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3200000005

第5章 革命是对危机的特殊反应

当危机来临时,历史在没有新的推动力量的作用下,它只能在原有的均衡统治体系内作循环运动,并缓步向前进化。也即危机没有导致革命的发生。这个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了。但是,不是所有的危机都指向原先的均衡统治体系,历史也不会永远在旧有的均衡统治体系作无限的循环运动,否则,与我们观察到的历史事实不相符,这个命题也就成为一个虚假的陈述。我们看到的历史是这样的:历史在旧有的均衡统治体系内反反复复循环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当危机产生后有新的推动力量出现时,它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并不可逆转地向新的、更好的、更平等的均衡统治体系跃升,推动历史作跨越式的发展,使社会发展整体上一个台阶。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在跳跃,或者说在跃升,它是相对于历史原地踏步式的前进而言的。这或者也可以这么表述,当且仅当社会危机引发的博弈不限于在原有的均衡统治体系内循环时,而是在新的推动力量的作用下,它就会上升至新的均衡统治体系,那么,我们就说历史发生了跃迁,进入了突变阶段。这有点类似于电子受到电子射线的攻击时,它会吸收能量向高能轨道跃升一样。只有当危机后历史发生跃升,我们才可以说危机导致了革命的发生。也就是说,革命是对危机的特殊反应。

诚如上面所言,不是所有的社会危机都会导致历史的跃升,也不是任何危机都会导致革命的发生。否则,历史总是处于亢奋之中,无法进入正常的社会秩序来建设向着平等进发的社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而,发生历史跃升的临界点是非常少的。确切地说,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历史的跃迁。也就是说产生新质的历史临界点只有两个。这里我们简要地说下两次历史跃升。第一次历史跃升是出现在攫取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的时候,平等的均衡体系逐渐被不平等的均衡统治体系所取代。第二次是在自给性生产经济被交换性生产经济取代的时候,弱不平等状态下的分权统治体系取代了强不平等状态下的集权统治体系。虽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两个历史的临界点,但是它们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无可比拟的,就如同原子弹达到爆炸临界点后,它才会发生超强的爆炸一样。假如没有历史的临界点,历史就不会产生爆炸性的飞跃,就只能在原有的均衡统治体系内徘徊。即便不在原有的均衡体系内循环,那它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时间恐怕要以百年来计算了。这对历史来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代价。

但是,我们注意到,第一次历史跃升发生时,是通过一种准革命的方式来完成的,而在第二次历史跃升时则是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完成的。下面我们将仔细考察这两次历史跃升,探讨革命产生的条件。

第一次历史跃升是出现在攫取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的时候。众所周知,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生产性经济,只有以采集、渔猎为主的攫取性经济。这种攫取性经济的特点是人们没有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并且完全依赖大自然的赐予,大自然给予多少就是多少,根本不可能进行所谓的扩大再生产。这种攫取性经济延续了数百万年,到公元前9000年,才被生产性经济所取代。在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原始农业,也出现了原始畜牧业。这被史家称为“农业革命”。农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从靠现成天然产物为生转向利用天然产物,使之增产”。① 并且,随着农业生产的日益专门化,畜牧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便是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也越来越专门化,导致手工业和农业分离。这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总之,人类社会从非生产性经济转入到生产性经济,以及社会分工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转变。

生产性经济的出现或者说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最直接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结果是导致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在农业革命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不存在私有财产,也没有私有观念。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财产集体所有。农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剥削成为可能,从而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私有制的出现又导致阶级的产生,社会开始分为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两个阶级。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阶级,标志着社会开始陷入大分裂之中。由于不同的阶级为了剩余产品而争斗不休,这也宣告了危机的产生。社会需要新的统治体系来摆脱危机,而国家就应运而生,承担起新条件下摆脱危机、治理社会的需要。总之,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标志着从平等、无剥削的社会跨入到有剥削、不平等的社会,也使得治理社会的体系从无暴力的氏族体系和酋邦体系开始过渡到使用暴力的国家体系。而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历史跃升。

