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4300000037

第37章 叩响命运之门(4)

接纳移民时,各省市的农民兄弟总是把好田、好土、好房让给移民兄弟。他们虽然不在库区,但同样为三峡工程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博大情怀,同样感动着三峡移民,也同样感动着中国。

外迁办副主任雷猛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常在江西和三峡之间奔走,他对我说:“江西人为了三峡移民被迁走,他们为三峡移民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移民‘,噙着泪让出祖祖辈辈耕种的熟田熟土。当地农民朴素的情怀是令人感动的。一位江西老乡对我说,’让出土地,我们也不容易,但三峡移民背井离乡更不容易!‘”

一个是“不容易”,一个是“更不容易”,江西人这句朴实无华的语言让雷猛感慨不已。

“你应该去采访一下江西的情况。”他对我说。

年轻的周小勇是江西省靖安县老区建设移民办副主任,说起安置三峡来的移民乡亲,就有一种特殊性的感情。他向我讲述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说实话,我从没去过三峡,从没和三峡人打过交道。然而,是国家的“三峡工程”建设,把我们江西省靖安县的干部、群众和三峡移民紧紧连在一起,使大家由陌生人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的家乡靖安县是江西红土地上的一块“绿宝石”,是安置三峡移民的首选之地。

早在1999年9月,省领导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移民干部:“三峡工程库区农村移民的外迁安置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当时,我们感觉压力很大,心里没底儿。

作为江西省首批移民安置试点县,我们什么都得学,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特别是编制《移民安置规划》这个环节,我们从调查摸底、选点、测量、绘图,整整45天与建设局、土地局、水务局、供电局、交通局等部门及有关乡镇90多位同志一起,在田间、地头、山林爬上跑下,对选定的32个移民安置点的4368亩水田、旱地、山林地、宅基地及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进行实地测量,确定面积,绘制图纸,签订协议,拿出概算。为了拿出一套完美的“安置规划”,我们对自己苛求到了“鸡蛋里挑骨头”,一套方案不满意,推倒重来,还不满意,再推倒重来。回首这个艰难过程,如今一想都头皮发麻,然而望着堆得有一人高的规划草稿,我们感到无比的宽慰,因为我们相信:有了这么一个好的开端,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然而,现实远不止想象的这么乐观,碰到的第一件难事便是建房。

为了让移民住上结构合理、新颖别致、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住房,我们请建筑专家设计了三套住房图纸供移民自主选择。住房为两层全现浇砖混结构,设置了地圈梁,正面贴瓷砖安装铝合金窗。按照这样的设计,在靖安的造价是不会低于340元/平方米。

考虑到三峡移民的承受度,县里减免和优惠了所有规费,承建单位也抱着“讲政治,赚饭钱,为三峡移民出份力”的目的,最后造价定在288元/平方米。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建立了移民住房质量责任制,把责任分解到相关部门,并落实相关责任人,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有关规定,严把建材质量和施工安全关。

当移民们搬进新房时,都打心眼里发出了“比老家的房子好多了”的赞叹。国家部委的领导来到我们靖安,也高兴地说:“三峡移民的家最好找,只要找到最漂亮的小楼房,那一定是我们三峡移民的家!”的确,三峡移民的住房质量高、规格好,超过了我们当地群众的住房条件。

如果说,三峡移民为建设三峡工程做出了重大牺牲,那么,我们迁入地的父老乡亲又为三峡移民做出了重大奉献。他们用一颗滚烫的心,用真挚的感情,来接纳自己的亲人--我们可亲可敬的三峡移民。

2000年5月初,云阳县养鹿乡的三峡移民来到我县香田乡白露村牛背垅点对接考察。原先是把移民建房点规划在乡村公路旁的一个砖坯场,移民的水田集中规划在建房点东部,距建房点约300米。移民考察后要求在水田中央的一块柑橘园中建房,认为这样方便耕作,并要求修建大路接通公路,否则就不同意在此落户。

