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9700000002

第2章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中国有句俗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

感恩二字看似简单,但含有非常深刻的内涵意义。从汉字本意来说:感,是感受、感动、感悟、感谢,有了最初的感性的理解,使人自发的情感与激情碰撞而怀有一份谢意之心;恩,是好处,是深厚的情意,对所承担责任的一种积极回应的态度。通俗地说,感恩就是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抱有感激之心,感谢之情,回报之举;感恩就是对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富有感激之心,热爱之情,保护之举。一个内心充满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有敬畏之心的人。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美德之一。有句成语叫“感恩戴德”。有句古诗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句古语讲“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早在很久之前,中华民族就将感恩作为一种民族的美德广为传扬,围绕感恩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成语和谚语,例如:知恩图报、千恩万谢、小恩小惠、恩断义绝、恩威并用、恩威并重、恩怨分明、恩重如山、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华民族提倡报恩,即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认为受人恩惠,一定要感谢,即使在当时无法感激,也必须在以后的日子里想方设法去报答恩人。

关于感恩的故事有许多,我们这里讲一下流传很广的一则关于韩信的感恩故事: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帐前一员大将,是楚汉相争时期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更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被汉高祖封为淮阴侯。

韩信是淮阴人,少年时丧父,家境贫穷,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只能过着四处游荡,无依无靠的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常借故到别人家里去吃饭。他的母亲不久也去世了。

因为他经常讨饭,日子一长,人们难免就有些讨厌他了。有位亭长过去曾和韩信关系不错,于是韩信就常去他家蹭饭吃。开始亭长家的人对韩信还算客气,但时间一长,态度就急转直下,亭长的妻子见他常来白吃很不高兴,常常指桑骂槐地说韩信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之类难听的话。有一次她故意一清早便烧好了饭,早早就吃完了,韩信来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亭长家吃饭,知道人家不愿留自己吃饭,就愤然离去,发誓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他时常要饿着肚子。为了能填饱肚子,韩信只好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钓到了就可以卖些钱来糊口,如果钓不到就不得不饿肚子了。

河边还有一位老妇人经常在那里给别人洗衣服,赚点钱贴补家用。日子久了,老妇人见韩信可怜,便将自己并不丰盛的午饭分给了韩信一点,而且接连几天都如此。韩信对老妇人心怀感激,有一天,他吃晚饭后,毕恭毕敬的给老太太行了一个大礼,激动地说:“谢谢您对我的照顾,您的恩惠我会牢牢记在心中,将来一定好好报答您!”老妇人听后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连饭都吃不上,说这有什么用。我只是看你可怜,并不指望你回报我什么!”韩信听后,非常惭愧,于是发誓一定要振作起来,不再受人的怜悯。

后来,韩信相继投奔项梁、项羽,但苦于不被重用,最后便投靠了刘邦,得到了萧何的赏识和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洗衣婆的恩惠,便命人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以答谢她。接着,他又派人把那个亭长找来只赏给他一百小钱,并说:“你是个小人,没将好事做到底。”给他一百小钱,表示两不相欠。

韩信的这则故事载于《史记》里,作者司马迁告诫人们: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

成语“结草衔环”是根据两个知恩图报的故事产生的。“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女子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面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面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面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混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志清醒时的吩咐。”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木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关于感恩,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古代的两个乐人俞伯牙和钟子期,钟子期与俞伯牙有着知遇之恩。传说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小故事。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知恩图报不光是人间的美德,在动物界亦有。例如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笔者曾看过一篇文章,在孤岛上有一种吸血蝙蝠,三天内没血吸就会死亡,在血源少的情况下,它们会把自己腹中的鲜血给没有进食的同伴,以缓解它的饥饿,让挽救回生命的蝙蝠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食物,当那蝙蝠找到食物后,继而再用自己的鲜血来帮助其他的蝙蝠,还清这笔感情债。动物尚且相濡以血!我们可是万物之灵的人啊!

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好多事的发生不是人的意志能改变的。人的一生难免会遇上难过的坎,在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得到帮助,无疑是绝处逢生,古训也有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来报。作为受恩的人,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是最起码要有的。

曾看过一则报道,讲的是一位河北小伙子张建军的故事,张建军年轻时来北京,没钱买回家的车票,结果遇见一个内蒙的姑娘,姑娘叫张菊花,她得知张建军的情况后慷慨解囊,拿出40元钱帮他买了车票。张建军回家后一直没有忘记恩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先后多次去北京寻找恩人张菊,苦苦找了18年,目的只是当面道一声谢谢。看了媒体的这篇报道,让人在赞美张菊花乐于助人的同时,更为张建军的那份感恩之心所打动。

与之相反,《扬子晚报》上也有一篇知恩不报令人心寒的事件,江苏南京一家私企老板王先生为了帮助贫困学子,掏出5万元一次性扶持了近百名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寒门学子。2005年春节前夕,许多业务客户纷纷给他发来贺卡或者短信以示祝福。然而,在这些贺卡和短信中,竟然没有一张或一条是他曾经帮助过的大学生的。感恩之心的如此缺失,已经或正在危及家庭的亲情。不少靠父母血汗钱供养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年轻人,翅膀刚硬便忘却了生他养他的家乡父老,有精力在节假日里夫妻结伴外出旅游观光,却没时间回家看望望眼欲穿盼儿归的乡下老人。

当今社会虽然是经济社会,但经济和道德并不相矛盾,相反,经济社会更需要道德去维系。有人认为,受人之恩不感恩充其量是不懂礼仪,还算不上不道德。更有甚者,不知恩图报,反而恩将仇报,比如屡闻有车祸受害人反把救人者当肇事者讹诈就是一例。试想,如果人们的善举得到的是沉默甚至恶报,久而久之,谁还愿意去助人?谁还敢去助人?从这种意义上讲,不懂得感恩实际是对善举的扼杀,至少可列入忘恩负义的行列。

