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3000000020

第20章 少帅幸会周恩来

1936年4月6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致电张学良、王以哲,通知周恩来、李克农行期及联络地点,提出了这次会谈需要商量的几个问题:

甲、敝方代表周恩来偕李克农于8日赴肤施,与张先生会商救国大计,定7日由瓦窑堡启程,8日下午6时前到达肤施城东20里之川口,以待张先生派人至川口引导入城;关于入城以后之全请张先生妥为布置。

乙、双方会商之问题,敝方拟为:1.停止一切内战,全国军队不分红白,一致抗日救国;2.全国红军集中河北抵御日帝迈进问题;3.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具体步骤及其政纲问题;4.联合苏联及先派代表赴莫斯科问题;5.贵我双方订立互不侵犯及经济通商禄步协定问题。

丙、张学良有何提议,祈预告为盼。

7日早晨,周恩来、李克农携电台在警卫队的保护下,从瓦窑堡出发。8日,抵达预定地点肤施城东20里处川口。当时雨雪交加,电台与张学良联系不上,只好与中共中央联系。中共中央闻讯后,从山西石楼发报,直到9日上午才与少帅取得联系。

张学良将军得知周恩来一行到达川口的消息,立即命人从洛川急电驻守肤施的一二九师师长周福成做好准备盛情接待;另外,他亲自驾驶他的专机,带着王以哲军长、刘鼎“参谋”和孙铭九卫队营长从洛川升空飞到肤施,然后派亲信高福源前往川口,将周恩来、李克农及随行人员引导入城。这时,已是黄昏。周恩来、李克农换上便衣,来到清凉山下桥儿沟的一座天主教堂前。

此时,张学良已在教堂门前迎接中共代表。他久闻周恩来是出名的美髯公,加上事前刘鼎对周恩来形象、风度之描述,所以,周恩来一行人出现在眼前,他一眼就认出来,大步向前迎接,紧紧握住周恩来的双手,用不容置否的口吻说:

“你一定是周先生,久仰!”

有关张学良的传奇,周恩来也早有耳,但没有机缘面识,此时初次相见,就被张学良的热情所感染。他持重地打量着张学良,风趣地说:

“张将军,好眼力啊!”

“不,不,”张学良谦逊地说:“谁人不晓共产党中的美髯公啊!”说罢,他大笑不止。

周恩来见张学良如此豪爽,不无感概地说:“初次相见,就感到张将军是个痛快人,有着一种故人相见的亲切感。”

张学良听了,不禁一怔,问:“周先生,这话从何而来?”

“张将军有所不知,我少年时代,曾做过你父亲张大帅三年臣民,对东北人的性格是熟悉的,而且打心里也是喜欢的。”

“原来如此啊!难怪周先生也如此痛快,称得上半个老乡了!”

张学良的部下王以哲见张学良和周恩来初见便如此愉悦,便说:“一个东北人,和半个东北老乡谈抗日,即便是在天主教堂中秘密进行会谈,我看也无需祈祷上帝的保佑了。”

王以哲的趣谈引来双方的笑声,然而张学良却认真地说:“诸位有所不知,我和周先生不仅有半个同乡的情份,还是同一名师的弟子哩。”

在场的人听张学良这话,都愣住了,就是同恩来也有点迷惑。

“周先生不知这其中的原委,”接着张学良讲起了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劝他戒毒,事后拜张伯苓为师的往事,又笑着说:“按照我们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先入庙者为长,周先生自然就是我的师兄了。”

“不敢,不敢,”周恩来忙拱起双手:“张伯苓先生一生爱国,迭次声明反对内战。我们这两个弟子当遵师教,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好!”张学良肃然转身,指着天主教的大门,“请,周先生!”

在教堂里,张学良向周恩来介绍说:“我这里还有一位共产党的代表刘鼎先生!”

