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1100000041

第41章 空灵境界故事(11)

又过了一年,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不能任由着吕不韦的主张和做法跟他相异,就拿出主子的手段来,想治吕不韦的罪。原来吕不韦也像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一样,养了三千多门客,其中有学问的人有很多。吕不韦叫几个能够编书的人,依照他的意见,写了一部书,叫《吕氏春秋》,大约有二十多万字。这部宏大的著作在秦王政八年的时候才写成功。吕不韦看后十分满意,把整部书在咸阳市城门公布,还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够在这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删去一个字的,赏一千金。一来,在当时那部书也确实写得很好;二来,谁那么大胆敢修改文信侯的文章?可是秦王政就是不能同意《吕氏春秋》所提出的主张。什么“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种话跟秦国一百多年来所奉行的商鞅的主张有很大的差别,遭到秦王政的反感。秦王政不能同意吕不韦的主张和做法,就借着造反的案件,旧事重提,说是吕不韦保举的,说他与去年的叛变都有关系。

没想到朝廷上的大臣多半都跟吕不韦有交情。大伙儿禀告说:“文信侯辅助先王,立过大功;再说他对于叛变的事也许有点嫌疑,可是没有真凭实据,怎么就能治他的罪呢。”

秦王政碰了个钉了,可是他决不后退,也不去硬碰钉子,他绕着弯儿走。他听了大臣们的话,就放了吕不韦,但却收回了他的相印,叫他回到本国去。

各国诸侯听到文信侯离开了咸阳,都打发使臣去请他当相国。秦王政担心他到了其他国家会对秦国不利,就写了一封信给他。

信上说:“太后的叛变跟你有关。我不忍心处治你,就让你回国,原本是宽大为怀,给你一个悔过的机会。你反倒跟各国诸侯的使臣来往,你怎么能对得起我的一番好意呢?请你带着家眷搬到巴蜀去吧。我划给你一座城,给你养老。”吕不韦知道秦王政根本就不会放过他,如果真的相信了他的这番话,那未免太天真了。再活下去只有多受罪,于是他就喝毒酒自杀了。

秦王政杀了吕不韦,把他的门客都轰走了。他感到困惑不解:“别国的人为什么跑到秦国来做官呢?”一个人连本乡本土都不爱护,还能爱护秦国吗?再说,秦国的事,他可以叫秦国人来办;秦国的朝政应当由他自己来管。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就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别国来的客人不许住在咸阳。凡是在秦国做官的别国的人,全部免掉职务,三天之内离开秦国。收留别国的人要全部治罪。”

这道“逐客令”一出来,所有别国的人都给轰出去。被轰出去的大小官儿当中有个楚国人叫李斯。他本来是儒家大师荀卿的弟子,一向在吕不韦门下,吕布韦把他推荐给秦王政,秦王政曾拜他为客卿。这一次李斯被赶出咸阳城外,觉得非常懊恼。一路上他还想着办法。如果因为他是吕不韦一派的人而给秦王轰出去,那他以后不提吕不韦也行啊。只要秦王能够用他,别说是吕不韦,就是他老师荀卿的主张,他也能极力反对,前思后想,他决定再撞一回运气。就写了一个奏章,叫秦国人送给秦王政。秦王政拿过来一瞧,只见上头写着:

从前穆公搜罗人才,在西边得到了由馀,在东边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接了蹇叔,从晋国迎接了丕豹和公孙枝。由馀、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枝都不是秦国人,可是穆公仍然重用了他们,收服了二十个小国,最终当了西方的霸主。孝公用了魏国人公孙鞅,改革制度,移风易俗,人民增加了生产,国家因此富强起来。惠王用了张仪,征服了三川、巴蜀、上郡、汉中、郢都这些地方,扩张了好几千里的土地,粉碎了六国合纵的阴谋。昭王用了范雎,废了穰侯,轰走了华阳,大大加强了国家的实力,实行远交近攻的计策,一步步地扩大了地盘。这都说明穆公、孝公、惠王、昭王都是依靠着外来的人做成了大事。假如这四位君王不搜罗人才,不重用外来的人,秦国哪能像今天这样富强?这么看来,外来的人并没有对不起秦国的地方,有什么理由要轰走外来的人?再瞧大王所喜爱的东西吧:昆山的白玉、随县的明珠、吴国的宝剑、北狄的快马、江南的金银、西蜀的丹青、齐国的绸缎、郑国、卫国的音乐——所有这些大王喜爱的东西,没有一件是秦国出产的!