靖安是中国柑橘之乡,柑橘又是香田农民的经济支柱,这片果园面积17.3亩,树干有碗口粗,全部进入盛果期,亩产达6000多斤,一到收获季节,那就是黄澄澄的金子呀,是尚不富裕的靖安老乡一年生产生活的依靠啊。产权为5户村民所有,并有2户在果园的旧房中生活。移民的要求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真是左右为难,手心手背都是肉,割哪块都痛,但一想到离别故土外迁移民的痛,我们答应了这个有点不近人情的要求。我们与香田乡政府及白露村委,连夜召集5户村民开会做工作,一直到凌晨3点,淳朴善良、明晓大义的5户村民同意让出果园给移民作宅基地,2户村民也同意拆除旧房迁出果园,并将四周旱涝保收的良田一并划给移民。当时他们将自己亲手栽的果树砍掉,将住了自家几代人的房屋拆除时,我们的村民泪水长流。

在整个移民接收过程中,让地的故事时常涌现,在仁首镇接收安置点,有个三峡移民看中了一处不在规划中的好田,村干部为难,镇党委书记当场拍板:“给!”让出好田的村民含泪对家人解释说:“人家背井离乡移民到我们这儿,比我们更难更苦。”该镇雷家垅安置点,开始只接纳10户移民,却被12户人看中,并提出要将当地两户村民刚建的新房买下。如此“过分”要求,真难为了镇、村干部。淳朴的靖安人识大体,顾大局,两户村民二话没说,不仅卖了新房给移民,而且搬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寸土不留地让给了移民兄弟。这里的村民们还将住宅附近的64.2亩水田调出让给移民耕作。

“你喜欢什么地方,我们就让出什么地方。”在虎山农场、县良种场、寿观林场、马尾山林场,一经三峡移民选中,场里的干部职工二话不说,当即拆除厂房、住房,让给移民建新房。

移民来了,不是态度热情点、说话好听点、帮扶积极点就够了,还应该考虑:人家千里迢迢来,你把他安顿得咋样?是否为他着想,替他分忧?这就要求我们移民干部心里时刻要有移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具体负责移民工作的龙小文是位女同志,五年来负责接收安置移民工作,她比别人做的事多,吃的苦多,用的情更多,以至于她丈夫回家见不到她,只好用“她不是我的老婆,她是移民大家的婆娘”的话来安慰自己。

还有一个三峡移民认当地人做“舅舅”的故事。红岗林场场长张希贵是个豪爽、热情又正直的中年汉子,为了做好安置三峡移民工作,几乎是天天在移民家中转。范云靖是全国最小的一个移民,他出生在移民搬迁的轮船上。在范云靖还没到之前,张希贵便嘱咐妻子把自家最肥的老母鸡杀了,炖好一锅汤,买好红糖和奶粉。当范云靖母子一到,他们便立即将母子安顿在自己家坐月子,产妇喝上了鸡汤,新生婴儿喝上牛奶,年轻的父母感动得热泪长流。为了感谢张场长热心周到的安排,小云靖便认了这个舅舅,为纪念云阳迁到靖安的这段历史,便取了个非常有纪念性的名字:范云靖。“舅舅”的称呼于是在移民中传扬开了。张希贵就是凭着自己用真心、爱心、热情赢来的这份尊重,将这个点的移民工作做得细致入微。

最震撼人心的还是2005年9月干部群众同抗“泰利”台风,救助移民兄弟转危为安的事。“泰利”台风给靖安带来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双溪镇曹山村叶家组移民点在北潦河边上。9月3日凌晨1点,连下了一天一夜暴雨的靖安北潦河,经不起山洪的横冲直撞,最终决堤。山洪的暴发对长期居住在长江边上的三峡移民有点见怪不怪,当该镇镇长刘方文半夜带领乡村干部赶到那儿时,看着洪水进了里屋,可移民兄弟说什么也不走,连家里的东西都不愿往高处搬。乡村干部一边劝说他们迅速搬东西撤退,一边帮助他们将贵重东西往高处挪。移民黄世喜的儿媳正在坐月子,按老家的规矩是不能搬运的,移民干部张梅蹚着已到膝盖深的水来到她家,劝说他们一家快走,他们还是不愿走。望着越涨越高的洪水,看着越来越犟的黄世喜一家,张梅急得就差跪下了。重要东西已全部转移到楼梯上了,房里的水已快到腰上,黄世喜有点慌了,但他又以儿媳坐月子不能下水为由不走,村支书陈铁根的爱人见状,立即脱下自己穿的防水衣裤给产妇穿上,最终劝说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

