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3000000021

第21章 少帅只身赴洛阳

浩瀚的黄河上空,一架轻型专机在盘旋飞行。奇怪的是,偌大的飞机里只有一个人,他就是西北“剿总”的代总司令、少帅张学良。由于事关重大,也是为了表明他的诚意,这位少帅既没带侍从,也没带飞行员,而是由他自己亲自驾机飞赴洛阳,去谒见蒋介石。

高速飞行的专机,在经黄河时,张学良有意放缓了速度。他俯瞰着这中原华夏,眺望着象征中华民族的古老黄河,禁不住百感交集,亦喜亦忧。忧的是,自己代蒋受过,下野出洋以后,本以为全国会因此能团结御侮,众志成城,但谁知蒋介石依旧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屈膝妥协,相继签定“溏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一系列屈辱和约,加上殷汝耕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以及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之后,华北接踵东北,又已名存实亡。日寇野心勃勃,虎视眈眈;而政府却是一味妥协,步步退缩,领土一省一省地丧失!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已是支离破碎,国土日丧,国将不国!想到这些,作为炎黄子孙的张学良,眼望着这古老的中华发祥地,他怎能不痛心疾首、忧心如焚呢?

这是张学良的忧虑之处。但此次张学良也有聊以自慰的,那就是自从高福源返回陕北之后,他很快就秘密会见了周恩来,在东北军与红军之间达成了秘密协议,实现了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联合。现今在前方战场上,东北军和红军表面上壁垒森严,刀枪林立,泾渭分明,互相为敌;而实际上却已经变成了共同要求抗日救国、志同道合的朋友,成了隔河而居、互相帮助的好邻居。而杨虎城的西北军,则早在张学良之前,便已认识到“剿共”是无期徒刑,所以他们尽力避免跟红军打仗,并且先于张学良就开始跟红军秘密往来。只不过,因为蒋介石施展分而治之的伎俩,利用特务散布流言蜚语,挑拨离间,使双方存有隔阂。这次,张学良胸怀大度,主动做出对西北军的友好姿态,加之一直隐伏在两军中的地下党员刘澜波、刘鼎、栗又文、宋黎以及汪锋、南汉宸、申伯纯、王炳南等同志的从中沟通,穿针引线,张杨之间便渐渐地由猜疑变成了合作,由磨擦变成了密友。大家坦诚相见,于是西北战场,战云消散,现已形成了由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抗日阵线。现今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说服蒋介石,使他放弃内战政策,一致抗日!

本来,共产党和杨虎城对于蒋介石会不会放弃内战,都心存疑虑。可是,和蒋介石关系亲密的张学良,坚持联合蒋介石。于是,周恩来和张学良达成这样的协议,张学良从内部逼,共产党从外边促,内外夹击,逼蒋抗日。

至今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可是说服蒋介石的工作却毫无进展,这使张学良十分心急。此次,他不顾旅途的辛劳和危险,独自驾驶飞机前往洛阳,就是想用此方式表明心迹,和蒋介石做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其实不久前,张学良刚刚进谏过蒋介石。那是十月底,正值蒋介石在洛阳举办五十大寿,各地许多封疆大吏都前往拜寿祝贺。张学良那次是和阎锡山一起去的。

蒋介石因系五十整寿,所以祝寿活动异常隆重。洛阳别墅的庆寿大厅里张灯结彩,鞭炮声喧,鼓乐齐鸣,所谓一派贺寿声欢,欢呼颂祝。场面之大,耗资之巨,都是盛况空前。南京和各地的名流权贵都急相拍马邀宠,因此各地庆寿节目搞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其中别出心裁,也最令蒋介石满意的是这样两项:一是,晚宴上宋美龄亲自监制的生日蛋糕,这蛋糕不仅雕龙绘凤,精心巧制,而且是高耸入云,硕大无比。开宴时,五十根大蜡烛一点,举座为之惊叹!第二天,宋美龄又亲自将这蛋糕分给各个团体,以示蒋介石爱民如子,恩泽似海。第二项,是由蒋介石侍从室发起的万民募款捐献飞机的活动。献机典礼这天,锣鼓喧天,万人集会。湛蓝的天空中,飞机缓缓驶来,五架一队,正好是十队五十架,以示蒋介石五十暖寿之意。飞机在空中纵横穿插,组合成各种图案,既别开生面,又蔚然壮观!蒋介石至此尝尽了作为“委座”的殊荣,所以他洋洋自得,极为满意。