不过,我们通常却不认为在这次历史跃迁过程中产生了革命,也就是说从无暴力的氏族体系和酋邦体系上升到使用暴力的国家体系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以革命的方式来摆脱危机。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历史跃升过程中产生革命,除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革外,还要产生一个由经济基础决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这个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统治阶级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每一个历史时期有自己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统治阶级。生产性经济没有出现前就没有阶级,而当自给性生产经济出现后,谁占有土地谁就是统治阶级,谁就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不占有土地的阶级永远不会成为统治阶级。作为在氏族体系和酋邦体系向国家体系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新阶级,它获取统治地位只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因为它代表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同时并没有什么旧有的阶级阻碍它发展。因为这之前不存在阶级,也就没有阶级可以让它革命。故而,虽然发生了历史跃升,但没有出现革命,而是以一种准革命的方式摆脱了危机。

第二次历史跃升是在自给性生产经济被交换性生产经济取代的时候。这次历史跃升和第一次历史跃升最大的区别是,它通过革命的方式使均衡统治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那么,这次历史跃升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革命呢?或者说,具备了什么条件才使得革命得以发生呢?

很明显的一点是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最根本的,也是革命发生的充分条件。对于这点,我们曾在前面已有零散的论述。在这里我们较系统、较全面地再加以论述下。

虽然交换性生产经济一直以来就存在着,甚至在有些地方交换性经济还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譬如古希腊地区不仅工商业经济空前繁荣,而且,农业也已成为市场农业,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交换性经济在古代并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性经济,交换性经济还只能从属于自给性经济。当历史跨过1500年,西欧人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使原先处于闭塞状态的世界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发生重大的转折,即从自给性经济阶段发展至交换性经济阶段。首先,商品交换范围和规模的扩大。欧洲那时已不仅局限于和亚洲的国家发生贸易往来,而且,还与非洲和美洲开展贸易往来。而且,由于贸易往来还伴随着殖民掠夺,这刺激了欧洲人进一步去开拓海外市场。他们成立海外贸易垄断公司,以此开展贸易往来。由此,一个全球性的商品市场正逐步形成。其次,由于巨大的海外市场的刺激,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方式逐渐让位于面向市场和以利润为导向的生产方式,或者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显著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英国呢绒工业为例,早在14世纪,呢绒工业就是英国的“民族工业”。进入16世纪,呢绒业手工工场在英国比比皆是,并已占据主导地位,而行会手工业普遍衰落,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到了17世纪,英国呢绒工业成为世界市场上首屈一指的行业。再如法国是18世纪欧洲大陆上手工工场最为发达的国家。1720—1789年,法国外贸出口额由1畅7亿锂增长至4畅8亿锂,进口额由0畅8 亿锂增至5畅8 亿锂。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约占60%。①

一个新的阶级的产生,是革命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新的领导阶级,革命是永远不会产生的,社会永远只会在旧世界里徘徊。资产阶级就是这样一个诞生在旧世界里的新兴领导阶级,它的出现推动了均衡统治体系的变革。

商业贸易和手工工场的发展,催生出了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不过,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还不是工业资产阶级,主要还是些商人。处于商人最上层的是金融资产阶级和奴隶贩子。金融资产阶级由包税人和银行家组成,他们与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和王室存在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地位比较显赫。也因此,他们成为整个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和领导者。同时,也由于与王室和贵族有联系,对国家政治有较多的了解。因而,当他们与王室关系破裂,反抗专制统治时,就能起到先行和领导的作用。奴隶贩子虽然富有,但不及金融资产阶级那么有声望。作为资产阶级主体的工商业者,也是社会上的富有者。他们往来各地从事工商业活动,不仅要受到地方大贵族的压榨,而且又要因为割据势力阻碍商品流通而负担过重的过路税收。因而,就会在反封建斗争中比金融资产阶级更为激进。总之,作为新兴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是当时唯一能领导民众反封建斗争的阶级,他们的目的是争取经济自由和政治平等,废除王权专制统治以及取缔一切特权。除资产阶级外,还有一批资产阶级化贵族,他们也和资产阶级站在同一个战壕里。这些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大多由旧贵族转化而来,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去从事所谓“卑贱”的工商业。这些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因为他们和资产阶级赚取利润的目的是一致的。同时,这些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又要承担效忠王权的义务,对他们从事工商业造成了种种限制。因而,这些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往往不满专制统治,成为一支和资产阶级一样的反封建的力量。并且,由于他们有着贵族的身份和地位,因而,他们在社会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资产阶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和这些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结成联盟,才能发动一场革命来推翻专制统治。不过,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一般难以接受更为激进的主张,这与资产阶级上层的态度相一致。在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在发动革命和初期的斗争中,他们一般起到带头和领导的作用。而且,在他们的带领下,革命的目标一般都能达到和完成。综上所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而它的出现为发动革命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也正因为有了革命的领导阶级,才使得革命成为有可能,也才能成功。

