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06400000011

第11章 化石研究

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因此,它是我们了解古代地球上生物及其活动的第一手材料,是证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价值。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化石的发现和记述,对化石的成因和意义也有许多精到的记述。

化石中发现较早、记载和研究较多的是鱼类化石。最早的记录应是成书于战国(前475~221)的《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龙鱼陵居其北,状如狸,一曰,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鱼,在夭野北,其为鱼也如鲤。”

这是鲤科鱼化石的最早记载。其后《太平御览》引《郡国志》记:

“湘水边有木鱼山,本名石立山,高八十丈,阔十里,石色黑而重叠,每发一重,则有自然鱼形,女人多刻画为戏,长数寸,烧之鱼膏腥。”

《太平御览》又引南朝宋盛弘之(?~469)《荆州记》和《太平寰宇记》也有类似记载。与盛弘之前后的沈怀远《南越志》里记得更准确:

“衡阳湘乡县有石鱼山,下多玄石。石色黑,而理若云母,发开一重,辄有鱼形,鳞鳍首尾宛然如画,长数寸,鱼形备足,烧之作骨腥,因以名。”

由此可见,我国在公元四、五世纪就已经对鱼化石产地的地理位置、化石埋存的层位、化石保存的状况和形态以及人们对化石的检验与利用,作了比较科学的客观的描述。

北魏郦道元(465或472~527)在《水经·涟水注》中,以水道为纲,对湘乡县的鱼化石作了和《南越志》相似的记载。以后的唐·李吉甫(758~814)的《元和郡县志》、唐·段成武(?~863)的《酉阳杂俎》也都有相似记载。

宋·杜绾经过实地考察,在《云林石谱》里,对鱼化石的记载更加详细:

“潭州湘乡县山之颠,有石卧生土中,凡穴地数尺,见青石,即揭去,谓之盖鱼石,自青石之下,色微青或灰白者,重重揭取,两边石面有鱼形,类鳅鲫,鳞鬣悉如墨描,穴深二三丈,复见青石,谓之载鱼石,石之下,即着沙土,就中选择数尾相随游泳,或石纹斑处全然如藻荇,但百十片中,无一、二可观,大抵石中鱼形,反侧无序者颇多,间有两面如龙形,作蜿蜒势,鳞鬣爪甲悉备,尤为奇异,土人多作伪,以生漆点缀成形,但刮取烧之,有鱼腥气,可以辨。”

这里就鱼化石实际保存状况和由化石可以看到的生活及生境情况,根据实地考察作了细致的描述。同书还记载了另一鱼化石产地:

“陇西地名鱼龙,掘地取石,破而得之,亦多鱼形,与湘西所产不异,岂非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颓塞,岁久土凝为石,而致然欤?”

对鱼化石形成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

此外,清·沈心房在《怪石录》记山东莱阳也有鱼化石,并作玩赏工艺品用:

“鱼石产莱阳大山,色如败酱,有游鱼久,鳞鬣宛然,间有荇藻影者,琢磨方正,以嵌屏风书几,堪亚大理点苍山石。”

徐崑在《遁斋偶笔》中也记有:

“鱼石出莱阳,石皆成片,原不及寸,紫黑色,石中隐隐有鱼,长数寸,如鲫如鲇,如白条一,头尾毕具,类多见骨,酷似枯鱼,可生动之致。亦间有荇藻叶,掩映逼真。”

从这些记载看,不仅鱼化石的种类繁多,而且有绿色水生植物的化石共存,简直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无脊椎动物化石,发现较晚。有腕足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最早记录的是腕足动物石燕,产地都在湖南零陵县。东晋罗含的《湘中记》载:

“零陵有石燕,形似燕,得雷雨则群飞。”

顾恺之(392~407)的《启蒙记》、南朝宋甄烈和庚仲雍的《湘州记》也有相似描述。唐·苏敬撰《新修本草》记述说:

“永州(今零陵县东北)出石燕,形似蚶而小。”“俗因雷雨,则自石穴中出,随风飞坠者妄也。”

说明对石燕的腕足类特征有所认识。至于罗含所说的石燕群飞现象,许多人曾加以辨别:如郦道元在《水经·湘水注》中说:“湘水东南流经石燕山东,其山有石蚶如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少,若母子焉。及其风雷相薄,则石燕群飞,顽如真燕矣。罗君章云,今燕不必复飞也。”宋代寇宗奭也说:“石燕今人用者,如蚬蛤之状,色如土,坚重则石也。”“既无羽翼,焉能自石穴中飞去。何故只堕沙滩上,此说近妄。”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说:“广西象山江滨石中有之,凡石中有嵌生如海蚶者极多。非真石燕也。”

这是杜绾在绍兴初(1131)用实验加以证明:

