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0000000012

第12章 活在危机中

冬天也是可爱的

有人认为,正是冷静、清醒、韧性和团队的协调作用,再加上任正非大会小会时时灌输的危机意识,华为与国内其他企业取得一丁点成绩时的张狂、自大形成了鲜明对照,因而,华为能够一骑绝尘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企业的危机意识,人们总是喜欢用任正非举例子。人们也确实觉得,任正非总是在喊冬天来了。他就这样一路喊下去,从国内市场喊到了国际市场,从第三世界喊到了发达国家市场,一直喊到华为能够与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们同台竞技,任正非还在继续喊。

细细想来,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未雨绸缪的道理谁都明白,但真正有多少企业树立了危机意识?“温水中的青蛙”实验,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耳熟能详,但没有多少企业真正能做到引以为戒。任正非做到了。危机无处不在,关键在于预防。任正非一直都在提醒华为,要预防时时都可能面临的危机。

任正非说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因此,世界巨头都云集中国,公司创立之初,就在自己家门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得不在市场的狭缝中求生存;当我们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时,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他们动作稍慢,投入稍小,我们才有一线机会。

这说明华为一诞生就处在危机之中,而危机能够让人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保持一种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奋力一搏的竞争魄力与勇气。

任正非就是用这样一种意识来激励着华为的员工,他说:“我们所处的行业方向选择太多而且还处在巨大变化之中,我们一直生存在危机中,华为的衰退和倒闭一定会到来,而只有时时警醒我们自己,我们才能进步,才能延迟或避免衰退和倒闭的到来。面对我们所处的产品过剩时代,华为人除了艰苦奋斗还是艰苦奋斗。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我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十八年来,我们公司高管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节假日,所有主管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在处理随时发生的问题。现在,更因为全球化后的时差问题,总是连轴转地处理事务和开会。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我们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健身的时间都在忘我工作,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赶上竞争对手的步伐,根本无法缩小与他们的差距。”

危机,这是驱使一个企业不断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差距的动力。任正非用一种哀兵必胜的策略,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和一种冷静的超前意识,给华为以动力,使华为时刻保持着自我完善、自我调整、自我优化,整合出内部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华为总是能够比它的同行们更早地找到过冬的“棉衣”,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不断预言危机的存在,预言冬天就要来临。这不是任正非悲观的体现。只是证明,华为是在忧患中成长,在忧患中成熟,在忧患中前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居安思危”这两句话在任正非那里获得了新的注解。他说:“冬天也是可爱的,并不是可恨的。我们如果不经过一个冬天,我们的队伍一直飘飘然是非常危险的,华为千万不能骄傲。所以,冬天并不可怕。我们是能够渡得过去的。”

无独有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可能也正说明了看似悲观的危机论背后,其实有一种浪漫的乐观情怀,就像雪莱在枟西风颂枠里写的那样:“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如果能面对危机,做好准备,在冬天的严寒中活下去,就必然能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案例1·第一次过冬———电子百强首位

任正非第一次冬天的预警是针对企业内部做出的,随着枟华为的冬天枠一文的出炉,这次预警也让整个中国企业界感到寒意的影响力。这篇文章让华为在中国的企业界确立了新的地位,它的重视危机的企业文化开始拥有了扩张性的影响力。就在2000年这一年,华为的销售额达152亿元,以29亿元人民币的利润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其创始人任正非关于冬天的预报却声音洪亮。

大量网站和企业内刊转载了这篇文章,众多的企业家和MBA学员将其作为重要资料进行精读。任正非在此文开头便说:“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如果那一天到来,应该怎么办呢?问题是人们并不容易意识到,这一天会到来。任正非在文章中把一定会到来的危机直接抛给员工和管理层,他说:“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样来处理,我们是不是思考过。我们好多员工盲目自豪,盲目乐观,如果想过的人太少,也许就快来临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接着,他又针对工资和裁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如果华为公司真的危机到来了,员工工资减一半,裁掉一半人就能救公司的话,算不了什么危机。如果连裁员和减薪都不能挽救公司的话,这种情况怎么办?任正非在那个时候提醒大家祛除麻痹思想,让人觉得他是那个喊狼来了的孩子。在任正非的意识里,危机一直都存在。任正非说,也许是这样华为才存活了十年。他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但是有些人喊狼来了的时候,狼真的会来。这是一种危机感,也是一种远见。2000年喊出“冬天来了”这句话,也确实正当其时。2000年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和欧洲3G建设泡沫的一年。他认为,网络股的暴跌,必将对两三年后的建设预期产生影响,那时电信设备制造业就惯性进入了收缩期。眼前的繁荣是前几年网络股大涨的惯性结果。而且就华为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华为尽管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它还很年轻。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华为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也是华为最大的弱点,这也就使得华为完全没有应对危机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冬天来临,华为的冬天就可能会更冷一些。