除此之外,革命还需要在思想和舆论上作准备。这也是革命产生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反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提出,还是沿用旧有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不可能有革命的产生。如果不能把这些新思想向各个阶层做宣传,为民众接受,那么,革命同样也不能发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就是资产阶级为夺取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而作的思想上的准备。如果说文艺复兴所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思想,所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的话,那么,启蒙运动所反对的是封建专制主义,所追求的是自由平等。①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逐渐传播到德国、英国、法国和尼德兰等其他西欧国家。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经济开始在欧洲发展起来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意大利地处地中海中部地区,恰好处于东西方贸易的枢纽地带,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非常活跃,因而,也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滥觞之地。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在这些以人为本的古典思想文化,掺入了在商品交换基础上产生的市民观念,形成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精神。究其本质,是早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意义在于,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尊重理性。概而言之,就是对人本身的高度肯定。这是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的一次根本性的否定,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从而使资产阶级在它的指引下创造出近代资本主义世界。总之,文艺复兴是一场适应时代需要、促进当时社会发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发轫于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波及荷兰、意大利等国,乃至北美,形成为国际性的强大思潮。不过,其中“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声势最大,成就最高,影响最深,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和中心”。① 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制度必然的要求。十七八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但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它必然要推翻专制统治,而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性这一重要理论武器。启蒙思想家正是借助于理性这一新的批判武器,从政治、宗教等各个领域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政治上,他们反对专制王权和特权等级制度,宣扬“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如伏尔泰提出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而卢梭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这些理论主张无一不是对专制王权和特权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都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共和国。宗教上,他们用理性对抗宗教迷信,严厉无情地批判神学,摧毁了天主教权威,同时,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文化上,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以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和愚昧。总之,启蒙思想家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需要说的是,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自由”、“民主”、“平等”等思想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进而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浪潮。

总之,革命的产生有诸多严格的条件限制,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可能产生革命。而具备了这些条件,革命就能发生,历史才会发生跃升。由于革命的产生有诸多条件限制,因而,在历史上仅仅发生过一次革命,唯一的一次。这就是最早在欧洲产生并席卷整个世界的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

正如上面所言,欧洲地区最先具备产生革命的条件,而且,欧洲地区的旧制度也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加之,欧洲也是专制统治这一环节的薄弱点,不像其他地区专制统治历史悠久,统治体系比较严密。因而,历史选择了欧洲地区作为革命的突破点,作为旧的均衡体系的突破点。

相对于起义等是区域性的缓慢变革力量不同,革命是世界性的,因而,革命有个发展过程,不是各地区同时爆发的,而是一波一波的。革命最早在尼德兰和英国爆发。作为世界第一波次的革命———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一个产生在16世纪,一个发生在17世纪。我们知道,16世纪,尼德兰地区的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但是,西班牙专制统治却限制了尼德兰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566年,以奥兰治亲王威廉为首的贵族激进派组成“贵族同盟”向西班牙政府请愿,却遭到拒绝。于是,被激怒的尼德兰民众发动了席卷全尼德兰地区的“破坏圣像运动”,他们捣毁了400多座天主教教堂。这场运动揭开了尼德兰革命的序幕,也拉开了世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革命遭到了西班牙政府的严厉镇压,却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抗斗争。1572年,北方各省普遍爆发了武装起义,荷兰、西兰两省率先宣布脱离西班牙统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奥兰治亲王威廉被推举为两省总督。到1573年底,北方其他省也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宣布独立。不过,南方各省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屈服于西班牙的统治。1581年,北方七省正式宣布建立独立的联省共和国,即荷兰共和国。由于西班牙国力衰退,加之英国的牵制,它无力扼杀这个新生的共和国,于1609年签署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1648年,荷兰共和国得到国际承认。至此,尼德兰革命彻底胜利。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革命以议会和国王对抗的形式展开。进入17世纪,英国议会中的许多席位已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占据,他们反对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任意征税,而查理一世对此非常恼怒,并解散了议会。但是,苏格兰人的起义使查理一世不得不于1640年召开已中断11年的议会,而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由于议会得到中下层民众的支持,初步地确立了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原则。但是,查理一世不甘心失去自己的统治权力,逃到封建势力较强的北方,准备讨伐议会。这样,在1642—1646年和1648年爆发了两次内战,最终王党的军队被击败,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同时,英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英吉利共和国,革命发展到了高峰。随着克伦威尔的去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自己的统治。由于詹姆士二世准备恢复天主教,这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矛盾空前激化。1688年,英国议会发动宫廷政变,即“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者,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虚君共和国。至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结束。

