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9100000009

第9章 淡泊名利是最高境界(2)

有位哲人说:“人这一生不可能顺顺利利,有得意必有失意,有快乐必有痛苦,有欢笑必有眼泪。”其实,人生之路就像天气一样。天气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也有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时候。不可能晴朗的天气你就享受,恶劣的天气你就回避。不管人生有什么样的风风雨雨,要学会坦然面对,要学会淡然承受。因而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心态的平和能使一个人做出正确的决断,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清自己的不足。懂得用一生践行淡然之道的人,必是一个拥有生活智慧的人。“安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生活就是心灵的修炼场,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了然,方是修身养性之道。

淡然并非平庸,而是随性;坦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低调处理人生之事,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以怡性怡情的胸襟去享受生活。花开任其绽,云散任其飘,得意时不忘我,失意时泰然恬淡,以豁达的心来体会人生的真谛。

“中国旧小说里,经常有一句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回想起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冯友兰先生如是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北大动乱的时候,一切都变得超乎想象的混乱,正当此时,冯老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必须及时手术。然而,原本两个步骤的手术,在进行了第一个步骤之后,冯老突然被赶出了医院。他不得不拖着插在身体里的管子,继续接受无数狂热者的折磨。

冯友兰先生这样的经历,单单只是听闻便足以震撼了,更何况是亲身体会。但他挺过来了,他熬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盼来了晚年的恬淡时光。他之所以能坚持着走过来,除了凭借坚毅的信仰与对哲学的热爱之外,还因为他相信“福兮祸所至,祸兮福所倚”的道理。

他曾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有些事情,单独看起来,似乎是恶,是负的分子。比如说,有大战的时候,有一种战略的退却,本是负的分子,但是就一个战争的全局看,战略的退却,是战胜的一个条件,退却为的是前进。照这样看起来,负的分子,也就有正的意义。”

世间之事确是如此,很多时候都是和硬币一样,集正反面于一身的。牵牛花攀附在篱笆架上成长,有人贬斥它是软骨头,没有人格,可悲;也有人赞美它能利用他物发展自己,开花结果,成就一番事业,可喜。小草与庄稼争肥料,争地盘,影响庄稼生长,农民把它斩草除根。但它生命力极强,高山、石隙、洼地,都茁壮成长。人们常用“疾风知劲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赞颂它。在这个祸福并行的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是看你如何从不利的一面当中看到有利的一面。

成功需要淡然以对,失败更要淡然以对。经历过千辛万苦,最终换来的却是失败,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痛苦的。但是,即使再痛苦,也要学着用淡然的态度来看待它。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物,都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

佛语道:“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有的时候我们要用佛家的思想来劝慰自己。人心本无杂念,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烦恼、工作的压力、情感的纠缠等日积月累,才让人心无宁日。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看淡一时的得失,不受外物的纷扰,人生苦乐安然面对,收放自如,才能体会看天上云卷云舒的淡然与自在。

人若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就会很容易被困难击倒。而一个能够坦然面对困难的人,能够放下心中的负担,反倒可以无往不胜,无坚不摧。其实,沮丧的面容、苦闷的表情、恐惧的思想和焦虑的态度,是我们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是你不能控制环境的表现。它们是你的敌人,你要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面对得意和失意,都能从容面对,这样才算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

世间没有死胡同,就看我们如何去寻找出路。正视不如意之事,不在失意面前退缩,自然不会无路可走。得意是一位贫乏的教师,它能教给我们的东西很少;在失意的时候,我们学到的东西才最多。所以,不要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感到苦恼,能享受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人,才是最聪明的。

我们不妨学着坦然一点,坦然面对一切得到和失去,坦然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我心美丽,于是人生跟着美丽。坦然,是一份快乐,是一种潇洒;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是沮丧时自我的一种调整;是一种看淡一切功名利禄的成熟,也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

在人的一生中,许多的成败与得失,并不是我们都能预料到的,很多的事情也并不是我们都能够承担得起的。很多时候,得未必是好事,失也未必是坏事。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后的无愧于心,便会得之淡然,失之亦坦然。