如果不是本国的人就不任用,不是土生土长的东西就不要,那么,孔雀毛编成的旗子也就不能用;鳄鱼皮蒙成的鼓就不能打;宫女们的玉簪、珠圈、绣花的衣裳、五彩的飘带,都得扔掉;王宫里精美的象牙装饰品都应当改为粗糙的木器;音乐队里的丝弦乐器都得废除,全部改成秦国的瓦盆。但是如今大王不但喜爱这些好看的装饰、好听的音乐,并且还把赵国的舞女、郑国和卫国的美女都收在后宫里。这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享福作乐?凡是能够享福作乐的东西,即使是其他国家的也是全盘接受,并且比起本国的东西来还加倍地爱;一提起人才来,就不分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都轰出去。这么说来,大王单单看重音乐、珠子、玉器、美人,反倒看轻了关系着国家兴亡的人才了!我听说土地广的粮食多,国家大的人口多,军队强的勇士多。泰山不抛弃泥土,因此能够堆得那么高;大海容纳了小河流,因此能够变得那么深;王者不拒绝众百姓,因此能够发扬他的德行。如今大王轰走外来的人,天下的英雄豪杰只好跑到别的国家去了。大王轰走别国的人就是给敌国增加了力量。将来秦国的危险跟祸患就可想而知了。

秦王政一边念着,一边不断地点头。

他立刻收回逐客令,派人叫回李斯,并让他官复原职。

不打不相识

“不打不相识”

比喻不经过冲突,相互了解不深。

此典出自《水浒传》三八:“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兄弟,常言道:不打不相识。’”

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江州浔阳楼上喝酒,宋江想喝鲜鱼汤。李逵跳起来说:

“我去讨两尾活鱼来与哥哥吃,船上打鱼的不敢不给我。”走到江边看时:只见约有八九十只船,都系在绿杨树下。李逵大喝一声:“船上活鱼把两尾与我。”渔人应道:“我们等不见渔牙主人来,不敢开舱。”李逵听后便跳上一只船去,把竹笆篾用力一拔,伸手去船板底下摸时,哪里有一条鱼。原来船尾开半截大孔放江水出入,养着活鱼,却把竹笆篾拦住,李逵这一拔把鱼都放走了。那七八十名渔人都奔上船,用竹篙来打李逵。李逵大怒,两只手一架,早抢了五六条在手,一似扭葱般都扭断了。正热闹时,只见一个人从小路走来,赶上去大喝道:“你这厮要打谁?”李逵也不回答,轮过竹竿便狠打。那人抢上来夺了竹竿,李逵便一把揪住那人头发,直把那人头按下去,提起铁锤般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似地打,那人怎生挣扎?幸亏宋江来劈腰抱住,戴宗喝道:“使不得!”那人一道烟走了。

宋江、戴宗正埋怨李逵时,只听背后有人骂道:“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回头看见那人撑着只渔船只是骂。李逵大怒,吼了一声腾地跳到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把竹篙往岸边轻轻一点,双足一蹬,船便箭也似的投江心去了,那人说道:“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

两只脚一晃,船底朝天,两个好汉都撞下江去。只见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何止淹了数十遭。戴宗问众人:“这大汉是谁?”众人道:“便是本地渔牙主人,浪里白条张顺。”戴宗便叫道:“张二哥不要动手,这大汉是俺们兄弟,上岸来说话。”张顺认得戴宗,便放了李逵抓上岸来。戴宗指着李逵问张顺道:“你认得他么?”张顺道:“小人如何不认得李大哥?

只是不曾交手。”李逵道:“你也淹得我够了。”张顺道:“你也打得我好了!”戴宗道:“你俩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自食其言

“自食其言”说明说话不算话,违背诺言。

此典出自《龙门子凝道记》:“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候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有一天,吴起出门碰到了老朋友,便邀请他吃饭。老朋友答应说:“好吧!”吴起便说:

“我等着你一起来吃。”

老朋友到晚上还没有来,吴起便不吃饭耐心等候他。到了第二天早晨,他便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和他一起吃饭。

吴起不吃饭等待老朋友,是他怕自己说了话不当话呀。他守信用到这种程度,所以他才能够统率三军吧?因为要让三军服从他,所以必须要守信用才行。

陈蕃下榻

“陈蕃下榻”比喻以礼待宾客,也可用来指对贤才的敬重。

此典出自《后汉书·徐稚传》:“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安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徐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家境贫寒,常常亲自耕种,不是亲自种植的东西就不吃。他为人恭谨、节俭、仁义、礼让,在他居住的地方,人们都很佩服徐稚的品德。官府屡次征召他做官,他都不愿接受。