因此任正非清楚地意识到,华为应该做什么。他说:“今年我们要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如果讨论清楚了,那我们可能就不死,就延续了我们的生命。”

谈完理念之后,就是行动。任正非制定了十项措施,包括改进管理,要抓薄弱环节,找最短的木板,要坚持均衡发展,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提高贡献率。另外,全公司还建立起统一的考评体系,用来确保人员在内部流动和平衡。推行以自我批判为中心的组织改造和优化活动。干部要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和使命感。不要把创新炒得太热,不要随便创新,要保持稳定的流程、规范化管理等等。

任正非不仅对冬天做出了预警,还在危机之后预测了下一次春天。2002任正非作出了枟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春天的到来枠的讲话。他明确指出:“大家总说华为的冬天是什么?棉袄是什么?就是现金流,我们准备的棉袄就是现金流。”他当时透露:“好在我们银行里还有几十亿现金流,大家说是不是要多发一点,多分一点,我们说把困难渡过去后,再看看。”

任正非在这种危机来临的时候,为华为渡过行业的冬天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他表示,活下来才是真正的出路,搞好客户关系是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合同金额,公司规模是未来运营商合作的基础,但公司从上到下杜绝500强这个名词,永远不说进入500强。只有这样,华为公司垮了再起来,再垮再兴起,才有可能。

华为在当时认识到,公司是一条供应链,将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华为供应链上要连着数百个厂家,有器件的、标准的、系统的、制造商、分销商、代理商,是非常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要当华为的同盟军。当一件件的小夹袄送来,过冬的棉袄就够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华为也确实做到了第一次安全过冬。

案例2 ·第二次过冬———2004年华为内部会议

任正非第二次预警冬天的时候,其实对于IT业而言,算是一个“暖冬”,但是,暖冬也是冬天。没有足够的过冬准备,一样是会冻死人的。

2004年正是中国宏观调控严峻之年,这一年一大批企业落马。在缓解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影响之后,国内互联网企业大批奔向复苏的纳斯达克。这种良好的势头让IT行业开始乐观起来。2004年有多达9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或香港成功上市。联想也在年底出手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

任正非却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个关键时候,任正非再次预警,提醒华为要注意冬天。这次预警是在2004年三季度的华为内部讲话中提出来的。在长达13000字的讲话稿中,任正非检讨、审视了华为目前遇到的严峻困难,称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但与上次相比,任正非更加细致地探讨华为的内部问题,就业界的影响力而言,并不如第一次预警那么有影响力。这可能也说明,很多人在好的形势面前丧失了危机意识。

而任正非却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冬天理念,他认为:“我们需要把困难真实地告诉大家,如果我们没有预见未来困难的能力,我们陷入的困境就会更加严重。”但是,他对于熬过冬天也更加具有信心,和第一次面临冬天的相比,他显得要乐观一些。“冬天也是可爱的”这一说法也正是这个时候提出的。他表示:“冬天也是可爱的,并不是可恨的。我们如果不经过一个冬天,我们的队伍一直飘飘然是非常危险的,华为千万不能骄傲。所以,冬天并不可怕。我们是能够渡得过去的,今年我们可能利润会下降一点,但不会亏损。与同行业的公司相比,我们的盈利能力是比较强的。我们还要整顿好,迎接未来的发展。”

这应该是和华为的企业规模进一步发展有关系的。2004年,华为的全球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8.27亿美元,创造该公司17年历史中最高的销售纪录。国际销售的强劲增长对华为的销售增长做出了主要的贡献。在这种良好的势头之下,任正非这次作出的是一个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暂周期上的预测。他认为,造成冬天是因为行业供给过剩,整个信息产业都在遭遇冬天。信息产业由于技术越来越简单,技术领先产生市场优势不再存在,反过来重要的是客户关系和客户需求。

就当时而言,华为在成本问题上是占优势的,特别是与西方公司相比,华为在研发成本上只有国际公司的1 /3左右。另外华为的成长情况也比较好。根据任正非的分析,传统经济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资源来完成的,而信息产业中谁也控制不了资源。支撑信息产业发展的两个要素,一是数码,二是硅片的原料二氧化硅。它们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然会导致电子产品过剩。这场生死存亡斗争的本质必然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在分析了这些因素之后,任正非判断,以华为的实力,渡过困难时期的可能性要比西方公司大,同时也比小公司强。

