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6200000016

第16章 了解未来(1)

1.生物发展的死路“对于世界的理解或解释我们已经找到了终结性的结论,或是我们的理解处于终极阶段,因此从任何一方面来看都是最大限度或最佳的”。我对这样的说法持否定的态度。当然,我持有这样的观点并不是由于现在的各门学科仍在发展研究中,哲学和宗教上的努力会对我们的世界观产生影响。实际上,我们按照这个途径在下一个两千五百年里取得的成就,也许与自普罗塔哥拉、德谟克里特、安提西尼之后取得的成就不能相提并论。之所以这样讲,是由于我们对大脑是反映世界的所有思维器官中最高级的观点并没有十足的理由。一种可能性很大的情况是,某个物种与人类的大脑相似,但是它们反映的世界与人类的大脑相比的话,就正如把人脑的意象与狗的相比,或者是把蜗牛反映的世界与狗的相比。,虽然原则上与我们的论题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上述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话,仍然会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很想知道我们的后代,或者我们中一些人的后代,作为人类能否遇到这样的事件。地球年富力强,它完全可以充当这种事件发生的场所。在过去的10亿年中,地球是我们的生存场所,从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到现在我们所进化成的模样,这些无疑都很好地证明了在未来的十亿年地球依旧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但是我们人类自身是什么样子呢?如果现在的进化论我们全然接受——我们目前还没有比这更好的理论——那么我们的文化很有可能接近停滞阶段。我们人类身体上的那些固定遗传特征能否继续进化?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或许,我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到了尽头或者遇到了一条死路,这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我们根据地质学记载了解到一些物种并没有灭绝,几百万年来一直保持着形态不变,或者没有明显的变化。例如,乌龟和鳄鱼就是这样的物种。我们也了解到,与动物界的其他物种相比,昆虫的种类要多得多,因此它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奇怪的是,百万年来它们的形态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在这段时间变化得无法找到最初的形态形成鲜明对比。不像我们人类的骨骼位于身体内,昆虫的骨骼在体外,因此这有可能是导致昆虫无法进一步进化的原因。虽然这样的骨骼盔甲具有一定的力学稳定性,并为它们提供了保护,但是这也导致它们无法像哺乳动物那样,骨骼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经历着生长。于是,它们的个体生命史中的适应性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

下面有几个几乎可以有效阻碍人类进一步进化的论据。根据达尔文的理论,有利的变异在自发性变异中被自动地选择。不过,这些变异只是一个非常细小的变化,对于进化的益处微乎其微。因此,在达尔文的理论中,物种的进化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从而导致那些有很多后代的物种只有很少一部分存活下来。一小点的改良,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就是生存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种机制却是不可能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着消极的作用。总之,自己的同类承受痛苦的折磨甚至消亡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法律和社会制度便被慢慢引入到我们当中来了。这些法律和制度一方面保护生命,号召人们禁止弑婴,尽量帮助病弱的人生存;但另一方面,它们把后代的数量限制在了生计允许的范围中,这无形中相当于替代了自然选择,抛弃了那些不适应生存者的法则。这种平衡,我们可以通过实施生育控制实现平衡,也可以通过降低育龄期妇女的生育来达到。除此之外,战争、灾难和错误也有助于这种平衡,当然这种方式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无数的人们因为饥饿、毒气、传染病而失去生命。过去的部落间的氏族战争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选择,然而在历史上它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哪里却是值得怀疑的。毫无疑问,这样的情况在当前是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的。就像医学和手术尽力挽救每一个生命一样,战争和灾难意味着盲目杀戮。尽管我们认为战争和医术在道义上是截然对立的,但是它们都不具有任何选择的价值。

2.达尔文主义的悲观情绪

我们人类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物种,可能已经处于停滞状态,并且进一步发展的希望也不是很大,这些都是上文所暗示的。即便真的是这样,我们也不必要担忧。我们可以不发生变化继续存活数百万年,像鳄鱼和许多昆虫一样。但是从哲学观点来看,我们还是避免不了沮丧的情绪。因此,我必须在进化论的某一方面有所深入,这样在朱利安·赫胥黎教授的《进化论》一书中我找到了论据;虽然如果按照他的看法,这方面的论点是得不到近来的进化论者的全部好评的。