【北大心理课笔记】

一个人的苦乐成败,不在于外物的左右,面对人生的得意和失意,做事心态很重要,要时时保持内心平和,得意时不要过分骄傲。适度的骄傲能增强自信心,但是过分的骄傲则像前进路上的大石,将使你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充实内心,名利皆浮云

对于名利,有就有,没有也不必奢求。

——季羡林(北京大学终身教授,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道出了世上一切人的心里话,所以,孔子没有标榜自己不喜欢名利,他也喜爱富贵,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说什么样的富贵名利我都要,那是小人的行径。这是一个圣人的自白,也是一个正人君子所应秉持的做人做事态度。

无论到了何时,都要明白一个道理,人生之中许多事物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即使它曾经使你风光无比,到了该丢弃之时即可大胆丢弃,无名一身轻,懂得了这些,生活就会少了许多烦恼。

1936年夏天,因《飘》的出版而声名鹊起的玛格丽特·米切尔,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要么将自己的包裹起来反抗名利,要么忙于对付名利布下的天罗地网。她如此坚决不让名声改变她的生活是为什么呢?因为名利很容易成为桎梏,使作为作家的她失去创作的灵性,而失去艺术生命。

对于名利,庄子用一则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他独到的理解:

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大臣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将要使你劳累了。”即楚王想要请庄子去做楚国国相。庄子手持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穷,舒服得很。一个人要修养到家,首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摆脱了虚荣的惑乱,外物于我不是不重要,而是我已经不再被它所牵制,凡俗世界的一切要看我是否愿意要它。如此修养实在了不起,“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其实,一个人的一生所能承载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能充实自己的内心,任由自己对名利的欲望无限制膨胀,最终会超越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我们失去的将是真正的人生。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眼花缭乱的世界里,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收敛自己的欲望。

李叔同的一生正是追求内心充实的写照。他出身于富商之家,在未出家前可谓锦衣玉食,但钱财在他的眼里却是很淡。在他15岁的时候就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感慨。

李叔同一生学习不辍,这正是他取得成就的根源,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近代著名的学者都是他的仰慕者,这样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然而,他并没有用这些成就去换取应有的功名富贵,而是依然沉浸在孜孜不倦的钻研中。

当他再次感觉自己的心灵世界变得空虚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尘世中的生活,选择了出家为僧。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李叔同认为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他能够从佛学的世界里获得精神的满足。出家之后,他苦心修行,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意图普度众生。终于成为一代高僧,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李叔同一生都在追求精神的满足,功名富贵对于他来说,真的就是浮云,他不仅没有想着去取得功名富贵,而且主动放弃了原有的功名富贵。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才如此丰富多彩,才如此包含智慧。

内心充实,将名利视为浮云,不是玩世不恭,不是自暴自弃,而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学会享受这样的人生,也是一种诗意的人生,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才不觉得人生活得太累,能够安然地栖息在一片宁静的生存空间。

朱熹说:“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名利看起来虽然非常华丽,但是这华丽能否长久也是未知数,当我们对名利的渴望太过强大的时候,我们就难以承受最终失去名利的痛苦,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人生将会随着名利的失去而陷入沉沦之中。

【北大心理课笔记】

落尽繁华,洗尽铅华,生在尘世中的人如若过早地钻营于名利场,不仅会迷失心智,一无所成,甚至连人性中美好的东西都会泯灭。在你能够声震人间之前,请你先学会缄默,与名利场保持应有的距离。

同类推荐
  • 心灵暗礁

    心灵暗礁

    本书从人性弱点入手,用轻松的笔调,有趣的故事,典型的案例,娓娓道来,揭示了人性中灰暗的心理奥秘,引导人们改造自我,塑造健全人格。
  •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青少年成长必知的心理学定律

    本书借鉴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引用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介绍了当前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心理学定律,对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树立健全向上的心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三天学会催眠术