华为再一次调整了它的战略。一方面,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允许国内市场上增长速度有所下滑,但不能低于别人。把质量提高,把服务做好,同时把成本降低。适当地和竞争对手开展合作,降低研发成本。在目前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宁亏华为不能亏产业链同盟,因为华为亏一点能亏得起,同盟军亏一点就死掉了。一旦春天到来,这些同盟军,如代理分销商等,就可以生龙活虎地出去抢单,华为就缓过来了。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任正非继续强调了华为的另外一个主题,即人力资源。他要求,要利用市场低潮期这段时间,培育出一支强劲的队伍来,提高人均效益。要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实行末位淘汰,激活整个队伍。末位淘汰永不停止,研发体系的战略队形和组织结构要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变化,确保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组织结构和战略队形保持不乱。

只要结构不散,组织不垮,前面烧掉的钱就会变成后来的无形财富,这些都是华为的增值财富。任正非比其他人更清楚地看到,华为正处在一个好的时机,要享受以前投资增值,要团结起来使这个队伍不要散掉。与任正非和华为相比,当时的很多公司都热血沸腾,还有人准备要做第二个“思科”。但是任正非知道,没有那个时代了,过去的时代未必会重演。

案例3·第三次过冬———冬天常态化

任正非每一次发出冬天预警的时候,都是华为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刻。2007年,华为销售收入已达125.6亿美元,并且成功跻身世界通信设备商的前五强。一个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应该都会觉得到了该庆功的时刻了。至少也应该考虑停下来,喘口气。但是,一进入2008年,任正非就发出了第三次冬天的警告。

这一次,他又有了新的高度。任正非指出,面对当前的形势,面对竞争对手,要做一个国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一个破坏者。要向强者学习,尊重他们的市场领导地位,积极、但有序地开展竞争。就是在这个关头,任正非再一次谈起他的危机经验。他说:“我们仅是比其他公司对这个竞争的残酷性早了一点点认识,我们才幸免于难。”

从他提出的新的看法中,人们不难感觉到,华为身上以前体现出来的浓重“狼性”开始有所缓和。任正非也用华为过去的经历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光传输产品,七八年来降价了二十倍。过剩导致绞杀战,就像拧毛巾,这毛巾只要拧出水来,就说明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因此他说:“华为公司能长久保持这个状态吗?”

华为发展到这一步,是成绩,也是新的挑战。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他必须考虑如何解决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他可以悲观、苦闷,但是事情摆在面前,压力摆在面前,总要去面对。“当然我曾经悲观过啊,我曾经很发愁,觉得苦闷啊。”他说,“华为公司只要稍稍不行了,怎么发工资啊?我觉得这是很大的压力。”

现实摆在面前,既要把毛巾拧干,又要保持毛巾不断。这也是他所领导的队伍带给他的“寒意”,任正非不得不面对。2006年5月末,从华为员工胡新宇死亡事件开始,接下来的两年时间,不断有员工出现非正常死亡,甚至自杀等。任正非针对华为内部“非正常死亡”的现实,也发表了看法。他说:“近期有些员工自杀,我心里是很沉重的,也很理解他们,因为从1999年到2007年,其实我个人就多次有感觉活不下去的经历,我跟他们是同类,所以我才有这么多感触。”

任正非对员工出现自杀现象很痛心。这也让他认识到,一直以来华为忽略了心理测试,对这些员工的心理关怀也不够。对此,华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那些在前线进行投标、进行高强度作业、压力太大的员工,可以短时间到海滨去度假,费用由公司支付。还有一些强度太大,短时间身体不太好的,可以临时到五星级酒店进行缓冲。华为员工在海外若发生意外,有直升机送他们到认证的医院去抢救。他还劝告员工,不要做一个完人,做完人很痛苦。

内部需要深化调整,外部的状况并不容许华为喘息。当时华为的国际市场刚刚有了起色,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却比以往更严峻。业界几次大兼并都在给华为造成压力———爱立信兼并马可尼,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通信成立合资公司,一下子使华为与这些竞争对手之间已经缩小的差距又陡然拉大了。华为内刊中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刚指望获得一些喘息,没想到又要开始更加漫长的艰苦跋涉。”