出席洛阳祝寿会,职务最高的,一是张学良,一是阎锡山,他们分站在蒋介石的左右,蒋介石频频与他们俯耳交谈,兴致极高。

阎锡山是在蒋介石洛阳祝寿的前一日,先行乘专机抵达西安的。在西安,他同张学良、杨虎城作了竟日长谈,一致约定,于当夜便同他联袂乘陇海路特备之专车奔赴洛阳。祝寿大会一完,张学良见蒋介石情绪很好,便拉着阎锡山,紧随蒋介石之后来到了委座官邸。

蒋介石这天是着意打扮了一番。他身材颀长,穿着威武。尤其是配上他那锃亮的长统马靴、雪白的手套,帽子上特意装饰上一根几寸长的白翎旄,看上去的确是气度非凡!蒋介石显然对自己这身戎装也非常得意,所以回到官邸内宅,他也并未急着脱去。

张学良和阎锡山落坐之后,阎锡山见蒋介石依然沉浸在贺寿的得意之中,便向张学良递了个眼色,意思是正好趁着蒋介石高兴,进行劝谏。

张学良微微点点头,首先开言:“委员长,此次献机活动,真是开天辟地以来之一大创举,盛况空前啊!”

蒋介石一听,高兴得满脸堆笑:“嗯,嗯。民众的热情可嘉,实在是热情可嘉啊!”讲到这,他摘下高高的礼帽,继续说:“汉卿、百川,我听说小学生把买铅笔、糖果的钱都捐献了出来,啊,啊,群情如此,真让中正感愧惶悚啊!”

张学良望着激动得面色泛红的蒋介石,觉得劝谏机会己到,于是低声插了一句:“委员长,您可知道,侍从室在动员捐献时,是怎么讲的吗?”

蒋介石正在解腰中的指挥刀:“怎么讲?”

“他们打出的旗号是献机抗战!委员长,现在国难当头,民生凋敝,民众之所以能如此踊跃捐献,其热忱完全是出于抗日。民众热情高涨,为的是拥戴您收复失地,领兵抗日!”

蒋介石脸上收起了笑容,把长长的指挥刀往桌上一扔:“抗日,抗日,那剿共呢?”

蒋介石见张学良沉默不语,便走到他的跟前:“作为军人,你应该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急。如今,我们最近的敌人是共产党,而日本则是远在千里外的敌人,所以必须先将目前之敌人消灭,然后再去消灭较远之敌人。作为军队统帅,怎能把剿共放到一边,远近不分,先后倒置呢?”讲到这,蒋介石也许感到自己口气太生硬了,于是放缓了语气,“再说,共匪己成强弩之末,短期内不难消灭。消灭了共匪,可以永绝后患!”

“短期内消灭,谈何容易?”张学良轻轻地反驳道:“我和杨虎城跟共军打了快两年了,杨虎城被消灭了三个旅,我被吃掉了三个师……”

“你?”蒋介石拍了一下桌上的指挥刀,打断了张学良的话。他本欲发怒,可一看摆放在办公桌上的《曾文正公全集》,灵机一动,话题转到了读书上,他想劝说张学良好好读读曾国藩的书,吸收点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的经验。“汉卿,近来你都看些什么书哇?”