考察这两次革命,虽各有特点,但也有共同之处。首先,两者都是由于专制统治的横征暴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最终激起他们的反对,并领导民众起来反抗。在尼德兰地区,革命的领导者是奥兰治亲王威廉,很明显,他是个贵族。他组织建立军队,领导群众起义。尼德兰许多城市的起义胜利都是在内部民众的发动和奥兰治亲王军队的外部策应下取得的。在英国,克伦威尔是事实上的革命领导者,他是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极力要求改组议会军,并最终建立了一支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新模范军”。这支军队在与王党军队的作战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最终占领了王党的大本营牛津。其次,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受到外来的干涉。由于尼德兰革命通过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来完成的,它披着反对外来统治者的外衣,使得欧洲大陆的君主很难识别这是在反对谁,也即这不易被外界看做是反对君主专制。相反,由于是反对外来统治者,尼德兰的革命者还跑到德国寻求外援,而外界的君主也接纳了这些流亡的革命者。而英国革命虽是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来完成的,它很鲜明地反对王权专制统治,但是,它是个岛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即便欧洲大陆的君主国想干涉,也干涉不了,只有看着他们轰轰烈烈反对王权专制统治者。而这也确保了这两次最初的革命能获得胜利。再次,这两次革命都获得了胜利,但也烙上了鲜明的妥协的印记。尼德兰革命虽然由于贵族和部分资产阶级害怕群众运动而一度与西班牙妥协,不过,由于西班牙专制统治者不愿妥协,残酷镇压贵族和民众,最终再度激起资产阶级和民众的反抗,结果是整个北方基本上摆脱了西班牙的专制统治。而在南方,由于当地金融资产阶级和西班牙的关系密切,很快与西班牙妥协了。在英国,16—17世纪英国工业仍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而且,直到17世纪初,英国全国的经济基础仍是农业。即使是工业,主要来源也来源于农业,而工业品也主要是为了农民直接消费。① 也就是说,建立在雇佣劳动生产基础上的经济,或者说资本主义经济的总体实力还是不够强大,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在这个时间段居于主导地位并独立领导革命。它必然要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同时,新贵族无论在政治经验,还是组织能力上都比资产阶级强,因而在同盟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由于新贵族脱胎于封建贵族,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特性,虽然也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对保留王权带有更多的妥协性。最终,几经反复,最终选择了保留受限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当历史跨入18世纪,更大规模、更猛烈,在意义更为深远的革命在大西洋两岸爆发了。这就是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与尼德兰和英国这两次“孤立”的革命相比,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已经烙上了“国际化”的印记———无论从革命的整个过程还是它们的影响来看,都明显印证了这一点。这在下面都有论述。此外,革命都比较激烈,比较彻底,对封建专制势力打击比较沉重。很有意思的是,最初的尼德兰革命和英国革命分别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和阶级斗争的形式来完成的,而18世纪的这两次革命也分别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和阶级斗争的形式来完成的。这真是个历史的巧合。

随着英法战争的结束,英国改变了对北美殖民地的宽容政策,开始把新的压迫加诸北美殖民地,并且,用高压手段对付殖民地民众的反抗。1774年9月至10月召开的第一届大陆会议要求英国取消对殖民地的5项高压法令,但是,英国并未接受大陆会议的要求,反而准备以武力来镇压殖民地的反抗。1775年,英军和列克星敦的民兵组织发生武装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打响了。这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拉开了。在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并通过枟独立宣言枠,它宣告北美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与此同时,殖民地民兵组建成大陆军,在华盛顿的统一指挥下,怀着必胜的信念与英军作战。1777年10月,英军在萨拉托加被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它不仅鼓舞了美国民众,而且还提高了国际威望,争取了法国等国际盟友的支持。至此,战局开始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1781年,法美联军把英军围困在约克敦,并迫使其投降。这标志着北美战事基本结束。1783年,英美签署枟巴黎和约枠,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北美独立战争是继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又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动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此,马克思曾说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等阶级敲起了警钟。”①