周恩来一看,刘鼎竟是阐尊民!他这时才知道自己熟悉的同志改名叫刘鼎了。于是,周恩来紧紧地握住刘鼎的手说:“原来是你啊!想不到我们在这里见面了。”

“首长好!”刘鼎强抑制着激动的心情,从内心深处迸发出这三个字。此时,刘鼎像一个走失了的孩子见到母亲,多么想紧紧地拥抱最敬受的周恩来副主席啊!原来,1930年刘鼎从苏联回国就是向周恩来报到的,而后,在周恩来的直接指挥下,在上海敌人心脏里进行特殊的战斗。翌年底,周恩来去中央苏区后,刘鼎与周恩来四年多没有见面。在这四年中,他们各自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出生入死的战斗啊!但现在,不是他们互相慰问、追忆往事的时侯。此刻,他们要马上进入关系着民族生死存亡的庄严的会谈。

双方参加会谈的人员有:中共方面是周恩来、李克农:东北军方面是张学良、王以哲、刘鼎。会谈是在傍晚时分开始的。双方经过寒暄之后,便在坦率、直爽、诚恳的气氛中进行了。

张学良首先爽快地说:“我自欧洲归国以后,一心拥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曾相信法西斯能救中国。可是经过实践和周围朋友的劝告,特别是李克农先生和刘鼎先生对时局的透彻的分析,我认为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周恩来留着黑胡须,目光炯炯地静听张将军的讲述。

张学良接着说:“我认为必然实行民主主义,才能唤醒民众。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中山先生积40年的革命经验,我们不能放弃,所以,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我是赞成的。不过,关于争取蒋先生参加抗日阵线的问题,我和你们有不同看法,在洛川我已经和李克农先生谈过了,意见未能达到一致,所以,特约请周先生亲自谈一谈。”

周恩来听说到这儿,点了点头,表示欢迎地说:“这很好嘛,我们多接触多谈,双方就会多了解多谅解。”然后,他表示:关于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共很愿意听听张将军的意见,以便在决策时考虑。

张学良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然要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力量参加,那么蒋先生也应包括在内。他是中国现在的实际统治者,全国主要军事力量都被他掌握,财政、金融、外交等也由他一手包办。我们发动抗日战争,如不把他争取过来,困难是很大的,他势必会与我们做对,甚至可以用中央政府的名义讨伐我们,像在张家口对付冯焕章先生那样。蒋先生的脾气我是知道的,为了自己,他会一意孤行到底的。”

周恩来说:“我们共产党并非不愿意争取蒋先生这一强大的集团抗日,而是考虑到可能性不大。蒋介石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却一再鼓吹‘攘外必先安内’,这与满清西太后的‘宁肯赠有邦,不与家奴’的卖国主张如出一辙。所以,蒋介石实际上充当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走狗。”

张学良听到这儿,沉吟不语,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你们对蒋先生可不甚了解,其实他也有抗日的思想和打算,日本人一再进逼,他也感到难堪,心里也恨。但他长期以来一直固执地认为,必须先消灭共产党,然后才能抗日。因为共产党的一切口号、一切行动都是为了打倒他,所以他若在前方抗日,不免有后顾之忧。这就是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根据。”

听到此,周恩来肃然起身,历数了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血腥镇压共产党的种种行径。他说得十分激动,使少帅一时间无言可对。

周恩来长吁了一声说:“这些旧帐我们共产党人不愿意再算了。”张学良接住话说:“对,抗日是当前最紧迫的大事!”