“看了一本《辩证唯物论》,一本《政治经济学》。”

蒋介石一听都是共产党的书,他刚想压下去的火气,重又冒了上来:“难怪如此!汉卿,你中了共产党的魔了”

“是的。共产党的东西不见得全无道理。”

蒋介石和阎锡山都瞠目结舌,他们没想到张学良竟会如此坦白承认。

张学良没有顾及他们的惊讶,迳自说下去:“我眼看着损失的兵力无法补充,遗下的孤寡,无法抚恤,流亡的东北官兵,到西北来剿共,离家乡一天比一天远……而共产党提出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回东北老家去!这些话不仅战士听了不愿意再打,就是我自己也感到非常刺心!近些天,我一直在思索:红军到底能不能够剿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会自动停止吗?剿共与抗日,能否同时并进?若其不能,共党与日寇,谁是中国国家民族的最大敌人……”

蒋介石不愿再听张学良这种长篇大论,他压制着愤怒,把脸转向阎锡山,大声问:

“百川,你说谁是最大敌人?”

“依我看,还是日寇。”阎锡山见蒋介石发怒,便整整袍褂,恭敬地进前一眯说:“委员长,汉卿讲的停止内战,实行全民族的抗日,很有道理。我以为,中国现今的唯一出路……”

“不要说了!”蒋介石不待阎锡山说完,就粗暴地打断了他。蒋介石本想借助阎锡山一道来劝说张学良,哪想到他竟和张学良是一个腔调。这使蒋介石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见额头上的青筋崩露出来,嘴里也喘着粗气,刚才祝寿会上的兴致全被这两个家伙搅了,也不知他们到底是来为我祝寿,还是专门合伙来气我的?想到这,蒋介石越发恼怒起来,他拿起桌上的铅笔,使劲地捏着,仿佛象要把这铅笔捏成粉末似的:“我现在只要你们答复我一句话,到底是我该服从你们呢?还是你们该服从我?啊?”

张学良坐在那里,没有回答。阎锡山也赶紧低下头去,他觉得蒋介石这是理屈词穷了,在那里依仗权势强词夺理。

“百川,你说!”

阎锡山拾起头来,只见蒋介石两眼发直,正直直地盯视着自己!阎锡山从未看过蒋介石如此震怒,他不由得心中有些害怕,于是赶忙答道:“当然是该我们服从委员长。”

“那好!我告诉你们,在杀尽红军、捉尽共匪之前,我决不谈抗日之事。你们若是非要坚持,那便等我死了之后,你们再去抗日好了!”

蒋介石说完,一甩袖子,气昂昂地走进了里间。

张学良话犹未尽,本想跟进去,可阎锡山一见这情景,用力拉了拉张学良的衣服,说:

“汉卿呵,看委员长的态度,咱们是不能再说话了!只有以后有机会慢慢地做罢!”……

上次进谏蒋介石,就这样沮丧地不了了之。张学良对阎锡山大为不满,他在见蒋介石之前气壮如牛,可是见到蒋介石之后竟变得胆小如鼠,唯唯连声。当然,张学良也清楚,他们之间多年勾心斗角,心存芥蒂,阎锡山也有为难之处。所以,这次再赴洛阳,他决定只身独往。这一是鉴于自己和蒋介石的结拜关系,过去没有一丝隔阂,因此敢于冒死进谏。第二则是鉴于近来日趋危殆,急剧变化的时局。

近一个月来,国内形势风急浪涌。全国抗日的热潮此起彼伏,汹涌澎湃,但蒋介石似乎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仍然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悍然下令逮捕了上海全国救国会主张抗日的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李公朴、邹韬奋等“七君子”。而与此同时,傅作义将军率领绥远军民的奋起抗战,一举收复百灵庙的胜利,也大大触发了有失土亡家之痛的东北军。全军将士大声疾呼:“援绥抗战,收复失地”,“即使中央政府不准许我们,我们也要自行进军援绥!”

