲爱的木木:波澜壮阔时代的情感热线

    亲爱的木木:波澜壮阔时代的情感热线

    本书是一本关于现代人情感困惑及心理分析的案例结集。作者木木先后在《潇湘晨报》、《南方人物周刊》开设情感信箱专栏,分析、解答一些读者的情感困惑(如家庭伦理、婚姻两性、男女爱情)。本书展示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困惑,以及一个犀利、幽默、博学多识、对人性与心理有着深刻洞察力的情感热线主持人应答这些困惑时所展示的智慧之光,文字活泼生猛,旁征博引,一针见血;本书风格诙谐多变,在反讽、辛辣、俏皮、反话正说、正话反说、玩世不恭中,探析一种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的生存智慧,有助于读者提升情商以及应对情感困惑的策略。
  • 斩不断

    斩不断

    剑名斩不断!玄幻为世界背景再加一点点点点点的耽美吧……?
  • 魂动五洲

    魂动五洲

    在孕魔大陆上,人类是最强大的种族他是百焰城的天才,百年老家族中最年轻的公子!他的家族深受百焰城平民的爱戴,却遭人嫉妒!在一场预谋已久的灾难中,他的家族为了保存年轻的血脉拼死战斗!可是他们却并没有获得新生!在逃跑的途中被尽数抹杀!利剑插入胸膛时他流下两行血泪,全身经脉尽断,还被打下悬崖!……他没死!他怎么能死!他还要谱写他的传奇!
  • 六十种曲焚香记

    六十种曲焚香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退休兵王在都市

    退休兵王在都市

    华夏某特种部队退役士兵晓炎回到白云市在这里他遇到了种种以前服兵役所不会遇到的事情。
  • 极品唐王混都市

    极品唐王混都市

    杨景,自中土大唐穿越而来……这不是笑话,这是一个悲惨的传说。话说大唐至德二年,安庆绪袭杀安禄山后,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三十万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巡引兵自宁陵向睢阳进发,攻破叛军防线与睢阳守军会合。当时,贼兵众而唐军寡,张巡部将南雯云决意以身殉国,致信江南大侠杨景,向挚友托孤。
  • 猛男情结剖析

    猛男情结剖析

    本书是一本为男性提供心理医疗借鉴的实用手册,不仅讨论了男性危机的惊人全貌及它的广泛影响程度,还列举了各种身体形象测试、生活案例供读者参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医学及心理学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建议。
  • 女总裁的贴身男秘

    女总裁的贴身男秘

    如果你看上一个女人,千万不要马上表白下手,一定要放长线钓大鱼。因为,你会发现,她妹妹也漂亮!太极传人林枫为逃婚离家出走,阴差阳错之下与女总裁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事后他才发现:呦,总裁你还有个漂亮的妹妹呀!这就尴尬了。于是,为了保护妹妹,女总裁与男秘书之间鸡飞蛋打的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