周恩来向张学良表示:只要蒋先生愿意抗日,共产党愿意在他的领导下,捐弃前嫌,一致对外。

张学良高兴地向周恩来表示:“你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一定可以把蒋先生扭转过来。”对此,周恩来也表示赞同。这样,会谈在把蒋介石视为领导全民族抗日的唯一当然领袖这一关键性问题上,双方基本达成了协议。

接着,周恩来进一步向张学良解释:红军的大部分将领都曾是蒋介石的部下,因此,只要蒋介石以诚相待,他们愿意再度服从他的指挥。而后,张学良与周恩来讨论了国共合作的停止内战的条件,达成如下协议:(一)红军全部编入国民革命军;(二)保证使红军保持其战斗力的完整;(三)接受改编的部队也包括所有留在江西、湖南两省和大别山脉中的游击队;(四)红军应得到与国民革命军正规部队同样的待遇;(五)共产党人同意在军队中停止政治活动,停止其他有组织的政治运动,然而共产党员作为个人将保有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但参加反政府及其领袖活动的权利除外;(六)共产党的非军事人员应该被允许居住在陕北;(七)打败日本以后,红军应和国民革命军享受同样的退役待遇;(八)与日本的战争结束以后,共产党将继续作为一个合法的政党进行活动。

周恩来对张学良说:如果蒋先生仍然怀疑共产党参加抗日统一战线的用意,他周恩来愿意被扣押在西安,作为人质。张学良为周恩来的人格和共产党人的追求所倾倒,答应周恩来:一定向蒋先生报告这次会谈的情况,努力劝说蒋先生同意这一既成事实。最后,他真挚而坦率地向周恩来表示:“我张学良是坚决抗日的,我正在准备与日本人决一死战!”

周恩来说:“我们都是爱国主义者,我们一定要打败日本,挽救中国!”张学良表示接受这一观点,他说:“日本不仅给我的家庭带来了不幸,也给中国造成了民族耻辱。我决不甘心在为中国而奋斗中落在他人后头。然而,我有自己的上级,许多事情以我的地位是不能决定的。但是,我要尽最大努力使蒋先生理解你们。”谈到这儿,张学良与周恩来立下誓约:彼此决不背信弃义。

会谈结束时,张学良为了表示与红军联合的诚意,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私款3万银元资助红军。而后,他又赠送红军20万法币。

10日清晨4时,张学良与周恩来的历史性会谈结束。餐后,张学良把带来的纪念《申报》60周年印制的我国第一本比较精确的彩色地图册赠送给周恩来,语重情深地说:“让我们共同保卫中国!”

同类推荐
  • 尸原

    尸原

    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耗尽汉民族的最后一点力量,中华大地陷入300年大动乱。五胡乱华,中华5000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中华儿女不命如草芥;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羌、夫余、乌桓(东胡与匈奴混血)、和入侵辽宁的高句丽,这些在汉民族强盛时,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民族,在看到中华式微时全都扑上来撕咬汉民族的血肉,肆意掳掠屠杀汉家儿女。杨永,一个从21世纪,无意间穿越时间长河的过客,面对这个人吃人的黑暗时代,且看他何去何从。是灭胡兴汉,重振汉家儿郎的脊梁,还是随波追流湮没于这个大动乱的时代。
  • 温解道德经

    温解道德经

    《道德经》是一本怎样的书,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同样我的眼中,他也是一种属于我的样子。心中有所感,自然是要与人分享的,这是一本注解《道德经》的书,却是古往今来,和他人注解截然不同的一本。是我本人的所感所想所悟,接下来,就进入正文吧。
  • 先秦玮书

    先秦玮书

    你是否遗憾于焚书坑儒以及之后的战火导致先秦的历史大部分湮灭。如果是这样的话,请收藏本书。作者采用详细收集相关史料,并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有限的史料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采用类似百家讲坛的方式展示给你最清晰的历史脉络。
  • 南宋之南

    南宋之南

    朱熹是谁?——听过,不太了解。那他平生都干过什么?——鬼才知道!大宋淳熙十五年是哪一年?——这我哪知道!现在是谁做皇帝?朝中有哪些大臣?——关我鸟事!那岳飞的生卒年知道吗?——不知道!满江红我倒是会背……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穿越来干嘛?——老天让我穿越,我有什么办法?穿越成官二代了?——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小中产穿越成了贫下中农了!那你穿越到了哪个大城市?临安?扬州?苏州?成都?——不是……漳州!这地方你肯定没听说过!那里经济怎么样?——化外蛮荒之地,你觉得呢?你读过大学?有一技之长吧?准备搞点什么发明创造?——你丫上过大学吗?你丫上过大学就有一技之长吗?你准备用自己超越古人的超凡见识改写历史?——你丫脑子有坑是吧?别TMD以为每个穿越的人都牛气冲天,老子就是个普通人!张文说:别跟我谈理想!从穿越那天起,我就戒了!
  • 苏联往事