当时,陈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礼节聘请徐稚担任功曹。徐稚只好去应付一下,拜见陈蕃后就马上告退了。陈蕃在郡任职期间从不接待宾客,只有在徐稚来看他时,才特地为他摆设一张床,徐稚走后,陈蕃就把那张床悬挂起来。

陈雷胶漆

“陈雷胶漆”形容友谊真挚牢固。

此典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前后十余通记,云不听。……重后与义俱拜尚书郎,义代同时人受罪,以此黜退,重见义去,亦以病免。”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陈重,是豫章宜春人。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雷义。两人少年时代同在一起读书学习,形影不离。

长大以后,太守知道陈重有才德,便将他举荐为孝廉。但是,陈重觉得雷义的品行比他更高,认为应当让雷义做孝廉。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给太守,让雷义去做孝廉。

太守没有答应他,陈重就前后写了十几封书信去,态度非常坚决。最后,太守也被感动了,就在第二年将雷义也举为孝廉,让他们俩都在郎署为官。

后来,官府又将雷义推举为茂才。这一次是雷义觉得自己的品德不如陈重,心中惭愧。

于是,雷义向刺史建议,把茂才让给陈重。但是刺史不答应他的请求。雷义十分为难,去吧,对不起朋友;不去吧,对不起刺史。无奈,他就假装得了疯病。为了能够装得逼真,使刺史相信,他便成天披头散发,满街乱走。这样一来,刺史只好取消了对他的荐举。

陈重和雷义两人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人们都非常赞赏他俩的友情,说“胶与漆粘在一起,可谓非常牢固,但是,仍然比不上陈雷二人的友情。”

耻与哙伍

“耻与哙伍”

的意思是说,韩信耻于同樊哙这样的人同列,用以表示不屑与比自己差的人为伍。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西汉大将韩信虽然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汉高祖刘邦并不太重用他。起初,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不久又改封为楚王。后来,有人告发说韩信谋反,刘邦查无实据,便把韩信贬为淮阴侯。

韩信深知刘邦忌恨他的才能,于是常常托病,不参加朝廷的朝会。从此,韩信天天因为失望而增加怨恨,平常在家的时候,总感到非常失落、郁郁寡欢。他又觉得,自己竟然与绛侯周勃和颍阴侯灌婴同列为侯,真是太没面子了。有一次,韩信去将军樊哙家中做客(樊哙已被封为舞阳侯),樊哙跪拜送迎,在韩信面前自称为臣,并说:

“您这样的大王身份反而肯下顾于臣,臣深感荣幸!”韩信从樊哙家出来,自我解嘲地笑道:“没想到我如今竟与樊哙这些人为伍了!”

臭味相投

思想道德行为腐朽不堪、为社会所不齿的人,偏偏也会有欣赏他、追逐他的人,这就叫臭味相投。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

有一个浑身散发着恶臭的人,他的父母、兄弟、妻妾、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和他住在一块,他自己因感到万分苦恼而住到海上去了。可是海上却有喜爱闻他的臭气的人,一天到晚跟着他寸步不离。

杵臼之交

“杵臼之交”形容贫贱之交。

此典出自《后汉书·吴祐传》:“时公孙穆东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

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后汉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名叫公孙穆,他非常喜爱学习,他读书读到一定阶段,很想再求深造,进一步去游太学。不过,想进太学读书,需要很高的费用,公孙穆家里很穷,拿不出这笔巨大费用,正在着急的时候,忽然听有人说:有一个富户吴裕,正想招雇一大批舂米工人。公孙穆一想,不如去做工攒点钱,将来再进太学也不迟。于是他便假扮工人模样,前往应征。一天,吴裕巡视舂米的工地,看到公孙穆,觉得他举止斯文,不像是做工的样子,问起原因,才知原来是一个饱学之士。吴裕对公孙穆这种苦学精神,非常佩服,便不顾贫富悬殊,在舂米的杵臼前面,同公孙穆交起朋友来。在当时的环境,贫富阶级的观念很深,吴裕肯屈尊降贵,与一个穷读书人做成好朋友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

倒屣相迎

“倒屣相迎”指倒穿着鞋迎接客人,形容迎客的急迫,或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

有时也用来比喻客人的尊贵。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志·王卫二刘传》: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

东汉汉献帝时,朝中有个叫蔡邕的人,当着左中郎将的大官。

蔡邕是当时非常有学识的人,颇受皇帝的器重。所以,他家里的客人很多,常常是宾客盈门,门庭若市。一天,家人报告说,门前来了一位叫王粲的客人。蔡邕一听到王粲的名字,赶紧丢下屋里的客人,慌忙跑出去迎接,在慌忙中竟把鞋子穿反了。

没过一会儿,蔡邕将王粲请进客厅。

客人们一见这位来客,不禁惊呆了。原来王粲是一个少年,身材瘦弱,大家对蔡邕以高贵的身份竟这样亲自去迎接一个小孩子感到不可思议,似乎是有失身份吧!