    三天学会催眠术

    催眠术不是魔术,而是缓解身心压力、揭开人们心结的心理疗法。催眠可以松弛我们紧绷的神经,化解意识构筑的心理防 线,唤醒沉睡的潜意识。在貌似“半睡半醒”的催眠 状态下,遗忘的记忆、尘封的往事会渐渐浮现出来,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扰都可以从中找到根源,从而得以化解。书内容包括:催眠的原理,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 适合接受催眠,催眠的步骤和方法,如何进行自我催眠,催眠的具体应用,例如戒烟、减肥、治疗失眠、增强自信等。
  •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5)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分为三章:第一章,强迫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第二章,我的强迫症治疗之路;第三章,精神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强迫症。如果您是一位强迫症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我建议您对此书内容的阅读原则是“重治疗,轻理论”。
热门推荐
  • 校花争夺战

    校花争夺战

    本文主要讲了两名校草抢一名校花。。。经过大风大浪。。。。。终于,,,,,,,,,,,,,
  • 明伦汇编人事典寿夭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寿夭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生孽:无爱承欢

    双生孽:无爱承欢

    将军之女,暗帝之后,两个女孩地窖相遇,为存活过着野兽般争夺的生活,黑暗的夜,彼此灵魂的伴侣。千百个午夜梦回,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呼唤,那段逝去的记忆,有着怎样的过去?当记忆重现,爱恨的纠缠,谁人能够承受?灭门惨案,岂能忘记,再深的感情也只是牵绊。昔日的双生,今日的仇敌。究竟谁离不开谁?谁保护了谁?谁背叛了谁?谁的错?谁的过?早已分不清,辨不明。只是命运的绳索,日日夜夜将他们缠绕。
  • 吸血鬼奇缘之奇幻日记

    吸血鬼奇缘之奇幻日记

    一本吸血鬼的日记,将少女艾菲儿带到了一个名叫麦斯奇里的西方城市,在城市的背后,有一片大森林,名叫塞曼诺森林,里面有长得像独角兽的瑞兽格瑞,拥有世界珍宝的人马兽,性格并不像童话般美好的美人鱼,以及令人闻风丧胆的吸血鬼。艾菲儿的任务,就是拯救吸血鬼洛特(详情请看第一章)。在一次次的任务中,艾菲儿喜欢上了洛特,不知她能否完成任务,能否和洛特在一起……本故事分为四个部分:格瑞篇,人马兽篇,美人鱼篇,吸血鬼篇,希望有兴趣的人可以看一下哦!【本故事纯属虚构原创,请勿模仿,本书有年龄限制,根据个人喜好,不喜勿喷,谢谢!】
  •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背着智慧闯天下(下)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即使遭遇不幸,我们仍然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要能活着,一切还都可以重新再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自问:是以单纯应对社会的复杂,还是将自己也变得复杂起来?是守住一颗平常心,还是野心勃勃、面目全非?生活中的无数事实证明,智慧与快乐并无联系,反倒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有傻福”的例子俯拾皆是。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不懂得带上智慧行走的人,就是愚蠢的可悲的人。
  • 寻游一记

    寻游一记

    自定义一次《西游记》,如有不妥,望多多包容新手初到
  • 瞳之哀.待葬者

    瞳之哀.待葬者

    这是瞳色者们的战争,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故事的世界。他,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在一次次的逆流中前行。前方未知的危险和阴谋,一切没有那么简单。他在冲满未知的世界中潜行,唱着一首首哀悼的葬歌。。。
  • 一路未知

    一路未知

    我是一个学生。本书女主舒仇我为原型,给大家说说我的故事。这些都是真实经历。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来看看我的经历听听我的故事。可能会有一些平淡无趣,但是我十五年来迷茫的一段故事。一路未知,我将何去何从?
  • 倾尘一世

    倾尘一世

    五百年前的凰倾言身死于涅槃之中,亏得神器五彩翎玉保一丝真灵,五百年后变成白梧桐身负血海深仇,一路查找真相,东方尘寻找凰倾言五百年后,终于相遇白梧桐,一路倾情相助。又一次相遇,又一次错过,时间如梭……漫漫一世且蹉跎。生死怎能两相忘,倾倾红尘泪如歌!那一年桐花漫天,那一年心手相牵!
  • 凌祤叱天

    凌祤叱天

    叱破九天之束缚,蝉联四届冠军,抑或是上辈子冤孽过多,惩戒再次降临,却没想到巧合之下赢得一位女友琳祤,在张凌死前琳祤拿出一件神秘物品,两人进入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