鉴于这种高涨的士气,张学良在绥远抗战爆发不久,即向蒋介石呈送了一份情真意切的《请缨抗战书》。全文如下:

委员长钧鉴:

叩别以来,瞬将一月。此闻委座亲赴晋鲁,指示一切,伏想贤劳,极为钦佩。绥东局势,日趋严重。日军由东北大批开入察境,除以伙匪为先躯并用飞机助战外,己将揭开真面,直接攻取了归绥。半载以来,良屡以抗日救亡之理论与策划,上渎钧听,荷蒙晓以钧旨,并加谕勉,感愤之念,与日俱深。今绥东战事既起,正良执殳前躯,为国效死之时矣。日夕摩厉,惟望大命朝临三军即可夕发,盖深信委座对于抗日事件,必有整个计划与统一步骤,故惟有静以待命,无类喋陈。乃比大军调赴前线者,或己成行,或己下达,而宠命迄未下逮于良。绕室彷徨,至深焦悚。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己早欲拚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声,为个人洗一份前衍,为国家尽一份天职。昔以个人理智所躯与部情绪所迫,答案经不避嫌忌,直言陈情,业蒙开诚指诲,令体时机。故近月以来,对于个人或训属,均以强制功夫,力为隐忍,使之内愈热烈,外愈冷静,以期最后在委座领导下,为抗日之前躯,成败利钝,固所不阗。今者前锋既至,大战将临,就战略言,自应厚集兵力,一鼓而挫敌气,则遣良部北上,似己其时;就驭下言,若非即时调用,则良昔日之以时机未天至慰抑众情者,今己难为曲解。万一因不谅于良,吉而有不明钧意之处,则此后统率驭使,必增困难。盖用众必有诚信,应战在不失时机,凡此种种,想皆洞鉴之中。伏恳迅颁宠命,调派东北军全部或一部,日北上助战,则不独私愿得偿,而自良以下十余万人,拥护委座之热诚,更当增加百倍。夙荷知遇优隆,所言未敢有一字虚饰。乞示方略,俾有遵循,无任企褥之至!

张学良敬叩

十一月二十七日

张学良这封请缨抗战书,真是呕心沥血,煞费苦心。态度之诚挚,语意之恳切,心情之焦灼,均跃然纸上!

张学良在西安枕戈待旦,翘首盼望“大命朝临”,但等来的只有六个字:“时机尚未成熟”,予以拒绝。而同时,蒋介石反倒于十一月二十八日,派陈诚到绥远前线,制止绥远军民的抗战活动,并指示傅作义等从抗日前线抽身出来,参加“剿共”内战。

轰轰烈烈的绥远抗战,眼看就要被扼杀、窒息……

张学良正是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怀着上述的种种忧虑,决心独身赶赴洛阳,他想象唐朝魏征一样,泣涕进谏。此次他己下定决心,即使冒着一死,也要说服蒋介石,把他拉到抗日的道路上来。在飞机上,他一边缓缓飞行,一边反复思索着怎样向蒋介石诉说。

可张学良怎么也没想到,他刚一迈进房门,蒋介石就给了他冰冷的一棍!

“汉卿,你不在陕北剿匪前线,怎么又到这里来了?”

张学良本想以独身进谏、不辞辛劳、不顾安危的志诚来感化蒋介石,蒋介石这一棍打来,使他凉了半截,显然蒋介石丝毫不理解他的苦心。但既然千里迢迢来了,总不能就这样回返,所以张学良耐着性子,坦率地向蒋介石陈诉了东北军中抗日情绪己高涨到无法抑制,“剿共”军事因太不得人心实难继续,要求无论如何应派东北军开赴前线抗日等等。

张学良话音一落,蒋介石便手托着陈诚的报告,一边拍打着,一边教训说:

“陈诚亲赴绥远调查,日本无意将当前冲突扩大为全面战争。再说,在绥远前线的晋军的中央军已足以抵挡日伪军,没有必要再派你们东北军增援绥远。汉卿,你的使命是集中全力消灭共产党。”

“那,上海的七位领袖怎么办?”张学良见蒋介石把绥远问题打回来,赶紧提出“七君子”问题:“他们究竟犯了什么罪,中央一直讲不清楚,民众对此反响极大。事实上,他们只是要求抗日救国,如果这也有罪,那真象沈钧儒说的是‘爱国未遂罪’了!委员长,赶快放了他们吧,免得失去人心,铸成大错。”

蒋介石不耐烦地摆了下手:“你就专心剿共好了,政治上的事你不要管!”