由于生物体的被动性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因此,沮丧泄气的看法很容易从达尔文的理论中获得。突变自发地出现在基因组中——基因即所谓的“遗传物质”。我们坚信一点,物理学家所称的热力学涨落规律非常适合基因的突变,也就是说它们是由概率引起的。生命个体对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与生命个体留给后代的遗传宝库一样,不发生任何影响。“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在出现的变异中发挥作用,再一次表明变异是一种概率现象。因为有利的变异在增加生物体生存、繁殖后代的希望的同时,还将被继续遗传给后代。由于变异的其他生命活性不对后代产生影响,因此这类变异似乎与生物学没有多大关系,这样的获得性状不会遗传给后代。比如,生物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和训练,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却不会被传递下来。于是,这种情况对于有智慧的生命来说,他们会发现大自然的无情,总是拒绝与他们合作。因此,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生命无所作为,陷于虚无。

其实,达尔文的理论算不上真正的第一部系统的进化论。在它之前有拉马克的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下面的假设上:生物个体可以将在生育前的特定环境或行为中获得的新特征传递给后代,而且事实上也是经常传递给后代。虽然传递的这些特征不是全部的,但是至少可以看到某些痕迹。因此,如果生活在沙土或砾石上的动物的脚底长出了茧,这是一种保护性的肌肉组织,并且这种茧获得了遗传特性,那么它的后代就可以获得这样的遗传特征,而不需要在艰难的环境中通过无数次的磨炼而获得。同样地,为了特定目的而不断使用某个器官,并引起其器质性的变化都会保留下来,且至少部分会遗传给后代。拉马克这个观点让我们对生物体的那些精致细巧的身体结构和对环境的特殊适应能力有了基本的了解,而且更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喜悦与鼓舞。与达尔文的悲观主义情绪相比,它更加具有吸引力。在拉马克的理论中,生命的进化链条不会中断,智慧的生命可以做出生物学上的努力来改变自身、适应环境。虽然这种生物学上的改变极其微小,但是它却是物种进化日趋完善的一个部分。然而不幸的是,拉马克的理论假设是错误的——获得性状不能遗传。虽然那些自发的偶然的突变与个体一生中的行为无关,但是它们才是决定进化的关键因素。这样的话,我们又回到了达尔文的理论那里。

3.行为影响选择

我接下来要向你们说明事实不是这样的。不用改变达尔文主义的基本假设,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个体行为在进化中的作用,虽然它是以潜在的方式在运行;甚至可以说个体行为在其中是最有直接关系的角色。拉马克主义认为,不可撤销的因果关系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一特征——性质、器官、能力或身体特征——的真正有效地使用与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是这个特征在漫长时间中的发展以及为了被有效利用而在世代交替中不断获得改良。这是拉马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正确的要点,这种被改良和被使用之间的联系也是这一理论中重要的一点认识。它继续存在于目前的达尔文理论中,但是如果你对达尔文理论仅限于一知半解的话,那么它就会很容易被你忽视。实际上,拉马克主义的理论描述与事物的进程几乎相同,只是它与事物的发生机制相比要简单很多。我们对于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可以先把结果表达出来。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器官,然后就它的任何可能特征比如习惯、装置、行为以及该特征细小的附属部分来进行讨论。拉马克认为这个器官:(a)被使用;(b)因此得到了改进;(c)这个改进传给了后代。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这样考虑:这个器官(a)经历了偶然的变化;(b)积累了有利的变异或至少有利的变异总是被选择;(c)一代一代继续下去,被选择的变异形成了持续的进化。根据朱利安·赫胥黎的解释,拉马克主义与达尔文主义最为相同的地方在于:真正的突变并不是引发过程的最初变化,也不是那种可以遗传的类型。但是如果这种突变是有利的,它们会被所谓的“器官选择”所作用;当这些突变朝着“理想”的方向作用时,它们就会为真正突变的到来提供服务。

让我们对上文作一些讨论吧!新特性的产生常常源于突变或突变外加一点选择,它很容易使得生物体与环境发生作用,从而使生物体朝着对自身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由于拥有新的变化特征,个体便具有改变它的环境的某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具体的改造或是迁移,或者根据环境的需要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无疑地,新特征的有用性依靠这些具体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从而使个体沿着这个方向加速了选择性改良的速度。