到凌晨6点,这个点上9户47名移民全部撤离安排到地势较高的上林组村民或老移民家中吃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给靖安县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面对灾难全县人民没有气馁,村帮村、户帮户,特别是对三峡移民,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高看一等,实行“一对一”灾后救助。全县机关干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短短3天时间,为移民捐款上万元,对受灾严重的曹山村叶家组移民一次就送去了3200元的捐款。

“红土情怀融化巫山云雨,两地血肉交融兄弟情深”,这是2000年首批迁入靖安的三峡移民在春节时撰写的一副长联,这也是两地群众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致富的真实写照。

迁入来的三峡移民大都有种玉米的习惯,但由于品种不行,产量低、品质差,卖不到好价钱,大部分只能作为猪饲料。

县农业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想方设法与省种子公司联系,为移民选购优良品种,让他们按照习惯种玉米。省种子站听说是扶助三峡移民,二话没说,无偿提供“沪玉糯一号”优良玉米种子800斤给三峡移民试种,并且从播种、田管、采摘、销售等各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帮扶。这批种子分别在雷公尖、仁首、县良种场三个移民点试种成功。玉米一上市,便成为市民的抢手货,市场价比一般玉米高出一倍多,每亩增收500元,并销售到省城南昌的市场上。

这种手足之情,体现在移民生产生活的每时每刻。初来乍到,移民不会种田,当地群众手把手教;犁田耙地、撒种抛秧,“一对一”地帮扶。有的移民希望栽种柑橘,果业技术人员主动上门作技术指导,科学合理地安排移民的耕地,并为种果树的298户移民建起了“猪--沼--果”立体生态模式。当地果农毫无保留地将果树高产的看家本领一一传授给移民邻居,使移民迅速适应了当地的生产生活,融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之中。

眼看三峡大坝就要修好了,三峡移民逐渐变成江西老表了,他们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这种心与心的对接,让新的大家庭变得更美好、更甜蜜!

一份珍藏的清单

冯江平是重庆市移民局外迁办副主任,负责迁往山东移民的联系工作。四五年时间里,他从库区到山东各个安置点,奔波了10多个来回。

山东是唯一接收三峡移民的北方地区,又是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老区。山东人接收三峡移民的热情,决不亚于战争年代接待“子弟兵”。山东旭升村接收了从重庆忠县迁来的43户175人。村里人均土地原来就不到9分,却慷慨地拿出最好的地段,使移民人均达到1亩多。天冷了,全村党员捐款,为移民添置了100多床棉被。这些事,都深深地感动着移民。

迁往山东的一万多名三峡移民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的峡江。但山东却把济南、青岛、威海、烟台、泰安、济宁、潍坊、淄博、东营等本省经济排名前9位的地区拿出来安置移民。根据“相对集中、分散安置,方便移民生产生活,有利融通、融化、融合”的安置原则,山东9个地级市都制定出与青岛基本一样的移民生活用品清单,这些物品都不是用移民的补偿资金,而是由山东人另外掏钱对移民进行补贴。

冯江平保留着山东省各地接收移民的文件,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山东人对三峡移民的关爱和体恤真是无微不至,其中有一份清单,完全有资格进入三峡移民博物馆。

从这份清单可以看出,山东人用坦诚、博大的胸襟,用各种方式温暖、抚慰着离乡背井的移民兄弟,熨贴着他们绵绵不断乡愁。

冯江平说:“这是在安置三峡百万移民的过程中,一份值得永远珍藏的、充满人性关爱的’细腻文件‘。山东人与库区移民的兄弟情义,与三峡移民的壮举一样感天动地。我将永远保存这清单!”

第二故乡第一课

2004年8月3日落户嘉兴市秀洲区的100多名重庆三峡移民,在落户的第二天一大早,“移民就业培训班”就在新塍镇镇政府二楼办公室里开课了。刚刚落户的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的100多名移民,坐得整整齐齐,有的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在不停地记着笔记。村规民约、交通安全、计划生育政策等都是讲课内容,接下来是有针对性的技术和业务培训。

“参加培训,使我们能更快地了解这里的环境,适应这里的生活。”正在参加培训的移民彭余说,现在他家6口人住进了170多平方米的新楼,妻子来这里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了工作,心里也踏实了。他希望自己能多学点东西,在这个好地方干出一番事业来。

2005年3月,一场特殊的培训在浙江富阳举行。来自重庆涪陵的86位移民,迁到新家富阳不到半年,就被请到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学习种植榨菜。

涪陵榨菜,世界闻名,这些祖祖辈辈子子孙孙都是种榨菜的人,迁到浙江的移民,几乎每一家人在涪陵都种榨菜,要去参加培训,学习种榨菜?是请涪陵人讲还是听浙江人讲?是不是搞错了?