张学良见蒋介石那盛气凌人的样子,心里很气,但是他强忍压住了。望着墙上的中国地图,想到领土残缺、民族艰危,现今东北已经丧失,华北也将不保!他不禁悲从中来,扑他一下跪到蒋介石的跟前,热泪如潮:

“委员长,不是学良非要违背您的意愿,实是几年来国难家仇,使学良昼夜彷徨,有梗在喉!委员长,请您正视一下现实吧,这些年来,党争兵争,亿兆愁苦,内失统一之力,外无御侮之能。而自家同胞依然战祸连绵,生灵涂炭。灾荒无救,饥馑在途,这样下去,将是人无乐生之心,国有累卵之危哇……”

“放肆!”蒋介石将手往桌上一拍,一只巨大的青瓷花瓶被打翻到地上,哗啦啦一阵震响,花瓶成了一片碎瓷!

张学良初时愣了一下,但他并没有被蒋介石这雷霆之威所吓倒,相反他倒由此而生了一派愠怒,只见他陡地站起来,大声质问蒋介石:

“委员长,请问你这样听不得意见,这样专制,这样摧残爱国人士,你同袁世凯、张宗昌还有什么区别?”

蒋介石一听这话,直气得他身体连同嘴唇一起抖动起来:

“你,你……好你个张学良!你太放肆、太狂妄了!告诉你,全国只有你一个人,除了你张学良,没有第二个人敢这样对我讲话,没有第二个人敢这样批评我!”蒋介石越说越气,他唾沫飞溅,用手指着张学良的鼻子,大声吼起来:“我是委员长,我是革命政府,我这样做,就是革命!不服从我,就是反革命!革命的进来,不革命的滚出去!”蒋介石气得语无伦次,他一把推开房门,作出一个轰张学良走的架式。

张学良过去曾多次跟蒋介石争辩,但他们因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所以语言冲撞,彼此也均不介意。这次,张学良没有想到,蒋介石不仅大骂出口,而且竟做出这种侮辱人格的举动,这使张学良极为痛心,他二话没说,站起身来,退出蒋介石房门。

同类推荐
  • 纵横乱世之无邪帝王

    纵横乱世之无邪帝王

    秦都,为了生存而被迫叛逃秦国。为了生存而受尽人间险恶,为了心中不灭的信仰!一个人带着一群追随他的伙伴踏上纵横霸业,他誓要征服这华夏大地,让众人在他的脚下俯首称臣,开创一个新的纪元。然而更多的苦难和艰辛正在路上等着他这位无邪帝王。
  • 三国潘龙传

    三国潘龙传

    一觉醒来,阿星发现自己床边站着一位身披铠甲的猥琐男,此人竟然是三国中“逗名鼎鼎”的上将潘凤。而悲剧的阿星则变成了潘凤的废物弟弟潘龙,此时离汜水关之战潘凤丧命只有三月之期,阿星究竟该如何做才能从猛将华雄手下保住自己这个哥哥的人头呢?随着阿星的到来,三国的历史也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改变,诸葛、司马、郭嘉、赵云、吕布、周瑜等等奇人异士纷纷登场,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驶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方向……
  •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祖训。朱寿意外回到明朝成为正德皇帝,他会给这个时代带来如何改变,他将带领这个庞大的王朝走向何方,他会如何书写着本不属于他的历史...
  • 最强之兵器