或许你认为这个论断不严谨,毕竟它需要个体具备较高的目的性和智力水平。但是我想说明的一点是,这个论断中的个体虽然包括高等动物的有目的性的智慧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有可能出现而不仅仅限于高等动物。有几个这样的例子如下:一个物种中的个体所面临的环境并非完全相同,而是有差异的。例如一种野生植物的花朵,有些生长在阳光下,有些生在背阴处,有些生长在低谷的谷底,有些生长在高山的山脊。例如多毛的树叶的变异,在海拔高的地区它生长得非常好,而在低谷中几乎找不到它的影子,于是它被高山选中。结果好像是多毛的变异使得迁往高山这个环境对它进一步的变异更加有利。

另一个例子:鸟儿凭借自己的飞行能力在高高的树梢上筑巢,这样它们的幼仔就不会被其他动物吞食掉。习惯于在这种高度飞行的鸟儿就具有了选择性优势,而这样的高耸住所也必然会选择幼鸟中那些能够飞起来的鸟儿。因此,环境由于这样的飞行能力而有所改变,或者说使得个体的行为不断朝着有利于这样的飞行能力的环境改变。

同类推荐
  •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功能,发挥人的潜力,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家庭魔术

    本书内容包括家庭惊奇魔术、家庭故事魔术、家庭亲情魔术、家庭节日魔术、家庭技巧魔术等。
  •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典藏版)》由徐帮学主编,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营造一个低碳的交通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低碳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 宝藏之谜百科

    宝藏之谜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随着全社会对节能及环保的重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能成为普通大众关注的焦点。《时代馆书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主要是从家居生活人手,从日常居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了节能、环保的巧招妙计,用浅显的语言为读者在日常居家生活中做到节能、环保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热门推荐
  • 灵魂赞礼

    灵魂赞礼

    人类的进化史,人类从猿人到人的进化完成了肉体上的进化,人类从部落时代到现在,正在不断的在精神层次上进行进化。看一名高考落榜少年如何在获得能力后完成华丽的逆袭吧。新人报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只是个闲散写手,刚开始文笔烂请见谅。
  • 我的一百次相亲

    我的一百次相亲

    X大女学生柳娜在与初恋肖然分手后,相亲了一百个男人,发生了一连串稀奇古怪的故事,肖然回来后告知分手真相,两人久别重逢却依旧不能长相厮守…室友陈思琪苦恋校园男神成昊,得知成昊喜欢柳娜后,与之反目成仇,四个人将何去何从…
  • 网游之仇恨无双

    网游之仇恨无双

    每一次看见因为被我杀死而跳脚大骂的敌人,我都会感觉到心痛如绞。如果可以,我愿意用人世间最温暖的方式对待你们,满足你们的一切要求,跪在你们的脚下摇尾乞怜。可是,我三哥已经被你们杀了,他每天晚上都在骨灰盒里瑟瑟发抖。所以,请你们去死吧,我将竭尽全力为你们开启地狱之门。
  • 第二世界:能力觉醒

    第二世界:能力觉醒

    22世纪,是一个充满高科技的世界。16岁的少年——莫离,遭遇怀疑?背叛?分离?甚至是怀疑自我?种种阴谋,在伙伴们的陪伴下,战胜一切困难,这首青春的战歌可以奏响吗?
  • 玛法风云传

    玛法风云传

    袁晓,刑满释放。追忆游戏公司,推出新游戏《玛法传奇》。
  • 脉象口诀歌

    脉象口诀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之剑与玫瑰

    异界之剑与玫瑰

    一个宅男穿越到剑与魔法世界的故事,缅怀曾经消逝的青春,祭奠曾经拥有的激情,心有蔷薇,细嗅猛虎.............
  • 留爱一个回忆

    留爱一个回忆

    既然爱的如此痛苦不如放手留爱一条生路留你我一个回忆
  • 快穿EXO之最佳

    快穿EXO之最佳

    陆曼生是一名金牌女配专门拯救被小白莲花导致黑化或者炮灰的男主角......白莲花女主请走开!男主请你不要在黑化了好吗?男主请你好好活着不配女主作死好吗?非NP非NP!
  • 五灯严统解惑编

    五灯严统解惑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