“顷岁,余涉高岩,石上如燕形者颇多,因以笔识之,石为烈日所暴,偶骤雨过,凡所识者一一坠,盖寒热泪激迸落,不能飞尔。”(《云林石谱》中)

对节肢类化石石蟹,宋·唐慎微在《政和经史证类本草》中记有:

“生南海,又云是寻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泮相著,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一般入洞穴,年深者,亦然。”

这里指出了石蟹形成有两种情况。苏颂(1021~1101)在《图经本草》中说:“出南海,今岭南近海州郡皆有之。”“体质石也。”寇宗奭说:“石蟹直是今之生蟹,无异处,但有泥与粗石相着。”方以智(1611~1671)在《物理小识》中引顾珍《海槎录》说:“崖州榆林港土腻最寒,蟹入不能动,久之则成石蟹矣。”记载清楚,解释则不尽令人满意。

软体螺蚌壳类化石,记录较早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709~785),他在江西抚州任抚州刺史时,一次游览后写了一篇《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说:“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东北有石崇观,高石中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刻金石以志之,时则六年(771)夏四月也。”说明这类化石的形成,是海陆变迁自然作用的结果。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说:

“子奉使河北,沿太行西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白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注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

这里正确地论断了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并根据化石的堆积推论了海陆的变迁。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1132~1200)进一步发挥了这种思想见解:

“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上,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验者。”(《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元代于钦(1284~1332)在《齐采》中,也用齐地云门山“山崖螺蚌石子横互如带”证实了沈括的推论。

关于琥珀化石,我国古书记载也很多。《山海经·南山经》记为“育沛”,《汉书,西域传》作“琥珀”,《后汉书·西南夷传》作“虎魄”,《隋书·波斯传》作“兽魄”又名“顿牟”。后汉杨孚在《异物志》中解释说:“虎珀之本成松胶也,或以作杯瓶。”晋张华(232~300)在《博物志》中说;“松脂入地所为。”陶弘景(452~536)在《本草经集注》中说:“旧说松脂沦入地千年所化,今烧之亦作松气……”、“亦中有一蜂,形色如生者”、“此或蜂为松脂所粘,因坠沦没尔”。这对琥珀的形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唐代诗人韦应物有相同认识,他还在《咏琥珀》一诗中写道:“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新增格古要论》说:“琥珀出南蕃、西藩,乃枫木之精液,多年化为琥珀……”

对于植物化石,《新唐书》记有唐干河的木化石,杜光廷《录异记》记有婺州的松化石,767年华宏还画有松化石的壁画。沈括《梦溪笔谈》和邵博《邵氏闻见录》先后记有延州地下得“竹化石”,实际上是似竹的新芦木。《梦溪笔谈》还记有泽州(今山西晋城)“蜿蜒如蚊状”、“鳞甲皆如生物”的化石,可能是石炭、二叠纪的鳞木化石。杜绾在《云林石谱》记有镇龙骨江、黄山、商州、益州等处的“石笋”,实际是硅化木。

哺乳类化石,我国古代很早作为药用,一般称为龙骨。《山海经·中山经》记有:“……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这是哺乳类化石的最早记录。《史记·河渠志》记汉武帝时曾在陕西澄城“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以后历代在山西闻喜、川谷、太原、晋城,陕西邠县,湖北汉口,四川中江,河南登封,河北宣化、赤城、怀来、安国、辽宁朝阳、凌源等地先后都有哺乳类化石“龙骨”发现,但对它的形成缺乏正确的说明。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对化石的记载十分丰富。从先秦到明清,代有发现,产地遍及南北各地,记述也比较精确。特别是对化石的形成原因,很早就有正确的认识。陶弘景、沈括和杜绾的论说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依同时代相比,西方从5世纪起,神造万物、一成不变的思想统治了整个生物科学,直到1669年丹麦科学家史坦诺才发表了他对化石起源的正确理论。而我国陶弘景比他早了1100多年,沈括和杜绾比他早了500多年。可惜的是我国古代对化石一般只作玩赏和药用,没有使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上发挥作用。

同类推荐
  • 创造与发明

    创造与发明

    钟表、眼镜、电话、火车、汽车,这些在我们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物,看似平常,但这些发明创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创造与发明》集中介绍了一些影响世界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创造及中外历史上知名的发明家。
  • 日常小事皆学问

    日常小事皆学问

    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于教育。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担当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因此,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小学抓起,为培养未来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是势在必行。
  • 万物家史

    万物家史

    本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史。对每一门学科的起源、脉络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做了系统、明晰的梳理。
  • 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启发儿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十万个为什么》引领儿童渴望求知,让他们在求知路上快乐前行!
  •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新知识图书馆: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