法国大革命是世界上“最为激烈,跌宕起伏最大,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广泛”的资产阶级革命,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推向了顶峰。① 18世纪的法国政治黑暗,国家财政濒临崩溃,封建专制制度陷入了全面的危机之中。同时,资本主义关系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同封建专制的矛盾冲突,资产阶级要求平等参政,而专制王权只想在财政上依靠资产阶级,却并不想放权给他们。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的代表一开始就与王权及特权代表发生冲突。第三等级代表自行组成国民议会,不久,又改名为制宪议会,决心制定出宪法并加以实施。面对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路易十六暗中调动军队镇压革命的民众。但是,腐朽的专制制度在革命民众面前不堪一击,革命民众很快就控制了巴黎,并占领了象征旧制度的巴士底狱。这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革命初期,君主立宪派取得政权。但是,路易十六不甘心失去统治权,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但是,路易十六并没有被废除掉。1792年,在路易十六的提议下,法国向扬言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奥地利宣战。从此,法国革命成了欧洲的革命。战争初期,法国节节败退。巴黎民众为拯救新生的革命政权,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十六,并将吉伦特派推上统治舞台,成立了法兰西共和国。在吉伦特派的领导下,革命民众打败了进犯的外国干涉军,并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到了1793年,法国的局势再次恶化,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开始侵入法国。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民众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雅各宾派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革命的恐怖统治,并粉碎了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但是,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很快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反罗伯斯庇尔的各派力量联合发动了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等人,热月党人开始统治,并成立了督政府。督政府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了革命成果,但国外反革命力量依然力图进犯法国,扑灭法国革命。在这种情况下,拿破仑登上了统治舞台,他通过雾月政变建立起执政府,担负起扫荡欧洲封建势力、最后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专制制度,并影响了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这正如马克思所言:“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 ?资产阶级权利对中世纪特权的胜利。1648年革命是17世纪对16世纪的胜利,1789年革命是18世纪对17世纪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及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①

进入19世纪,革命并未消失,反而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革命在世界范围普遍地展开。在欧洲,虽然君主国极力防止革命出现,但革命浪潮还是席卷了欧洲。第一次发生在1820—1824年,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是革命的中心,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革命虽然暂时获得了胜利,不过,最后都被欧洲反动势力所镇压下去。需要说的是,西班牙的革命虽然失败,但它却激活了拉美的革命。第二次革命浪潮发生在1829—1834年,革命主要集中在西欧的法国、比利时和中欧的波兰。法国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的统治,比利时从荷兰赢得独立,并且,它们获得了俄、奥、普等君主国的承认。受法国和比利时革命的影响,英国和德意志也开始推进政治改革,西班牙和葡萄牙则爆发了自由派和教权派的内战。波兰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不过,被镇压了下去。第三次浪潮是1848年的革命浪潮,这也是欧洲最大的一次革命浪潮。在法国、意大利、德意志和奥地利,革命几乎同时爆发。这些革命有的胜利了,有的暂时胜利,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虽然欧洲的革命并不总是以胜利而告终,但是,欧洲资产阶级势力对贵族势力优势却在不断增长,革命想要的结果只是个时间问题。在拉美,法国大革命激起了拉美殖民地的革命热情。在拉丁美洲,兴起了反对殖民统治的解放战争。海地最先爆发革命,并赢得了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二个共和国。西属殖民地也普遍发生了争取独立的革命,它分为两个阶段:1810—1815年为第一阶段,殖民地民众纷纷起义,建立自己的政权,但后来大多被西班牙军队摧毁。1815—1826年为第二阶段,革命的烽火再次燃遍拉美,并彻底击败了殖民统治者,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

到了20世纪,革命继续向亚洲和非洲蔓延。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的革命。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由于封建残余和帝国主义并未退出中国,因而,革命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直到新中国成立,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革命才宣告结束。另一个革命的典型是20世纪中叶以后,非洲兴起了争取独立的解放运动。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从西非、中非扩展至东非和南非。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的国家达到了41个。这些争取独立的解放运动有的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了胜利,有的通过宪制改革获得独立,虽然方式不同,但无一不是推动了政治改革,也算得上是一场革命,或者说是比较文明的革命。