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惴惴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相反,如果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同类推荐
  • 30岁前男人应该悟透的人生问题

    30岁前男人应该悟透的人生问题

    我们每天都在做事,做的事也不尽相同,但我们的做法却只有两种:聪明的和愚蠢的。由此,做事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聪明的和愚蠢的。聪明的人绝不会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何曾为一个聪明男人,这本书可以给你很多中肯的建议。
  • 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

    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一个人的口才能力更重要;10分钟,打造魅力口才的“强磁场”;让说话体现成熟圆融的魅力;说话高手从不以“硬”求胜;人际交往中的逆鳞不能碰等。
  • 感动·感谢·感恩: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

    感动·感谢·感恩: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等地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里氏8.0 级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给四川省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紧急组织干部、师生全力抗震救灾的紧要关头,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雪中送炭、多方呼吁,共行义举,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把一颗颗爱心洒向四川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师生的心中。这不仅包含着对灾区师生的关爱,更是对祖国未来的期盼。全国人民和海内外同胞共同谱写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战震魔的时代颂歌。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扫出心中的清静之地、克服发怒这种典型的慢性自杀行为、根除过分的依赖心理……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敢于打开心灵之门。青年们:睁大眼睛看看这精彩的世界吧,打开心灵的窗户,接收更多的灿烂阳光和新鲜空气吧!如果你勇敢地敞开心扉,全身心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你一定会发现一个神奇的“新大陆”。
  • 我们总是忘了,失败才会强盛

    我们总是忘了,失败才会强盛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失败一次次地打垮。但是请一定记住,人生不允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因为你的驻足不前,就注定你只能被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所淘汰。 面对失败,最重要的是在失败中磨炼自己。因为,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有志者则是前进的动力。要相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热门推荐
  • 银蛇耳环(全)

    银蛇耳环(全)

    早知道会穿越的话,就带着高科技一块去就好了!真是人生事事难料啊!一次意外,竟带着身体一起穿越了!而且还是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时空!一切,就像被谁安排好的一样,按着剧本的内容一幕幕的上演.结局,是悲剧还是喜剧?!或者说,更本作者么想过什么结局.....
  • 一等寒门妃

    一等寒门妃

    穿越到被害的奄奄一息的人身上怎么办?全部还回去!继母狠毒,妹妹凶残,迷恋权财的渣父,吞了她娘的丰厚嫁妆,将她娘关押在井里数年!还将她推出去当替死鬼!她勾唇轻笑,好,太好了!这些人真是活得腻歪,飞蛾扑火般的要跳进火坑,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校园之回到十五岁

    重生校园之回到十五岁

    28岁的大龄剩女夏季,突发脑溢血,命丧回家看望父母的路上,因为对生活,命运的不甘,怨念使她重生回到牵手都会脸红的年代,十五岁这年是她的人生转折点,面对父母被狗眼看人低的亲戚欺压,面对校园里的友情背叛,看她如何素手翻云,黑道风云,商途,玩转校园
  • 混在魔法界

    混在魔法界

    想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人拿到过诺贝尔奖吗?看了前面几章你就会明白!想知道你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年外语还没学好吗?看了前面几章你就恍然大悟!人生不如意,何不书中游?跟着主角,一个生活潦倒,事业刚刚有点起色的国际枪手,一起去异世利用现代科技与魔法界的强者们一决高下。汝剑利,吾剑何尝不利!
  • 邪灵战王

    邪灵战王

    平凡少年林立天得惊世死灵魂种,从此青云直上、鱼跃龙门,化为妖孽般的存在,修习上古魔道魂术,铸龙帝之躯,化身为邪剂师,以强悍的姿态闯入世界的中心舞台,问鼎世界之巅。新书上传,需要大家的支持、推荐,希望大家能收藏起来,本书是不会断更的。
  • 九夏拾伤

    九夏拾伤

    “拾伤,我愿孤独伴酒,换你一生无忧。”这是九夏对拾伤的诺言,他们俩从小就相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因为拾伤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两人被迫分离,后来,拾伤从海外回归,得自已亲生父亲竟然……她和九夏一夜间反目成仇……“九夏,我愿以身相许,伴你余生。”九夏听到拾伤这么说,微笑的闭上了眼……(我可没说死了,也没说不死,你们自己想象吧!么么哒!)本书交流群:群279930559
  • 小灵异

    小灵异

    小灵异,有男男cp,真实发生在身边。(非本人)耽美向,慎入……(夜里无聊,宿舍里聊起了自己遇到过的灵异事件)
  • 创世神契

    创世神契

    传创世神卡尔创世。怡异世、邪魔现、天地崩、苍生乱、帅众族、灭魔乱、封诸神、天地换、创四素、平四陆、神之墓、化万物、遗神谕:众邪见、天地乱、邪魔出、神契现公布一个书迷群:102259244
  • 大梦凡尘

    大梦凡尘

    刻骨的恨,铭心的仇,迷雾般的未来,孱弱的少年选择直面……
  • 六世修仙

    六世修仙

    林凡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山村与世隔绝,环境优美,民风质朴,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简单而美好,犹如人间天堂。直到林凡六岁那年,村口突然发现一人,奄奄一息,此人一身太极道袍,右手握剑,左手紧紧握八卦盘,八卦盘好似活物,上面似乎有丝丝黑气在沿着太极图案游走。村民见到那人立即将他带到了村里面,可谁也没想到,村民的这次善举,给这个人间天堂带来了灭顶之灾,也从此改变了林凡的人生轨迹,开始了他曲折的人生,给天下留下了永远的传奇。