冬天比想象的还要漫长:信息产业正逐步转变为低毛利率、规模化的传统产业。电信设备厂商已进行和将进行的兼并、整合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挑战。这也需要华为创业初期形成的“床垫文化”仍要坚持和传承,只有继续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内部机制,才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活力之源。也只有推行人力资源的变革以适应新的企业情况,才能应对严峻的海外市场竞争。

这种意识也通过华为内刊加以强调,他们认为,当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少有企业思考这个问题,当企业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再思考生存问题时,往往为时已晚。这些总结是发人深省的,就在冬天预警和危机意识成为了华为基因的时候,有些企业才意识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固然和外部竞争有关,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内部。一个企业只有保持持续的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构建良好的内部机制,进而才能长期地保持自身的内在活力,才能为企业提供生生不息的长期牵引力。

本章启示

今天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一个企业最好的时候往往是不好的开始。危机总是悄悄来临。

危机意识意味着我们必须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准备。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困境。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企业迟早会垮掉。未来不可预测,而且人不可能天天走好运。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准备,以便应对那些突然发生的事情。

任正非正是把这种意识不断灌输到华为人的心里,让他们在企业还处在上升期的时候,就要为接下来会遇到的不好的情况做准备。只要企业还活着,就意味着它天天都可能会有危机。

任正非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一种危机意识放进华为人的心中。在这样一种压力之下,使华为保持着生机和活力,让他们不会在安逸中丧失了斗志。当真正的危机到来时,只有那些提前做好了准备的人,才会更有能力和机会把危机变成机遇。

总结本章,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

1 有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才是可怕的,而更加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只有认识到危机的存在,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危机,才能使企业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动力。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看上去发展得红红火火的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在突然之间就倒下去,再也无法起来。究其原因,往往就是企业缺乏危机意识。

2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在危机发生之前,必然会显示出一些信号。当这些征兆出现的时候,企业的危机预警系统就应该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任正非就是适当地扮演了这个角色,他能够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危机来临的时候,就及早地发出预言冬天就要到来的信号。而危机的到来也是有迹可循的,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并不是意味着时时都在空喊危机会到来。这个系统要能够意识到危机什么时候会到来,会是什么样的危机,那才可能把危机变成机遇。

3 培养员工的忧患意识。企业的领导者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准备。同时也需要把这种危机意识传递给企业的全体员工,只有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危机会到来,才能让所有人为安全地渡过这个危机共同努力。

4 不要被危机吓倒。危机意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必要的,但是也要有度。不当地运用危机意识,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就是在不断强调危机意识的过程中,逐渐变得麻痹。就像“狼来了”喊得太多了一样,当危机真正到来的时候,就变得熟视无睹。另外一种就是由于过分地夸大了危机的存在,使得员工在危机没有到来的时候,就出现了手足无措的现象。能够预言危机,还要有渡过危机的能力和信心,只有这样,冬天才不会可怕。

5 把危机变成机遇。一个企业面临的危机往往意味着是一个行业的危机,或者是整个市场的危机。你在面对这个危机时,你的对手也同样在面临这个危机。危机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遇。就像赛跑比赛一样,超越对手往往会出现在弯道上。只有那些提前做好了准备的企业,才能利用危机带来的机遇,在关键时刻超越对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同类推荐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作”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作”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职业人如何融入一个团队,并有效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高效合作的方法和建议,内容包括:“一个好汉三个帮”、“入队,摆正心态”、“成也关系,败也关系”、“合作的智慧”、“合作,重在沟通”等。
  • 怎样开饭店

    怎样开饭店

    本书主要介绍开办农家饭店的资源开发、劳动管理、质量管理、企业发展规划、设备和物资管理等知识。
  • 每天知道点销售订单学

    每天知道点销售订单学

    《每天知道点销售订单学》涵盖了销售工作中的八个关键环节:拿单商战的单兵时代;找准庙门烧对香;踩在成功的点上;细节决定成败;从任何类型客户那里拿到订单;质疑的背后是肯定;绝技要在关键时刻必杀;服务无止境,订单还复来……具有十分优秀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

    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实训

    本书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背景,内容涵盖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延伸到企业设立等相关领域。
  • 中外管理思想简介

    中外管理思想简介

    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总结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鸦片战争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部分为西方管理理论,主要叙述西方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热门推荐
  • 回档九九