总之,起始于欧洲的反专制主义革命,历经约4个世纪,并在世界范围内走了一圈,终于完成它的使命,建立起崭新的均衡统治体系。

革命在推动均衡统治体系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英国为例简要说明。英国革命后,资产阶级逐渐取代贵族在议会中占据优势,并推动英国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发展工商业经济。特别是在革命后,由于在政治上扫除了发展经济的障碍,英国最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获得了极大的提高。1771—1775年,英国每年进口原棉约550万磅,到1844年达到了6亿磅。而英国在1834年出口棉布5畅56 万磅、棉纱 7650 万磅以及棉织刺绣制品120 万磅。1760—1827年,英国棉纺织业生产增长了20倍。英国硬煤开采量在18世纪20年代占世界硬煤总开采量的87%,60年代占50%。生铁产量从1780年的4万吨增加到1856年的358畅6万吨,1880年更达到774畅9万吨。① 英国工业的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是以往任何一个行业和部门都无法比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枟共产党宣言枠中对工业革命所创造的生产力这样评论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②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革命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当然,不能因为革命对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就无限“革命”。事实上,无限“革命”是不可能的。正如上面所言,革命的产生有诸多的条件限制,不是任何变革都是革命。而且,即使可以进行所谓的无限“革命”,它也未必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也许反而会妨碍社会的进步,甚至是导致社会的倒退。因为革命说到底只是一种变革上层建筑的行为,只有契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才会出现革命,革命才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不过,经济基础的变革是历史的自然过程,无法人为地加以“拔苗助长”。因而,无限“革命”反而导致社会的倒退。我们看一下发生在俄罗斯周边国家的所谓的颜色革命就知道了。如“橙色革命”前夕的乌克兰,经济以5%速度恢复增长,而五年后的2009年,经济萎缩了15%,货币被腰斩,贬值一半,国家债务缠身,面临破产。曾是苏联时代最富裕的共和国,到2009年人均收入不及俄罗斯的1/3.另据独联体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2009年1—4月,乌克兰宏观经济指标远落后于其他独联体国家,经济下滑严重。其中工业生产同比下降了32%,其他独联体国家平均下降两成。1—4 月乌克兰累计通货膨胀率为19畅1%,独联体国家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4%。1—4月乌克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14畅4%,独联体国家平均下降了3%。① 再如,“郁金香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民众的生活依然贫困。全国有1 /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由于国家经济严重依赖外出打工的劳务收入,金融危机发生后,来自俄罗斯的侨汇急剧下降,导致2009年的GDP下降了30%,整个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当然,这里的颜色革命称得上称不上革命还是个问号。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革命是肯定会推动社会进步,也肯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制的“革命”是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相反,它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的倒退。因而,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无限制“革命”。

同类推荐
  • 武烈帝传

    武烈帝传

    武烈帝刘湛,蜀后主刘禅之子,后主在位时,封北地王。刘用,穿越三国后期,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附身北地王刘湛,刘用决定奋起一搏,终成大业,帝号北汉武烈帝。
  • 世界通史(第四卷)

    世界通史(第四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挂机之争霸三国

    挂机之争霸三国

    什么我穿越到三国了,还奖励我一个不用练功就能升级的系统,那就让我来好好看看这个时代是什么样子的。
  • 大清之最强总兵

    大清之最强总兵

    国际著名雇佣兵张帅在执行任务时失败,被目标用乱枪打死。死后却附身到清朝一位长期被上司欺压,同僚排挤的小军官身上。张帅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一步步抗争到底,镇压太平天国,剿灭捻军,最终...........成为清朝一方霸主。
  • 重谱凌烟阁

    重谱凌烟阁

    俺曾见,杨广挥鞭指南陈;秦琼穷途卖宝马;元霸铁锤会群雄……俺不曾见,阔海压死千斤闸;云召屈亡无尾驹;罗成身陷淤泥河……那长安城中,俺常睡风流觉;那金銮殿上,俺曾把天子做……
热门推荐
  • 探戈魂