蔡邕看到大家的惊愕神色,便赶忙介绍说:“这位是王粲,才能出众,我不如他呀!我家里所有的书籍和文章,都应该赠给他。”

王粲的智力超群名不虚传。有一次他与朋友同行,见到路旁有座石碑。朋友问他:“您能够把石碑上的碑文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吗?”王粲笑着说:“能!”于是他便一字不差地背下了碑文,那位朋友非常惊讶。

有一天,王粲看人下棋。忽然棋盘上的棋子被人一不小心碰乱了,无法再下。王粲伸手将棋子摆好,与散乱之前完全一样,周围看棋的人无不被王粲的记忆力惊呆了。下棋的一个人认为这是王粲偶然碰上了,不相信他真的记住了棋局,于是便把棋盘盖起来,让王粲重新摆一局。结果两局棋子完全相同,大家全都口服心服了。

王粲的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曾经写下六十多篇诗歌、辞赋。后来他做了魏国的侍中,去世的时候年仅四十一岁。

东道主人

同类推荐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瑜珈史诗

    瑜珈史诗

    这本书以古印度哈拉帕文化为时代背景,作者以自己多年瑜伽修行的领悟,为人物故事注入了血液和灵性,文学性地虚构出了一个包罗人性多面和人生百味的故事,在物欲、情欲和生死面前,不管消失的古文明,还是现在辉煌着的新人类文明,人的愚、痴、贪,依然存在,如何参透虚妄、看清本真呢?作者也在叩问这个可谓永恒的命题。
热门推荐
  • 铭罪记

    铭罪记

    “我一直坚信,那些随意玩弄生死之人,他们的罪会被自然铭记。”——张铭
  • 渺小到不值一提

    渺小到不值一提

    渺小到不值一提恨自己软弱无力每天都有无数打击开始想放弃
  • 魔界太子是召唤兽

    魔界太子是召唤兽

    所以说收藏这本书的人到底在期待些什么?……
  • 疯子系列:【疯子女生,玩转古代】

    疯子系列:【疯子女生,玩转古代】

    一个跟疯子一样个性开朗的女生,因为一次和死党去占卜,莫名其妙的穿越,在古代,他遇到了数多的花美男,尽然还遇到了自己死党的前世,,当他确定自己喜欢谁时,竟又奇迹般的回到了现实的世界,但他在此请求占卜师让自己回到古代时,发现占卜师竟然是。。。
  • 情债

    情债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个很顽劣的小男孩没有读完小学就被学校开除了。小男孩叫张红军,张红军儿时虽然顽劣,可他长大后却很善良,他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但他很顽强。他觉得他生活了半辈子,他最愧疚最对不起的是三个女人。一个是他的三婶,三婶对他有养育之恩,而他却没有能报得了恩;一个是他在服装厂打工时老板的女儿叫薛倩,对他是一往情深,而他却不爱她,辜负了她,使得她跳楼了,他觉得是他的过失才造成的;一个是他现在正在打工的造纸厂的女老板,女老板对他也是一往情深,对他也有恩,可他却没有办法娶她,他也无以为报,他想,只有等来世再报女老板的恩了。
  • 乙肝自控自防自疗

    乙肝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极品卧底

    极品卧底

    高调才叫极品,卧底得低调,笑看林枫如何高调做事,低调干活。
  • 陌上之奈何梦

    陌上之奈何梦

    世间的权利都比不上你对我的一分一毫----苏时她就像一颗即将被风吹走的蒲公英,总要离开我的-----墓归闻我爱她,不是缠绵一时的爱,是相拥至死的留恋-----斐秋水
  • 下一世纪初

    下一世纪初

    一场车祸,她能否记起他和她当初的约定?平凡女生竟摇身成了千金小姐,却殊不知道,自己的男友和姐姐相恋,一场风波必将再次掀起,一场虐恋必将上演。
  • 爱我就不要放开我

    爱我就不要放开我

    发生在上海一所高中的校园爱情故事,一个很有背景的人,偏偏爱上她,但是却又想放弃,这本书,讲述了这位美男子追她,却又想放弃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