浙江人给来自榨菜之乡的移民讲种榨菜,是不是班门弄斧哟?

同类推荐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中华散文珍藏版:牛汉卷

    飘逸,我以为只能凭感觉去悟知;要想捕捉到它难于上青天。它不是辞典里能查到的那个有定义的“辞语”,是难以形状的灵性或风骨。我的众多朋友之中,真具有飘逸气质的极少,聂绀弩可算一个,再想一想,还有一个蔡其矫。当然,还有别的一个两个,不会再多了。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晚潮

    晚潮

    《晚潮》作者周应英先生,生于一九三六年,湖南岳阳人。世居汨罗楚塘,与屈子祠为邻,幼年就读于该祠湖南汨罗中学,后经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屈子祠中学任教多年。一九八〇年始调岳阳师范即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任高级讲师。因而他的为人、教学、诗词无不受到爱国诗人屈
热门推荐
  • 静在不言中(出版名《四月爱未央》)

    静在不言中(出版名《四月爱未央》)

    华静言事业有成,聪慧美貌,一路走来都是眼高于顶。直至遇见周承锴,本以为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锦绣良缘,可是,没想到周承锴迫于家庭要求与孔氏千金订婚,苦心挣扎的结果,使她最后咬着牙,掩着痛,独自看他飞离自己的世界。伤痛之余,华静言毅然放弃了这段感情,没想到却因此结识孔氏大家长——周承锴新婚妻子的父亲易仁。两人彼此吸引,又百般克制。在她以为一切结束、尘埃落定的时候,却不知道真正的命运纠葛才刚刚开始,孔氏家族的内部斗争使静言陷入爱情旋涡……
  • 月亮的影子

    月亮的影子

    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有一个秘密,对于我来说惊天动地,真的,我一直把这个秘密埋藏于心。直到有一天,我被11个男孩甩,平均每个交往不到两天,我才知道这条路的艰辛。我彻底的崩溃了,我有勇气对全中国人民说,我是11。
  • Droll Stories

    Droll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风歌南宋江湖风云

    大风歌南宋江湖风云

    凤随风自幼随母亲凤双飞在小城蕲州长大成人,卷入江湖之后才发现自己身世迷离,竟乃卖国奸贼秦桧之孙;而且凤双飞更系辽国亡国公主耶律凤,身负复国重任。岳飞孙女岳燕化名云飞燕,亦同父亲岳霆(云惊雷)隐居蕲州,与凤随风相识、相知、相恋,爱恨情仇何去何从?完颜玉奉父亲金兀术之命,化名白如玉,携手凤双飞创立灵蛇教,并与年轻时的法海春风一度育下私生女白素贞。白素贞成年后,在江湖中结识法海大弟子许仙,情海生波却遭到法海从中阻隔。儿女情长,情归何处?峰烟再起,报国无门!风卷尘沙,长歌当哭。一部融合真实历史、传说故事、武侠江湖的历史武侠传奇。比《郎邪榜》更为厚重精彩。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520白痴

    520白痴

    她,下飞机后,无缘无故的被安排进了一所贵族学校。她;霸气侧漏,他;冷漠无情,她;调皮可爱,他;暖人心弦。他们不期而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一场怎样的爱情故事呢?尽情期待。
  • 尘之星

    尘之星

    上一世安尘凭一己之力将人类的末日变为城池战这一世安尘要真真正正的为自己在末世拼一次我想要的不仅仅是活下去我想要的是让这颗星球为我命名新人新书求支持
  • 爱本就无罪

    爱本就无罪

    青葱年华,一切的改变让本处于平行线的我们在一起,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恋你,爱你,把你当作一切,我爱你,爱本无罪。一场病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的未来何去何从?
  • 白狐雇佣军

    白狐雇佣军

    一支神秘雇佣军,一个绝密基地,先进的武器,称霸各国他们就是一支雇佣军,一支绝密雇佣军
  •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