    最强之兵器

    军事斗争中包含有各种杀伤力、破坏力的器械装置为之兵器。兵器可用来杀人,可用来救人,用发取决于使用者。那么最强之兵器又是什么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清明上河,美人江山,开封仅中华半壁。燕赵慷慨,胡笛婉转,捺钵乃帝国皇庭。捺钵王朝描述辽代历史。已经完成的《捺钵王朝》是辽代第五朝皇帝辽景宗的故事。本部写第六朝皇帝辽圣宗。时间是从公元983年至公元1031年。捺钵王朝写的是辽代的历史。作品从辽代中期第五代皇帝辽景宗写起,2016年已经完成。现在开始的是第六代皇帝辽圣宗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缘来是谁之欢喜冤家

    缘来是谁之欢喜冤家

    无意与他相遇,出手小小的教训一下,结果一觉醒来她身处异地,成了丫鬟,而他的主子却是他,被她狠狠的修理一顿的浪荡子,两人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傲娇尸兄赖上我

    傲娇尸兄赖上我

    我本普通地质处丑女,无意放出了恶魔地魂,闯了天祸;患肺炎,室友死,一系列的倒霉事开始缠上我。室友阴魂不散,据说头七那晚,要回来找我。麻蛋,往哪逃?思想单纯,我被骗入山洞,却被一个美男棺人强行拽入怀,“夫人,我是来救你的……”
  • 无名乱文

    无名乱文

    亚洲人气王昀阳因为一面镜子穿越到未知世界,阴差阳错被卖到青楼,遇见了慕尘欢,进入了江湖。。。。。然后的。。。我再想==||
  • 告密者

    告密者

    《告密者》是中国悬疑小说开山鼻祖,“文革”期间手抄本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张宝瑞的作品。
  • 静候归期

    静候归期

    茫茫人海,匆匆不过数年,每一次别离都是每一次新的开始,时间虽然带走了很多曾经我视若珍宝的却给我留下了不可言说的记忆,不论茫茫人海中的你我是否有过相同的故事但我相信每一个人的青春都该被记住,被珍视,时间在流逝而我们静候佳音。
  • 听大神说我爱你

    听大神说我爱你

    “你不是我的女朋友?夫人,别闹了。连堂都拜了,你别想赖!”遇上他,是命中注定的孽缘还是注定缠绵的情缘?“大神,我好像有了!”“乖乖等我!”“你注定是我的女人!这辈子,你别想逃!”他无限温柔,她无比害羞,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
  • 灵界境域I

    灵界境域I

    昔日称霸一方的第七界——灵界,消失匿迹在茫茫宇宙中。一个不为人知的职业却在重生后的灵界,慢慢演绎不朽传奇。灵师,以收集灵魂为生的职业,到底是不是能够再次站在天地最顶端,叱咤六界!!!一个边境小镇接受传承的纨绔少爷,被迫踏上一条艰辛而又漫长的旅程,在未知的前方,会有怎样的机遇等待着他呢?让我们伴随着主角,一起揭开灵界背后隐藏的秘密。
  • 谜途鬼语

    谜途鬼语

    没有真相,没有正确的道路。只不过是一个替身,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替身罢了.
  • 恶禅

    恶禅

    江湖里,有刀光剑影。江湖里,有快意恩仇。江湖里,有酒有肉,还有许许多多的欲说还休...
  • 重修武道

    重修武道

    千百年前他有着举手踏步毁天灭地的本领,却并不想做主宰者。他爱好和平,平静的爱一个人。原本站在他身后的人拿起了武器对着自己,兄弟,情人均在列,他却并不记得发生了什么。面对爱人的长剑,他微笑着闭上了眼。数不清的轮回,却丢不掉那份痛苦的回忆。终于秘密呈现在了他面前,无奈轮回仿佛带走了他的所有,只能做一个寿命短浅的普通人,他却不想留遗憾。重踏巅峰,从零开始,另辟蹊径重修武道,目的不仅为了血刃仇人,也为了心中那依然存在的执念。终于千百年后故事开始了。他可以与麒麟结拜,可以与神龙勾肩搭背,可以与凤凰谈情说爱,依然可以掌管世事!且看背负着血海深仇的他重新让世界俯首称臣,揭露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