    回档九九

    老天爷给了杨浩一个逆袭的机会。婚姻不和、事业不顺、家庭不睦的‘三不’青年回到1999年的高中时代。曾经的遗憾必须弥补,曾经的梦想必须实现!且看杨浩如何完成人生跨越,活出别样的精彩!回档九九,回炉人生!
  • 失业的勇者大人

    失业的勇者大人

    陈默成为勇者的前一天,魔王却被打倒了。于是,陈默不得不应付一些“普通”的少女。当傲娇吸血鬼与御姐圣女住在一个屋檐下,口齿不清的狼女与强迫症美少女相处……“吴霜,拜托了。百合向的DVD真的不适合我啊!”“苏雨晴!不准你再和空气说话!”“等下!北條!!!金属不能吃啊!刀柄也不可以!”“小唯……你是女的!不可能成为男子汉!我不需要你搓背!出去!!!”搞笑、卖萌、轻松娱乐,一个不能少。
  • 时光匆匆,能奈我何

    时光匆匆,能奈我何

    从不信鬼怪的一伙中学生在一次次的被灵异事件恐吓。恐吓???我们做了什么事啊?还吓大爷我,还想不想活了。还想知道更多吗?和我一起转移阵地,季安晨期待你的加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旷世真仙

    旷世真仙

    一念山河碎,一念天地崩,一念日月转,一念岁之寒。
  • 拐个天使回地狱(完结)

    拐个天使回地狱(完结)

    我,哈妮雅,作为上帝最宠爱的十位能力出众的炽天使之一,因对帅哥有特别浓烈的好感,得了个外号:好色天使!什么嘛!我哪有好色?不过喜欢和长得帅的男生打波波而已嘛!这就叫我好色?某一天,上帝竟然跑来跟我闲聊,还给了我一张照片?哇哇哇!好帅的一个男生耶!瞧他那性感的薄唇,微微上扬的弧度,迷死人了,我就迫不急待想要一亲芳泽!我被照片中的帅哥深深地吸引住了,决定下凡找到他,跟他——打、啵、啵!
  • 逃婚蜜战:傲娇萌妻太霸道

    逃婚蜜战:傲娇萌妻太霸道

    蔡叶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为了工作而充当的一个保镖居然掉到了一只大金龟,还是一个痴情种,一个外冷内热的装逼范儿。不过是在警察局混了混,哪晓得疑难案件接二连三地来找自己,还都和这只大金龟挂上了钩。“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后悔啊,早知后悔就不应该脑袋进水当保镖去,稳坐局长职位多好。“你当了我的保镖,成了公司的员工,说跑就跑,说走就走?”“你管得了我?”“可你得管我。”坐看舞台,上演一场富与穷,冷与热,高冷与逗比的追与逃。
  • 戏苍穹

    戏苍穹

    是命运的补偿吗?当惨遭众叛亲离的她意外的拥有了一副男人的躯体时,她又将如何从灵魂深处完成由女到男的蜕变,男身女魂的他在这个陌生的异世界又是怎样在完成他使命的同时游戏红尘的呢?且看少年如何一步步斩万劫,破心魔,,戏苍穹……历经千万死劫,终有一日,脚踏穹宇,傲气长啸:“睥睨天下谁为尊,琼霄风云任我舞,漠视天下英雄辈,试问谁人敢不服?”
  • 火爆娇妻:boos你等着

    火爆娇妻:boos你等着

    遭遇男友背叛,被喊来围观,可是为什么被捉奸在床的这个女人是的她的好友。她和前男友说我们去吃饭对着服务员高喊:“来一斤狼心,两斤狗肺,饮料来瓶敌敌畏。”那晚她和一个长得妖孽的男人说:“和我去开房”。男人好看的眼眸不屑的回她:“我并不缺女人。”她自认长得漂亮出众,为何惨遭男人抛弃,就连想玩一夜情也被嫌弃。为什么嫌弃他的男人却一直纠缠着她,最后冷酷无情的妖孽大人变了成老婆控“老婆,你在哪里快回来我好饿!”“老婆你还不回来我就把你绑回来!”某男郑重其事的说。“老婆,我衣服在哪放着,快回帮我找!莫筱雅精致的脸蛋满是无奈昂天大喊:“谁特么说a城首富是冷男,传言果然不是真的”
  • 摇滚之娱乐王者

    摇滚之娱乐王者

    他的到来,开创了非情歌时代!他的歌曲琅琅上口,励志又好听!他的歌曲更是引领了一代人!罗大友说:“香江没有摇滚,除了陈凯峰!”我们期待这一位全民实力偶像带给我们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