    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之中,营养、美味等这些美好的词语似乎正在逐渐远离被我们称之为食品的那些东西。在这种种问题的困扰之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将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提上议事日程。因为食品安全不但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还关乎人类的未来。
热门推荐
  • 异世风尸游

    异世风尸游

    自古僵尸无外乎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他却不在五行之列。面对陌生的世界他只想快些回到主人的身边,保护主人的安眠。可是天地间的一切都已经在大神通者的掌控之中,他被渐渐的卷入了大神通者之间的游戏中。游戏?进行中……
  • 鏖兵台儿庄

    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他调兵遣将,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策定津浦线防御战;他下令处决韩复榘;他同李宗仁及台儿庄前线各高级将领保持密切的电报联系;在台儿庄最危险的时刻,他亲临前线巡视;在举国欢庆台儿庄大捷时,他通电全国,告诫军民保持清醒头脑,“闻胜勿骄”。
  • 引魂香尸

    引魂香尸

    悄悄跟你们讲,我的老婆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特别能干,你们懂得……
  • 青涩渐远去

    青涩渐远去

    三年的暗恋,终于有勇气说出口,以为一切都能和想象的一样,可原来那些都只是想象而已。--苏了了:“顾承喻!我喜欢你,很喜欢很喜欢你,不管你喜不喜欢我,反正我就是喜欢你!”——顾承喻:“女流氓,你先是跟我表白,再闯我浴室,然后心安理得的住进我家,还异想天开的让我喜欢你?天方夜谭!”-原来放弃一个人也需要勇气,当受伤害的她,想要离开霸道的他...——“智障儿童需要呵护,我也有义务去执行”霸道的一句话,就把苏了了给拐回了家....
  • 锁金娇

    锁金娇

    原本是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却因为心地善良救人自己却命丧黄泉。一昔交错,她却踏进了时空大门,一场跨越千年的爱恋。她是阿娇,她有才华、她会医术。传言:民间一女名阿娇,才华横溢美如仙,各各将相皆相娶。她知道自己不该来,可是身在局中,怎能净身。无奈只好步步为营!他高高在上的皇帝冷语威胁:“就算你是凤凰,我也要将你困住。”他冰心宫宫主对她亲耳诉说:“嫁给我,做我妻。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一国右将军对她暗情相定:“为了你,哪怕叛国我也心甘情愿!”他西域王爷对她许诺:“只要你愿意,我愿倾尽所有!”她无奈苦笑道:“我本异国魂,怎敢与君携。”只是惹乱了一国,怎可全身而退?
  • 落日吟

    落日吟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女主被男主盯上上演的各种作的故事。
  • 黑蝙蝠行动

    黑蝙蝠行动

    一六四四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起义军打开国库,库内仅存少许银两。十多万大军断了粮草,如待哺婴孩嗷嗷直叫。李自成下诏,追赃助饷。
  • 再生缘:落难大小姐

    再生缘:落难大小姐

    灵狐转世,孽缘重生!两世倾恋,只为情深。前世,她乃一只仙狐。今生,她一出生,家族就遭灭门。还是婴儿的她,被神秘人带走。名门闺秀,沦落江湖……这一世,她遇到了温柔的太子晔,冷酷的皇子曦。前世缘今生续,到底谁才是他记忆里的世子呢?————她是上官府的千金小姐,皇后的外甥女,被皇上指婚太子的妃子。大婚当日,却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世另有蹊跷。扔下喜娘,和沉浸在喜悦之中的上官府上下,以及那个深爱她的太子……她是乔氏后代,误落仇人之手,才知江湖冷暖;直到遇到他,才知什么是一念初心,千年相印!
  • 骰境

    骰境

    一个神造的虚构世界,三个颜色的骰子形成三个空间,当空间相互交融,真相终将被人发现。这里有低贱的骑奴骑师,刀客刀工;有高贵的剑仙剑神;有美丽善良的花仙花子和来去无踪的鸟婴一族;还有神秘莫测傀儡师与尊贵神圣的骰师。这里人分九等,阶级不可逾越。看一个逆天之魂如何从最低等的骑奴成长成惊天动地的存在,当最终与神的碰撞,他是被锁魂灭神,还是划破虚空万物归真,抑或是成为又一个骰境之神……逆天之魂:非刀非骑亦非剑,一个没有境之印记的人。骰师:神的使者,可预知万物生死。一手三骰,转动命运罗盘。傀儡师:一困身,二扣心,三锁魂,四灭神。缚身结,追心扣,封魂锁,破神灭。以万物为引,以万物为傀,神秘莫测的力量,不可战
  • 那一年夏日

    那一年夏日

    714。聚集了五个个有特色的女孩。阳光少女林果儿。神秘少女季雨欣。千金小姐夏情嫣。冷酷少女冷梦萱。妖娆少女莫妖妖。每个女孩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如花似锦的年华中,她们又能否找到心的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