    探戈魂

    探秘阿根廷探戈,她的起源,明星人物,游记里面嵌入微型小说。在一个灯光昏暗的酒吧里,空气凝重,烟酒味弥漫。一位单独的女子身着开长缝的裙装,脚踏高跟鞋,坐在木制舞池边的一张小桌前。她似乎漫不经心地在环顾,实际上在暗暗地寻找那细微的信号。她的目光慢慢地扫过数张桌子,突然锁定在一个陌生人的眼睛上。就是他了!他的头微微一点。她迅速地考虑了一下他的邀请,然后含笑颌首。他于是走近她,伸出左手。她起身将右手放在他的手中。一对新舞者便走向舞池。。。。。。
  • 白驹行

    白驹行

    一个渐变年轻的英伦帅大叔与一个永远长不大的萌萌娃只见的暖心之旅。。。
  • BOSS的重生冒牌妻

    BOSS的重生冒牌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盗墓者,她是黑道人人闻风丧胆的冷血杀手,她一个风一般的女子,潇洒来去,快意人生。他是史上最年轻的反恐组织少校,他是亚欧地区几百年来久盛不衰的封氏少主,铁血无情,心狠手辣。
  • 后妃之卿言一世嫁君

    后妃之卿言一世嫁君

    一次悄然的遇见,促使两人相识。一次注定的入宫,促使两人相爱。一次固定的误会,促使两人相恨。晓风秋月,花落,情浓,往事如风。再聚首,人相惜,恨别离,大道如长歌。
  • 既生缘

    既生缘

    她不过是到酒店找她夜不归宿的表妹,谁知道,就把自己送到了男人的怀里;她不过是努力工作,认真听从老板的安排,谁知道,就再次受到他的侮辱;她不过是好好生活,积极过日子,谁知道,还是中了他的圈套……她为什么这么倒霉,就是摆脱不掉他呢?“班恕之,我一辈子都不会娶你,也一辈子都不会爱上你。”贺飞云捏着她的下巴,恶狠狠地说。“当年陶卉加在我母亲身上的痛苦,我要全部还回去,就加在你的身上,就算你不是陶卉的女儿,就凭你这张脸,长得这么像她,你也一样要承受这些报应!”当他处心积虑想要折磨她的时候,谁更受伤一点呢?当他处处上风,以为把她欺压到底的时候,又遭了谁的算计呢?复杂的家庭背景,离奇的身世遭遇,起伏的感情生活,造就了一个聪明坚韧的女子。既生缘,何生恨!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天佑好人,一生平安!
  • 灭虚九天

    灭虚九天

    为救父亲,进山寻药,临死之前,拜得仙道,从此踏上修仙之旅;在一次拯救中,偶然得知一个惊天之密;杀父仇人到底是谁?五把神器究竟散落何地?怎样的兄弟情怀?怎样的乱世之道?怎样的成就自我?且看《灭虚九天》为您带来的不一样修仙之旅。
  • 三九山

    三九山

    天上有天庭,地下有地府,中间有座三九山。
  • 人皮灯油

    人皮灯油

    十五年前,山东沿海的一处民营渔港,两具尸体被放在舢板上,其中一具尸体的皮已经没了,只剩下血肉模糊的尸身,另一具尸体表情狰狞,眼球几乎要突出眼眶,好像临死前见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当天晚上,近海的小村子有四个人离奇失踪,经确定,全部为女性,年龄在十七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警方在失事地点发现了几片绿色的鳞甲,事情追查了好几个月,依旧没有结果,最后被定性为人口失踪案件。十五年后,海监局截获了一艘走私船,船上除了两箱玳瑁和十数件明代文物之外,尾舱的货堆里还藏了一具锈迹斑斑的棺椁,海警在向上级申请后打开了那具棺椁,发现了棺内满是油状的液体,液体内还有一个正在缓慢呼吸的肉块…………
  • 高冷千总遇上极品校花

    高冷千总遇上极品校花

    当易烊千玺高中时,遇上韩国转校女学生,易烊千玺是高冷还是勇敢追求呢.?经过一系列曲折,他们走上了爱情的轨迹。
  • 都市异能高手

    都市异能高手

    "7个普通都市男女,以平凡之躯,对抗生活中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幻事件。秘书溶化,助理爆炸,以命换命,友情燃烧,爱情激荡,透明人来袭,机器公敌,尖端科技,东方赶鬼,西方驱魔,妖怪潜行……难道凡人只有死?看异能高手翻云覆雨,对抗外星怪物入侵,拯救人类于末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