    苏联往事

    1920年,“阿列克谢耶夫”号战列舰载着350吨黄金缓缓离开了锚位,圣安德烈的鱼龙唱响了它最后的悲歌...但这并不是俄罗斯帝国的追魂曲,大洋彼岸的第五大道,17岁的罗曼诺夫皇储正体验着他不一样的逃亡...
热门推荐
  • 凤家嫡女逆天九小姐

    凤家嫡女逆天九小姐

    镇远侯府生了四个嫡子之后的唯一一个嫡女。镇远侯府上下都使劲的宠,拼命的宠,宠上天。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 浮生未了君若梦

    浮生未了君若梦

    夏晴华丽丽地穿越了到了一个有神秘巫术的异界,呜呜~~妈妈这里好可怕我要回家~~··什么异界皇子什么妖孽殿下统统走开,姐只想回家!!!
  • 芽儿,请开花

    芽儿,请开花

    婚礼现场、分手现场、相亲现场……这是何等的‘孽缘’!不过是洒了一杯酒,赔上的是她的婚姻!他和她,认识三天结了婚他和她,结婚三月离了婚三年后,他拽着她的手离开相亲现场,冷冷丢下两字:“复婚!”
  • 潜婚蜜爱:总裁先生晚上聊

    潜婚蜜爱:总裁先生晚上聊

    “订婚派对”上撞见未婚夫和姐姐的出轨背叛,她随即当着所有人的面高调宣布这是一场“分手派对”,一时成为全城人的笑柄。两个月后,她拿着妊娠4周的化验单,低调嫁人,没人知道新郎是谁,只看到她的手上多了一枚闪瞎人眼的6克拉粉钻……她早知他另有所属,这是她算计得来的婚姻,也注定是一段各取所需的婚姻,然而,她的心却偏偏生出不该有的妄想。就在她决定快刀斩乱麻,拿出离婚协议书之际,他却将协议书扔进碎纸机里,捏住她的下颚冷笑:“婚姻在你眼中是什么?你想结就结,想离就离?秋意浓,在你眼里我宁爵西是这么容易好打发的?”
  • 我们为谁而改变

    我们为谁而改变

    我的真实故事,我的怀旧,我的改变,接因为这个故事,或许我变的不如以前,也或许,当时的我早已不复存在,我所要写的,只是这个回忆。我们为谁而改变
  • 武灵盛世

    武灵盛世

    金戈铁马,乱世辉煌,茫茫世界,鼎立九冥大陆,立足神禁,破域而入神,又临神圣,莫道而虚,欲破三千难。破而后立,超凡入圣,斌如圣归,笑傲当世,逍遥至尊,一落红尘,难欲仙道,欲破,思往而断红尘,亦断其道,終成圣仙,往往思冥兮难堪破,久久鼎世兮終归我。
  • 年少张狂

    年少张狂

    每个人都有一段青春,或悲或喜,或酸或甜,或痛苦,或无奈,就如同春季开了的花,无论美丑秋天总会到来。本书主写了几位正处于春季的花的少男少女的故事,青涩单纯却又令人怀念。
  • 青空月下

    青空月下

    梧桐树下,始终在等着你……也,谢谢你,那个男孩……
  • 星际霸主

    星际霸主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看主人翁刘彻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霸业的!本书脱胎于EVE,却又不同于EVE,只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了解EVE这个游戏,因为这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 我不是倒霉蛋

    我不是倒霉蛋

    我不是倒霉蛋,我只是李掐掐T_T倒霉蛋李掐掐的异界欢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